伯勞鳥的文化在中國歷史裡源遠流長,「勞燕分飛」這一成語出自伯勞鳥,更有典故周宣王射殺繼室以慰化身伯勞的愛子。伯勞鳥作為食蟲性鳥類,其地位相較其他鳥類非常重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句話用來形容伯勞鳥同樣適用。伯勞鳥是一種體型非常小的鳥類,但它另一個名字屠夫鳥簡直與它的體型大相逕庭,但伯勞鳥確確實實配得上這個名字。
全世界範圍內約有64種不同的伯勞鳥,一隻成年伯勞鳥的體重一般不會超過100克。一般的動物不會自不量力地去捕殺比自己體型大的獵物,伯勞鳥生性兇猛,喙和爪子的力量大大超過其體型,加上矯健而熟練的飛行技巧讓它們敢於捕捉比自己體型大的獵物。
伯勞鳥的捕食方式非常獨特,一般它們會在高處站立俯瞰獵物行蹤,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出手。伯勞鳥的獵物列表中,昆蟲、老鼠、蛇類等赫然在列,甚至於部分鳥類也是伯勞鳥的獵食目標,可見其兇猛程度非一般鳥類可比擬。
伯勞鳥會在荊棘刺上將捕獲的獵物掛在上方,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以此保存食物,二則是方便進食,這就有如屠夫賣肉時掛肉向顧客展示,這也是屠夫鳥的名字由來。但伯勞鳥並不想與其他動物分享自己的食物,一旦有動物來搶奪伯勞鳥的食物,若沒有伯勞鳥如此兇猛,恐怕只會無功而返,因為伯勞鳥的護食心理非常強,儘管打不過,伯勞鳥也會拼盡全力保護自己的食物,不讓它落入其他動物的口中。
對於大型鳥類來說,捕食才是生存的第一要務,但伯勞鳥除了捕食,還喜歡「欺負」比自己體型大的鳥類,而體型小在這個時候則成了優勢,靈活的伯勞鳥在那些大型鳥類的頭上來回盤旋,引得各種鳥類怒火中燒卻無計可施。伯勞鳥在鳥類動物的眼中形象極差,因此伯勞鳥在其他鳥類動物中非常不受待見,許多的鳥類都不願意接近它們。
伯勞鳥雖然兇猛,但另一方面伯勞鳥也是一種可供人觀賞的鳥類。我國常見的伯勞鳥類眾多,毛色鮮豔,叫聲空靈,喜愛伯勞鳥的人也越來越多,將伯勞鳥作為觀賞鳥類來養殖的大有人在。
伯勞鳥幼鳥兩個星期內便可孵化,幼鳥獨立性極強,十二天左右便會離開巢穴獨自生活,而伯勞鳥母性很強,幼鳥時而歸巢尋食,母鳥也會極力保護巢穴趕跑襲擊者。伯勞鳥主要以昆蟲為食,所吃昆蟲多為害蟲,偶爾會吃一些益蟲,因此伯勞鳥對農林業的害處並非人們所想的那麼嚴重,對於伯勞鳥,人類應當保護。
因為伯勞鳥的棲息地多為開闊的草場等一些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隨著人類對於生活空間的需求越來越大,伯勞鳥的棲息地減少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加快了伯勞鳥數量的下降速度,伯勞鳥出現在人類視線中的頻率也隨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