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寶電器,被稱作中國最大的生活小家電代工廠。但代工利潤低,處於產業價值鏈底部;近年來,隨著國內小家電消費潮的興起,新寶也在謀求轉型,引入「流量」機制打造網絡「爆款」。2018年,新寶旗下自主品牌摩飛推出的料理鍋火了;隨後,新寶又打造出一批網絡爆款小家電。從代工廠到網紅品牌,新寶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但在高度擁擠的小家電陣營中,網紅經濟真得能激發新寶的「新生」嗎?
代工處於價值窪地 品牌才是話語權
新寶2019年營收超91億元,在國內一眾小家電代工廠中,體量已屬龐大。據悉,新寶部分主品類產品的出口額會佔到國內同類產品總出口額的10%-15%之間,咖啡機出口佔比更接近40%,松下、飛利浦、伊萊克斯等都是其客戶。
小家電輕資產運營模式十分流行,譬如小米、飛科、小狗等都著力於產品「微笑曲線」的兩端,即創新和品牌打造,而將最沉重、屬於利潤窪地的生產部分外包給代工廠;當然有時代工廠也會承擔部分研發任務,但總體而言,代工行業一直處於產業價值鏈底部。
著名財經主播吳伯凡提到,共享單車品牌給代工廠的每輛單車利潤只有6元,「一次1000萬臺,工廠能獲得6000萬利潤。但這種利潤也非常痛苦,因為它只夠維繫你的生存。」很多中國家電代工企業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類似痛苦,去年有電熱水器代工廠負責人向中國家電網透露,他們代工的電熱水器單臺價格被壓到300元,企業呼籲「求放過」,「最低時每臺我們只賺10元錢,談何改造升級」。相較上述企業,新寶代工日子好過一些。但就小家電行業整體利潤率而言,新寶的獲利差強人意。2018年,新寶股份(002705,股吧)毛利率為20.56%,2019年提升至22.31%,低於國內廚房小家電32%左右的行業毛利率,更低於美健個護小家電的毛利率。這與新寶內外銷產品結構佔比有關,2018年新寶內銷毛利率可達32.72%,外銷毛利率僅為18.54%,而外銷代工仍是新寶目前營收的主要來源。不過,近年來新寶利潤整體進入上升通道,這得益於其調整了部分利潤較低產品的產能和訂單結構,加速從傳統製造加工型企業向「研發+製造」企業轉型,在產業鏈定價上具備了更多話語權。同時,內銷增長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建設,為企業貢獻了遠高於代工的利潤率。例如,新寶旗下「摩飛」,其毛利率超過40%,遠高於OEM、ODM的毛利水平。2020年,新寶發布企業中期目標,未來要將內銷比例提升至30%。
新寶董秘陳景山面對投資者時提到,內銷訂單中,新寶自主品牌銷售額佔比在60%-70%,未來還要提升自主品牌在公司內的地位和業務佔比。事實上,新寶構想中的銷售結構是歐、美、中市場及其他市場銷售額佔比實現3:3:3:1的均衡;並計劃在2018年80億營收基礎上,「再造一個新寶」。
自主品牌多而雜 網紅爆款能「紅」多久?
小家電的品類多而雜,比如按功用可劃分為廚房小家電、清潔小家電、美容個護小家電等,五花八門。新寶美健電器業務負責人曾提到,諸如電動牙刷、美膚儀等,以前都沒有醫療用途和美容用途的區分,各大電商平臺憑主觀臆斷其分類。如亞馬遜的標籤是「個人護理」;京東是「小家電」;還有的用「其他」一以蔽之。「很多小家電產品都是這樣,怎樣劃分它,它的定位是什麼,目標人群是誰,在理出思路前其實挺混亂。」
作為「小家電代工之王」,新寶涉獵產品繁雜,僅品類便涉及20大類。也因此,在其自主品牌構建中,出現了「多而雜」的局面。目前,我們已知新寶旗下的自主品牌便包括摩飛,專注生活小家電;東菱,專注廚房小家電;歌嵐,專注個護美健電器;鳴盞,專注茶電器;萊卡,專注淨水產品;另外,還計劃與拼多多一起推出平臺專屬品牌「凱琴」……
如無意外,新寶旗下或涉及8個及以上自主品牌。
但是,一個品牌的建立往往需歷經數年乃至數十年積累;如此密集的新品牌,讓人著實捏一把汗。多品牌或有助於品類和格調的區別,但劣勢在於會分散企業的資源投入。
對此,新寶方面表示,從2018年公司對國內品牌做了銷售上的戰略定位、組織架構和管理機制調整。戰略上,將國內業務在地位上等同於海外業務。組織架構上,分為前後臺機制,前臺不同品牌的營銷推廣由不同團隊運作,營銷團隊類似合伙人制;後臺不同品牌的產品研發設計、品質管控、物流、策劃等共享平臺,實行產品經理負責制,快速滿足目標客戶需求。
但目前,新寶運作較為成功的只有摩飛,2019年摩飛銷售額同比增長3倍。「摩飛的產品首先由產品經理捕捉到市場機會,研發具有爆款潛質的產品。然後內容經理通過對新渠道的理解,將產品打造成網紅,繼而集中引爆銷量。」 陳景山提到,「能否持續打造爆款,是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核心在於產品研發能力以及企業抓產品和渠道的先發優勢,還要兼備快速的供應鏈響應能力。」
不過,摩飛能夠快速打響與其品牌運作背景不無關係,它是新寶2017年引入的英國授權品牌,早期摩飛在國內的經銷商團隊是從事傳媒廣告的,迅速洞察到渠道的變化,趕上了「網紅直播帶貨」的頭茬流量。摩飛新品目前未走傳統媒介,而是首先出現在抖音、小紅書等直播渠道。據悉,現在摩飛80%以上的銷售是在直播平臺和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實現的。儘管他們現在也開始布局線下,但主要是起到品牌宣傳、產品體驗的作用。
與摩飛對比明顯的是東菱,這個新寶推廣十餘年的品牌,始終沒「火」起來;而其他自主品牌,目前體量都很小。
新寶方面也認為,想要持續打造「爆款」並不容易。「爆款需要不斷維持更多的內容接觸面,影響更多受眾。只有這樣,爆款產品在達到生命周期的峰值後,才能處於較好位置,產生渠道共振,進而擁有較長的長尾影響。產品自身是一個要素,內容投放決定也會影響爆款的生命周期長短。」——不是每個產品都能成為爆款。「新寶目前尋求的經銷商是複合型的,不僅要有銷售鋪貨能力,更著重內容策劃、內容分發和反饋能力。」
陳景山提到,在內銷品牌建設中,選擇「爆款」突入也是新寶的「被動選擇」,「現有成熟品牌已經用產品矩陣將傳統電商的跑道擠滿了,無論價格還是產品類型上剩餘空間都不多。新寶看到了新消費人群、新購買力,特別是移動端新媒體的快速流行,讓我們可以更多利用這些渠道進行人群精準定位。」
踩在「同質化」的坑中如何拔腿?
消費升級趨勢下,小家電市場機遇點不斷閃現。但即使踩中痛點,打造出一些爆款產品,蜂擁而至的模仿者也能在短時間集結起來。在家電等製造領域,有一種用於精益製造的方法—— DMFA(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可以用來優化研發設計,降低製造成本以實現高質量生產製造。而一些企業利用類似方法,將競品拆解為零件,用來模仿或做些小改動,用它反向「攢」產品,以達到快速「山寨」同類產品的目的。
「小家電準入門檻不高,裡面沒有太多高精尖技術,一些山寨貨可以將外形做到一模一樣」,新寶美健電器負責人向中國家電網透露,「但在內部成本控制和核算方面還是有區別地。比如,大品牌的電動牙刷,在連接刷頭的振動翅片上會用304反彈片,還有的採用性能更好的矽鋼片,但也有品牌會用彈簧、銅絲代替。再比如剃鬚刀的馬達,差異可以很大;還有內置的充電電池,鎳鉻電池成本價1元,鋰電池成本價7元……」
為擺脫「為他人做嫁衣」的狀態,新寶近年來在研發和生產上下了一番力氣,「有些精密產品需要在無塵車間,我們投資幾個億進行車間改造,僅塑膠地一項的投入便在幾千萬元。為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我們自主研發了『產業鏈中央監控體系』,可以圍繞訂單核心納入新寶及上下遊產業鏈147個系統,整合1400多家供應商數據,更好地實現柔性定製。」在研發上,他們也儘量保證將新成果優先用於自有品牌上。
摩飛爆款策略成功後,新寶也在琢磨將這套打法複製到其他自主品牌上,「當然不能照抄,主要是以流量做入口,進行內容營銷。」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湧向直播帶貨,大家都在爭搶流量,餘下的流量紅利還能不能再「捧紅」一個新品牌,尚屬未知。
此外,2020年受疫情影響,居民消費更加理性。有業內人士認為,直播帶貨、流量營銷更多地屬於「激情營銷」,是短時間內購物衝動的釋放,在更理性的消費心理層面,這種「激情」或將受到考驗。
如今新寶在國內的銷售通路主要通過與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展開,一方面為小米等代工,一方面也打造自有品牌入駐平臺商城,其合作對象包括小米、名創優品、拼多多等。新寶方面認為,「同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可以發揮公司優勢,實現銷售規模增長,提升公司知名度。」但這種通路也利弊互現,那就是這些平臺上,消費者對價格的訴求更敏感,需求集中於中低端產品;而企業樹立品牌形象,更需要中高端產品留下「印象分」。爆款與高端,如何有機結合,將考驗企業智慧。
從1995年到2020年,新寶電器算得上中國的老牌家電企業,它的身上既有代工廠的烙印,又有時代轉型的刻痕,如今又與網紅經濟、網際網路模式拉上了關係,這棵老樹還能發出怎樣的新芽,中國家電網將持續觀察。
(責任編輯:宋虹姍 HO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