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不斷「見證歷史」的半年已經成為了真正的歷史。2020年的上半年,人類目睹了森林大火肆虐澳大利亞,經歷了新冠病毒下的全球停滯,見證了美股10天內的4次熔斷。。。股民們心驚肉跳得看著美股用1個月的時間跌回4年前,再用3個月的時間衝破歷史新高。
2020年的美股危機,是一場疫情引發的漩渦,是市場與政府的交鋒,是美聯儲放水的舞臺。人們往往還沒來的及反應一組變化,另一波轟動就接踵而來。一一剖析事件後的精彩邏輯,面對未知的將來就會多一份把握。
這場危機主要可以分為五個大階段,其中包括三個重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美好憧憬,市場對2020年發展擁有樂觀的預期;
第二個階段:未知恐慌,股市對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毫不在意;
第三個階段:已知恐慌,疫情的突然襲來股市顯得猝不及防;
第四個階段:拯救恐慌,政府密集發布政策使得讓市場復活;
第五個階段:接受恐慌,疫情成為常態股市與政策不斷磨合。
疫情對於中國市場是一隻黑天鵝,而對於美國等海外地區則是一隻灰犀牛。中國的抗疫鬥爭在1月就全面展開,但海外市場對這頭正在慢慢靠近的灰犀牛毫不在意,等到它撞到面前,才發現它的巨大和強大,最後倉促應戰。
一、美好憧憬(1月)
中美貿易協議是2020年開場的第一幕。貿易戰為美國經濟增長造成了負面影響。2019年,81%的美國企業聲稱緊張的雙邊關係影響了其在華業務及收益來源。在貿易戰的背景下,川普曾多次向美聯儲施壓降息壓力
停戰協議的發布,意味著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歷史18個月的貿易戰停火,為未來的雙方貿易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背景。儘管這份協議並沒就雙方削減關稅的問題達成書面意見,但當時美國股市給予了這份協議極其樂觀的反應,認為2020年中美經濟「未來可期」。2020年1月到2月下旬,納斯達克指數累計漲幅8.67%,從9000點突破至9800點。
但舞臺的第二幕很快就來了。2月1日,一名80歲老翁確診罹患新冠病毒,他曾經登上過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700多名乘客的鑽石公主號。這一幕,拉開了全世界人們對全球疫情的關注,也為全球股票市場埋下一枚地雷。
二、未知恐慌(2月)
目光移向二月上旬,數國開始相繼出現新冠確診病例,日本、韓國、伊朗等國家呈上升趨勢。
而海外的確診人數的激增,並沒有引起海外民眾的主意,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神操作」。
比如日本政府讓鑽石公主號的乘客們直接下船原地解散各自回家;
比如義大利在爆發初期的不停工不停學。
下面數據凸顯出美國民眾在疫情初期的漠然。在海外疫情發展初期,僅有22.8%的美國人認為疫情會十分影響經濟,而隨著疫情的發展該數據達到了63.4%。
疫情第一跌在2月24日出現了,美國S&P500大跌超過1000點,跌幅達3.5%,創下兩年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當美股下跌,大部分投資者認為下跌是由於全球供應鏈暫時停滯所導致的。而未來局勢會隨著亞洲地區的復工而變得明朗。但實際上,這次下跌已經開始映射對全球經濟未來的擔憂。
除股市之外,美國十年國債收益率也在同天下跌11個基點,收益率為1.3563%。當時,美國著名Jefferies投行的戰略分析師就認為美國疫情的大範圍爆發是及其有可能的,儘管大部分美國人並不接受這個觀點。相比較股票市場,資金快速流向債券市場導致收益率迅速下跌的現象,更加反應了當時投資者對疫情蔓延至全球的恐慌程度。
在美股連續下跌3天後,美聯儲正式參演。美聯儲給市場猛打信心。在2月28日宣布:「美國的經濟基礎依然強勢。但是,不可否認疫情會對美國的經濟造成影響,美聯儲會採取相應措施去扶持經濟。」市場投資者欣然接受,認為美國疫情只是個小問題。緊接著,市場連續上漲4天,但確診案例卻是冷酷無情的。
三、已知恐慌(3月上旬)
時間步入3月份,海外疫情首次超過1萬例,其中韓國確診人數超過5000例、義大利確診人數超過2000例、美國確診人數則超過了百例。全球各國相繼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加強防控措施。
美聯儲立馬醒悟,終於承認疫情對經濟活動有巨大影響。為了保持高就業率以及穩定的物價,美聯儲當日宣布降息0.5%。降低借款利率將刺激企業和個人貸款,借錢將變得更容易。手裡有錢後,人們就可以開始將資金投入市場,增加市場活躍性從而起到拉升股市的作用。然而,消息發出後,標普一度跌幅達到3.6%。
從現在再看,當時的降息為何無用?因為問題的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是美國甚至全球的疫情正在爆發式增長。確診案例的增加讓人們無法社交會面,基礎經濟活動無法進行等等。這些都導致了人們對未來經濟走勢的信心不足,甚至害怕。
因此,在當時的情況下,就算借錢的成本變低了,公司及個人也沒有信心能夠將借的錢回本。而降息反而提醒了人們疫情對經濟的損害度之大,因此降低了人們對短期未來的信心,恐慌形成。
疫情導致的後果不僅只有經濟活動變緩,還有原材料需求降低。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認為需減產石油以面對新冠病毒所引發的需求側衝擊,而莫斯科方面則認為還需要時間去衡量疫情對石油市場的影響,並決定不採取任何措施。多次談判後。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與非成員國俄羅斯無法就石油減產達成協議。
俄羅斯的不停產,讓OPEC成員國徹底撕破臉皮對拼到底決定「你不減產,那我也不減產」。在全球石油需求達到歷年以來最低的背景下,各大原油生產方還創下了日產量記錄。3月8日,沙烏地阿拉伯突然宣布增產原油開採量並每桶降價$6-8美金。
巨大的供大於求,最終造成了油價單日下跌30%,引發全球恐慌。
上一周的原油價格戰,聯合全球公共安全問題激化了全球經濟暫時性衰退的預期,放大了資本的悲觀情緒。這次的大幅下跌也徹底開啟了流動性危機的通道。3月9日,美股美債齊齊熔斷,股市債市「一瀉千裡」。
而轉眼去歐洲,義大利總統孔特宣布:義大利全境變成「紅區」,意味著義大利成為了全球首個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國」的國家。美國總統川普隨後發布了歐洲旅遊禁制令。所謂歐洲旅遊禁制令,是限制歐洲人民(英國和愛爾蘭多給3天)和非貿易物資前往美國,並不制約美國居民回國。但這一政策導致許多在歐美國人感到恐慌並蜂擁歸國。
政策宣布後,由於歐盟的毫不知情和美國人的不知所措,道指下跌累計超過20%,美股在3月11日徹底進入熊市。義大利和美國的舉措讓全世界立馬認識到新冠病毒的可怕和防控的重要性,但是也同樣驚嚇到了全世界的資本市場。
2020年3月12日,黑色星期四,美股熔斷再次上演。同天,全球11個國家相繼熔斷。
這次下跌是典型的流動性危機:大量資金不斷地逃離股票和債券市場,以換取美元流動性。大量ETF被贖回促使多種資產同時被拋售。對衝基金在大類資產齊齊下跌的情況下被強制平倉,因此避險資產也與資產池中的其他資產一起下跌。與此同時,非美國資本也期望逃離不斷下跌的美國市場,其中中資美元債就是很好的例子。下圖顯示,中資美元債收益率在三月初期開始迅速下滑至負收益。
大量資產的拋售和贖回,美元需求大幅上漲,更近一步加劇了流動性危機。恐慌情緒迅速蔓延。
儘管如此,這次的金融危機和之前的金融危機有巨大的不同。這一次是被精準預期的經濟衰退,所有政府和央行可以迅速行動以解決疫情及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危機。
這段時間的下跌,是恐慌在市場上肆意妄為產生的後果。各個事件促使了各類資產甚至各大市場之間互相惡性影響。在千股跌停的日子中,美國扛疫概念股逆勢向上走紅不斷高開,成份股中包含了醫藥、生物及抗疫工具等行業,引領增長的有諾瓦瓦克斯醫藥,Inovio等主要公司,增速在三天內超過100%。
四、拯救恐慌(3月下旬)
川普終於意識到對疫情摸稜兩可是無法救市的,在黑色星期四之後的3月13日,美國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①對疫情增加500億美元資金;②各州會相應建立各自新冠肺炎指揮中心;③保證私人醫療機構在未來一個月內提供500萬份檢測;等等。
消息一公布,標普尾盤上漲7%,將黑色星期四所跌回的份額彌補了回來。
與此同時,美聯儲拿起指揮棒,密集出臺寬鬆政策來避免金融危機衍變成經濟危機。
疫情衝擊下,資產波動率上升,銀行避險情緒上升,資金融出意願下降。這次的金融危機雖然讓許多機構損失眾多,但是實際上銀行等金融機構一直獨善其身避免違約風險。美聯儲不斷鼓勵銀行用其資本在疫情中給企業撐腰,但是銀行的擔憂讓美聯儲的放水陷入流動性危機。
這次,美聯儲決定直接賦予流動性來刺激市場。
3月15號的這一波大招現在看來是精準的切入了當時的市場痛點,但是也再次激發了市場的恐慌。3月16日美國8天內第三次熔斷,標普500下跌12%,甚至微軟、蘋果、facebook等等指標在一天內都跌了13-15%。資產的下跌導致流動性危機持續。
2020年3月16日至3月20日的交易周,成為了自2008年以來美國股市單周表現最差的一周,最終累計下跌17.3%,這一周也是政策和市場相互適應的轉折周。也是這一周美股迎來了第四次熔斷,借用老爺子巴菲特說的話產生的段子也成功出圈。
摘要: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一次美股熔斷。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兩次美股熔斷。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三次美股熔斷。
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四次美股熔斷。
3月18日,巴菲特:我太年輕了……
美聯儲的直接目標並不是股票上漲,而是保持金融的穩定性和金融市場的有效運轉。只是政策和市場之間還存在需要互相磨合的時間點。
3月15日之後,市場認為美聯儲在為未來的危機做準備,但實際上當時的美聯儲在解決已經發生的流動性危機。
美聯儲的提前行動避免了大型公司甚至機構出現倒閉產生的連鎖反應(如08年雷曼兄弟)。各類流動性工具(QE,反向回購等等)以及擴大國際央行間的貨幣互換都有效的提升了美金流動性。根據數據顯示,央行間貨幣互換在3月16-20號一周內達到了2061億美金。
成功緩解流動性危機的同時,美國政府也不忘繼續解決疫情和全球原油價格的問題。
重新回顧上半年美國聯邦政府對疫情的撥款手段就可以發現,美國針對疫情啟用了眾多的法案,成功拉回了資本對未來的信心。
儘管疫情的人數在迅速上升,但隨著各州居家令的發布和檢測人數的上升,疫情對股市產生的恐慌開始緩解。同時,美聯儲實施的開放式量化寬鬆政策為市場注入了非常強的流動性,流動性壓力開始接觸。
3月24日,道指上漲2000多點,漲幅超過11%。期間,ZOOM等在線辦公企業漲幅迅猛,疫情為遠程辦公和在線教育的企業強制性培養了大量高粘性用戶及用戶習慣。「宅家經濟」也同樣進入人們的視野,網飛、嗶哩嗶哩等視頻網站成為人們居家打磨時間的主要選擇,這類公司也優先於流動性政策之前開始大漲。
五、接受恐慌(4月之後)
美聯儲的持續放水讓債券市場除國債以外全面走強,9個信貸擴張工具包括了MBS、公司債、商業票務、貨幣基金、地方政府貸款等等多個領域。直接輸送流動性讓許多企業和個人收到了救命金,而鮑威爾也繼續表示將實行有力政策直至經濟恢復穩固。
一部分投資者十分接受美聯儲的表現。四月的前10天,標普500指數取得了自1974年以來連續四個交易日周最好的成績,相較3月23日的最低點回彈18.52%。市場第一波先行者已經開始探路,由基本面驅動的投資機構積極布局各個價格低廉的優質公司。
原油方面,川普相繼致電沙烏地阿拉伯於俄羅斯,4月起各原油生產方開始進行積極協商。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與普京在4月2日進行了電話溝通,願意在有關各方合作下每天減產1000萬桶石油。4月20日原油期貨價格歷史性跌破0元大關之後讓石油生產國徹底意識到了當初原油價格戰的荒謬,原油生產國及利益相關方損失慘重。6月6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及其他主要產油國同意,就4月達成的減產協議延長至7月底。至此,6月8日。國際油價回升至40美金以上,創三個月新高。
疫情政策和原油問題解決後,資本市場的背景逐漸趨於穩定,大量的水量促使股票上漲的基調已經基本確定。但是確診病例在依然在迅速上漲,美國經濟重啟無望讓許多底層美國人面對貸款、房租等等生活壓力。儘管美國多數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民眾支持居家令延長,但是居家令開放一個月後,美國多個周出現抗議「居家令」和隔離,甚至拒絕戴口罩的集會。在壓力下,喬治亞、田納西、南卡三州政府已經宣布放開居家令,允許商業場所開放迎接客人。
過早的經濟重啟會帶來更長遠的損失,甚至更深遠的市場衝擊。舉個例子,如果疫情在一年內結束,那麼會影響的可能只是公司1年的營收,而加入疫情要持續兩年,那麼公司所受到的影響就是兩年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缺乏強管的美國和不斷聚集的人群,讓美國的確診病例遲遲等不來拐點。
五月是接受死亡的一個月,美國疫情死亡人數突破6萬人。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它的背後是上萬人美好和回憶的消散。但是市場並沒有出現太多的變化,投資者已經接受疫情給人們帶來的生活衝擊和影響。
相比較三月的恐慌情緒,美股對已經接受了疫情的存在。市場在5月繼續保持上行趨勢,漲幅達7.45%。
在宅家經濟中收益的科技股是支撐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而在疫情中地位受損股票也在五月開始開始回彈(酒店旅遊等消費股)。全球化2.0時代的概念也在這個期間形成,全球化不再是人與人的距離縮短,而是知識與知識的距離縮短。雲服務,在線培訓和管理工具讓在線工作可以和線下一樣被系統化、精細化。新的概念產生促使了科技股估值的進一步上漲。
6月一開端就十分戲劇,SpaceX實現載人首飛,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了蔓延全世界的示威運動。冰冷的市場是逐利的。
如果對比這兩個事件對股市產生的影響,SpaceX造就的夢要遠遠大於示威運動帶來的痛。
種族示威本身並不會對股市帶來直接影響,它會導致人心被分裂,會導致害怕的情緒,但是不會影響人們對未來經濟的看法。1992年,洛杉磯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種族騷亂,經濟損失達到了10億美元。洛杉磯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派遣4000多名國民警衛軍平息暴力,而股市卻沒有任何反應。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國內認為這麼嚴重的示威運動,不會影響到美國股市呢?這實際上是因為種族問題一直都是存在在美國社會的頑疾:它是美國公共資源分配不均,甚至毒品槍枝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的產物,它一直存在從未消失。喬治。弗洛伊德事件只是暴露了問題讓人們去反思,但這並不會影響經濟的走勢和發展。說簡單點:需求段和供給段並沒有發生變化。
並不是所有事件都會引發股市的震蕩,相比較一直存在的種族問題,示威運動帶來的團體聚集反而更會影響到股市。
第二季度的結束是經濟復甦的開始。6月失業率為11.1%,環比下降2.2%。美國零售業銷量4月到底後出現恢復的V字形拐角。
此時市場不得不承認,美聯儲又成功了。「Dont fight the Fed」是華爾街的至理名言之一,這一次美聯儲依然戰勝了恐懼,穩住了局勢。儘管老爺子巴菲特也說過「我活了89歲都沒見過這個場面」,但是事情終究會回歸平常。沒有永遠的底部和頂部,只有不變的動蕩。
六、總結
美聯儲通過大量放水將股市從底部撈了回來。就目前的歷史經驗來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是放水解決不了的。
現在,投資人相信美國會走出困境,經濟會隨著政府的扶持而持續復甦。「危機是由危險和機會湊成的」這句話又一次被歷史證明。股市永遠都是經濟未來的晴雨表,根據目前美國失業率的下降及就業率的上升,就可以證明上半年的股市走向中:經濟並沒有脫鉤股市,而是努力追趕著股市的腳步。
下半年人們還要面多許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這輪疫情帶來的恐慌風暴已經被世人接受。疫情也為世界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遠程辦公的普及、雲服務的提升等等。三個月前,人們太過關注於股市的波動而忽略了其背後的上漲邏輯。當疫情帶來的流動性危機被美聯儲解決後,等待資本市場的就是穩定和開闊的上升空間了。
2020年的上半年發生了許多出乎意料的事情,有些對股市影響頗深,而有些看似重大但實際沒有任何水花。其實投資美股和投機美國心理是分不開的。但凱恩斯說過「投資是預測資產的未來收益,而投機是預測市場的心理。」 市場的心理會在短期內影響股市,但是資產的收益才是長期的走勢。在長期投資的過程中,股票的漲跌免不了會被市場心理所影響。所以更深層次得去理解美國的心理,才能助力在不斷波動的股市中贏得更高的收益。
經過這場危機,穩定的資本環境永遠是資本運轉的首要條件。恐慌是市場的災難,但人們終究會接受恐慌,並解決恐慌。分析完上半年發生的一個又一個的因素,下一次那一個個谷底,你還抓不住嗎?
(文章來源:富途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