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傾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 本學期已建成投用「一校兩幼」

2020-12-14 網易新聞

9月1日,南區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正式投入使用。
南區第一幼兒園外景。
南區第二幼兒園外觀。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北宋理學先驅、思想家、教育家胡瑗的諄諄教導言猶在耳。

萬仞高臺累土起,千裡徵程足下行。

「人才是第一資源,而人才需要教育,教育興則南區興,教育強則南區強,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南區的現在和未來。」去年以來,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把教育擺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來重視,傾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一幅幅高標準謀劃、大手筆投入、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教育畫卷有序鋪開——

2019年3月20日,南區與華南師大籤訂教育事業發展提升戰略合作協議,並揭牌成立「區域教育現代化協同創新基地」;

2019年9月2日,南區新建的馬嶺小學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9月1日,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正式投入使用,當日下午舉行落成揭牌儀式;

今年9月28日下午,南區第一幼兒園、第二幼兒園舉行落成儀式,10月9日正式開園……

辦學巨變

南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學校和幼兒園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教育和體育局的直接指導下,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先後投入數億元傾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區域辦學條件不斷升級換代,實現了教育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

特別是去年至今,南區教育在高質量崛起的徵途中凱歌高奏,好戲連臺,老百姓對美好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方面,南區按照人口規模及服務半徑遷建、新建學校及幼兒園,如新建馬嶺小學,整體遷建竹秀園中心小學,謀劃南區第一小學(悅秀片區小學)、合生帝景城公建配套小學及北溪片區中心小學,新建南區第一幼兒園和南區第二幼兒園等。

另一方面,南區對現有學校逐步改造、適度擴大規模、擴容和提質,如對良都中學擴建多功能綜合樓、食堂、兩棟學生宿舍樓,並對運動場進行改造工程,分別啟動良都小學和北臺小學擴建教學樓、體育館及師生飯堂項目等。

據了解,良都中學多功能綜合樓、食堂、兩棟學生宿舍樓建設工程及運動場改造工程已於2019年9月全部投入使用;佔地面積約24.5畝、建築面積近9000平方米的馬嶺小學於2019年9月開學;良都小學和北臺小學擴建教學樓、體育館及師生飯堂工程,已通過報建審批,現正辦理立項相關工作;南區第一小學(悅秀片區小學)已向市相關部門提交申請,合生帝景城公建配套小學已初步完成設計方案。

近日,副市長徐小莉、市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彭曉新充分肯定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近幾年來加大投入,「一盤棋」謀劃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和良好發展態勢,他們希望南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如既往高度重視教育,延續好南區教育「三提升」工程這一好經驗、好做法,紮實做好基礎教育這篇大文章,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基教縮影

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本學期已投用

整體遷建竹秀園中心小學,是南區教育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近年來南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高質量崛起的縮影。

竹秀園中心小學原名竹秀園學校,是中山早期華僑辦學的傑出代表,至今已櫛風沐雨88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該校面臨著辦學面積小、硬體設施陳舊、周邊環境欠佳等現實問題。

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此高度重視,大手筆投入8500萬元,自去年4月第一根定位樁正式打下到今年新校落成,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南區效率、南區速度由此可見一斑。

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本學期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竹秀園中心小學佔地面積約23617.1平方米,建築面積17100平方米,共設43個教學班,提供約1900個學位,整體建築以南洋風格為主,體現了僑鄉南區的地域文化歷史。

步入校門,只見樓宇群立,整體布局疏朗開闊,牆體磚紅色和白色相得益彰。一號樓連接著廚房和飯堂;二號樓連接著報告廳;三號樓均為功能場室,一樓有大型師生閱覽室和校史館;四號樓為綜合樓,連接著兩層的室內體育館。

該校校園文化建設則主要圍繞一軸兩園三片區建設,包括僑鄉文化軸、竹園、秀園、德育片區、智育片區、美育片區。

新校功能區規劃合理,有室內籃球場、室內桌球場,有齊全的科學實驗室、探究室、計算機教室、創客教室、語音錄播教室、少先隊室、合唱室、舞蹈室、美術室、書法室、圖書閱覽中心等。

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這所建校88年的老校如今已「脫胎換骨」了!

據了解,南區還將投入約1000萬元,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對該校舊校區進行加固、改造。

南區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淵認為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的落成是南區教育事業發展的大事、喜事,更是增進民生福祉、滿足群眾教育需求的好事、樂事。他希望竹小在提升教學質量、強化教師隊伍、塑造校園特色等方面多下苦功,全力打造有成績、有特色、有傳承、有內涵的品牌名校;他希望老師們珍惜黨工委、辦事處悉心提供的良好條件,安心教書、坦心育人,當好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匠、塑造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他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共同打造南區美好的未來。

「新校的投入使用是我們辦學徵程上的新起點,我們將努力把學校辦成特色明顯、質量一流、家長滿意的示範學校,為南區基礎教育進一步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竹秀園中心小學校長李向平激動地說。

新校建成投用,最受益、最高興的還是同學們。一位家住萬科城市風景小區的學生說,以前上學很不方便,因為老校周邊的道路太窄,經常出現擁堵,家長開車接送不便;如果步行上學,從家裡到學校又比較遠,很多寶貴的時間都耗在路上,還容易遲到,現在不僅家長接送不便的難題迎刃而解,同學們學習的環境條件也大變樣了,校園典雅別致,教室窗明几淨,是求學的好地方。

幼教新篇

南區新開兩所公辦園增學位840個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發展高質量的學前教育,讓孩子從小接受科學而規範的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提高全民素質的要求。近年來,南區街道堅持質量優先,完善督導機制,優化教學環境,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學前教育內涵式特色發展,著力實現從「有園上」到「上好園」的轉變。

9月28日下午,南區第一幼兒園和第二幼兒園舉行落成儀式,並於10月9日正式開園,這意味著僑鄉南區學前教育掀開嶄新一頁。

南區一幼和二幼都是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的公辦幼兒園,分別坐落在中澳濱河灣和悅盈新城小區內。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兩所幼兒園分別投入約1200萬元進行內部裝修和設施設備採購,兩所幼兒園總建築面積都是3700多平方米左右,涵蓋教學區、戶外活動區、文化展示區等;每所幼兒園設小、中、大班三個年齡段,共12個教學班,均可為市民提供420個優質學位。兩所幼兒園首年均開設4個小班2個中班。

南區一幼秉承以「以德為先 幼兒為本」的辦園宗旨,以「讓每一個孩子擁抱幸福的童年」為辦園理念,以「健康 快樂 自信 友善」為培養目標,按照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開展生活化課程主題活動、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好習慣好品格教育活動、體能活動,通過各類遊戲活動建立幼兒的好品格、好習慣、好身體,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南區二幼秉承辦大教育的理念,以「文悅童心 樂趣童年」為辦園理念,「文悅童心」就是以文化、知識、開拓幼兒的視野,愉悅其精神,使其在童蒙時期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與文化自信;「樂趣童年」就是以遊戲、活動體驗,讓幼兒能充分表達出童真稚趣,讓他們的天性能夠燦爛綻放,給幼兒一個七彩繽紛的趣味童年。以「好奇、自主、活力」為目標,立志把幼兒培養成為健康活潑、自主探索、習慣良好、情趣廣泛、品格高尚、關愛合作、主動好學、勇敢自信的孩子打好基礎。該園倡導孩子愉悅地投身到學習生活中,快樂地成長,開心地學習。

「很幸運,兒子終於可以在家門口上幼兒園了!」家住中澳濱河灣的一位女性家長說,此前為了孩子的學位簡直擠破了頭,上的還是學費比較高的民辦幼兒園,接送也很麻煩。她代表的是家長們的共同心聲。

南區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淵介紹,近年來,南區街道秉持「公益普惠、質量優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投入學前教育專項經費超過3000萬元。

南區還推動精彩童年幼兒園、樹苗藝術幼兒園、馬嶺幼兒園等3家優質民辦幼兒園轉變為普惠性幼兒園,增加普惠性學位888個。

據了解,迄今,南區已建成幼兒園14所,其中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佔比超85%,有效解決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並呈現教學規模快速擴大、普及水平穩步提升、普惠程度不斷提高、區域差距逐步縮小的良好態勢,初步實現了「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轉變。

另據悉,年底前,南區還將啟動金水灣幼兒園、福晟天地幼兒園、祈安苑幼兒園3所公辦幼兒園的建設工作,總預算投入2900萬元,預計明年年底前完成建設,總共可增加公辦學位840個。

「辦好學前教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副市長徐小莉希望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繼續秉持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把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新期待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內容,持續推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使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

內涵發展

南區教育大力實施「三提升」工程

英國大科學家牛頓有句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南區在大手筆投入財政資金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同時,還與華南師範大學開展戰略合作,藉助「雙一流」高校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實施教育質量、校園環境、設施設備「三提升」工程,帶動南區教育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為了整合教師培訓、教科研、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資源和力量,更好地幫助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南區還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

南區教師發展中心隸屬於南區教育和體育事務中心管理,人員從教育和體育事務中心及各學校骨幹教師中調配,工作任務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承擔在職教師、管理幹部培訓;二是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及成果推廣;三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四是提供教育決策服務。

南區教師發展中心將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兩大主題,以加強服務、引領為實現途徑,以研促教,全面提升南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一方面充分發揮教師發展中心的引領作用和各學科中心教研組力量,建立指導、互動、交流、分享的工作機制。另一方面強化科研意識,引領廣大教師深入開展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此外,實施師徒結對的方式,在轄區中小學教師中遴選一批青年骨幹老師,由南區教師發展中心各教研員任師傅,幫助青年教師快速專業成長。

「一所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是教師,一所學校最重要的事情是教書育人。」南區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淵在南區慶祝2020年教師節暨師德師風建設大會上發表講話,以「立德樹人,春風化雨,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的首要職責」為主題,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教師標準,向全區教師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堅持正確的教學方向,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師;二是堅持以德為先,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三是錘鍊過硬的學術修養,做一名有紮實學識的好老師;四是用愛澆灌學生成長,做一名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郭淵還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院士的名聯「世間上百年名校無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職業還是教書」勉勵全體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連結

部分學校幼兒園

建設亮點

馬嶺小學

馬嶺小學是位於南區馬嶺村的公建配套公辦全日制小學,於2019年9月投用。學校佔地16000多平方米,建築物面積8800多平方米。二期裝修及設施設備投入2700多萬元。學校建有教學樓兩幢、體育館一座、200米環形+100米直道塑膠跑道運動場一個、室外籃球場、學生活動區等,建有室內外高清電子顯示屏5個。配備智能多媒體課室、錄播室、智能書法室、智能電腦室、物聯網管控中心等智能化功能場室。課室、功能室全部標配空調。

良都中學

良都中學擴建工程總建築面積12950平方米,其中,新建行政樓、兩棟學生宿舍樓、食堂等,項目總投資為4902萬元。學校運動場進行升級改造工程,總佔地面積約為60畝,總投資789.75萬元。

項目擴建完成後,學校的辦學條件及在校師生的就學環境得到極大提升和改善,新綜合行政樓內設各功能場室、行政、教師辦公室、會議室、廣播站、心理諮詢室等,場室充足,功能完備;新建成的宿舍可以容納1000多名學生入住;飯堂配備的早午晚餐,解決了全校1000多名師生的安全衛生的就餐問題;擴建後的新運動場採用國家級運動場建設標準,成為中山市排前列的運動場,去年還成功承辦了「省長杯」足球比賽。

良都小學

良都小學於2019年為所有教室、功能場室配備了多媒體一體機;學校門口高科技的人臉識別安防系統、高規格建設的接送長廊、常態化的警家校護衛隊為孩子的上下學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還計劃投入6680多萬元,在該校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擴建一幢五層高的教學樓,一幢含體育館、飯堂的綜合樓和一幢藝術樓,合計新建計容總面積為8961.98平方米,擴建後的良都小學可容納36個教學班。

北臺小學

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計劃總投資5764.57萬元,擴建北臺小學教學樓、體育館和飯堂。建成後學校將由16個教學班擴展至36個,可提供更多的優質學位。項目擬建學校用房總面積約為8418.3㎡,基底面積2489.1㎡。該項目還將大幅增加停車位等基礎設施。

南區第一幼兒園

南區第一幼兒園位於南區悅秀路15號,是中澳濱河灣小區的公建配套幼兒園。南區街道辦事處投入1200萬進行內部裝修和設施設備的採購,10月投入使用。幼兒園佔地3704.73平方米,建築佔地1417.32平方米,配備了6間高標準的多功能室,有音樂室、美術室、手工室、科學室、閱覽室、體能活動室等。

南區第二幼兒園

南區第二幼兒園位於南區悅盈新城小區內,南區街道辦事處投入1200萬元對幼兒園進行內部裝修和設施設備採購,10月投入使用。幼兒園佔地3671.7平方米,建築面積3640.71.49平方米,設有美工室、音樂室、圖書室、多功能室、科學室、小廚房等;戶外建有安全跑道、玩沙池、戲水池、種植園地等。

來源:中山日報

作者:文/圖 晏飛 劉敏斯

(原標題:南區傾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 本學期已建成投用「一校兩幼」)

(責任編輯:陳映彤_zs26)

相關焦點

  • 明年,這裡又有10所學校建成投用
    教育是涉及面最廣、影響最大的「民生」工程,滻灞生態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戰略,走高標準高質量發展之路,持續加快學校建設、不斷擴大優質資源,推動滻灞生態區教育事業取得突破性發展。隨著2021年10所學校的建成投用,滻灞生態區家門口的好學校會越來越多,滻灞教育事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
  • 威海榮成:新三中年內投用,系榮成近年來投資最大的教育工程
    原標題:跟著觀摩團看威海變化 | 第二站榮成:新三中年內投用,系榮成近年來投資最大的教育工程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12月9日下午至11日,威海市精緻城市建設攻堅突破行動第三階段暨「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推進會議舉行,對今年以來精緻城市建設、「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方面亮點工作進行觀摩督導,併集中召開會議。會議分兩個階段進行。
  • 中山市南區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落成!提供約1900個學位
    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 通訊員鄭華昌2020年9月1日下午,中山市南區竹秀園中心小學舉行了新校落成儀式,對新校進行了揭牌。據悉,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佔地面積超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1.7萬平方米,共設43個教學班,為南區提供約1900個學位。
  • 治山治水治氣治城 太原傾力打造宜居城市生態廊道
    舉報   太原市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傾力打造宜居城市生態廊道
  • 南陵縣全面勾畫2021年教育民生工程建設藍圖
    為確保國家民生工程政策落到實處,增強歷史責任感使命感,南陵縣圍繞「一抓雙比、五治五提升」專項行動全面謀劃、啟動2021年度建設類民生工程工作。一是對標對表補短板。南陵縣始終將初心與使命牢記心間,把民生工程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項目任務數編制中,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改進工作作風,將學校匯報的老傳統摒棄,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將「工作下沉、效率優先」的原則貫徹於民生工程調研工作中。目前,全縣66個中小學校舍調研工作已於11月中下旬全部完成項目調研。
  • 紅古區與民和縣打造兩地民生共享體系
    為加速蘭西城市群建設進程目前蘭州市紅古區與青海省民和縣已在打造共享共育基地加快教育醫療交通融合發展實施城區東擴戰略等內容上交集與融匯全力構建兩地民生共享體系紅古區交集依託與青海省民和縣地緣相近、資源互補、產業關聯、文化相通等區位交通優勢,與民和縣積極建設蘭西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和甘青合作發展示範區,投資6800萬元選址新建了黨校及《光輝歷程
  • 台州援疆助力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民生發展紀實
    是師市疾病預防、檢測、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有力保障。總投資1.6億元的兵團二中分校·第一師高級中學已列入兵團教育現代化發展規劃,把該校打造成為重點示範性高中是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高考,該校重本上線率達98%,一所現代化的兵團名校初具規模;總投資1.5億元的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是台州市援疆指揮部投資最大的單個「交鑰匙」民生項目。
  • 西安港引入陝師大鐵一中 轄區群眾享受優質教育
    此次籤約,是國際港務區貫徹市委、市政府「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教育強市」要求的創新之舉。通過全託管模式的緊湊型名校+,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和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使國際港務區在短時間內實現辦學質量提升。國際港務區將建成投用西安國際港務區陝西師範大學陸港小學,以及西安國際港務區鐵一中陸港中小學,可提供優質學位11200個,轄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共享園區發展紅利。
  • 奮進新江蘇|對標兩會民生 常州描繪「更好」民生藍圖 民生工程ING!
    記者注意到,圍繞「八個更」要求,今年常州將實現新增9萬人的就業目標、沿江一公裡化工廠年底「清零」、近22萬平方米的「大板房」問題2年內解決……在這份民生工程ING時間表裡,百姓「更美好」的生活可見可期。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民生部門...
    五年來,建成了「鹿城區繞城高速至臥旗山段海塘工程」「瑞安市飛雲江治理一期工程」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為溫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保障。五年來,新開工在建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64個,累計完成投資488.2億元,如「華東大峽谷生態養生園」「溫州生態園三垟城市溼地公園提升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為高品質實施「精建精美」奠定基礎。三是聚焦公共服務投資,社會民生福祉有效提升。
  • 北京支持雄安「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最新消息
    四個項目已於3月中旬全面復工,返場工人1100餘人。「五一」假期,「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沒停工,廣大建設者堅守崗位、爭分奪秒工作,為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出力。「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是北京市支援新區的重點公共服務工程,也是新區實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發揮北京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優勢,助推新區公共服務建設的第一批項目。
  • 「十三五」成就巡禮|教育民生導向 教學改革新跨越 煙臺教育邁入高...
    蔡潤圃介紹,「十三五」期間,煙臺市委、市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後實施消除大班額工程、高中階段普及攻堅計劃、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提升工程等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01.84億元,新增學位16.5萬個,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64處,整治居住區配套幼兒園192處,完成率100%,新增普惠幼兒學位6.5萬個。
  • 市南區「救急難」專項基金正式啟動 已籌集善款20餘萬
    在全面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市南區積極拓展社會力量廣泛參入幫扶的渠道,構建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幫扶多元框架,織密兜牢民生底線。為加快推廣專項幫扶基金等長效機制落實落地,解決困難群眾生活中遭遇的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等困難問題,營造濃厚幫扶工作氛圍。
  • 港務區滻灞教育大升級!陝師大、鐵一中、北外強勢入駐!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當下,西安正全力卯足幹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教育強市,全市「名校+」工程正在深入開展。 5月8日上午,西安國際港務區與陝西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西安市鐵一中學三大名校舉行「名校引進 合作辦學」籤約儀式。 據了解,陝師大陸港小學和鐵一中陸港學校(中小學)總建面達到27萬平米,全面建成後可提供學位11200個。計劃今年9月建成投用。
  • 戰「疫」有我:山東大學MBA教育中心全面推進2020年春季學期在職...
    【MBA中國網訊】為積極應對疫情,全力保障MBA 教學秩序與教學質量,山東大學MBA 教育中心積極響應黨中央、教育部、山東省和學校黨委關於疫情防控和「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工作部署要求,科學謀劃、精準施策,統籌安排一校三地MBA春季學期教學工作,確保開學延期教學如期。
  • 落實「一號文」|麻湧大力推進重點民生工程建設
    5月8日,麻湧鎮委書記黃橋法率隊調研麻湧重點民生工程建設情況,麻湧鎮領導尹礎、吳楚雲、李國慶、黃偉雄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黃橋法一行先後到麻湧鎮文化藝術中心和東莞市水鄉中心醫院施工現場實地考察,詳細了解工程建設進度,強調施工方要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儘早讓群眾享受到民生工程帶來的便利。在麻湧鎮文化藝術中心施工現場,黃橋法對該項目的總體規劃、建設進度、整體效果等進行了詳細了解。
  • 新增學位超5000個、兩校改辦九年一貫制…三水教育有這些新變化!
    今年開學她比以往都要開心,因為她的孩子剛好趕上思賢小學投用,終於能在家門口上學了。「孩子的新學校很好,我們又住在北江新區,就在家門口上學很方便。」她說,不僅上學距離近,還上的是一所新學校。思賢小學由西南街道投入1.8億元新建,建成後移交區直管理。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20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新增3項民生工程(一)農村改廁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根據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求,在統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同時,因地制宜,建管一體,採取適當模式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加強糞汙廢棄物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全過程管理,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 建行合肥城西支行傾力打造「五個一」工程
    為進一步激發「紅色引擎」的先鋒力量,充分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城西支行個人金融部黨支部主動探索與支部實際相宜的「黨建+」路徑,傾力打造「五個一」工程,即分析一項產品、解決一個問題、營銷一個客戶、開展一項服務、鍛造一支隊伍。  分析一項重點產品,為網點提供營銷服務指引。
  • 奮進30年|厚植民生根基!福清擘畫高品質幸福生活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優質教育、實現「上好學」的願望,福清找準教育「短板」,精準發力,促進各類教育資源朝優質、均衡、有特色的方向發展,創新學校辦學模式——「名校+分校」「名校+新建校」。通過實施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學校聯盟、強校弱校捆綁共建、校長教師交流互派等方式,拉近城鄉教育教學差距,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僅近3年來,福清就投入約10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47所、幼兒園18所,建設校舍40多萬平方米,新增學位近2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