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北宋理學先驅、思想家、教育家胡瑗的諄諄教導言猶在耳。
萬仞高臺累土起,千裡徵程足下行。
「人才是第一資源,而人才需要教育,教育興則南區興,教育強則南區強,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南區的現在和未來。」去年以來,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把教育擺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來重視,傾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一幅幅高標準謀劃、大手筆投入、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教育畫卷有序鋪開——
2019年3月20日,南區與華南師大籤訂教育事業發展提升戰略合作協議,並揭牌成立「區域教育現代化協同創新基地」;
2019年9月2日,南區新建的馬嶺小學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9月1日,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正式投入使用,當日下午舉行落成揭牌儀式;
今年9月28日下午,南區第一幼兒園、第二幼兒園舉行落成儀式,10月9日正式開園……
辦學巨變
南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學校和幼兒園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教育和體育局的直接指導下,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先後投入數億元傾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區域辦學條件不斷升級換代,實現了教育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
特別是去年至今,南區教育在高質量崛起的徵途中凱歌高奏,好戲連臺,老百姓對美好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方面,南區按照人口規模及服務半徑遷建、新建學校及幼兒園,如新建馬嶺小學,整體遷建竹秀園中心小學,謀劃南區第一小學(悅秀片區小學)、合生帝景城公建配套小學及北溪片區中心小學,新建南區第一幼兒園和南區第二幼兒園等。
另一方面,南區對現有學校逐步改造、適度擴大規模、擴容和提質,如對良都中學擴建多功能綜合樓、食堂、兩棟學生宿舍樓,並對運動場進行改造工程,分別啟動良都小學和北臺小學擴建教學樓、體育館及師生飯堂項目等。
據了解,良都中學多功能綜合樓、食堂、兩棟學生宿舍樓建設工程及運動場改造工程已於2019年9月全部投入使用;佔地面積約24.5畝、建築面積近9000平方米的馬嶺小學於2019年9月開學;良都小學和北臺小學擴建教學樓、體育館及師生飯堂工程,已通過報建審批,現正辦理立項相關工作;南區第一小學(悅秀片區小學)已向市相關部門提交申請,合生帝景城公建配套小學已初步完成設計方案。
近日,副市長徐小莉、市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彭曉新充分肯定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近幾年來加大投入,「一盤棋」謀劃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和良好發展態勢,他們希望南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如既往高度重視教育,延續好南區教育「三提升」工程這一好經驗、好做法,紮實做好基礎教育這篇大文章,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基教縮影
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本學期已投用
整體遷建竹秀園中心小學,是南區教育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近年來南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高質量崛起的縮影。
竹秀園中心小學原名竹秀園學校,是中山早期華僑辦學的傑出代表,至今已櫛風沐雨88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該校面臨著辦學面積小、硬體設施陳舊、周邊環境欠佳等現實問題。
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此高度重視,大手筆投入8500萬元,自去年4月第一根定位樁正式打下到今年新校落成,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南區效率、南區速度由此可見一斑。
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本學期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竹秀園中心小學佔地面積約23617.1平方米,建築面積17100平方米,共設43個教學班,提供約1900個學位,整體建築以南洋風格為主,體現了僑鄉南區的地域文化歷史。
步入校門,只見樓宇群立,整體布局疏朗開闊,牆體磚紅色和白色相得益彰。一號樓連接著廚房和飯堂;二號樓連接著報告廳;三號樓均為功能場室,一樓有大型師生閱覽室和校史館;四號樓為綜合樓,連接著兩層的室內體育館。
該校校園文化建設則主要圍繞一軸兩園三片區建設,包括僑鄉文化軸、竹園、秀園、德育片區、智育片區、美育片區。
新校功能區規劃合理,有室內籃球場、室內桌球場,有齊全的科學實驗室、探究室、計算機教室、創客教室、語音錄播教室、少先隊室、合唱室、舞蹈室、美術室、書法室、圖書閱覽中心等。
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這所建校88年的老校如今已「脫胎換骨」了!
據了解,南區還將投入約1000萬元,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對該校舊校區進行加固、改造。
南區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淵認為竹秀園中心小學新校的落成是南區教育事業發展的大事、喜事,更是增進民生福祉、滿足群眾教育需求的好事、樂事。他希望竹小在提升教學質量、強化教師隊伍、塑造校園特色等方面多下苦功,全力打造有成績、有特色、有傳承、有內涵的品牌名校;他希望老師們珍惜黨工委、辦事處悉心提供的良好條件,安心教書、坦心育人,當好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匠、塑造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他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共同打造南區美好的未來。
「新校的投入使用是我們辦學徵程上的新起點,我們將努力把學校辦成特色明顯、質量一流、家長滿意的示範學校,為南區基礎教育進一步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竹秀園中心小學校長李向平激動地說。
新校建成投用,最受益、最高興的還是同學們。一位家住萬科城市風景小區的學生說,以前上學很不方便,因為老校周邊的道路太窄,經常出現擁堵,家長開車接送不便;如果步行上學,從家裡到學校又比較遠,很多寶貴的時間都耗在路上,還容易遲到,現在不僅家長接送不便的難題迎刃而解,同學們學習的環境條件也大變樣了,校園典雅別致,教室窗明几淨,是求學的好地方。
幼教新篇
南區新開兩所公辦園增學位840個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發展高質量的學前教育,讓孩子從小接受科學而規範的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提高全民素質的要求。近年來,南區街道堅持質量優先,完善督導機制,優化教學環境,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學前教育內涵式特色發展,著力實現從「有園上」到「上好園」的轉變。
9月28日下午,南區第一幼兒園和第二幼兒園舉行落成儀式,並於10月9日正式開園,這意味著僑鄉南區學前教育掀開嶄新一頁。
南區一幼和二幼都是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的公辦幼兒園,分別坐落在中澳濱河灣和悅盈新城小區內。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兩所幼兒園分別投入約1200萬元進行內部裝修和設施設備採購,兩所幼兒園總建築面積都是3700多平方米左右,涵蓋教學區、戶外活動區、文化展示區等;每所幼兒園設小、中、大班三個年齡段,共12個教學班,均可為市民提供420個優質學位。兩所幼兒園首年均開設4個小班2個中班。
南區一幼秉承以「以德為先 幼兒為本」的辦園宗旨,以「讓每一個孩子擁抱幸福的童年」為辦園理念,以「健康 快樂 自信 友善」為培養目標,按照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開展生活化課程主題活動、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好習慣好品格教育活動、體能活動,通過各類遊戲活動建立幼兒的好品格、好習慣、好身體,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南區二幼秉承辦大教育的理念,以「文悅童心 樂趣童年」為辦園理念,「文悅童心」就是以文化、知識、開拓幼兒的視野,愉悅其精神,使其在童蒙時期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與文化自信;「樂趣童年」就是以遊戲、活動體驗,讓幼兒能充分表達出童真稚趣,讓他們的天性能夠燦爛綻放,給幼兒一個七彩繽紛的趣味童年。以「好奇、自主、活力」為目標,立志把幼兒培養成為健康活潑、自主探索、習慣良好、情趣廣泛、品格高尚、關愛合作、主動好學、勇敢自信的孩子打好基礎。該園倡導孩子愉悅地投身到學習生活中,快樂地成長,開心地學習。
「很幸運,兒子終於可以在家門口上幼兒園了!」家住中澳濱河灣的一位女性家長說,此前為了孩子的學位簡直擠破了頭,上的還是學費比較高的民辦幼兒園,接送也很麻煩。她代表的是家長們的共同心聲。
南區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淵介紹,近年來,南區街道秉持「公益普惠、質量優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投入學前教育專項經費超過3000萬元。
南區還推動精彩童年幼兒園、樹苗藝術幼兒園、馬嶺幼兒園等3家優質民辦幼兒園轉變為普惠性幼兒園,增加普惠性學位888個。
據了解,迄今,南區已建成幼兒園14所,其中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佔比超85%,有效解決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並呈現教學規模快速擴大、普及水平穩步提升、普惠程度不斷提高、區域差距逐步縮小的良好態勢,初步實現了「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轉變。
另據悉,年底前,南區還將啟動金水灣幼兒園、福晟天地幼兒園、祈安苑幼兒園3所公辦幼兒園的建設工作,總預算投入2900萬元,預計明年年底前完成建設,總共可增加公辦學位840個。
「辦好學前教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副市長徐小莉希望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繼續秉持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把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新期待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內容,持續推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使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
內涵發展
南區教育大力實施「三提升」工程
英國大科學家牛頓有句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南區在大手筆投入財政資金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同時,還與華南師範大學開展戰略合作,藉助「雙一流」高校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實施教育質量、校園環境、設施設備「三提升」工程,帶動南區教育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為了整合教師培訓、教科研、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資源和力量,更好地幫助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南區還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
南區教師發展中心隸屬於南區教育和體育事務中心管理,人員從教育和體育事務中心及各學校骨幹教師中調配,工作任務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承擔在職教師、管理幹部培訓;二是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及成果推廣;三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四是提供教育決策服務。
南區教師發展中心將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兩大主題,以加強服務、引領為實現途徑,以研促教,全面提升南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一方面充分發揮教師發展中心的引領作用和各學科中心教研組力量,建立指導、互動、交流、分享的工作機制。另一方面強化科研意識,引領廣大教師深入開展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此外,實施師徒結對的方式,在轄區中小學教師中遴選一批青年骨幹老師,由南區教師發展中心各教研員任師傅,幫助青年教師快速專業成長。
「一所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是教師,一所學校最重要的事情是教書育人。」南區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淵在南區慶祝2020年教師節暨師德師風建設大會上發表講話,以「立德樹人,春風化雨,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的首要職責」為主題,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教師標準,向全區教師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堅持正確的教學方向,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師;二是堅持以德為先,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三是錘鍊過硬的學術修養,做一名有紮實學識的好老師;四是用愛澆灌學生成長,做一名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郭淵還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院士的名聯「世間上百年名校無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職業還是教書」勉勵全體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連結
部分學校幼兒園
建設亮點
馬嶺小學
馬嶺小學是位於南區馬嶺村的公建配套公辦全日制小學,於2019年9月投用。學校佔地16000多平方米,建築物面積8800多平方米。二期裝修及設施設備投入2700多萬元。學校建有教學樓兩幢、體育館一座、200米環形+100米直道塑膠跑道運動場一個、室外籃球場、學生活動區等,建有室內外高清電子顯示屏5個。配備智能多媒體課室、錄播室、智能書法室、智能電腦室、物聯網管控中心等智能化功能場室。課室、功能室全部標配空調。
良都中學
良都中學擴建工程總建築面積12950平方米,其中,新建行政樓、兩棟學生宿舍樓、食堂等,項目總投資為4902萬元。學校運動場進行升級改造工程,總佔地面積約為60畝,總投資789.75萬元。
項目擴建完成後,學校的辦學條件及在校師生的就學環境得到極大提升和改善,新綜合行政樓內設各功能場室、行政、教師辦公室、會議室、廣播站、心理諮詢室等,場室充足,功能完備;新建成的宿舍可以容納1000多名學生入住;飯堂配備的早午晚餐,解決了全校1000多名師生的安全衛生的就餐問題;擴建後的新運動場採用國家級運動場建設標準,成為中山市排前列的運動場,去年還成功承辦了「省長杯」足球比賽。
良都小學
良都小學於2019年為所有教室、功能場室配備了多媒體一體機;學校門口高科技的人臉識別安防系統、高規格建設的接送長廊、常態化的警家校護衛隊為孩子的上下學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還計劃投入6680多萬元,在該校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擴建一幢五層高的教學樓,一幢含體育館、飯堂的綜合樓和一幢藝術樓,合計新建計容總面積為8961.98平方米,擴建後的良都小學可容納36個教學班。
北臺小學
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計劃總投資5764.57萬元,擴建北臺小學教學樓、體育館和飯堂。建成後學校將由16個教學班擴展至36個,可提供更多的優質學位。項目擬建學校用房總面積約為8418.3㎡,基底面積2489.1㎡。該項目還將大幅增加停車位等基礎設施。
南區第一幼兒園
南區第一幼兒園位於南區悅秀路15號,是中澳濱河灣小區的公建配套幼兒園。南區街道辦事處投入1200萬進行內部裝修和設施設備的採購,10月投入使用。幼兒園佔地3704.73平方米,建築佔地1417.32平方米,配備了6間高標準的多功能室,有音樂室、美術室、手工室、科學室、閱覽室、體能活動室等。
南區第二幼兒園
南區第二幼兒園位於南區悅盈新城小區內,南區街道辦事處投入1200萬元對幼兒園進行內部裝修和設施設備採購,10月投入使用。幼兒園佔地3671.7平方米,建築面積3640.71.49平方米,設有美工室、音樂室、圖書室、多功能室、科學室、小廚房等;戶外建有安全跑道、玩沙池、戲水池、種植園地等。
來源:中山日報
作者:文/圖 晏飛 劉敏斯
(原標題:南區傾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 本學期已建成投用「一校兩幼」)
(責任編輯:陳映彤_zs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