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喬治
流媒體版權下半場——日音。
《死神》《火影》《銀魂》《灌籃高手》《柯南》《數碼寶貝》《櫻桃小丸子》……
每當提起日本音樂,總繞不開的「經典日漫」這座大山,這些故事與耳熟能詳的ost,承載了太多人的熱血、青春與中二。
但尷尬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的日音飯們沒有正版的渠道可以收聽這些經典的作品。
究其緣由,一來是,日本音樂對流媒體等新興消費方式持警惕態度,版權授權難度高;二來,過去,國內音樂版權市場不成熟,種種原因導致了國內音樂平臺獲取日音版權的難度加劇。
但好在,近年來,國內音樂流媒體平臺高速發展,加之實體音樂產業的下滑,日本音樂產業終於開始轉變思路,逐漸對外開放了版權合作。
僅兩年時間,騰訊音樂就收攬了近19家日音廠牌,囊括了各類童年必備日漫ost以及新生代廠牌。
(截圖來自知乎)
對於國內龐大的日音粉絲群體而言,一個平臺匯集大量頂級日音廠牌,無需切換就能滿足聽歌需求,這自然是利好的消息。
在線音樂的分眾版權爭奪戰
毫無疑問,版權是在線音樂平臺的命門。無論是深耕社區文化還是外拓泛娛樂布局。
只不過,與過去不同的是,音樂市場的圈層化、分眾化與包容性也正在成為重要的時代標誌。換句話來說,各家在爭奪頭部版權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對細化領域內容的重視度。
近兩年內,最為顯著的就是流媒體平臺對日本音樂廠牌的加碼。
尤其今年,版權層面的動靜,拉響了用戶對日音版權所屬數量、類型的種種討論,大家關心著哪家更多、更全、聽歌更方便。
(截圖來自知乎、微博)
以QQ音樂為例,梳理一下騰訊音樂的日本音樂版權引入歷程。可以發現,從2018年8月到現在,騰訊音樂在日本音樂這個領域,也下了血本。
僅2019年7月份,就拿下了TOHO東寶、Spaceshower、倉木麻衣曲庫、S.E.N.S 全曲庫、以及DLE(術ノ穴)在內的5家日音廠牌。
今年3月25日,騰訊音樂宣布與日本音樂廠牌Being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
這是Being首次對國內音樂平臺開放正版音源。
同天,日音半壁江山傑尼斯事務所續約成功,嵐(ARASHI)出道以來16張團體專輯的全部歌曲也正式上線騰訊音樂旗下三大平臺。
根據統計結果,目前QQ音樂擁有獨家授權的日音廠牌包括 SACRA MUSIC、AKB48團體全曲庫、FLOW樂隊全曲庫、Music Ray'n 全曲庫、TL、S.E.N.S 全曲庫、YAMAHA、TOHO東寶、Spaceshower、FABTONE、DLE(術ノ穴)、Rambling RECORDS、U'S MUSIC、Croix、POMELY 、RECORD、ICHIGO RECORDS、Being、Being -倉木麻衣曲庫以及新海誠全曲庫,在內的共計19家音樂廠牌。
涵蓋了花澤香菜、日本48系、中島美雪等知名日本音樂人,還有《銀魂》《火影忍者》《秒速五釐米》等等知名動漫ip歌曲。
一直以來,不少人士都認為騰訊音樂的版權高牆主打的是華語流行版權, 但從結果上來看,目前騰訊音樂的日音版權儲備量、類型涵蓋廣度上來說,都具備相當競爭力。
「日音第一社區」?
日本音樂市場不同類型音樂的蓬勃發展,使得日本本土的唱片公司廠牌垂直化愈加顯著,當下的音樂消費群體圈層化也自然越走越深。
簡單來說,日音版權上的布局,不僅要求海量版權庫還得在類型覆蓋上有顯著優勢。
從騰訊音樂目前擁有的日音版權曲庫分析,ACG、J-POP、Indie-Pop、Hip-hop、New Age、流行音樂、動畫音樂,都有涉及。甚至是在純音樂、氛圍音樂的範疇裡,S.E.N.S. COMPANY神思者這樣的新世紀音樂重要代表,也被騰訊音樂收入麾下。
以ACG為例。
在完善的二次元產業支撐下,與動畫高度捆綁的ACG音樂,其影響力,直逼J-Pop和偶像音樂這兩大日本音樂中的傳統類別。
而騰訊音樂顯然將這個領域緊握手中。
不僅擁有花澤香菜,還擁有曾以一首超人氣歌曲《極樂淨土》蜚聲國內ACG圈的GARNiDELiA組合,還有為《機動戰士高達UC》《進擊的巨人》《終結的熾天使》等熱門動漫作曲的大神澤野弘之。
所屬SACRA MUSIC廠牌,是Sony Music旗下被定位為ACG音樂愛好者的日本日本頂尖動漫廠牌。
而另一家早前就與騰訊音樂達成合作的MusicRay'n,則擁有ACG飯裡無人不知的《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神薙》等動漫獻聲的豐崎愛生、戶松遙等優秀藝人。
東寶旗下的TOHO animation RECORDS也登陸了QQ音樂,時髦值高得突破天際的《血界戰線》OST、超燃的《飆速宅男》和JUMP近年力推的臺柱《我的英雄學院》,應有盡有。
其中不得不提的還是Being系曲庫。
對騰訊音樂而言,Being系曲庫是其日音內容最重大的補充。是瞄準了自己在動畫音樂版權上的不足,奮起直追的重大成果。
Being旗下擁有近200萬首版權內容,經典動漫主題曲、片尾曲等作品,數量龐大,堪稱「日本動漫音樂夢工廠」。
《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龍珠》《櫻桃小丸子》……這些經典日漫的主題曲、片尾曲和插曲幾乎都出自這家成立於1978年的日本老牌音樂製作公司。
拿下Being,還一舉拿下了倉木麻衣、坂井泉水、大黑摩季等日本高人氣藝人在內的音樂版權。進一步滿足日音愛好者對ACG音樂的需求,簡直可以認為是TME構建「日音之源」的標誌性一步。
除ACG,還有日本老牌音樂公司YAMAHA,上線了幾乎每張專輯都有歌曲被華人地區歌手所重新填詞與翻唱的中島美雪的原版歌曲。以及日本最大獨立唱片廠牌SPACE SHOWER和擁有眾多「Z時代」hip-hop歌手的術ノ穴音樂廠牌。
以嘻哈類型為代表的FABTONE,大神DJ OKAWARI便坐鎮該廠牌下;主打爵士樂和跨界的rambling、獨立搖滾名廠space shower、甚至被中國粉絲戲稱為「義氣狗」的新銳廠牌ichigo,等等,QQ音樂幾乎實現了全品類日音版權的覆蓋。
無論分眾還是主流,日音、韓音、歐美還是華語,版權戰永遠不會結束,實現海量、多品類的內容涵蓋,才能建起音樂流媒體平臺最堅實的城牆。
當然,歌曲版權是音樂平臺的基石,但音樂的玩法早就不只是單純的買賣遊戲了,構築內容的競爭壁壘絕不只是儲備版權而已,它還考驗著平臺在產品、運營等等的多維度合力。因為伴隨著數位音樂市場的發展,在版權、產品、運營和年輕圈層音樂價值基礎之上,內容維度已經被大大延展,平臺的競爭已經真正意義進入到生態比拼環節。而QQ音樂,從現在來看,布局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