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市場(supermarket)也稱為「自選商店」,實行開發式售貨、由顧客自我選購併排隊收銀結算的零售商店。超市在最早出售的商品以食品為主,而後逐漸向日用百貨、服裝、家用電器、家具等方面發展。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首先採用這種銷售形式,二戰後許多國家也陸續開辦了這種商店。目前全球超市產業主要分為大型綜合超市、超市市場、便利店、折扣店和倉儲超市等幾大類。其中前三種在我國比較常見,而大型綜合超市營業面積較大,商品豐富齊全,能滿足大多數人一次性的購物需求,比如知名的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永輝、華潤萬家等等。
中國超市的發展之路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零售業的發展是從落後到學習再到引領的全進程。不妨來簡單了解下我國零售業的發展史。
超級市場的概念是在1978年引入中國,當時還稱作自選商場。而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超市是成立於1981年的廣州友誼商店,不過因種種原因,最後也草草落幕。此後1984年,北京首家超市四季青蔬菜自選市場開業;同年,上海糧油食品自選商場開業。自此後,全國各地超市如雨後春筍相繼湧現,永輝、聯華、大潤發等等都相繼開設了超市連鎖店。在我國2001年加入WTO後,超市行業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廣州友誼商店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中國零售開業對外逐漸開放,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一眾外資連鎖超市蜂擁而至。外資超市巨頭進入中國讓本土超市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也給本土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經驗和理念,「被迫下」極大的提升了自身的經營能力。讓外資企業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中國本土企業展現出爆炸式的成長速度,也阻擊並放緩了外資企業擴張的腳步,「土洋」超市進入了拉鋸階段。
傳統零售業最大的打擊就是來自網際網路電商的迅猛發展,自2010年以來,阿里、京東等一批電商強勢崛起,讓我國人民的消費習慣一下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改變也讓傳統超市無所適從。期間超市行業利潤大幅縮減,多家外資巨頭企業撤離中國,傳統零售業急需新的變革。
而大量外資超市的撤離,也給了本土超市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目前我國零售業仍佔據80%的線下交易量,超市行業前景依然可觀。
中國本土五大超市
根據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94%的用戶認為超市的店員服務應當好;92%的用戶會考慮超市提供的產品種類是否豐富;90%的客戶會考慮超市的地理位置,是否便利到達,店鋪環境是否乾淨衛生等。從中可以看出超市的服務體驗依舊消費者關注的首位。
消費者選擇超市的條件
在競爭激烈的超市行業中,本土也湧現了一批優質的企業,以下來盤點中國本土的五大連鎖超市(排名從低到高,涉及數據截止2019年)。
第五名:胖東來
成立時間:1995年3月
總部地點:河南許昌
門店數量:超過30家(不完全統計)
年銷售額:100億元(不完全統計)
員工數:7000多名(不完全統計)
特點:強大的服務創新意識和員工激勵及管理制度。是河南商界最具知名度、美譽度的商業零售企業巨頭,被譽為「中國零售最好的店」。馬雲稱讚:「引發了中國零售商的新思考」,雷軍稱讚:「在中國零售業一直是神一樣的存在。」
第四名:世紀聯華
成立時間:1991年5月
總部地點:上海
門店數量:3381家
年銷售額:546.3億元
員工數:44032人
特點:是上海首家以發展連鎖經營為特色的超市,拉開了上海連鎖商業發展的帷幕,首家於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零售連鎖超市公司,全國第二家進入藥店行業的超市企業。全國網點布局、業態最齊全的零售連鎖超市公司,連鎖門店遍布全國22個省市中100多個城市,處於我國快消品連鎖零售行業的領先地位。
第三名:大潤發
成立時間:1996年
總部地點:中國臺灣
門店數量:414家
年銷售額:947億元
特點:通過歐尚集團全球化聯合採購優勢,提高商品種類與品質,提供更實惠的商品價格,店面寬敞明亮、並具現代感的購物環境,最大幅度從種類、價位、品味上迎合不同需求的顧客。2017-2018年,阿里完成對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的實際控制,佔股高達近72%,阿里的基因開始逐步植入大潤發,對大潤發門店進行新零售改造。
第二名:永輝超市
成立時間:2001年
總部地點:福建福州
門店數量:1440家
年銷售額:931.5億元
員工數量:84931人
特點:中國大陸首批把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的流通企業之一,被譽為「農改超」的典範,經營模式被列入《中國零售十大創新案例》,是國家級「流通」及「農業產業化」雙龍頭企業。生鮮經營是永輝最大的特色,門店生鮮經營面積達40%以上,生鮮農副產品銷售額佔到總銷售額的50%以上。2018年騰訊重金入股永輝,其後與屈臣氏(旗下百佳超市)和家樂福形成戰略合作,攜手布局新零售的「豪華朋友圈」,與「阿里+大潤發」在新零售方面展開爭霸。
第一名:華潤萬家
成立時間:1984年
總部地點:深圳
門店數量:3234家
年銷售額:951億元
員工數量:22萬
特色:是央企華潤集團旗下直屬的零售業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具規模的零售連鎖企業品牌。是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連鎖超市,超市業務已連續多年位居中國連鎖超市第一位,目前業務覆蓋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240多個城市。無論在規模體量還是營運收入方面擁有的實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數據顯示,大型超市在全國範圍內依舊處於不斷擴張的趨勢,競爭異常激烈,頭部企業表現突出。2019年數據顯示,連鎖超市百強銷售額近9792億元,前三甲被華潤、大潤發、永輝三大本土超市巨頭企業牢牢佔據。近些年,外資超市的市場份額在逐漸下降,我國超市行業形成了外資、本土、電商三大陣營。新零售也並非顛覆性的變化,而是體驗革命,大型商超也逐漸轉移至小而精的「便利店模式」,畢竟大部分人群還是更願意使用線下的快速消費來完成自己的剛需。所以,連鎖超市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小而精+生鮮化、直播帶貨結合「人、貨、場」、社區拼團、到家業務及數位化驅動。但是超市零售業無論如何變革,最大的受益者應該都是消費者,那麼在眾多本土超市中,你最中意哪一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