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的古老語言被破譯,古人類說了什麼?科學家給你揭秘

2021-01-07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在近日的法國《科學與未來》雜誌上,來自法國的考古學家團隊,成功破譯了一種尚未被人們理解的古老語言,這種古老語言被稱作「埃蘭語」,誕生的時間是4000多年前之前。

4000多年前的古老語言被破譯

研究者表示,這種古老的「埃蘭語」,當時是在4000多年前的今伊朗一帶使用,人類第一次發現它,是在1901年,也就是100多年前,發現的地點,是從古代的陶瓷物品上,而法國的考古學家們,從10多年前開始對它展開研究後,一直到最近才終於有了進展。

研究者表示,使用這種古老語言的民族,是埃蘭人,這種文字也是人類最古老的語言之一,這種語言一直在2000多年前才消失,如果不是後來考古中發現了它,恐怕一直到今天為止,人們都不知道曾經有一種「埃蘭語」存在過。

4000多年前崛起的埃蘭人

說起人類發展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很多人都會想到位於古希臘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這裡不僅有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同時當時的統治者還創辦了學校、圖書館等,還擁有著人類最早的法律、建築等,當地的兒童也在學校裡學習數學、天文、地理、藝術等,除了時間可以顯示出文明的古老,其它都讓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看起來非常的發達。

根據資料顯示,早在5000多年前,最早的文字就被美索不達米亞人發明出來了,而在6000多年前,這裡就已經有著非常發達的文化了,可以說,這裡是古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至今都存在著很多未知的謎團。

而創造「埃蘭語」的埃蘭人,出現的時間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差不多,在4000多年前,埃蘭人也擁有了自己的文化,從地域來看,埃蘭人事實上和美索不達米亞人是鄰居,所以,一直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埃蘭人或許是從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從分化出來的。

埃蘭文化一共存在了大約1400年左右的時間,一直到公元650年左右,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埃蘭文化也由此畫上了句號。

說起來,如果不是上世紀初,無意中發現了埃蘭人留下的文字,考古學家一直認為,埃蘭人說的也是美索不達米亞語,並不認為他們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語言,而這一次的發現,這令人對埃蘭人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人類最古老的文明是什麼?

說起來,無論是埃蘭文化,還是再早一點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事實上它們都屬於人類的早期文明之一,並不屬於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也就是說,人類第一個文明,另有其他。

現代研究認為,同樣來自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距今大約有7000多年歷史的蘇美爾文明,則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而且他們還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繁榮的大都市,一直到今天為止,仍然有很多關於他們的神秘傳說。

提到古代的神話傳說,很多人都會記得《聖經》中提到過的史前大洪水,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故事的靈感,曾經在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通過地質勘測研究,目前地質學家已經找到證據,表明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期間,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確發生過一場規模很大的洪災。

當然,自古以來文明的發祥地都與河流有關,畢竟這和人類的食物、資源等有關,蘇美爾文明也是來自於兩河流域,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所在地,雖然發生過大洪水,但是他們卻因此而變得更加繁榮,和上文中提到過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一樣,蘇美爾文明同樣擁有自己的語言、法律等,而且對於天文也是非常有研究。

通過考古發現,蘇美爾文明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農曆的文明,而且他們還規定一年12個月,同時對於太陽系各大行星的運動軌跡,也都有著詳細的記錄,要知道,人類真正開始了解太陽系,還是從「日心說」被提出後開始的,而觀測發現各大行星,則主要是從望遠鏡的發明後開始的。

而距今6000多年前,蘇美爾文明就對太陽系有著很深入的了解了,這一點不得不讓人感到驚訝。所以,很多人在談及蘇美爾文明的時候,不僅會稱他們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同時也會稱他們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文明,因為他們的很多技術都太先進了。

可以說,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很多古文明都從這裡誕生,除了埃蘭文化、蘇美爾文明等,古巴比倫文明也誕生於此,或許如果地球上不曾存在過這個地方,那麼,人類文明的發展,也可能會比現在落後許多,你說呢?

相關焦點

  • 1300年前古埃及咒語被破譯
    古埃及法老的墳墓中存在許多未曾破解的謎團,其中就有一些神秘的咒語,早期探秘古埃及法老墳墓的冒險者部分死於莫名其妙的事故,因此有人認為埃及金字塔中可能存在咒語,如果現代人進入這個空間,那麼就會受到咒語的懲罰,有些冒險者就專門研究這些古埃及的語言,試圖破解咒語的意思。
  • 科學家破譯神秘古埃及咒語 未知手抄本主人身份
    現在,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和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的調用方法破譯了一部分古埃及手冊,這本手冊距今大約1300年,內有20頁的插圖,使用了科普特語言,為考古界研究古埃及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徑。圖中所示的是1300年前的手抄本,手抄本中提到了大量古埃及咒語,來自維也納的一個古董商       麥考瑞大學的麥可•法克曼稱手抄本來自維也納的一個古董商,他在1981年收購的,發現地可能在埃及的赫爾莫普利斯城附近
  • 科學家破譯老鼠「語言」—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首次破譯了老鼠在追逐、打鬥等社交行為中發出的這些超聲波。相關成果2月17日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   老鼠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與同伴交流。科學家很長時間裡都在嘗試解釋這些人耳無法察覺的超聲波「吱吱」聲,但卻一直未果。部分原因在於,將一隻老鼠發出的聲音與另一隻老鼠的行為聯繫起來存在技術挑戰。
  • 被魔鬼附身的修女寫了一封信,300多年後才被破譯,說了些什麼
    羅薩裡奧修道院 在如今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阿格裡真託省,一個城鎮帕爾塔迪蒙蒂奇亞羅(Palma di Montechiaro),至今還保留著幾處古老的修道院
  • 專家們在巴比倫遺址發現黏土板,經過破譯,竟揭秘彗星撞地球事件
    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古巴比倫王國,與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被合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作為一段輝煌的人類文明,古巴比倫文明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 科學家冰層下的4個發現,33年前的探險隊,3萬年前的古老細菌!
    科學家冰層下的4個發現,33年前的探險隊,3萬年前的古老細菌!在夏天冰鎮飲料和冰可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地球上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經歷,夏天還有很多的地方一年四季都非常的寒冷,都被厚厚的冰層所覆蓋,這些地方的出現讓我們見識了地球上不一樣的奇觀,也有很多極具科學價值的發現。
  • 4000年前的「飛機模型」之謎
    可奇怪的是,考古學家卻發現了4000年前的飛機模型。 早在1898年,有人在埃及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墓裡發現了一個與現代飛機極為相似的模型。這個模型是用當時古埃及盛產的小無花果樹木製成的,有31.5克重。因當時人們還沒有飛機這個概念,便把它稱為「木鳥模型」。這個模型現在放在開羅古物博物館第22室,編號為「物種登記」第6347號。
  • 古人類被曝比「霍比特人」還矮 身高僅110釐米
    2003年,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上曾出土古人類化石,身高僅110釐米左右,被科學家暱稱為「霍比特人」。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表明,該島上還存在更小的古人類。科學家推測,他們或是「霍比特人」的祖先。
  • 告訴你真相!
    這些石碟散落在洞穴內,大小尺寸幾乎一模一樣,足足有716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杜立巴石碟,上述所說完全是一個虛幻小說的開場。事實上這個杜立巴石碟的發現,可以說是中國版虛構的羅斯威爾事件,今天就和各位朋友一起探索下中國的羅斯威爾事件,揭秘流傳至今的巴顏喀拉山脈12000年前的遠古外星石碟謠言,那麼首先從事件的源頭說起。
  • 巴西發現9000年前被斬首者頭骨 揭秘恐怖祭祀儀式(組圖)
    原標題:巴西發現9000年前被斬首者頭骨 揭秘恐怖祭祀儀式(組圖)(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5日報導,近日,科學家在巴西的Lagoa Santa的一處洞穴中發現了一個頭骨,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個頭骨被一雙斷手環繞著。科學家表示該頭骨可追溯到9000年前,比在南美洲最早確定的被斬頭骨還要早6000年前,或成為美洲最古老的斬首案例。
  • 破譯70多億年前的引力波信號 幫人類釐清黑洞成長歷史
    「近幾年,科學家已不止一次通過引力波探測發現雙黑洞系統。此次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有助於天文學家破譯超大質量黑洞成因,使黑洞研究更具系統性。」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苟利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是什麼味道?吃了一口差點當場嘔吐!
    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是什麼味道?吃了一口差點當場嘔吐!在人類之前,地球上存在著無數的史前生物,無論生活習性還是體態特徵,都比人類更佔優勢。最缺少的就是智慧的大腦,它們一貫的使用蠻力。不過在5000年前,猛獁象卻突然間的滅絕了,最後一批猛獁象在公元前1670年,在地球上徹底沒了身影,突然間的消失讓人猝不及防,人類一直在思考它滅亡的原因。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是什麼味道?吃了一口差點當場嘔吐!
  • 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DNA在一顆80萬年前食人者的牙齒中發現了!
    1994年,考古學家在西班牙南部的阿塔普埃爾卡山脈挖掘時發現了一個古人類群體的化石遺蹟,這是以前從未見過的。骨頭被切開、斷裂,看起來像是被人吃掉了。其中最大的骨骼碎片來自至少6個個體,可追溯到至少80萬年前,它們與現代人類(智人)以及其他現已滅絕的人類親屬,如尼安德特人和傑尼索萬人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它們的差異足以挑戰任何已知物種的分類。
  • 中外專家破譯「大熊貓語言」 有望誕生翻譯器
    出生時只會「吱吱」、「哇哇」和「咕咕」地叫,長大後會「汪汪」、「咩咩」……這是什麼動物呢?是大熊貓。可別看到大熊貓那張漫無表情的臉,就以為它們不會「說話」。關鍵是你能不能聽懂?他們通過錄音和頻譜分析,對覓食、喜悅、呼朋喚友、發情等各種情景的「大熊貓語言」進行研究後發現,大熊貓至少有13種不同的聲音。破譯「大熊貓語言」,將有助於人們「聽懂」大熊貓的「話」。熊貓寶寶幾種典型叫聲的意義尖叫———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聲音較低,一是聲音很高。當幼仔露出母體外感到寒冷時發出,通常,這種叫聲是要求大熊貓媽媽調整體位。
  • 4000年前古老食譜成功破解,除了吃,古巴比倫歷史留下什麼啟示?
    據悉,這份食譜已有近4000年的歷史,是科學已知的最古老的食譜。綜合BBC、《俄羅斯報》11月8日消息,這份食譜是用古巴比倫和亞述文字刻在陶土片之上,屬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如今這片疆域涵蓋了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國家。」這些陶土片目前存放於耶魯大學的巴比倫研究中心。其中三片大約生產於公元前1730年,另外一片要晚約1000年。
  • 外國科學家研究小盜龍,並在化石上發現皮屑,還破解它的三個謎團
    恐龍算是地球上最早的統治者,不僅給我們人類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謎,而且也因此產生了一大批熱衷於研究恐龍的科學家。比如在2018年,一位愛爾蘭的科學家,他在研究小盜龍的化石時,竟然發現了一種恐龍皮屑化石,據此還破解了三個關於恐龍的謎團。究竟是什麼鮮為人知的謎團呢?
  • 8月1日,「網紅科學家」帶您雲探索中國恐龍的奧秘
    為了給愛好者們帶來全新的科普體驗,本周六(8月1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網紅科學家」盧靜,將聯手「小朋友們最喜歡的講解員」——北京自然博物館講解員高源,帶大家線上開啟探索之旅,認識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古生物明星們,
  • 本周六,「網紅科學家」帶您雲探索中國恐龍的奧秘
    為了給愛好者們帶來全新的科普體驗,本周六,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網紅科學家」盧靜,將聯手「小朋友們最喜歡的講解員」——北京自然博物館講解員高源,帶大家線上開啟探索之旅,認識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古生物明星們,揭示古爬行動物、古哺乳動物的化石奧秘。
  • 60億光年外傳來的獨特信號,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譯,解開了宇宙秘密!
    60億光年外傳來獨特信號,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譯,解開了一宇宙秘密。那麼,這個宇宙秘密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然而,我國的科學家科學家薛永泉教授研究後,卻推翻了這個天文界公認的主流觀點,揭開了一個宇宙秘密,轟動了天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