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經驗承包大棚栽植甘藍,高投資賺個低收入!看看老菜農怎麼管理

2020-12-15 三農小分隊

大棚內的土地面積,相對於露地面積,可以用寸土寸金來形容。每浪費一平方米,都會造成較大損失:主要是因為大棚造價高,管理費用及蔬菜生長中投資較大。但栽植蔬菜幼苗後,因多種方面很容易造成缺苗斷壟。那麼,主要有哪幾方面的原因?需要怎樣解決?我把承包大棚後,栽植甘藍造成幼苗不齊的一些經驗教訓分享給同行的朋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栽植幼苗後,造成不齊的主要原因

【1】栽植過淺:大棚栽植農作物,和露地栽植不同:露地栽植農作物,基本是先澆水後栽植;而大棚內栽植農作物,基本是先栽植,再打開微滴灌進行滲透。由於剛耕過的土壤比較鬆散,滴水較慢,土壤在滋潤過程中逐漸沉實,而栽植的幼苗不能和土壤一起下沉,造成預埋的根系露出土壤表層。這種情況下,如遇陰雨天氣,溫度低,成活率還較高;但如遇晴好天氣,大棚內的溫度一般在32℃以上,土壤表層溫度較高,而移栽的幼苗嬌嫩,很難紮根,因此成活率較低。即使陰雨天氣栽植的幼苗,在晴天后也容易乾枯。所以大棚內栽植幼苗時,埋進土壤的根部要稍微深些,即把根系埋進土壤的深度,要按墊實後計算,才能達到根系入土後正常紮根、發芽的目的。

另外,不管起壟栽植還是挑溝栽植,一定要把碎石塊撿除、大的坷垃破碎,否則,都會影響幼苗紮根,造成幼苗不齊。

【2】查苗、定苗不及時:幼苗栽植後,由於耕地時土壤乾燥,一般需要大水澆灌。因此需要7天以上才能進入棚內勞作。這時幼苗的質量,如大、小,雜苗以及成活率都比較明顯,所以要及時剔除雜苗後,移栽備用苗;同時拔除幼苗,補栽壯苗。

定苗要及時。定苗就是確定栽植後需要留用的幼苗,也是查苗、補苗後的複查。查苗、補苗後,約5~7天左右,需要定苗。定苗時,對雙棵的幼苗要及時拔除一棵弱苗,對弱苗再一次拔除、移栽(移栽的幼苗,要選用較旺的備用壯苗。移栽時儘量不破壞根系,方法就是多挖根系周圍的土)。

查苗、補苗後,達到不缺苗;另外儘量使幼苗大、小統一,防止後期旺苗爭搶養分,同時由於遮陰,致使弱苗更弱,影響產量和質量。

需要說明的是,在育苗或購買幼苗時,切勿按實栽數量購買,至少要增加2%~3%的數量,用於補栽。假設幼苗數量少,寧少栽面積也不能以次充好,剩餘的地可種植其它同季作物。

【3】切勿粗放管理:在幼苗定植後,需要一系列管理。例如:對弱苗單獨追施速效氮肥(尿素等)用於提苗,追肥時,切勿靠近幼苗,因為大棚內的幼苗根莖,特別嬌嫩,一旦遇上追施的肥料,會燒傷而逐漸乾枯;同時由於棚內溫度高、溼度大,蒸發能力強,容易燻蒸周圍的葉片造成乾枯甚至引發病害。另外,在鬆土時(大棚內雜草較少,但為了根系生長在疏鬆的環境中,需多次鬆土),切忌手無把握:初次鬆土不要靠近幼苗,以免造成根系活動而乾枯;後期劃鋤時不再鬆動株距之間,就行距內,也要遠離根系,否則得不償失。

總之,種植大棚作物,增產的前提,就是把大棚面積利用的恰到好處,如果缺苗斷壟,在總數量減少的情況下,總重量肯定降低,高產幾乎不可能,從而造成高投資、低收入的尷尬局面。因此,保證幼苗齊全,是保證大棚增產增收的基礎。

三農小分隊MCN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本期作者|泰山農家人

相關焦點

  • 栽培《使用黑色地膜的菜農注意了,這樣做弊大於利》 《大棚黃瓜...
    如此高的溫度會對根系造成嚴重的傷害。由於根系生長環境惡劣、生長不良,吸收能力降低,從而出現植株長勢弱黃葉等情況的發生。 ,通過菜農發的一些照片,明顯的可以判斷出這是大棚黃瓜嚴重的發生了病害。
  • 大棚幾字鋼骨架鎮江生產廠家產品夏季怎麼來管理
    大棚幾字鋼骨架鎮江生產廠家產品夏季怎麼來管理 ,「g6u2seg5」大棚幾字鋼骨架鎮江生產廠家產品夏季怎麼來管理經過實踐總結,好建成跨度10米、長度100米,這樣既方便管理,又能確保溫室大棚產量和效益。應該將餅肥打碎,用人糞尿浸泡3周左右,高溫發酵以後再使用。
  • 怎麼挑選?老菜農:牢記3點,個個水靈
    怎麼挑選?老菜農:牢記3點,個個水靈「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句俗語,馬上要到立冬節氣了,又到了吃蘿蔔的季節。家附近的早市、超市、小區裡,這陣子到處都有大批量賣蘿蔔的,很多大爺大媽都會買上幾十斤,留著冬天吃。
  • 多地蔬菜大棚吹毀、燒盡,瞬間損失50多萬,菜農欲哭無淚!
    刮壞的萵筍棚菜農張雙為的茄子棚膜,刮的面目全非倒塌的棚架壓在鮮嫩的生菜上栽上時間不長的芹菜苗也難逃厄運河北狂風肆虐,蔬菜大棚被吹翻,只能眼睜睜看著。20個大棚一夜之間毀了17個,剩下的韭菜只能賤賣,菜農損失近20萬!詳情請戳!
  • ...摘帽貧困縣」小小草莓園脫貧大產業:一次承包10個大棚的布格拉...
    「截止到去年12月,5個月280畝草莓產量300餘噸,產值突破400萬元。共計5個月帶動當地用工22050人次,工資發放132.3萬元,平均每天用工147人,帶動就業185戶,420人,其中貧困戶127人。5個月用工平均人收入9000元。」張德賢說,2020年已帶動兩戶致富帶頭人加入到公司,公司將大棚免費租賃給農戶,免費提供水、肥、電、技術。讓用戶不投資,只出勞動,公司按量回收。
  • 壽光市:智能化大棚為現代農業注入澎湃新動能
    從「種」到「玩」,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科技加持,讓辛苦勞作成為過去式;品質好產量高,讓菜農的腰包越來越鼓;有尊嚴又自由,在這裡,農業真正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在李義海的大棚裡,五彩椒已結果,長勢喜人;各種高科技設備隨處可見,智能放風設備、溫溼度監測設備、生物微波能量灌溉機等將整個大棚「全副武裝」起來。今年54歲的李義海是個老菜農,見證了村裡蔬菜大棚的發展歷程,對硬體的更新換代,他深有體會:「現在種棚跟過去相比,太受用了。」
  • 韶關香菇種植大棚建設、建溫室大棚造價
    在冬春季用於大白菜、甘藍等十字花科疏菜制留種,一般於12月定植種株,春映後保留大棚頂膜防雨。四周裙膜改用塑料紗圍裙,為防昆蟲傳粉,保證種子質量。7月中下旬可用此棚育秋番茄、花菜等菜苗。此外,春季也可做一代的配製,秋季作延後栽培。這種安排多用於良種繁育場、農業科研單位。鋼絲是溫室大棚建設中不可或缺的資材之一。能實現畜禽養殖環境實時監測、數據處理與分析、自動預警、遠程調控等功能。
  • ...小小草莓園脫貧大產業:一次承包10個大棚的布格拉吉越幹越幸福
    「截止到去年12月,5個月280畝草莓產量300餘噸,產值突破400萬元。共計5個月帶動當地用工22050人次,工資發放132.3萬元,平均每天用工147人,帶動就業185戶,420人,其中貧困戶127人。5個月用工平均人收入9000元。」張德賢說,2020年已帶動兩戶致富帶頭人加入到公司,公司將大棚免費租賃給農戶,免費提供水、肥、電、技術。讓用戶不投資,只出勞動,公司按量回收。
  • 農業小知識:分析大棚種菜的五個管理誤區
    今天給大家分析大棚種菜的五個管理誤區。誤區一呢就是溫度越高,長勢越好,溫度越高它長得就過快,容易讓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均衡,產量是反而下降的。第三個呢就是噴藥越多,病害越少。有的菜農在種地的時候呢,每二到四天呢就噴射一次農藥,認為這樣呢後期上病少,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反而容易讓它產生抗藥性,在大面積上病的時候呢無法得到控制。
  • 承包10畝地來散養土雞,這個項目怎麼樣,能賺多少錢?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承包10畝地,然後發展土雞項目,用來散養土雞怎麼樣呢?李子也是一位土雞養殖者,在這裡以實際經驗來告訴大家:首先來說一下,我是怎麼養殖土雞賺錢的。我每年都要養殖500隻土雞左右,為什麼要養殖這麼多呢,有幾種原因。
  • 韶關建設牛舍大棚搭建、火龍果大棚
    韶關建設牛舍大棚搭建、火龍果大棚應重新調整兩者配偶。對於新配對種鴿,由於其要進行交配產蛋,故對飼料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養鴿戶應該注意加強飼料營養,注意每天提供新鮮乾淨的飲水和砂。孵化、哺乳期親鴿孵化、哺乳期是產鴿飼養管理的重要時期,不僅關係到雛鴿的生長發育,更與養殖場的養殖利益息息相關。
  • 大棚批發安慶建設公司產品的建設要素有哪些
    與之相比,鋼管大棚優勢更為明顯,壽命長、抗災能力強,但是造價較高,因此很多朋友還不能夠接受蔬菜大棚建造成本和種植利潤知多少?聽專業人士怎麼分析!大棚蔬菜種植成本與利潤主要由大棚建造、維護,以及蔬菜種植管理的農資決定。
  • 長葛一村支書搞大棚:10年前,砸了!10年後,全村分紅!
    大家都知道燒盆宋村的蔬菜大棚又開起來了,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新鮮蔬菜。」李豐年說。三分之一村民入股,重開蔬菜大棚,這次要把十年前沒幹成的事幹好事實上,燒盆宋村村民,或者說李豐年從事蔬菜大棚的產業從十年前就開始了。2010年前後,李豐年帶著幾個有投資意向的村民,合夥在村南承包了近百畝土地,搞起了蔬菜大棚種植。
  • 花卉溫室大棚南昌設計供應商產品的三大要素
    花卉溫室大棚南昌設計供應商產品的三大要素   花卉溫室大棚南昌設計供應商產品的三大要素大棚現在來說,建設一個能夠容納001500隻肉雞的養殖大棚大約投資20003000元,與磚瓦結構雞舍相比,是磚瓦雞舍造價的1/51/4,節約了成本,投資相對較少。
  • 大棚橢圓管骨架昆明批發廠家產品的重要性
    溫室大棚高溫、高溼、空氣流通差、氧含量低,長期從事大棚作業的菜農的神經行為功能受到影響。若同時使用微噴降溫可克服高溫天氣的影響,使溫室大棚在夏季也能發揮作用。今天我為大家搜集了各種大棚,看看哪個更好用!大跨度非對稱水控釀熱保溫大棚該大棚依據日光溫室採光蓄熱原理,科學地利用了南部採光,北部蓄熱及其保溫被隔熱的原理提高了普通大棚的蓄熱能力和大棚溫度。
  • 韭菜割完後採取三措施,一茬比一茬長得好,老菜農教我的方法
    韭菜在農村是種植最多的蔬菜之一,種一次可連續多年收穫,但種植韭菜除了有好的土地和充足的肥料外,管理也有很多的小技巧,如管理不當,任由它自然生長,它就會長得一茬不如一茬,越來越細弱。前幾年到外地考察的時候,在山東壽光一位老菜農的蔬菜大棚裡,看見他種植的韭菜綠油油一片,長勢特別的好,在談話中,它向我們介紹了他的種植和管理經驗,他說:「想讓韭菜長好,只要掌握三點就行了,第一是肥水、第二是噴肥,第三是養根。」他的這些方法能讓韭菜長得一茬比一茬好。
  • 大棚蔬菜水溶肥怎麼選擇使用更好?均衡營養很重要!
    ,葉片發黃的厲害,那麼對於大棚蔬菜我們怎麼施肥管理比較好呢?西紅柿使用營養水溶肥長勢好為什麼溫度降低後,大棚蔬菜缺素症狀開始出現呢?玖怡灃老師發現,對於蔬菜種植水溶肥的使用很多菜農都會用到,但是到了果實膨大期後就開始使用鉀含量高的水溶肥了,有的還會使用磷酸二氫鉀,認為這樣會讓果實快速膨大,而輕視中微量元素肥的補充。隨著溫度的降低,植物根系活力下降,加上連續陰雨天,導致植物對各種營養的吸收轉化下降,加上前期自己吸收的微量元素不足,缺素症狀就會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