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導航區域創新質量評價

2020-12-03 和訊

區域創新質量是一系列創新活動特徵滿足區域發展要求的程度,表現為創新要素在各環節過程中的投入產出績效總和,體現在區域創新發展競爭力與匹配度評價結果的耦合。其中,對創新投入產出績效的評價,反映的是區域創新發展的競爭力;對創新投入產出轉化過程的評價,反映的是區域創新發展的匹配度。專利導航區域創新質量提升,就是要綜合運用專利信息和經濟數據分析,摸清各省和重點城市創新資源的布局現狀和競爭格局,明確區域產業創新發展優勢和不足,引導創新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創新「投入-產出-績效」過程的良性循環,實現專利活動與科技、企業、產業發展的高度匹配,促進區域創新質量穩步提升,為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和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撐。

【評價指數設計】

設立專利導航區域質量評價指數(Patent navigation region Innovation Quality index,簡稱PINQ指數)。PINQ指數等於創新發展競爭力指數×創新發展匹配度指數,主要是以專利導航的視角,科學評價區域創新質量。

【指標選擇原則】

一是客觀量化,要以高相關度的指標量化統計為基礎,力求中立、客觀、嚴謹。

二是數據可及,要在數據可以穩定獲取的前提下,力求準確全面、標準權威,確保數據能夠長期更新,方便區域間橫向對比和年度間縱向比較。

三是結構合理,既要有反應總體情況的綜合性指數,又要有針對細分模塊發展狀況的定向指數,增強對地方優化相關工作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指標體系說明】

PINQ指數的評價指標體系包含區域創新發展競爭力和匹配度兩個1級指標。前者包括創新要素集聚指數、創新產出指數、創新效益指數等3個2級指標和12個3級指標,後者包括科技匹配度指數、企業匹配度指數、產業匹配度指數等3個2級指標和12個3級指標。

——創新發展競爭力指數是從創新要素、產出、效益三個維度對創新鏈關鍵節點進行評價。

——創新發展匹配度指數是對科技投入到專利產出、專利投入到企業和產業效益產出三個過程的績效評價結果。

【六稜鏡將專利導航推向智能動態可視新時代】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六稜鏡智慧財產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顯示我國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日前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研究顯示,我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北京、上海、廣東科創中心引領地位凸顯,輻射帶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區的安徽、江西、河南、寧夏、貴州科技實力快速提升,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成效進一步顯現。
  • ...負責人就《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運用促進司、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問:請介紹一下《若干意見》出臺的背景。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運用。
  • 《湖南省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發布 湘潭排名第三
    12月3日,《湖南省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成果發布會在長沙召開。原標題:看湖南各市州創新發展的「家底」「效率」 「潛力」紅網時刻12月3日訊(記者 何青 廖晨昊 通訊員 雷蕾 任彬彬)12月3日,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與創業研究中心在長沙發布《湖南省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以下簡稱:《評價報告》)。
  • 《全球電池和電力儲能技術創新專利分析》摘要
    四、電池技術創新區域分析(1)全球電池技術創新區域分布。2000-2018年,日本在電化學儲能和電磁儲能領域的專利申請最為活躍,佔比分別達到40.9%和47.1%,超過排名第二和第三地區的總和。在機械儲能和熱儲能領域,歐洲處於優勢地位。
  • 區域教研中教育數據應用協同創新共同體模式探索
    通過實踐發現,教育數據應用協同創新共同體充分發揮了參與主體多元化的優勢,為區域教研活動構建了信息技術支持下促進互動、協同、共享的虛實結合教研環境,形成了支持區域教研團隊開展教育數據應用研修的有效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區域教研團隊的創新評價水平與交互水平,實現了教育數據應用過程中深層次的協同創新。
  • 第21屆中國專利金獎的背後故事:用行針步「線」完成創新使命
    資訊時代,幾乎所有通過電磁波傳輸信號的設備都得帶著天線,廣播、電視、無線電通信、雷達、導航、電子對抗、遙感、射電天文等等,都離不開天線。哪怕是今天的移動通信網絡依然需要依賴於天線來完成網絡覆蓋。天線的性能好壞甚至直接影響著通信質量與客戶感知。
  •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顯示:北上廣科創中心引領地位凸顯
    經濟日報北京11月27日訊 記者佘惠敏報導: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今天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上海、北京、廣東在「當年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榜單中排名前三。《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從科技創新環境、科技活動投入、科技活動產出、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5個方面,選取12個二級指標和39個三級指標,對全國及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創新水平進行測度和評價。 2020年評價結果顯示,全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得分為72.19分,比上年提高了1.48分。研究顯示,我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
  • 除了導航,北鬥還有啥創新應用?三位院士給出答案
    未來,PNT的需求從事後走向實時和瞬間,從靜態走向動態和高速,從粗略走向精準和完備,從室外走向室內,從陸地走向海洋和天空,從區域走向廣域和全球。北鬥應用還會把移動網際網路、智能製造融合於一體,將深入到經濟的各個領域,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 最新指數:南鋼「專利創新力」躋身世界二十強
    2020-10-16 08:17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全球鋼鐵企業創新(專利)指數在寧發布
  • 「蒙」字標正式發布 浪潮質量碼賦能區域品牌創新
    會議以「『蒙』字標,為世界甄選草原尚品」為主題,全面展示內蒙古立足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通過「高標準+嚴認證+強監管+優服務」的方式,讓內蒙古優質綠色農畜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創新實踐。經過1年多探索,浪潮質量碼支撐「蒙」字標建立質量管控體系,依託「一鏈兩平臺」,發揮區塊鏈等新技術優勢,煥發數據價值,賦能區域品牌高質量發展。
  • 基教典型經驗③濟南天橋: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推動區域教學深度變革
    一、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推動管理機制深度變革一是機制創新添活力2013年,天橋區全面啟動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建設,本著「理念共通、資源共享、教育共管、教學共研、特色共創、底蘊共塑」原則,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高位均衡發展。深化「縣管校聘」用人機制,以學科競崗為核心的教師交流四大模式,盤活均衡區域師資隊伍。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等項目獲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
    共話智能時代質量管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等項目獲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本報訊 (記者張曉航)12月11日,2020中國質量協會年會在京舉行。本次年會以「智能時代的質量管理與質量創新」為主題,通過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將廣大質量工作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質量管理最新發展趨勢,分享企業高質量發展最佳實踐,拓展新時代質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2020-2021年)卓越項目獎及個人獎的頒獎儀式在年會開幕式上隆重舉行。
  • 全球創新核心區域逐漸東移 中國排名亞洲第四
    ]」最新出爐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顯示,隨著一批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印度、菲律賓和越南——逐年在創新排名中取得顯著進步,創新核心區域逐漸東移。不過,GII也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創新長期積累的增長產生了嚴重壓力,可能阻礙一些創新活動,但是同時也可能助推在其他一些方面的創造力,特別是在衛生領域。
  • 韓端喜獲兩項重大發明專利,專利突破百個,攜手創新技術邁進2020!
    日前,韓端機器人項目名稱「電子設備」和「一種物聯網教學平臺及其控制方法」歷經嚴格的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相關部門聯審等程序,成功下發發明專利證書,自此韓端專利數突破百個,攜手創新技術邁進2020年。  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強專利和技術創新等工作,專利數量和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韓端科技作為機器人編程教育知名品牌,公司的專利和技術創新工作正一步步向更高標準邁進,致力服務於向客戶提供更高標準的以機器人為主要載體的覆蓋全年齡段的科技教育產品和課程體系。
  • 【2019年標杆經驗分享】東風商用車:基於體系成熟度評價的市場質量管理與改進創新經驗
    然而,質量體系內外部審核發現的問題點改進多為微觀、具體的糾正和糾正措施,難以驅動公司整體有突破性的改進和創新。2016年,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開始嘗試以現有運行的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導入和建立基於全價值鏈過程的體系成熟度量化評價基準,構建了基於體系成熟度量化評價產生改進地圖、基於改進地圖實施質量管理與改進創新的機制,通過系統性地改進與創新,增進了公司持續滿足顧客要求的能力。
  • 一根自拍杆的「逆襲」:創新引領市場 構築專利壁壘
    單景華曾在廣東、浙江找過雨傘、釣魚竿及拉杆箱的供應商尋求合作,但是很多企業技術能力、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無法滿足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最終,源德盛通過與鋁杆製造商合作,特別是自有團隊不斷研發摸索,通過在套杆設計上加裝輔料及墊片,不斷改進工藝,不僅解決了配件供應問題,品控也得到保障。
  • 張佔倉:以專利高質量引領經濟發展高質量
    ,激發出更大的社會創新力。省政府設立的省級專利獎已評選兩屆,其中90%的獲獎專利來自企業,充分顯示了我省企業日益增強的創新活力。此外,在第21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我省共有23項專利獲獎,獲獎數量實現連續五年持續增長,切實反映了河南專利工作的快速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河南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
  • 東營市首家專利代理事務所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設立
    東營辛丁知聯專利代理事務所負責人謝添說,多年來,東營市和東營高新區對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非常重視,東營經濟社會發展也迫切需要正規的專利代理機構提供專業服務。為提升東營智慧財產權服務質量,滿足當地企業對智慧財產權高端服務的需求,在東營市和東營高新區的大力支持下,東營辛丁知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應運而生。
  • 《2020中國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報告》發布 我國東中西部創新能力...
    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對區域支撐能力、投入能力和產出能力的系統評價,分析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現狀,為國家「十四五」發展及未來優化科技資源布局、推動區域科技協同發展、提升整體農業科技水平提供決策參考。
  • 《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報告(2020)》正式發布
    《報告》以專利作為重要尺度,以發明專利、PCT專利、施引專利和同族專利為評價指標,挖掘粵港澳大灣區近五年(2015-2019年)的專利數據,對標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珠江東岸、珠江西岸和港澳地區)的科技創新情況、創新機構與行業優勢、大灣區協同發展程度,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創新能力、優勢和不足,助力世界一流灣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