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公共運輸在大中小城市已經是很多市民百姓出行的首選,甚至在一些偏遠山區都已經開通了鄉鎮公交,那麼在我國,最早的公交車起源於哪個城市呢?其實這座城市既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廣州南京,而是北方的另一座直轄市天津。
為什麼天津能夠成為國內首個擁有公交車的城市?這要從天津的發展說起。在上個世紀初,天津被清政府列為通商口岸城市,很多外國人來到天津做生意,一時間天津的交通擁擠不堪。
此時,精明的比利時商人看準商機,與清政府籤訂合作條約,開通了當時國內第一輛公交有軌電車,如今已有110多年歷史。
時間轉到2020年,現在的天津已經成為北方重要的大都市,天津也成為新中國第二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如今,快捷、安全、準時、舒適的公共運輸大大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形象。
在公交基礎建設方面,智能公交候車亭的建設也將天津公交人性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據了解,在天津濱海新區的中新生態城裡,一個搭載薄膜太陽能技術的智慧公交候車亭正式投入使用,只要有陽光,車站就能自己發電,且不排放任何汙染物,是真正的低碳節能、綠色環保。這座智能候車亭同時可以提供新聞瀏覽、電子書借閱、查詢生活服務、購買商品、城市WIFI熱點覆蓋等功能。
據行業領先的智能候車亭宿遷德鑫廣告設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智能公交候車亭已經成為很多大中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一般來說,這些智能公交候車亭在綠色環保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智能化、人性化功能,比如天津的智能候車亭依託雲計算、大數據等高科技手段,通過公交車輛GPS定位系統和智能調度管理系統,對公交車運行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市民可通過智能公交電子站牌實時掌握車輛運行位置,預測車輛到站時間,合理高效安排出行。
宿遷德鑫廣告設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公交候車亭將是今後城市公交候車亭的發展發現,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減輕交通道路建設壓力方面,智能公交候車亭將能夠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宿遷德鑫也將藉助先進的物聯網及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建設人性化、智能化、功能更加周到的智能公交候車亭,為城市智能化、人性化提供基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