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長沙24歲醫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治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2020-12-15 瀟湘晨報

「想到我的幹細胞可以挽救一條生命,心裡很高興,覺得很有意義。」12月7日一大早,24歲的年輕女孩付美晶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準備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採集的造血幹細胞將捐獻給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躺在採集床上的付美晶看上去斯文白淨,護士掀開被單檢查管路時,鮮紅的採血管和她白皙的皮膚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還比較淡定,因為我是學醫的嘛。」付美晶笑著說,她是湘雅醫學院大五的一名學生,並已保研,是一名準醫生。對於造血幹細胞的意義,由於平時接觸過血液病專業知識,付美晶理解得更為深刻,因此2018年的時候,她就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登記志願者,從那天起,她就時刻準備著用自己的生命火種,點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希望。

今年8月,付美晶接到通知,她的HLA分型資料與一患者初配相合,就毫不猶豫就同意了捐獻,12月3日到7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進行了4次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動員後,12月8日進行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採集到的造血幹細胞將於當天輸入受捐者體內。

特地從上海趕來的男友廖先生表示,知道女友的勇敢捐獻,自己也在上海留取了血樣,希望也能成為一名骨髓庫志願者。

「採集需要4-6個小時,約採集CD34+計數≥2x106/kg的造血幹細胞,需採集分離約50~200毫升的外周血。」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陳建軍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癒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系統疾病的唯一方法,在無血緣關係的人群中尋找到HLA完全相同的供體,其概率在1/100000~1/10000,因此成功捐獻對受捐者來說意義重大。

該院血液科主任周明指出,大家口中的捐贈骨髓實際上捐獻的是正常人不到1%的造血幹細胞,且造血幹細胞是可以再生的,一般不影響健康。同時,造血幹細胞移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臨床治療方法,不會給捐獻者帶來痛苦。

周明表示,湖南省人民醫院作為中華脊髓庫外周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定點採集及定點移植醫院,臨床採集造血幹細胞數量不斷增多,中華骨髓庫正在不斷擴大,但依然不能滿足血液腫瘤病人對於非親緣造血幹細胞的需求,希望更多的適齡人群加入進來,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希望。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吳靖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再生障礙性貧血常被誤認是白血病,做好科普,了解再生障礙性貧血
    對再生障礙性貧血良好的認識,並對其症狀也能有所掌握,更便於早期發現其存在,更好的治療。並且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問題並不是很難治療的,可以通過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緩解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問題。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退症候群,骨髓造血細胞增殖有下降趨勢的時候,外周血全血細胞自然也會出現下降的困擾,並且還會有貧血的問題出現。
  • 8歲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弟弟
    6歲的弟弟身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兩年,需要做造血幹細胞移植。8歲的姐姐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弟弟注入「生命種子」。 9月23日、24日,在鄭州市三院血液科,醫生分兩次為欣欣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並成功移植到6歲的佑佑(化名)體內。此刻,這對小姐弟實現了真正的「血脈相連」。
  •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可以自己好的嗎?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我 再生障礙性貧血可以自愈嗎? 再生障礙性貧血不能自愈,需要通過治療才能緩解症狀。再生障礙性貧血主要是由於患者的自愈功能再次出現了實質性問題,對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有實施骨髓移植,才能儘量的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穩定患者的生存狀態。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沒自愈的可能性的。 一般都是如何治療再生障礙性貧的?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血液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 了解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原因,並掌握其不同類型,更好配合治療!
    導語:再生障礙性貧血屬於可以治癒的一種疾病,但是一定要進行規範化的治療,並且有一些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症狀會有自行緩解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的病情不是非常嚴重。如果比較嚴重治療起來也會比較困難,相對來說預後效果也會更差。
  • 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會導致先天性發育異常,建議做產前診斷
    導語: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Congenital pure red cell再生障礙性貧血,DBA)又稱鑽石黑扇貧血(diamond Blackfan anemia, DBA),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單純性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先天性畸形為特點
  • 「捐獻造血幹細胞,我願意!」
    12月10日,餘輝將前往長沙,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移植手術,挽救一名病情危重的白血病人。三次被問三次「我願意」2004年11月2日,是餘輝第一次獻血的日子,也是16年堅持的開始。平均每年兩次的獻血頻率,已經成為餘輝多來年的獻血習慣。紅色的獻血證書因為滿載記錄,更換了一本又一本。
  • 得了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就會死嗎?能活多久?
    說到急重型再障,發病迅猛、症狀明顯的特點總是讓人心裡發毛,急重型再障與慢性再障的區別很明顯,那麼患了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就會死嗎?大家也適時需要這樣的警醒了!
  • 煙臺市林玉傑: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 展城市大愛和奉獻
    今年40歲的林玉傑是一名光榮的退役軍人。在工作之餘,他熱心公益事業,自2002年起,他定期參加無償獻血,自2012年起,每半個月捐獻一次血小板。2015年,在得知紅十字會招募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消息後,他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報名,並提供了血液樣本。截至目前,林玉傑共獻全血20次,累計7600毫升,捐獻血小板63次,共計126個治療單位。
  • 90後醫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嚴寒中將「生命種子」移植給幼兒
    90後醫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受訪方供圖冬日濟南,晴朗無雲。當地的解放軍960醫院內,來自上海的小夥子靜靜躺在床上捐獻造血幹細胞。不久後,這些「生命種子」將移植到罹患白血病的幼兒體內,小夥子淡定說道,「捐獻造血幹細胞,供受雙方是雙盲的,只知道對方是個孩子,希望在這嚴寒時節能給這個家庭送去一點暖意和曙光!」小夥子叫王一休,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去年剛入學的醫學博士生。去年5月,首次收到中華骨髓庫初篩配對電話時,他便毫不猶豫答應了,「我是醫學生,理應救助生命!」
  • 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都有哪幾類?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了我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的造血系統不能造出正常的血細胞導致的。那麼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對此並不了解。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以餘杭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靳毅、解陽建為原型,首部反映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感人事跡的公益電影《遇見陌生人》登上愛奇藝公益視頻,得到多位知名主持人、演員大咖的傾力點讚,點擊量破萬。淘寶店主黃鋼鋒因二次捐獻被浙江衛視、澎湃新聞、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競相採訪,海豚視頻特製的宣傳短片單日點擊量就突破百萬。《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家屬通過新聞執拗追尋捐獻者「湯圓哥」,隔空發感謝信》被澎湃新聞、錢江晚報連載報導。
  •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我省捐獻者達200例
    本報訊 12月11日,省紅十字會發布消息,我省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達200例,其中,我市實現捐獻80例。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臨床醫學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惡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對挽救人的生命、保護人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省有9.39萬名志願者填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從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年齡分布情況看,捐獻者多為中青年,其中,26歲至30歲佔比最高,有48人;36歲至40歲,有44人;31歲至35歲,有40人。
  • 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衰竭的原因是什麼?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主要表現特徵為骨髓造血細胞增生減低和外周血中全血細胞減少。隨著血象的降低,病友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貧血、以及感染症狀。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機體的骨髓造血功能在衰竭。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目前使用的細胞動員劑是「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除能增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的數量外,還有輔助心臟功能等作用。據多年的臨床觀察和國際報導,至今還沒有發現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副作用。D 造血幹細胞採集量較少成年人(18~45歲)的骨髓量一般在3000克左右,大部分存在於骨髓腔。
  • 杭州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願捐獻工作少些誤解
    在經歷了4個多小時的血液採集後,倪方衛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00毫升,成為浙江省第603例捐獻造血幹細胞者。倪方衛是杭州富陽人,獻血是他堅持了十餘年的事情。「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醫院血庫告急並亟需愛心獻血的新聞報導,於是慢慢有了獻血的念頭。在單位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後便開始堅持獻血,平均一年一次。」
  • 株洲兩名白衣天使將赴長沙捐獻造血幹細胞
    株洲兩名白衣天使將赴長沙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10-11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疆女孩為北京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點燃他人生命
    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的女孩方亞(化名)為北京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生命種子,點燃他人生命希望。  今年27歲的方亞是布爾津縣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在讀中學生時,從父親那裡了解了紅十字會的工作。父親經常會給她和母親講單位大病救助、慰問困難家庭的事情。從那時起,幫助他人就成為小方亞心的一個念頭。
  • 合肥兩位男士先後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陌生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1日、22日,合肥市兩位志願者吳升根、趙夕周分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73、74例造幹捐獻者。面對等待救治的陌生患者,他們義無反顧捐獻出健康的「血液種子」,為患者送去了康復的希望。
  • 捐獻血小板 這些常識需知道
    捐獻血小板有哪些條件?近日,萬州中心血站專業人士對此進行解惑。「單採血小板是成分獻血的一種,指藉助血細胞分離機採集獻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給獻血者。」萬州中心血站體採科副科長吳晉旭表示,血小板可用於救治一些因各種原因造成的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的患者,一般常見於手術患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以及各種癌症患者等。
  • 湖北小夥在合肥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他有話想對8歲小患者說……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5日,出生湖北、目前在合肥工作的劉冬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在溫州治療的8歲女孩因此獲得恢復健康的希望。31歲的劉冬冬成為今年合肥市第3例、也是合肥市累計第6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