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80後與90後一定不會忘記,十幾年前有一部動畫《我為歌狂》橫空出世,葉峰與楚天歌二人一度成為了少男少女心目中的男神,絲毫不亞於同年上映的《流星花園》中的F4。
當年的《我為歌狂》好在哪裡?它有一流的原創音樂,有著符合青少年審美的人設與劇情。簡而言之,《我為歌狂》是國內少有的描繪青春的動畫。
時隔將近二十年,《我為歌狂》迎來了第二部——《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 。第二部延續了第一部的故事,畫面也進行了大升級。但遺憾的是,《旋律重啟》並沒有得到粉絲高度的認同,在豆瓣上,《我為歌狂》的評分達到了8.2分,而第二部僅僅只有6.3分。
《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並不讓人意外,事實上在第一集中,我們就知道了這第二部仍舊活在第一部的影子中。然而,時光已匆匆走過了將近二十年,曾經的少年變成了中年,卻是在難以從這部動畫中找到昔日的新鮮感。
從人設上,《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中的老人物幾乎沒有變化,基於這些之上,《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增添了一些推動劇情的新人物以及其他學校的樂隊組合。
而劇情上,第二部著重放在了外部的競技較量中。從一開始,冷老師就拋出了一個音樂大賽,想必整部動畫也將圍繞著這個比賽進行。
但《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讓人詬病的一點在於,它的表現方式仍舊與二十年前別無二致。無論是角色的性格還是營造出的衝突,處處充斥著不符合現在這個時代的中二感。
例如,楚天歌依舊在於葉峰的較勁中顯露出不自信的一面,以及open樂隊的對手T.O.P.組合中的姜皓旭像極了老式韓國團體中的小鮮肉。
如果說,曾經的《我為歌狂》是一種將外來潮流進行本地化的極致範本,那麼第二部就有點像過去與現在無法融合的矛盾體。
而為了製造更多的衝突,楚天歌的父親的矛盾被延續了下去,麥雲潔的情感問題也增加了新的動向。這些舊的衝突固然讓我們無比熟悉,但翻來覆去的炒無疑讓人覺得有些厭煩了。
一言以蔽之,《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是一部畏手畏腳的續作,它無法承載曾經的夢想與光榮。
在這二十年間,國外市場上並不缺少校園與音樂題材的優秀動畫。如《涼宮春日的憂鬱》、《輕音少女》、《LoveLive!》、《偶像大師》,《吹響吧!上低音號》等等。
以《吹響吧!上低音號》為例,所運用的是群像敘事。高中吹奏樂團瞄準全國大賽而進行衝刺,在衝刺的過程中展開成員各自的問題。解決問題之後,她們得到了成長,並且一致找到了加入吹奏部的初心。
而《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就要任性的多了,它更像一群網文中的角色比誰更加的龍傲天。
當然,《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目前只播出到第三集。它仍然有挽回口碑的可能,但依照如今呈現出的故事來看,《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是無法扛起粉絲二十年的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