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指南丨用手杖的那是大爺yé,不是大爺ye

2020-12-22 風笛藝術

風笛導言

手杖,跟懷表、菸斗一樣,都是歐洲紳士文化的重要一趴(part)。尤其對17—19世紀的紳士們來說,「Walking stick - 手杖」簡直如同後來紐約上東區貴婦們的愛馬仕包包——

你可以偶爾沒帶著它,但要是連一根都沒有,不好意思,你怎麼混進紳士圈的呢?

雖然說白了它就是一根棍兒,但它逐漸就不是一根普通的棍兒了!小編今天就給看客們八一八一根棍兒的出道之路!

▲圖源於網絡

排面兒!手杖的「裝x」之路

人類的心思很有趣,有時候一個東西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東西本身,而在於別人對它的態度。1976年,經濟學家弗雷德·赫希就把「因為別人沒有,或者沒法輕易擁有,而變成大家都想擁有的某些東西」,叫做「地位性商品」。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想要它,是因為擁有的人極少」(請參考愛馬仕配貨規則)。

手杖,這個本質上就是一根木棍兒的東西,正是一種典型的「地位性商品」。

最初的手杖可能很普通,但使用的人並不普通。在《舊約》中,先知摩西就是用手杖把紅海分開,帶以色列人逃出埃及——emmm那當真不是一根「魔杖」嗎?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可能是第一位手杖收集愛好者,據說人們在他的墓裡發現了300多支手杖——哦對了,彼時的手杖,大概應該叫作「權杖」。

到中世紀,權杖還常常鑲嵌著寶石,並由貴金屬打造。各大君主的加冕儀式上,如果沒有主教遞給你一根權杖,那幾乎等於並沒有得到授權證書……

▲圖源於網絡

所以啦,手杖這玩意兒,逐漸演繹成為「最有地位的人、在最需要彰顯地位的場合的地位型道具」。它怎麼可能還是只普通的「棍兒」呢,它是君權神授、它是君主象徵、它是王冠的好兄弟……想隨隨便便就擁有一根?沒門!

大概是「手杖≈地位」這印象太根深蒂固了,17世紀以後,哪怕啟蒙運動爆發,騎士階層漸漸消失了(唐·吉珂德大哭三聲),過去喜歡佩戴佩劍的「騎士們」選擇了佩戴手杖,以此標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圖源於網絡

至此,手杖大概就和地位再也分不開了。從17世紀到19世紀,手杖逐漸走入歐洲紳士的日常配裝(飾物)列表。有身份的男士出席社交場合,得有這麼一個「身份通行證」。

▲圖源於網絡

終於,我們等來了19世紀,工業革命讓手杖的製作變得簡單多了,中產階級也用得起,但手杖的使用規範依然在為「標榜地位」而服務和服務著:

比如,你首先得服從一系列規定,還要進行道德宣誓,才有資格使用手杖;

又比如,社交場合的「圈層規則」就看著裝符不符合標準,而一根手杖的重要性不亞於《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那件粉色襯衣,所以紳士們還得每天琢磨著「手杖服裝搭配技術」。

▲電影《故園風雨後Brideshead Revisited》中本·衛肖Ben Whishaw的富家公子造型丨圖源於網絡

為此,為了維護身份和排面兒的英國人,不惜一切只為做到登峰造極—— 樸素的白蠟木手杖,用於遛狗散步;風格莊嚴的手杖出現在辦公場合;參加宴會或觀看歌劇時,要選擇輕盈的手杖,例如玳瑁為手柄、玫瑰木為杖身的手杖……

▲圖源於網絡

有了這樣的裝備,它們甚至還成了紳士們規範個人舉止的工具,佩戴手杖時,就(此處發音加重)應該氣定神閒,彬彬有禮。

▲就像這位大佬,堪稱英國紳士的形象代言人丨圖源於網絡

至此,手杖完成了它的裝x之路,「一根精緻的手杖+完美的禮服+筆挺的身姿」幾乎等於西方紳士的招牌形象。而一旦和「紳士」倆字掛鈎,那公式就可以繼續推導成——

一根精緻的手杖+完美的禮服+筆挺的身姿≈紳士≈有品位、有風度、有身份、有教養blabla……嗐,簡單來說,就是「有範兒」。

直至今日,一些想打造紳士風度的後浪們,還會穿戴整齊,握起重要道具——手杖,來一張叔氣滿滿的硬照。

▲手杖有多給男人提氣,咱看圖就夠了丨圖源於網絡

當手杖裝x之路遇到了大爺……

但是,手杖這種優雅之物,到了中國卻變得有點微妙。

相傳,馬未都曾為了給馮小剛送賀禮,取了一根松石老手杖。好歹也是自個兒的藏品,馮小剛一看樂了,說:「還是馬兄弟懂我啊,知道我馬上就能夠使得上這玩意了。」

馬未都想,我怎麼能在人生日上送拐杖呢?

在東方傳統中,手杖約等於老年人專用。比如,早在《禮記·王制》中就有「杖家、杖鄉、杖國」的記載,分別是指人五十、六十、七十歲的年紀;而過了八十歲的老人,上朝見天子也可以杵著手杖,所以叫做「杖朝」。

這種手杖和高齡掛鈎的慣性,使得手杖有時候還叫做「扶老」,比如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就寫道:「策扶老以流憩」,斷章取義地看看這字面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使用者年齡有差,但東西方的權杖觀念卻不約而同。比如,相傳唐太宗給年邁的李靖親授一支靈壽杖,杖高過頭頂二三尺,明顯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後來開國元勳或忠門父祖們的御賜龍頭杖,亦是如此。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只有一家之主才有資格和底氣去拄著根外觀好看、材質一流的手杖。

當然,你送給自家老爺子的,也得稍微講究講究吧。

▲精雕木手杖丨圖源於風笛藝術電商平臺

年輕人能不能拄拐杖(用手杖)呢?

其實也不是不行。民國時期,西風漸進,大家都把這股子紳士用手杖的習俗給學會了。一時間新貴們都手持「文明棍」,這個「文明」有點迎合紳士文明的意思,和「文明戲」的文明類似,跟人類文明發展的文明,不是一個文明。

比起上下五千年,民國的流行文化太短暫了!而比起旗袍和老克勒,文明棍,更像是一股短暫的時髦風潮。今天的人想學稍微有點難……

▲圖源於網絡

特別溫馨的手杖玩法Tips

對於手杖收藏愛好者來說,「要不要堅持自己的風格」不是問題,如何使用,是個比較實際的問題,畢竟藏品用起來才夠味對不?

風笛給你支幾個招:

1.高逼格的防身武器——Bartitsu巴頓術

沒有開玩笑,紳士的防身術「Bartitsu巴頓術」可聽說過?這個由英國人愛德華巴頓於1902年原創的混合格鬥術在柯南·道爾爵士筆下大獲輝煌,福爾摩斯就很擅長巴頓術,其中超有意思的就是手杖攻擊技法——

▲圖源於網絡

a、遠距離抽擊,擊打對方眼睛、手腕等部位;棍尖戳擊人體脆弱部位,如腹部、喉部;利用棍身進行格擋防守,甚至施展絞技;

b、巴頓術最6的是解決不能佩戴武器的時代公民的個人自衛問題。所以,手持一枚精緻手杖,既可以zhuangbility,還可以過安檢、上飛機……當然我們堅決不提倡暴力,紳士的精神僅限於有格調的自衛。

2.只要把手杖拿得帥,可能還是會贏得欣賞(豔羨)的目光。所以挑選適合自己身高的手杖很重要——身體直立狀態下,手臂放鬆搭於兩側,手杖的最高點應當不低於手腕的位置。大多數情況下,手杖的高度與身高之間相差半英尺(約15釐米)之內。

3.使用手杖時,須得挺胸收腹、器宇軒昂有句話是「身板兒挺啩拿手杖,腿腳不利索是拐杖」,你懂的。

▲圖源於網絡

4、小編還發現了一個小秘訣——

手杖的杖柄通常分為「結形」、「L形」、「德比形」以及「鉤形」。其中「德比形」最防滑,而「結形」樣式簡單,提供的平衡性最差——可是,「結形」的手杖看起來最像權杖,拿起來耍帥最容易get到哦~。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形,也很重要。

風笛說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致力於把復古生活越過越鮮活。小編的朋友圈還出現過一場「宋風雅宴」——人們取出仿宋的瓷器碗碟,盛上依據古籍復原的小食,再搭配現代紅酒杯,也挺好。

無論是英國的手工藝運動(反對工業革命的異化,呼喚回歸手工藝)還是日本柳宗悅的民藝運動,似乎都屬於,當科技發展超乎人們最適應的節奏時,人們就開始渴望回歸,紛紛在舊時光中挖掘能夠靈活用在當下的物件兒、生活方式,當然也帶出了一些生活理念。

老手杖,慢慢地也跟雪茄、菸斗、水晶杯等等一起,重回人們的視野;潮流輪轉,這些OLD FASHION這不已經又成為NEW FASHION了嗎?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文:閱閱 | 編輯:富貴兒

相關焦點

  • 流浪大爺用手繪錢買麵條?他不是製作假幣,是用繪畫作品交換麵條
    7年來,麵館的地址已經搬了好幾次了,但是每次大爺都能找到麵館的營業地址。以前有錢買面的流浪大爺,老闆一天就象徵性地收一元錢,給他吃一天。雖然流浪大爺沒有錢買麵條,麵館的老闆還是照常給他送飯。漂泊的大爺空手去吃白食難為情,就手繪人民幣去買面。老闆娘沒有揭穿,也沒有收錢,照樣讓工人給流浪的大爺送飯。上司和員工都是好人!
  • 流浪大爺用手繪錢買麵條——系用繪畫作品交換麵條,不是製作假幣
    位於浙江溫州蒼藍縣靈溪鎮,一位流浪大爺用手繪紙幣,在一家麵條店買麵條,已經七年了。 七年間,麵條店的地址搬過幾次,但每次大爺都能找到麵條店的營業地址。 流浪大爺之前有錢買麵條,老闆一天只是象徵性地收一元錢,給他一天的食物。後來流浪大爺沒錢買麵條,麵店老闆還是一如既往給他提供食物。
  • 豹大爺吞下小糰子,一拳打爛路飛的海樓石:大爺我的力量回來了!
    不是因為害怕打不過海軍,而是想要平靜的日子。如今,到了和之國後,一個強者無法控制自己平靜的生活,當惡勢力出現後只能揭竿而起,那就是豹大爺。面對凱多這幫人的囂張跋扈,豹大爺不屈不撓,也是打出了自己的本色,直接讓他們知道了自己的恐怖。
  • 新聞眼丨87歲大爺用鋼絲鉗拔牙致腎衰竭,住進ICU
    而近日,成都的劉大爺,也是採取了鋼絲鉗拔牙的方式,對自己下手了,不過這後果有點意外。劉大爺告訴記者,因為牙痛,自己就索性在抽屜裡找出了一把鋼絲鉗,在沒採取消毒措施的前提下,直接就對自己的牙「動手」了。自己動手用鉗子拔牙,這牙是拔掉了,哪兒知道人休克了!
  •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拖拉機路上「解體」,大爺一個飛撲拽住車頭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有車了,只是有的是汽車,有的則是農用拖拉機,開汽車的上路風險比較大,如果是開拖拉機的,有時候也有風險,日前,山東一個大爺開著拖拉機上路,結果在轉彎的時候車頭突然想「溜」,大爺一個動作,一把拽住了出走的車頭,控制住了之後淡定起身
  • 你大爺終究是你大爺,買房直接用金元寶……
    「你大爺終究還是你大爺!」買房付款用上了金元寶,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生活中買房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你見過帶金元寶去購房的嗎?重慶大渡口區某樓盤就出現了這樣驚人的一幕。一位老大爺當場掏出一堆金元寶準備付房款,讓旁邊人驚掉了下巴,果然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巴渝點評:購買有刷卡支付的,也有直接提一麻袋現金支付的,但還真沒見過用金元寶支付房款的情況。確實夠稀奇,但這樣的方式不建議大家效仿(主要是針對有這個實力的……)為什麼不建議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論大爺到底有多強?
    魔劣與《刀劍神域》《弒神者》和《無賴勇者的鬼畜美學》並稱日本四大起點動漫,如同國內的無敵流玄幻小說一樣,主角開場就滿級,保持牛逼的姿態一直走到最後,有個基因上可以結合的妹妹,身邊一大堆美女,而司波大爺又是其中的翹楚,就裝逼的技巧這方面來說,司波大爺深得扮豬吃老虎的精髓,將其發揮到了頂峰。
  • 大爺教我學耕地
    大爺會織布、會木工,做得一手好活,我家的那輛小推車就是大爺打的。會編籃子、編筐,我家的那兩隻筐,也是大爺編的。「七畝地」的一周是高高的懸崖,進了這塊地,我爺倆就像是在一個大甕裡一樣,我和大爺說話,就產生嗡聲嗡氣的回音響聲,特別是那頭黑黃花老母牛,喚它的孩子——小黑牛犢時的那聲「哞——」,震得懸崖四周的野菊花朵,一陣一陣的顫動。
  • 瀋陽一門衛大爺打架子鼓迎新生!網友: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受邀參加晚會,門衛大爺的架子鼓表演技驚四座,一炮走紅。昨日大一新生報到,網紅門衛大爺施展技藝獻出迎新大禮,再次「星光閃耀」。走紅後的門衛大爺很淡定:「做好本職工作,守好學校大門。」門衛大爺因表演架子鼓走紅昨日是瀋陽工學院大一新生入學的日子,同學們按照相關要求進入校園,在忙著辦理報到手續的同時,還可以一睹網紅門衛大爺的風採。「能在迎新活動中給大家帶來快樂,我非常高興!」網紅門衛大爺王永利話語中帶著一絲靦腆。
  • 雍正王朝:表面風光,背後裝孫子,沒落旗人那大爺在窮講究個啥?
    而在劇中,這類人的佼佼者,又非那大爺莫屬,只要他一出場,基本都是享受眾星捧月般的待遇,用現在的話講,說他是明星,是網紅,也不為過。那麼這個那大爺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這麼講究?不過那大爺說這話的時候,除了小二在聽以外,其他的人仿佛不怎麼在意,於是那大爺提高嗓門一把拉住了小二:「記住,要用銀碳熬水,要用蟹眼火。」火分大火、中火、小火、微火、魚眼火、蟹眼火……不用我(楊角風)解釋了吧?
  • 濟南街頭的大爺永遠都是你大爺
    但要說濟南還有什麼其他的厲害角色,能把雄霸一方的廣場舞大媽們Battle下去,我想力薦「濟南大爺」。當整座城市還在沉睡時,大爺已經悄悄聲勢浩蕩地出門了。△英雄山只要場地夠空,廣場任何一個角落都是大爺展示獨門絕技的舞臺。
  • 民間故事:方大爺遇鬼
    於是他們就隨便找來個死刑犯,故意對他說:「今天要給你執行死刑了,但是我們決定用一種全新的放血方式來做,絲毫不疼。只是在你胳膊上扎個針眼滴血。等血流出人體的三分之一時,你會在昏迷中死去……」然後試驗員一頓操作——讓犯人看到一張床,床下放個接血桶;然後蒙上犯人眼睛,使其平躺在床、在他左臂用很小的針頭扎一下。
  • 白鬍子老頭,是我大爺,還有那沒成功的大事|百家故事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下午的時候,不是每家都有人。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終於發現了一個天天的有人的院子,就是這個白鬍子老頭家。第一次去喝水,他問我是誰家的孩子,我說是誰家的,然後他說讓我喊他爺爺,我覺得這老頭看著年紀比我爺爺都大,叫他一聲爺爺不為過,我就喊了,不過我喊完他就開始大笑。那時候我也不知道他笑啥,也就沒在意回去上課了。
  • 大爺就打大爺羽毛球,健身又娛樂,自然規律不可違
    開篇說一下,大爺羽毛球就是養生羽毛球,這樣的羽毛球打法適合上年紀的大爺大媽們,為啥啊?想想,一把年紀的大爺大媽了,只有這樣才可以控制打羽毛球的強度,減少體力的消耗,也不會受傷,悠然自得,舒坦得很!筆者打球,有點野球味如果一個職業球員,在場上打養生球,就是消極比賽,那肯定就是不職業的,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對手,對不起比賽。
  •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自製蒸汽火車,不需要軌道也能跑
    蒸汽火車的外觀和功用與如今的各種火車相差甚遠,它是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車,蒸汽火車通過用煤燒水,使水變成蒸汽,從而推動活塞,使火車運行。蒸汽火車曾以無比的巨力開啟過人類歷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一般蒸汽火車的速度為60千米/小時。
  • 《夏洛特煩惱》馬冬梅的鄰居常大爺去世了,世界再無「打岔大爺」
    不過開心麻花團隊並非是重點培養他倆,只要是有出演過他們的作品都會深受重視,不是為他們設定讓人印象深刻的橋段,就是安排更好的作品。比如在《夏洛特煩惱》中出演「大傻」的艾倫,雖說他在劇中的戲份並不是很多,但作為開心麻花的演員之一也得到了重視。後來在《羞羞的鐵拳》中讓他出演男一號,不但沈騰馬麗給他當配角,票房更是到達了22億,瞬間在喜劇電影領域中走紅。
  • 助理胖虎誇易烊千璽:你大爺永遠都將是你大爺
    助理胖虎誇易烊千璽:你大爺永遠都將是你大爺 時間:2020.10.12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河南大爺用西瓜雕出十二生肖
    河南大爺用西瓜雕出十二生肖 2020-07-31 10:33:14  來源:時間視頻      7月29日,河南開封58歲的餘大爺用西瓜雕刻12生肖,每一個生肖都雕刻得栩栩如生
  • 疫情期間閒來無事,大叔用電焊畫了幅孫悟空,網友:大爺還是大爺
    那是斯文人幹的活,是藝術界的事情,咱普通老百姓玩得轉嗎?大叔可一點都不慫!畫畫我也可以,畢竟經常描線,要畫幾個人物肖像還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咱還真不會揮毫潑墨,那活確實是斯文人和專家、藝術大師們的事情。硬核大叔不愧是硬漢,原來他要畫的畫,用的筆竟是電焊機!這還了得?大叔這是要挑戰猛張飛繡花嗎?三國中的張飛,長相粗獷、聲大如雷!
  • 拍鳥大爺這個詞到底指的是誰?
    這個詞在觀鳥圈子裡並不是一個褒義詞,甚至不是一個中性詞,而是帶有一絲絲戲謔調侃,還有一絲鄙視。這才是真大爺(馬敬能)不是觀鳥圈子的人肯定會不理解為什麼「拍鳥大爺」這個詞指向的不是所有年紀較長的鳥類攝影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