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臨終前,看了一眼愛妃,嘆氣道:太美了,賜死吧

2021-01-16 歷史茶館

漢武帝劉徹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他的治理下,匈奴遠遁,南越歸降,西域束手,倭國來朝,大漢王朝的版圖因此發展到了極致。雖然貴為天子,但漢武帝也只是個凡人,是人就會有缺點,漢武帝也不例外。漢武帝一生中,最拿手的是處理國政,最不擅長的則是處理家事,這也正是他最大的缺點。

在漢武帝身邊共有三名重要的女人,這三個女人分別陪伴漢武帝走過了不同的人生階段,青年時期陪伴他的是陳阿嬌,中年時期是衛子夫,到了老年則變成了趙鉤弋,又叫做鉤弋夫人。這就好比一場人生的接力賽,漢武帝一個人從頭跑到尾,而對面的陳阿嬌、衛子夫和趙鉤弋則是一人跑一段。

漢武帝比趙鉤弋大了四十多歲,按理說肯定是漢武帝先跑完,但是別忘了,漢武帝可是皇帝,享有生殺大權,他在臨終前只發動了一項技能,便讓年少的鉤弋夫人先於自己走向了死亡。這項技能就是賜死!有人就說了,漢武帝太絕情了吧,人家鉤弋夫人當時不過二十六,正值青春年少,又沒有什麼過錯,為什麼就不能給她一個生的機會呢?

的確鉤弋夫人並沒有錯,如果非要較真,找出一個錯誤,就是他為漢武帝生下了一個兒子。太始三年,趙鉤弋誕下了漢武帝的幼子劉弗陵。在遵循嫡長子繼承制的漢代,劉弗陵根本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當時的太子是他的大哥劉據,除了劉據以外,劉弗陵還有好幾個兄長,所以劉弗陵的出生並沒有引來太多的關注,趙鉤弋也根本沒想到她的兒子能繼承皇位。

然而就在劉弗陵出生的三年以後,漢朝宮廷發生了巫蠱之禍,由於漢武帝被奸人蒙蔽,導致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雙雙自殺,一大批將領受到株連。太子死後,武帝三子主動向漢武帝提出想當太子,漢武帝怒不可遏,二話沒說,將其趕出了宮廷。武帝四子不成器,每天只知道飲酒作樂,而老五呢,又是李廣利的外甥,李廣利投降匈奴後,老五也失去了繼承權。接下來,就只剩下劉弗陵了。

當趙鉤弋得知自己的兒子將要被立為太子時,她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她根本沒想到,兒子的喜事,對她來說正是一場禍事。漢武帝為防止呂后弄權的事再次發生,在立劉弗陵為太子之前,已經下定了賜死趙鉤弋的決心。但漢武帝並沒有和趙鉤弋說明其中的緣故,在漢武帝臨終前,只是裝作不舍的對趙鉤弋說了一句,你太美了,賜死吧!趙鉤弋本來覺得自己就要做太后了,聽了漢武帝的話突然就蒙了,頓時哭成了淚人。然而漢武帝的話不容置疑,趙鉤弋最終先於漢武帝走完了一生。

相關焦點

  • 漢武帝臨終為何將賜死紅顏知己?漢武帝道出六個字,值得世人深思
    漢武帝臨終前為何賜死紅顏知己?漢武帝道出六個字,值得世人深思漢武帝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一位賢明君主,漢武帝既能文又能武,漢武帝在蓄勢而發中懂得審時度勢並為華夏文明是創造了別樣的輝煌。你還記得當初那個贏得河西走廊使用權的霍去病嗎?
  • 漢武帝最受寵的妃子,因為長得太美,被漢武帝賜死!
    漢武帝最受寵的妃子,因為長得太美,被漢武帝賜死!漢武帝劉徹巡狩路過河間國武垣城時,隨行「神漢」們對武帝劉徹說:此地肯定有奇女,可下詔尋找。真的很準確,隨行官員真的找到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唯一不足的是雙手伸展不開,。
  • 漢武帝有六個兒子,最終選擇劉弗陵,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無奈之舉
    作為根正苗紅的皇位繼承人,劉據自幼深受漢武帝寵愛與信任,於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被確立為儲君。此後,漢武帝每次外出巡視,都會把國事交付於劉據。而為政寬厚,勤勉恭謹的他,也深得文武百官和漢朝百姓的愛戴。 如無意外,在漢武帝百年之後,大漢的天下就將交到劉據的手上。
  • 民族英雄鄭成功39歲病逝,臨終前下令賜死兒子和孫子,是何緣故?
    民族英雄鄭成功39歲病逝,臨終前下令賜死兒子和孫子,是何緣故?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臨終前還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下令處死了自己的妻子以及兒子,還有年幼的孫子,這個舉動是為什麼?在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之際,正處在開心的狀態裡,家裡卻傳出了一件醜聞,事情關乎他的長子鄭經。
  • 雍正臨終前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江山60年,自己卻背負千古罵名
    作為皇帝,尤其是一個成功的皇帝,在很多事情上定也是高瞻遠矚的,他們會從一個大角度去看事情,雖說有時候做的事情令人看不穿,但是,在這件事情的背後,卻是一個君主的大局。那些事情,不乏荒唐的,但是,在時間的洗禮下,才能看出個所以然。
  • 帝王無情:漢武帝最愛的那個女人是誰?
    漢武帝愛過衛子夫嗎? 衛子夫本是平陽公主家的歌姬,被漢武帝一眼相中,當即寵幸,帶回宮裡。可你要說漢武帝有多喜歡她嗎?那倒也不見得。帶回宮就把她忘了,過了一年多,宮裡遣散宮女,衛子夫終於找到機會向漢武帝哭訴,引起漢武帝憐憫,才又被寵幸。也是運氣好,這一次她懷孕了。
  • 漢武帝最喜歡誰?陳阿嬌、衛子夫,還是李夫人?都不是
    漢武帝54年時,大規模擴張後宮。太初四年,即公元前101年,明光宮建成後,漢武帝立即從燕趙選派了兩千名美女來填補後宮,她們都是15到20歲的年輕女子。然而,在漢武帝的後宮裡,第一位皇后陳阿嬌,第二位皇后衛子夫,以及王夫人、李夫人、邢夫人、鉤弋夫人等等。那麼,漢武帝最喜歡誰呢?
  • 他性格詼諧,上書三千片竹簡,漢武帝花了兩個月看完!
    ~三千竹簡上書兩月看完~武帝時,齊人有東方生名朔,以好古傳書,愛經術,多所搏觀外家之語。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之二月乃盡。詔拜以為郎,常在側侍中。數召至前談語,人主未嘗不說也。
  •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有過一丁點的後悔嗎?
    就因為平陽公主按排家裡的歌女給到訪的漢武帝表演歌舞,在眾多的歌女中一眼看中了衛子夫,得到了漢武帝的臨幸。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衛子夫情商極高,也懂得如何討武帝的喜歡。僅僅就看了一眼,僅僅就一次表演,僅僅就臨幸了一次,就被漢武帝看準了,可見,衛子夫在豆蔻年華時就是一位絕色佳人,非一般之流可比。武帝喜得長子,榮寵衛皇后。
  • 漢武帝臨終之時,託孤四位大臣,為何只有霍光走上了權力的巔峰?
    可是有一天,漢武帝卻給了霍光一幅畫,上面畫著周公背著年幼的周成王。周武王早逝,便將兒子周成王託付給了自己的弟弟周公。而漢武帝此舉,也是為了託孤,漢武帝之所以選擇了霍光,據《資治通鑑》記載,原因是這樣的:光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小心謹慎,未嘗有過。
  • 誰才是漢武帝一生的摯愛?不是衛子夫,而是鮮為人知的李夫人
    然而在漢代有這樣一位帝王,在大家心目中,他薄情寡義,冷酷無情,他的妻妾皆無善終,還首創「立子殺母」,這一位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漢武帝。漢武帝臨死前下令,只要替他生過孩子的嬪妃,無論生兒還是生女,一律處斬,這讓我不由感嘆帝王的冷酷殘忍。殊不知這樣一位冷酷無情的帝王卻有他柔情的一面,當他心愛的女子離他而去時,他痛哭流涕,久久不能釋懷。
  • 漢武帝為什麼對李夫人那麼念念不忘?盛寵不衰的李夫人究竟有何魅力?
    漢武帝一開始愛的是陳阿嬌,但後來陳阿嬌被廢,立了衛子夫為皇后,但衛子夫最終也難逃被漢武帝害   原標題:漢武帝為什麼對李夫人那麼念念不忘?盛寵不衰的李夫人究竟有何魅力?   古代皇帝後宮妃子眾多,而皇帝本身基本上也不可能會鍾情於一人,更多的是常常會移情別戀的。
  • 漢武大帝:竇太皇太后臨終前,為何提醒劉徹,警惕其生母王太后?
    文 /阿聞 標題: 漢武大帝:竇太皇太后臨終前,為何提醒劉徹,警惕其生母王太后? 我們都知道竇漪房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太后安排在代王身邊的一枚棋子,是太后用來監視代王一舉一動的。
  • 漢武帝和他的四個女人們,愚蠢、賢惠、智慧、無辜各一個
    剛剛開始還會幫助漢武帝和竇太后自己周旋,到了後面,漢武帝看上了衛子夫之後,她就開始作妖做法了。陳阿嬌用了最愚蠢的辦法,開始詆毀衛子夫,還用了巫蠱的辦法,然而更糟糕的是衛子夫和漢武帝生了孩子,陳阿嬌沒有孩子。所以最後,陳阿嬌失寵了!失寵之後的陳阿嬌,漢武帝賞給她一座冷宮!
  • 漢武帝因讒言錯殺太子,猛然醒悟後,他的復仇方式絕了
    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生於公元前128年,7歲時被立為太子,到巫蠱之禍的徵和二年(前91年),已居嗣位31年。然而,從他被立為太子起,到被逼殺的三十餘年裡,根基越來越淺,越來越受排擠,一度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 甘泉宮遺址:據說這裡是秦直道起點 漢武帝最愛的避暑勝地
    走吧,跟著「長安逍遙遊」換個視角看世界!今天的陝西淳化縣有一處秦漢時期的宮殿遺址——漢甘泉宮,它就位於淳化縣城以北大約20多公裡的甘泉山附近。漢未央宮復原圖甘泉宮可以說是漢武帝一生的最愛了,是僅次於長安未央宮的重要活動場所,這個地方可不僅僅是一個避暑勝地。這裡更像西漢政權的一個陪都,漢武帝在位54年,到過甘泉宮竟多達75次。
  • 從民間女到皇太后,漢武帝的母親王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劉啟繼位後,王娡生下了這第四個孩子——劉徹,即之後的漢武帝。而此時其身份已為王夫人(在漢景帝的眾多妻妾中,地位最高)。劉徹自幼聰明伶俐,在所有孩子中,漢景帝最喜歡的就是他。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景帝竟打破太子與其他孩子不能在同一年冊封的舊例,立長子劉榮為太子,立劉徹為膠東王。
  • 漢武帝的殘酷一面:對匈奴狠對子民也狠,一項酷制唐太宗也不敢學
    說回本文的主角,漢武帝的形象在史書上是英明神武的,秦皇漢武震古爍今。但卻只是他執政的前半部分,到了老年時期,整個帝國都籠罩在恐怖之下。而且,關乎漢武帝的一句名言:犯我大漢天威,雖遠必誅。這句話將漢武帝的雄主形象又拔高了一個層次。
  • 【老王說隴史】天水上官桀:漢武帝的託孤大臣,為何被霍光殺了
    上官桀影視劇劇照  漢武帝臨終,皇子年幼,為保證政權穩定,安排了霍光、上官桀、金日磾等為託孤大臣,以輔佐年幼的漢昭帝。漢武帝覺得上官桀勇力過人,且有忠心,是個人才,就任命他為未央廄令,負責未央宮的養馬事宜。  不過上官桀這個「弼馬溫」做得不好,但卻很會演戲。過了一段時間,漢武帝病癒,到未央宮馬廄看馬匹,卻發現馬瘦了。皇帝非常生氣。在古代,馬匹是影響國家興衰的戰略物資。出了錯,漢武帝就要處罰上官桀。可是,上官桀卻另有說法:我聽說皇帝身體不好,就晝夜擔心,哪裡顧得上馬匹啊!
  • 雍正死前「賜死」一人,讓乾隆坐穩皇位60年,自己卻背千古罵名
    皇帝為了穩坐皇位,必須肅清黨羽,雍正死前就曾「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皇位60年,而他自己卻背負了千古罵名。大家知道被賜死的這個人是誰嗎?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我們都知道,在清朝時期曾有一個盛世巔峰,後人稱其為康乾盛世,這也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巔峰時期,而之所以會將一個王朝發展至盛世巔峰,除了天時地利,皇帝個人所為也極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