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因讒言錯殺太子,猛然醒悟後,他的復仇方式絕了

2020-12-16 國史春秋

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生於公元前128年,7歲時被立為太子,到巫蠱之禍的徵和二年(前91年),已居嗣位31年。然而,從他被立為太子起,到被逼殺的三十餘年裡,根基越來越淺,越來越受排擠,一度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劉據劇照

何以至此呢

一、先後失去兩座靠山。劉據的兩座靠山分別是舅舅衛青與表哥霍去病。兩個人都在出擊匈奴的戰爭中建功無數,撐起了漢武帝徵戰四夷的半邊天。但是,霍去病於前117年去世,衛青於前106年去世。以致於讓劉據越往後越沒有倚重。

二、衛子夫失寵,劉據又失一柱。劉據出生那年,母親衛子夫被立為皇后,深得漢武帝寵幸多年。但是容顏易老,漢武帝轉而移情別人,衛子夫空留皇后的名分。子以母貴,既然母不貴,子的處境必然艱難。

三、劉弗陵降生,分散劉據父愛。劉弗陵是漢武帝第六個兒子,也是漢武帝最後一個兒子。劉弗陵於公元前94年出生。由於母親鉤弋夫人懷胎14個月而生,所以漢武帝將鉤弋宮改為「堯母門」。依據是堯母懷胎14月生堯,信號是漢武帝偏愛幼子,有改立太子的意圖。無論漢武帝有沒有改換太子的打算,劉弗陵的降生,衝淡漢武帝對劉據的關注度是必然。

劉弗陵劇照

四、衛氏家族再遭打擊,劉據孤立無援。徵和元年(前92年),漢武帝以巫蠱之案為由朱滅公孫賀家族,處死陽石公主、諸邑公主及衛青長子衛亢。而公孫賀之妻衛君孺正是劉據的姨媽,所以公孫賀家族被滅,必然進一步削弱劉據的勢力。更何況還失去兩姐一表哥。劉據處境越來越孤立。

五、漢武帝晚年挫折不斷,父子政見相左,劉據再受冷落。漢武帝晚年頻頻遭受挫折:

徵伐匈奴接連失利。

巡遊封禪耗費甚巨。

求仙問道,揮霍無度,一無所獲。

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年老體衰,疾病纏繞

漢武帝的晚年如同陷入了沼澤地,越想往上爬,反越往下陷。而劉據旁觀者清,及時指出漢武帝的施政弊端。但是漢武帝多不採納。因此,在理想與現實的雙重打擊之下,漢武帝必然會對「喋喋不休」的劉據產生反感,父子感情日漸疏離。

漢武帝劇照

縱合上述幾點原因,劉據的生存空間越來越被壓縮,一些居心叵測的人開始對他釋放明槍暗箭。而這些人無非都是衝著太子之位而來。

漢武帝雖然共六個兒子,但對劉據形成威脅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五子劉髆,一個是六子劉弗陵。

因為,次子劉閎於前110年去世,三子劉旦、四子劉胥都在封國就藩,沒有爭位的便利,而劉髆的代言人是舅舅貳師將軍李廣利及丞相劉屈氂,劉弗陵則得到了「帝堯」的暗示,母親鉤弋夫人必然聞風而動。

懷覬覦之心的人如何對付劉據

一、讒言開道。他們首先拉攏漢武帝身邊的近臣內侍先對劉據發起第一輪攻擊。比如黃門蘇文、小黃門常融等人經常向漢武帝進讒言,說劉據舉止輕浮,行為放蕩,常到母親後宮故意逗留,伺機調戲宮女。另外,內侍還污衊劉據盼漢武帝生病,早登極樂。他們捕風捉影讒言的目的就是讓漢武帝早日廢掉劉據。但漢武帝清醒的時候也明察秋毫,幾個人的計謀終不能得逞。

江充劇照左

二、陷害緊隨其後。酷吏江充與劉據有過節,所以他早有扳倒劉據的想法,只是一直無計可施,如今劉據勢衰,江充得到落井下石的機會。恰好之前發生了公孫賀家族引發的巫蠱之案,而漢武帝則一直精神恍惚,狀態不佳。所以江充蠱惑漢武帝說還有巫蠱宮中作祟。

漢武帝晚年最忌憚別人盼他早薨,於是命江充徹查,並派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協助。為了表示對工作的認真負責,江充還請來一位胡人巫師幫忙。江充明為漢武帝的健康服務,實際卻將槍口對準劉據。

此時,蘇文、江充、韓說、胡巫、鉤弋夫人等精心編織了一張大網,悄然罩向劉據。又如導演了一齣戲,漢武帝作為觀眾,則全然不知他們在搞陰謀。而劉屈氂同李廣利則計高一籌,靜觀其變,伺機而動,以圖漁翁得利。

劉據被圍攻,困獸之鬥,兵敗身死

顯然劉據被圍攻,已經處於劣勢。江充等人有備而來,步步為營,劉據無路可逃。最終,江充從太子宮挖探囊取物般挖出「蠱物」。而漢武帝又遠在甘泉宮靜養,前有江充攔路,劉據不能向父親澄清,只能反擊江充及其同黨,由此引發京城騷亂。

這時,輪到劉屈氂出場,因為江充、韓悅、胡巫等人已經被劉據處死,他正好可以渾水摸魚。於是劉屈氂一面出逃京城,一面派人通知漢武帝說劉據造反。漢武帝「核實」後,派劉屈氂率兵鎮壓。劉據不甘心稀裡糊塗的被殺,於是持符節四處調兵。結果正規軍都不聽號令,劉據只好釋放囚徒、組織百姓,將他們武裝起來同劉屈氂作戰。

雙方人馬在城內混戰數日,血流成河,劉據終因寡不敵眾攜兩子敗逃。漢武帝氣急敗壞,派人追殺。壺關三老令狐茂諫言漢武帝收回命令,而尚在蒙蔽中的漢武帝略有所動,卻不改初衷。最終劉據被逼殺於湖縣(今河南靈寶市北)。而追殺有功的士卒張富昌及新安縣令史李壽均被封侯。

人最清醒的時刻是發現錯誤無可挽回之時,當劉據死訊傳回,漢武帝才意識到與兒子訣別。為什麼會鑄成這個悲劇,漢武帝開始反思,進而醒悟。回想三十多年父子相伴,一向敦厚孝順的兒子怎麼可能做出忤逆之事!此刻,漢武帝確信自己被蒙蔽,太子遭暗算,於是立求水落石出。

經查,真相正如漢武帝所料,原來圍繞在劉據身邊居心叵測的人觸目驚心。這些人堂而皇之地陷害劉據置漢武帝的威嚴何在!因此再次震怒的漢武帝決心為太子復仇。

漢武帝的復仇之路

一、用木柴堆起一座橋,將蘇文置於橫橋上,讓他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

二、江充已死,但不代表一了百了,漢武帝下令將其滿門抄斬。

三、將因追殺劉據建功的張富昌、李壽滿門抄斬。

四、公元前90年,暗中調查劉屈氂及李廣利的不軌行為,在查實二人為昌邑王劉髆謀位太子後,腰斬劉屈氂。李廣利叛逃匈奴,妻兒老小先被下獄,最終處死。

五、派御史郭穰查實劉屈氂家人用巫蠱詛咒漢武帝,於是漢武帝下令滿門抄斬。

六、公元前87年,立劉弗陵為太子後,將鉤弋夫人賜死。表面上看,漢武帝處死鉤弋夫人是防止「子幼母壯,大權旁落」,但也不排除為劉據復仇的意圖。

鉤弋夫人劇照

總結:

漢武帝一生殺伐果斷,賞罰分明,有功必賞,遇惡必除。但是,無論多麼英明神武之人,也會有糊塗的時候,尤其是步入晚年。儘管漢武帝的復仇方式很絕,但是時間不可倒流,劉據之死無法挽回,徒增殺戮,讓人唏噓。

帝王家的爭鬥向來如此,數千年的王朝興衰不過驚鴻一瞥,生命如花,奈何朝絲暮雪,珍惜當下,活出精彩。《史記》是我國西漢之前3000多年歷史的大成、精華、縮影,我們雖不能親身穿越時空,但是我們可以在書中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讀完《史記》猶如一個人多活了5000多年,這就是歷史的神奇之處。

為了消除朋友們的對古文言文的閱讀障礙,現推出全新原著全譯白話版,歡迎訂購閱讀!

感謝朋友的支持、關注!

相關焦點

  •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劉據之死,但為何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
    漢武帝當時應該也只是想通過「蠱惑」案,打壓太子的人,卻沒有料想,太子被逼,於是子盜父兵,帶兵謀反,殺向甘泉宮,後來兵敗逃亡,被追平後畏罪自殺。他後悔太子之死,並沒有認為太子無過錯。巫蠱之禍的發生,原因就是太子勢力太大,也太囂張了,不能約束自己手下,也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觸怒天顏,讓漢武帝感到了不殺了太子就不能心安的地步。
  • 衛青若是在,武帝還會殺兩個女兒,斬太子劉據嗎?
    公孫賀當然不能不管兒子,恰巧皇帝正在通緝大俠朱安世,公孫賀請求戴罪立功,讓他來負責此案。漢武帝同意了,朱安世被抓後,卻沒有那麼老實,不知通過何種途徑,朱安世上書漢武帝,誣陷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私通,並說公孫敬聲曾經在皇帝專用道路上埋下木偶人,藉此詛咒皇帝。
  • 漢武帝劉徹:因迷信逼死兒子,差一點後繼無人
    因他沒有生育兒子,該由誰來繼承大位,成了個大問題。劉弗陵(前94-前74)是漢武帝的幼子,母親趙婕妤,即鉤弋夫人趙氏。漢武帝劉徹共有六個兒子,衛皇后生劉據,王夫人生齊(懷)王劉閎,李姬生燕(刺)王劉旦和廣陵(厲)王劉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劉髆,趙婕妤生昭帝劉弗陵。
  • 劉弗陵被立為太子,漢武帝卻對他母親說:快點走,你今天活不成了
    漢武帝徵和四年,已經年邁體弱的漢武帝感覺自己快不行了,於是便加緊選定自己繼承人的事情。漢武帝在此之前是立了一位太子的,他便是皇后衛子夫的兒子劉據,但衛子夫與太子劉據雙雙死於巫蠱之亂,漢武帝在此後便一直沒有選定太子。漢武帝看著自己的這些兒子,一個個都不太成器,於是他便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年僅六歲的劉弗陵身上。
  • 劉弗陵可能並非漢武帝所生,多疑的漢武帝為何還非要立他為太子?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不少人都將他與秦始皇的攻擊相提並論。漢武帝的主要功績在於統一了中國文化,也就是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的這一做法直接影響了後世的歷史長河,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在接受孔子思想的洗禮。
  • 漢武帝晚年為什麼要殺鉤弋夫人?歷史真相很殘酷
    鉤弋婕妤從幸甘泉,有過見譴,以憂死,因葬雲陽。後上疾病,乃立鉤弋子為皇太子。相傳漢武帝晚年,想立鉤弋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但是擔心「太子年幼,母后亂國」,因此先殺了鉤弋夫人,然後才立劉弗陵為太子。
  • 漢朝第一大冤案「巫蠱之禍」,漢武帝為之憤,衛太子劉據為之殤
    前言:巫蠱,是巫術與蠱咒的並稱,起源於遠古社會,盛行於原始社會,是一種超自然的「邪惡力量」,通常被世人理解為通過咒術詛殺他人的惡毒方式。而發生在西漢的「巫蠱之禍」實際上和「巫蠱詛咒」本質上沒有太大的關係,實質上是一場政治鬥爭,只不過是假託巫蠱之名的權力洗牌。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如何報復殘害太子的小人?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長期服侍在漢武帝的身邊,江充對漢武帝的身體狀況了如指掌。這位大漢天子最近體弱多病,還經常做噩夢,夢到有人拿著大棒子打他。這也正常,漢武大帝是人不是神,他畢竟六十多歲了,又沒吃到什麼仙丹,生病是自然規律,皇帝也不例外。至於噩夢,那多半是以前殺的人太多,多少心中有愧,害怕人家找他麻煩。
  • 漢武帝年老多病疑被扎小人,江充借勢誣陷太子,長安城血流成河
    還有一次,江充跟從漢武帝去甘泉宮。恰逢太子的家臣乘車馬在馳道中行進。馳道是皇帝專用的。江充鐵面無私將太子的家臣送到官署懲處,太子求情也不給面子。就這樣,漢武帝認定江充忠誠正直,奉法不阿,決心重用他。江充的迅速躥紅,證明他對當時的政治形勢和漢武帝的心理狀態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西漢盛世已經隨著漢武帝的老去而進入了暮年。
  • 匈奴王子金日磾,被俘後淪為養馬人,怎樣成為漢武帝的託孤大臣?
    第二年,匈奴單于想殺渾邪王,吞併其部族,渾邪王殺了休屠王,帶領部族向漢朝投降,被封為列侯。休屠王的族人、部眾淪為俘虜,被獻給漢朝,其中就有休屠王的兒子金日磾(jinmìdī),他和母親、弟弟一起被俘,14歲的金日磾被安排到黃門署飼養馬匹。
  •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仍沒有善待太子後人,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但有趣的是,晚年時期的漢武帝已經意識到了當年太子所犯之事確有冤情,即使他後悔太子的死亡,卻也沒有選擇厚待太子的後人。實際上,雖然晚年時期的漢武帝表現出了對於太子劉據的愧疚,但是這並不表明,漢武帝就認為巫蠱之禍與太子無關。
  • 漢武帝不是嫡長子,為何會被立為太子?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據《史記》記載,劉徹被封為太子的原因是「慄姬負罪,王氏乃遂」,那麼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非嫡非長的劉徹成為了太子呢? 劉徹能被立為太子,全靠他母親的辛苦籌劃 劉徹的母親王娡也算名門之後,雖然她的父親是個普通人,但她的母親臧兒是燕王臧荼的親孫女。因為臧荼參與謀反被殺,所以臧家也走向沒落。
  • 筆墨為刀劍竹簡鑄戰場,司馬遷借「烽火戲諸侯」,向漢武帝宣戰
    比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這橋段,你說他符合史實吧,看著向小說,你說他不符合史實吧,又完整記錄在正史中,真怪哉。怪哉根源?劇情狗血唄!最後這狗血劇情還堂而皇之的成課本內容,就更讓人費解了,年長後看,只覺好笑。
  • 「巫蠱之禍」後的天子之怒,是漢武帝的真情流露,還是欲蓋彌彰?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後期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幾乎動搖了國本,因這起事件牽扯而死的人多達幾萬人。事件始末:漢武帝後期,宮中興起巫蠱之術,漢武帝對巫蠱之術心存疑懼,受漢武帝寵信的都尉江充就趁武帝生病之機,假稱武帝生病原因是因為巫蠱引起的,漢武帝就命江充去審查此事。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陳阿嬌因巫蠱被廢,幽禁冷宮。第二位皇后衛子夫,因支持兒子劉據起兵反抗,在劉據兵敗後絕望自殺。第三位皇后李夫人,是漢武帝在她死後才追封她為皇后的,她是患病去世的,應該是漢武帝三位皇后裡面,結局最好的了。
  • 青梅竹馬,一見鍾情,梨花海棠,漢武帝的這些女人中,他最愛誰?
    比如我們下文中要說的,漢武帝最愛他三位後宮中的哪一位。相信最初,哪一位也是他發自內心的真愛,但走著走著他們之間的感情就變了味,走著走著就散了,這是現代人的分手方式,在古代宮廷可沒有這麼浪漫,帝王的女人一旦不受寵了,結局非常慘烈。
  • 漢武帝的殘暴無情不輸秦始皇,他真的是一代明君嗎?
    相反,對於「秦皇漢武」裡的漢武帝,許多人認為他完全就是一代明君。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首先我們漢武帝為何在歷史上評價那麼高?他當然有過人之處。第一他實施了一些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例如:推恩令、監察制度等等。
  • 因一場酒宴,漢武帝殺了個表叔,嚇死個舅舅,換來44年的唯我獨尊
    公元前131年,西漢外戚、漢武帝的表叔竇嬰被押上了刑場。或許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身為孝文竇太后的侄子,在吳楚七國之亂中立下如此大的功勳,竟然要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而他的死,僅僅源於一場酒宴。公元前141年,皇太子劉徹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武帝。表面上,他擁有執掌天下的權柄,對天下臣民都有生殺予奪之權。
  • 帝王無情:漢武帝最愛的那個女人是誰?
    比如漢武帝,這位大帝一生建功立業,有史家評其雄才大略,甚至頌之「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窮兵黷武、好功喜誇」,這樣一位帝王,有哪位女子能獲得他的「愛」呢?或者說,他一生中最愛的女子是誰?
  • 漢武帝殺死兒子,還差點滅掉兒子滿門,為何後來卻常常思念兒子?
    在古代就有這樣的一個帝王,他殺了自己的兒子,但是在晚年卻十分思念自己的兒子。這個悔恨終身的人就是漢武帝劉徹,劉徹在公元前141年登基,一直到公元前84年駕崩,在位長達五十四年之久,他在位期間將漢朝帶入了一個鼎盛時期,經濟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然而一個國家一旦穩定就會出現一個內部矛盾,就如漢武帝,在治理國家方面很厲害,但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很多殘暴兇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