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成功捐獻返回青島

2020-12-25 青島網絡電視臺

  12月4日,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用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6、9、4、238、101、11……一個個生命電碼,為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

  張同軍在濟南6天,打動員劑9針,經過4個多小時,採集了238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採樣結束後,白血病患者所在醫院的工作人員就帶著張同軍的造血幹細胞馬不停蹄地趕回醫院,下午就輸入到了患者的體內,經過醫院反饋,張同軍的造血幹細胞在患者體內生長的很好,白血病患者得救了!張同軍救的人是一名中年大哥。

  張同軍成為全國第10572例,山東省第921例、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那些讓他腰部酸脹的細胞,正是救人的寶貝』

  根據捐獻安排,張同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打一動員劑針。作用是將大量的造血幹細胞從紅骨髓中誘導到外周循環血液中。個別人會出現輕微的不適,短暫性腰部或關節酸痛、頭痛等。張同軍5天將打9針動員劑,前2天張同軍一點不適都沒有,從第3天,張同軍腰部酸脹,晚上睡覺出汗多,而讓張同軍有反應的細胞們,正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重要細胞。為了緩解症狀,醫院醫生為張同軍開了止痛藥。張同軍卻說:「這點痛沒啥,能克服。這都是正常反應,知道了,就沒有那麼恐懼」,為張同軍的勇敢和擔當點讚。

  『給患者寫一封信,只願他健康平安』

  張同軍在濟南的第三天他給白血病患者寫了一封信,在採集的當天由患者所在醫院的工作人員將造血幹細胞帶走的同時將信給患者。張同軍說,寫信的時候思緒萬千,想說的話很多,草稿打了一遍又一遍,最終張同軍將想說的話用筆慢慢寫在了卡片上,「你好,雖然我們素未謀面,但是我們將血脈相連。你無需感謝我,我只願你健康平安……」信中,張同軍隻字未提他是誰,他在哪。

  『單位全力支持,領導同事為他加油鼓勁』

  張同軍就職於海信(廣東)廚衛系統有限公司,是海信家電集團的子公司,公司非常重視張同軍的捐獻,安排專人全力配合嶗山區紅十字會做好張同軍赴濟南捐獻工作。海信集團和公司領導全程參與了張同軍的歡送和歡迎儀式,讓他安心捐獻。張同軍清晨起來,手機裡全是單位領導同事給他的留言和信息,單位的微信群裡,都是轉發他的新聞報導,大家討論著他的勇敢,述說著他的愛心故事。尤其在捐獻的當天,在要開始採集前,在工作群裡,所有領導同事都給他鼓勁,為他加油,單位的有力支持,讓張同軍更加有信心完成捐獻。

  『嶗山區紅十字會全程記錄捐獻過程,開通報名平臺,希望更多張同軍出現』

  張同軍在濟南捐獻期間嶗山區紅十字會全程陪同,為愛記錄,在嶗山區紅十字會博客全程以圖文的形式記錄下了張同軍在濟南捐獻的整個過程和愛心故事,尤其記錄了張同軍捐獻期間的體會和感受。通過記錄,讓更多人了解張同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真實過程,消除恐懼,尤其是青年人能像張同軍一樣勇敢,捐獻一份造血幹細胞血樣入庫,為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帶去希望。

  同時,嶗山區紅十字會將開通網絡H5頁面捐獻造血幹細胞(嶗山)預報名平臺(搜索嶗山區紅十字會博客即可),只要你勇敢一點,請報名入庫吧!請每個想報名入庫的志願者諮詢當地紅十字會。

  『從1到11,不忘初心,別怕,有我在!』

  自2010年開始,嶗山區從第1例捐獻造血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羅鍇開始,到第11例張同軍,他們都有著一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從1到11,一個個愛心環節的連結,架起了一個一個生命通道,他們用熱血為白血病患者傳遞出了生命之光。他們都有力的告訴白血病患者:「別怕,我在!」

  羅鍇(捐獻二次)、張國慶、潘學奎、王華、路越、王力、趙軍程、曹潔茹、沈超、張同軍……你們真棒,你們的人生記錄中有了救人的印記,相信定是你們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白血病患者們,別怕,有他們在,你們的生命重新點燃。生命是脆弱的,也是有力的。就像一首歌的歌詞:別怕,總有一個人給你愛,總有一個人給你關懷,總有一個人可以帶你走出陰霾……

  從1到11,說簡單,也不簡單,需要諸多人的付出和努力。從1到11,說不簡單,也簡單,因為愛的力量是無窮無盡。嶗山區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工作宗旨就是「為志願者服好務,為患者負好責」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有更多的人加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隊伍中來,會有更多白血病患者得到生命的希望,那也是11例捐獻者的心願。

  青島新聞廣播融媒記者:林才仟  通訊員:王魯青

相關焦點

  • 贛州逾萬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40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
    客家新聞網訊 嚴小梅 記者歐豔芬 見習記者趙芳報導:2020年12月21日,贛州市第39例、第4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肖隆興和呂曜華歡迎儀式在贛州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舉行。圖為歡迎儀式現場。肖隆興是南康區唐江鎮人,他於2018年3月8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0年12月7日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成為贛州市第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呂曜華是會昌縣麻州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他於2008年8月25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今天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 我國實名志願者人數已達1.92億
    這些志願者和志願團體在社會各個地方做著奉獻。       昨天(12月4日),山東青島第10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奔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這兩天張同軍正在配合醫生做捐獻的前期準備工作,預計一周內將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採集。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從第1例到第100例用了13年時間,從100例到200例則用了4年。近年來,杭州造血幹細胞工作快速發展,一個個時間節點,是200位捐獻者獻出大愛的記錄,也是這份事業艱難歷程和穩步發展的見證。值得關注的是,突破200例的背後,是26458份志願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願捐獻者同意書》。這是突破200例的源泉和支撐所在。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中山市一共有3624人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截至目前,中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達39例,其中本地戶籍有20例。國慶假期後,我市獻血人數開始增加,獻血量逐漸上升,有不少市民在獻血的同時詢問如何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日前,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就市民如何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了詳細解讀。
  •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恢復正常 累計造血幹細胞捐獻量破萬
    疫情日趨穩定,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經恢復正常,今年1至8月份累計捐獻799例,尤其8月份捐獻156例,超過了去年同期。今年8月份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破萬2020年8月6日,中華骨髓庫捐獻量破萬例!
  • 杭州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願捐獻工作少些誤解
    在經歷了4個多小時的血液採集後,倪方衛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00毫升,成為浙江省第603例捐獻造血幹細胞者。倪方衛是杭州富陽人,獻血是他堅持了十餘年的事情。「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醫院血庫告急並亟需愛心獻血的新聞報導,於是慢慢有了獻血的念頭。在單位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後便開始堅持獻血,平均一年一次。」
  • 第13例、第14例!株洲兩名白衣天使將赴長沙捐獻造血幹細胞
    第13例、第14例!株洲兩名白衣天使將赴長沙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10-11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復旦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在山東捐獻造血幹細胞
    圖說:「90後」醫學博士生在山東捐獻造血幹細胞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1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在讀醫學博士生王一休,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濟南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多日來,他已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今天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青島市第102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兒童白血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我同意捐獻!」
  • 煙臺市林玉傑: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 展城市大愛和奉獻
    這是10月27日,煙臺市公交車司機林玉傑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時講的話,經過近5個小時的採集,他平安順利地在山東濟南解放軍九六零醫院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至此,他成為煙臺市第55例、開發區第二例、也是首位公交司機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合肥兩位男士先後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陌生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1日、22日,合肥市兩位志願者吳升根、趙夕周分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73、74例造幹捐獻者。面對等待救治的陌生患者,他們義無反顧捐獻出健康的「血液種子」,為患者送去了康復的希望。
  • 「捐獻造血幹細胞,我願意!」
    12月10日,餘輝將前往長沙,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移植手術,挽救一名病情危重的白血病人。三次被問三次「我願意」2004年11月2日,是餘輝第一次獻血的日子,也是16年堅持的開始。平均每年兩次的獻血頻率,已經成為餘輝多來年的獻血習慣。紅色的獻血證書因為滿載記錄,更換了一本又一本。
  • 鄭州313人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
    昨日從2020年度鄭州市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鄭州市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21例,累計捐獻者人數313人,連續16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志願服務是紅十字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誌。
  • 「熱血男神」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點燃生命希望
    開化宣傳部提供   中新網衢州6月3日電(記者 周禹龍 實習生 周悅磊 通訊員 劉祺然)「能成功捐獻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是我最大的心願。」近日,來自浙江開化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鄭平紅在經歷了3個小時的採集後,成功捐出了198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為一名血液病患兒及其家庭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 不負韶華 溫暖虹口 —— 虹口區造血幹細胞捐獻徵募令
    能為其帶來生的希望2001年起,上海市紅十字會與共青團上海市委每年聯合開展「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集中行動」,截至目前上海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超過500例。近年來,團區委聯合虹口區紅十字會聯合積極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動員,在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大力支持下,目前有2000餘名愛心青年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並有14位青年配對成功並完成了捐獻,讓多位白血病患者重獲了生命的希望。
  • 王雨成為寧波第11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手捧造血幹細胞捐獻榮譽證書的王雨。23日中午12點45分,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採集,採集「生命種子」的血細胞分離機停止運轉,200餘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採集完畢。38歲的王雨激動地一再囑咐運送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一定要同時將自己的祝福送到。
  • 湖北小夥在合肥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他有話想對8歲小患者說……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5日,出生湖北、目前在合肥工作的劉冬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在溫州治療的8歲女孩因此獲得恢復健康的希望。31歲的劉冬冬成為今年合肥市第3例、也是合肥市累計第6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新疆女孩為北京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點燃他人生命
    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的女孩方亞(化名)為北京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生命種子,點燃他人生命希望。  今年27歲的方亞是布爾津縣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在讀中學生時,從父親那裡了解了紅十字會的工作。父親經常會給她和母親講單位大病救助、慰問困難家庭的事情。從那時起,幫助他人就成為小方亞心的一個念頭。
  • 「您是我清淡歲月裡最耀眼的星辰……」徐州再捐獻一例造血幹細胞
    8月18日上午,徐州銅山區房村鎮90後村民李影在徐醫附院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她所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將為一名33歲男性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李影在2016年6月15日義務獻血時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20年4月24日,李影接到紅十字會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HLA初配型成功,李影當即表示同意捐獻,她說:「採樣入庫就是要捐髓救人的」。2020年5月18日,李影再次進行HLA高分辨分型檢測。從李影家到徐醫附院要往返近一百公裡的路程,對於暈車的李影來說,這段路程著實苦不堪言。
  • 四川瀘州首例本地採集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成功完成
    ,志願者小鄭(化名)順利捐獻200毫升造血幹細胞。這標誌著瀘州首例本地採集的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從此,瀘州及周邊地區的捐獻志願者不用再到外地奔波,便可以就近完成捐獻,血液病患者可就近接受治療,在中華骨髓庫尋找匹配的造血幹細胞接受移植,為血液病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評山東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評2020年度山東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先進集體。2020年,該院血液內科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徵募入庫100例,造血幹細胞採集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