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才女寫了首不該寫的詞,有人敬她是才女,有人說罵她不守婦道

2020-12-15 美詩美文

古代文人寫詩詞也是要守規矩的,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這一點,在才女詩詞上得到了體現。

千年文壇中的才女詩詞,基本上都是抒寫愛情,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結婚後寫給丈夫的;一種是婚前寫給戀人的。而且這些詩詞在內容上也不能寫得太過,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為眾多男文人所不齒。當年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其中有這樣一句: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結果後世不少文人就不能接受了,表示:這一個大家閨秀怎能不穿鞋子到處跑呢?一首挺好的詞,大家關心的卻是這個,讓人不知說什麼好。

李清照畢竟還是知道分寸的,所以這首詞大家雖然質疑,倒也沒有掀起多大波浪。與她相比,宋代另一位才女就更敢寫了。

此女名叫朱淑真(又喚朱淑貞),是南宋繼李清照後另一個大名鼎鼎的才女。朱淑真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有才,後依從父母之命下嫁給一位文法小吏。婚後不久,丈夫便在外拈花惹草,夫妻感情淡漠,後來丈夫甚至對她大打出手。朱淑真無奈,便跑回了娘家。在娘家的日子裡,朱淑真找回了少女時對愛情的美好幻想,寫了一首這樣的詞:

《清平樂·夏日遊湖》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一作「隨群暫遣愁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檯。

大家看詞作的內容,就知道在古代,這絕對是一首不該寫的詞。有人根據這首詞判斷,朱淑真應該是在娘家遇到了曾經的初戀,這是記錄她的一場約會。也有人認為,有父母在,她應該也不至於真的敢去約會,這極有可能只是她回憶婚前的一段經歷,或單純只是美好的想像。其實不管是哪種情況,她都因此詞被後世男文人們罵了多年。

明代文人卓人月寫了一本《詞統》(又名《古今詞統》),在書中直接點評這首詞:便太縱矣。而《詩歸》一書提到這首詞用說的是:「不可訓」。總之,大家的意思就是罵朱淑真不守婦道。但同時,也有人從這首詞中看到了朱淑真的才華,敬她是一個才女,對她十分推崇。清代的吳衡照就把她與李清照相提並論,認為這詞寫得妙!

罵也好,捧也好,不管怎麼說,這首詞都流傳了800多年,到今天仍是《全宋詞》中的名篇,這是因為就本身的水平來說,它絕對是經典。

詞的上闋,先截取約會時的場景,寫得如詩如畫。西湖煙縈霧繞,讓人流連忘返,與心上人攜手走在湖畔小路上,突然一陣細雨飄灑下來。這一系列描寫就像一個電影鏡頭一樣,很有畫面感,也為下闋做好了鋪墊。

詞的下闋,怎麼看都有點兒偶像劇的意思。為了躲雨,她「和衣睡倒人懷」,也顧不上路人的猜忌。頗有意思的是,到宋朝時這詞都仍是「和衣睡倒人懷」,到了明清時,估計大家覺得這實在是太過了點,這一句就變成了「隨群暫遣愁懷」。如今,兩個版本都是對的。最後「歸來懶傍妝檯」寫的是自己回到家中,相思入骨,平時裡連妝也不願意化了。

縱觀這首詞,從字句上來看,字字精準,一字不可改。從意境上來看,以景襯情,完美地塑造了一個多情女子的形象。這樣的詞作,在《全宋詞》中屬於精品。

而從內容上來看,確實寫得很大膽,哪怕是一向敢寫的李清照,都沒有寫過這樣的,所以朱淑真因此被人罵也不奇怪。也正因為如此,最後連她父母都看不下去了,覺得女兒這樣實在是讓家族蒙羞,直接一把火把她寫的手稿都燒了。好在當時她在民間已經有一群粉絲,她的作品也早就流傳開了,所以這些作品才得以保存下來,大家把她的詞編撰成一本《斷腸集》。後來朱淑真並沒有再嫁,而是在娘家守著寂寞老去,令人傷懷。

論文採,朱淑真是文壇中為數不多能與李清照相提並論的女詞人。其詞作集《斷腸集》,收錄了200多首作品,數量是李清照的近4倍,每一首水平都不弱。可惜她的才華,被很多人忽視了,大家覺得這首詞寫得如何?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悼念亡夫的詞,句句扣人心弦,感情真摯,不愧是千古才女
    其中最著名的是李清照,「中國歷史上第一才女」。作為宋代著名的女詩人,她的作品表現了很多她自己的情感表達,她的很多文字都寫得很有感情。少女時代的她很有才華,雖然她只是一個女人,在當時的宋朝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但因為書香門第,李清照博覽群書,父親也給她創造了良好的教育環境,所以她能夠成為一個著名的女詞人,寫出如此不朽的佳作。
  • 現代才女挑戰高難度詞牌《滿江紅》,寫了首妙詞,成電視劇主題曲
    是的,詞這種文學形式,經歷過宋詞的輝煌之後,確實少有精品。元、明二朝,真正精通於填詞的文人很少,到了清朝雖然出了個納蘭性德,但也多少有些婉約有餘,豪放不足。到了現代,很多文化名人也愛填詞。比如易中天填過《滿江紅》、莫言填過《水調歌頭》,這些詞不能說沒有水平,但至少客觀上並沒能被大家廣泛記住。
  • 喝酒、賭博、淘古玩……才女李清照如此開放,為何也算「婉約派」?
    其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便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之手。寥寥數筆,將一片色彩鮮明的景色生動地勾勒出來。李清照我國歷史上是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又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稱。作為婉約派詞人,她生性卻並不「婉約」,相反,卻十分豪邁,絲毫不輸古代男子。才女總給人一種高冷文靜的女神形象,但李清照卻不同,她喜歡喝酒、賭博、收藏古玩。應該說,李清照不只是才女,更是「奇女」。
  • 李清照寫來向丈夫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不愧是「千古才女」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提起李清照,映入腦海的第一個詞語便是唯美。不看辭章內容,單看那些詞牌名,便能感覺到無邊風月。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這首詩是李清照在逛街回去後,看見院子裡的花,心情非常好,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其實這首詩是她寫給丈夫用來撒嬌的,在後來卻成了千古名句。寫這首詞時李清照和趙明誠成婚不久,此時的她過上了一段相對幸福的婚後生活。
  •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在宋代,有著這樣一位姑娘,喝酒、秀恩愛、開玩笑,樣樣精通;有一個姑娘,懟人、填詞、搞收藏 ,文人喜歡的事情,她一樣不落。這個可愛有趣又有才華的姑娘,就是李清照。她還喜歡懟當時的大文豪,李清照有一篇文章叫做《詞論》,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對前輩不帶客氣地「批評」了一遍,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流行歌詞創作人」柳永、「紅杏尚書」宋祁、「太平宰相」晏殊、「一代文宗」歐陽修。
  • 千古第一才女,一詞寫盡愁怨,新婚燕爾她又愁什麼呢?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在電視劇《甄嬛傳》的片尾曲出現,甄嬛出生官宦人家,選秀入宮後在後宮爭鬥生活。「宮花寂寞紅」,這首詞貼合後宮嬪妃寂寞愁怨的心境,給劇情帶來無限韻味。「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詞作者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婉約詞派代表,是中華文壇上鳳毛麟角的女詞人,被譽為「千古第 一女詞人」「千古第 一才女」「詞國皇后」,她的詞極具風格和韻味。這首詞作於她的前期。《醉花陰》中詞人因為新婚燕爾與丈夫分離而孤單寂寞滿懷愁緒。詞用白描的手法書寫愁緒,非常貼合感人。
  • 趙明誠三日作詞50首,卻不如李清照這三句,不愧為一代才女
    但是盤點下來我們不難發現,各行各業, 其中女人佔比很小,能夠名垂史冊的「才女」是寥寥無幾。既然說到才女,那我們不得不說一下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了。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卓文君。 下面小編組織了簡練的語言讓大家一句讀懂四大才女的一生。蔡文姬:書法文學大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學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後被曹操贖回,終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
  • 行書書法作品:才女李清照《一剪梅》、《如夢令》、《武陵春》詞
    李清照寫詞的風格多數以婉約而著稱,藝術手法上主要以白描手法,語言精煉凝重,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約束,自成一家。李清照的詞聲調和諧,旋律優美,很重視音律聲字,強調協律,善於運用錯綜變化的聲調韻律的不同節奏,來表達起伏變化的思想感情。
  • 李清照最有諷刺意味的一首詩,諷刺的還是她丈夫,才女果然不一般
    李清照是才女,同時也是一位愛國者,這從他諸多的作品中便可以看得出來,她雖然是一個女兒身,但是她的志氣絕對不輸於男子,她自己也常常是這樣感嘆,我們從她的身上,不僅僅只是看到一位漂亮動人的才女,更多的還是她的那種精神,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使得她成為了才女中最令人敬重的一位。
  • 才女李清照:寫雲雨之詞向夫尋歡,真情與私慾兼備,令人心思蕩漾
    《如夢令》中這句詩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而它的作者很多人就算不熟悉,但李清照是才女這樣的標籤多少還是知道的。我們知道李清照擅長寫委婉的詞,敏感的人讀她的詩,時常能感受到她寫詩時的惆悵與哀傷。彼時金國頻繁入侵大宋,她避難到浙江金華,從未嫁人之前為賦新愁強說愁寫《如夢令》,到經歷國家敗亡、目睹國民流浪、親歷丈夫病死等一系列不幸之後寫《武陵春》,她的詞意已惆悵中透著無助。其實,李清照本出生於書香門第,她不應該有這麼多的「負能量」。
  • 一首詞讓丈夫3天不出門,詩詞大會蒙曼兩字評價她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個女子是否能算是頂級才女,是要看她能否比得上李清照分毫的。清代有位農家才女,名叫賀雙卿,本來名氣並不算太大,存世的作品也不算多,但她寫詞有個特點:愛用疊字,這就很像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了。於是便有人稱其「清代李清照」,接著甚至有人說她是清代第一女詞手。
  •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
    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國號為周,不是唐。 武則天,是一個頗具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名人。她是唐王朝開國功勳武士鑊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嬪妾,高宗李治之皇后。她在輔助朝政30年後,親臨帝位。
  • 天下第一才女慘遭妄評,批歌詞矯情批到她頭上?我們書白念了?
    近日,正在熱播的爆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斷被人吐槽,吐槽劇集注水,吐槽女主瑪麗蘇,現在,連帶著歌詞都有人想批判。微博有網友稱古風歌曲歌詞矯情,點名批判知否主題曲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知消愁」接「試問捲簾人海棠依舊」邏輯不通、矯情、全靠辭藻堆砌。
  • 江南才女被人誣陷,憑藉一首詞為自己洗冤,次日便獲得自由
    看古裝劇,總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在一個人被誣陷的關鍵時候,會有人站出來為其洗清罪名,實際上,如果真發生在歷史上,如果不是遇到一個頭腦清醒的官員,大多時候是難逃一劫,不過凡事有例外,自己如果有能力,也可以救自己,宋朝時救出現過這樣的事:江南才女吳淑姬被人誣陷,憑藉一首詞為自己洗冤,次日便獲得自由
  • 同樣的情感,不同的筆法,李清照寫婉約詞,悼亡之痛不輸蘇軾
    中華文化以唐詩宋詞達到巔峰,而詞句之美更有豪放派與婉約派之說,無論風格如何,詞句中用詞的優美與詞句本身的深意都令我們動容。宋代詞句創作達到了最高潮,之後能出其右的少之又少。恰此時,出了一個千古才女李清照,將詞句創作又帶入了另一層境界。
  • 堂吉訶德式才女,為何半生耗罵戰?
    但長壽未必用來助益事業,也有人用來罵人。用後半生來罵魯迅的蘇雪林就是這樣的人。蘇雪林生於1897年,逝於1999年,享壽102歲,幾乎要跨越兩個世紀,可謂長壽矣,因此人稱「世紀才女」。民國諸才女固然都高傲,但才女的美譽與先生的尊稱,沒有人是憑做罵人的事業得來的。坊間傳聞蘇雪林或因自尊受傷,或幫老師楊蔭瑜出頭或幫胡適出頭,所以堅定罵魯迅。
  • 清代大才女的炫技神作,僅56個字共用17個數量詞,才女果然高水平
    才子們寫這種詩作的初衷是想要一鳴驚人,讓自己玩文字的能力被更多人知曉。這種詩往往缺少意境,很難被傳唱。不過這不代表炫技詩就沒有精品,不少才女的作品就非常的高水平。東晉的蘇蕙就寫了一篇《璇璣圖》,她的炫技可相當了得。整篇詩作竟有841個字,正反、縱橫、斜退,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一篇完整通順的詩篇。
  • 古代才女為何大多都會選擇「焚稿」?原是受封建思想的影響
    可惜,這其中大多都是男性,雖然也出現了像李清照一般的名家,但很多才女的作品大多是曇花一現,流傳下來的很少很少。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遺憾呢?才女為什麼會如此「鳳毛麟角」,她們的作品都去哪了呢?比如像:元代《綠窗遺稿》一書的作者孫蕙蘭,在她生前的作品,大多都被毀壞了。而她的侍女之撿到了剩下的部分,僅僅得到了詩的十八首。明代才貌俱佳的張倩倩,生前「多寫清新秀麗的詞句」。因為她的丈夫極其的紈絝、輕狂,她深受打擊便積鬱成疾,剛過而立之年,焚毀詩稿,憂憤而亡。
  • 古代才女為何都會選擇焚稿?是封建社會的禁錮,還是思想上的束縛
    雖然出現了一些像李清照這樣的名家,但才女們的作品大多是曇花一現,鮮有傳世之作。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遺憾呢?到底是因為封建社會的禁錮?還是思想上的束縛?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就是一些在藝術上有很大成就的女作家,她們投身於作品,卻從不珍惜,有的寫了又丟棄了,有的自賞之後就把它燒掉了。只有在偶然的情況下,它才會被部分流傳,這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大遺憾。
  • 悠悠千年,詩書江蘇才女多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寫的是才貌雙絕的薛寶釵,句中的「詠絮」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典故,亦可寫作「詠絮之才」,用於形容女子文學才華出眾。  「詠絮」出自《世說新語》,是一個發生在江蘇南京的才女故事。《世說新語言語》載,一個寒冷的雪天,東晉名相謝安召集家人聚會,和晚輩子侄們談論詩文。室外的雪下得越來越大,謝安對孩子們說:「你們看,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