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情感,不同的筆法,李清照寫婉約詞,悼亡之痛不輸蘇軾

2020-12-04 歷史微藍

中華文化以唐詩宋詞達到巔峰,而詞句之美更有豪放派與婉約派之說,無論風格如何,詞句中用詞的優美與詞句本身的深意都令我們動容。宋代詞句創作達到了最高潮,之後能出其右的少之又少。

恰此時,出了一個千古才女李清照,將詞句創作又帶入了另一層境界。她的創作之中有很多是悼亡其丈夫的哀傷之作。

說起失去愛人的這種感情,宋代有蘇軾的驚世之作,看似無人可及。「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句將陰陽相隔的痛徹入骨的思念,寫得如此深沉深厚。

而與其情相仿的另一首詞作,則讀起來哀婉動人,多了些許的婉約氣質,那就是李清照那一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

這一首詞同樣是思念愛人之作,名氣沒有蘇軾的《江城子》大,但是真情實感卻不遜於他。

才女情路,我見憂憐

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讀書作詩,才學匪淺。少女時的李清照俏皮可愛,18歲時就嫁給了趙明誠。

她與趙明誠情投意合,二人經常切磋紙上文章,而趙明誠卻是略遜於她,論才情比不得李清照。

二人幸福美滿的共度了近三十年的時光,可是終究還是要天各一方的,44歲的趙明誠早早地離開人間,留下孤苦的李清照獨自面對混亂的世事。

李清照一生中寫下了不少相思之詞,而這一首詞句更是傷心欲絕的悼亡之詞,這一詞句堪稱是宋代悼亡詞中的經典之作。

讀來仿佛是一幅被冷冷月亮籠著的畫作,寒徹入骨,令人唏噓感慨,心中有著無限哀傷,最後一句更是令人肝腸雨斷,不知何往。

藤床紙帳,冷夜情思

詞的上闕寫的是一早醒來,不知怎的,心裡就滿是傷感與思念。「藤床紙帳」這一句形容,就完全是悽冷冷的孤單感,這孤單自然是由無盡的思念綿延而來。

這一冷冷清清的描述還不足以讓詞人表述自己的清冷孤寂,她又用了一句「沈香斷續玉爐寒」,再一次說起這孤單的感受,香爐已經滅了,但是香氣還在,這就是思念的巨象表述。人已經不在了,但是思念卻一直在。

詞人寫到,我的情懷如水,清澈且無可傾瀉。詞人正在思念愛人之時,忽然有什麼驚到了她,原來是笛聲,這不僅驚醒了詞人,更是將「梅心驚破」。

看似在詠春,梅花已經開放。實則是喻自己的悲傷,梅花堅忍,卻被刺破。作者下筆如有神,讀者聽了痛在心底。

纏綿相思,痛楚悽苦

詞的最後將傷感之情再次升華,這院子裡的梅花無人一起同賞,只有自己孤單在此,正是「斷腸與誰同倚」的無限感慨。

詞人一直暗自落淚,與天上的雨水一樣不停地流淌。而最讓女詞人傷心的是:「一枝折得,沒個人堪寄」。

這是怎樣的無奈和寂寥啊,即使再美好的景物,天上人間,並沒有一個人能陪伴她共同面對。這痛失愛人之傷讓李清照痛徹心扉。

李清照的詞句總是那麼委婉哀傷,她的愁緒千千結,縱使有再美的景色,如果失去了那個可稱為知己的丈夫,那麼一切都將變得無可寄託,百無聊賴。

這種切膚之痛,由李清照寫來,尤為細膩入心。比起蘇軾的白描手法的直抒胸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李清照的悼亡思念之詞頗多,被現代小說家引用的經典詞句更是比比皆是,您不妨購得這一本《李清照詞傳》對比一下都有哪些現代劇作引用過她的詞句。

這一套詞傳還包含《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可以一同研究欣賞。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只需79元,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平均一本書區區不到15元,就能夠徜徉經典詞海,了解經典作品的來龍去脈,知曉大家的情感生活,豈不快哉。

歷史微藍總結:

一曲《孤雁兒》將這女子的傷心寫得令人憐愛,心生感慨。悽涼晚景都落在了這詞句中,而本詞的最後一句更是將孤單的寂寞與悲傷都寫得讓人心驚。李清照不愧為千古女詞人,將這悼亡的情感寫得入木三分,讓讀者起來也不禁淚目。

相關焦點

  • 嬌滴滴的李清照嘴很「毒」,懟的蘇軾寫的不是詞,後人:霸氣
    不過,當我深入了解這個婉約派一代詞宗之後,我發現我是真的太天真了。李清照:愛喝酒、愛遊戲、愛懟人,在宋代那個女性被束縛的嚴重的時代,女子都以無才便是德作為自己的標準,李清照卻能夠達到跟男人平起平坐地位。李清照憑藉70多作品,卻能夠與寫了幾千幾萬首詩詞的李白、杜甫、蘇軾等一堆男人一樣的地位。
  • 溫庭筠寫了個千古名句,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蘇軾終不敵李清照
    有了這層淵源,按理說李清照應該對蘇軾挺尊崇。但李清照曾寫過一篇《詞論》,把蘇軾及其愛徒黃庭堅、秦觀等人都批了一遍。這兩位都是文壇大伽,過去的是是非非我們弄不清了。但兩人的詞作水平,卻都是沒得說的。蘇軾是各種詞風都能駕馭,李清照最拿手的是婉約詞,那麼蘇軾的婉約詞能否和李清照一較高下呢?小美個人認為,僅從婉約詞來看,蘇軾其實是不敵李清照的。
  • 賀鑄這首悼亡詞情意綿綿,完全可以比肩蘇軾《江城子》,同樣傷感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出可謂是震撼了北宋文壇,被稱為是千古第一悼亡詞,無人能夠超越,此詞一出餘詞皆廢,也就是說寫這一類的作品,後世沒有人能夠超越它,即使前面原本認為寫得不錯的作品,那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 婉約詞人李清照,寫了一首詠梅詞,盡顯孤傲,難以被超越
    如她對「靖康之變」的態度,看著當時朝臣乃至自己的丈夫那般苟且偷生,她卻堅持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我們可以認定這是個優秀且高傲不屈的人。不僅是對,還有寫詩。李清照的詩詞當中,存在十分強烈的感情氣息,她將自己內心全部想法與感觸,全部都寄托在了詩詞當中。她的一生可謂是十分「悽慘」,無限表達了自己的相思之情。李清照屬於婉約詞派詩人,詩詞內容側重於兒女風情。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意思就是他們的詞作都只能算是句讀不整齊的詩罷了。「句讀」,就是斷句,句讀不葺之詩,就是長短句。李清照還曾暗懟過蘇軾。蘇軾的一首詞,詞名叫《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那時候的他是位心上人寫的,在詞中東坡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意思是說佳人因惜春憐花,而花比人瘦。
  •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中,有兩顆瑰麗的耀眼明珠懸在高空,一個是唐詩、一個是宋詞,提及宋詞又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蘇軾、辛棄疾為首的豪放派,一派是由李清照為首的婉約派。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思念逝去的侍妾,寫了一首悼念詞,深情不輸《江城子》
    但卻忘了,在他的一生當中,還有另外的一位女子,蘇軾同樣為她寫了一首詞作。蘇軾在與王弗成為夫妻的11年之後,王弗離世。再過十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被創作出,為了思念亡妻。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整首詞作,短短的幾十個字,看似每一句都是在寫梅花,實際上,卻句句都是寫的他的佳人。
  • 喝酒、賭博、淘古玩……才女李清照如此開放,為何也算「婉約派」?
    其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便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之手。寥寥數筆,將一片色彩鮮明的景色生動地勾勒出來。李清照我國歷史上是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又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稱。作為婉約派詞人,她生性卻並不「婉約」,相反,卻十分豪邁,絲毫不輸古代男子。才女總給人一種高冷文靜的女神形象,但李清照卻不同,她喜歡喝酒、賭博、收藏古玩。應該說,李清照不只是才女,更是「奇女」。
  • 李清照未成年時,寫的一首詞,名動京城,如今被改編成流行歌曲
    歌曲中的部分歌詞,也是對宋代詞人李清照,年少時所寫的一句話,進行了改編。這個紅極一時的歌曲,還讓人再一次想起了那個才華橫溢的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古今第一才女」。父親是蘇軾的學生,小李清照的童年時代就有著濃厚的文學氛圍,這使她在文學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賦。懂得了耳濡目染,與後來人奮發圖強,取得的成果,是非常不同的。
  • 蘇軾的悼亡詞《江城子》:懷念亡妻深情,抒發身世感傷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是北宋詩書畫全才蘇軾的著名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通過記夢直抒胸臆。其意真,其情切,句句發自內心,深沉哀悼,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 悼亡詞的文化意蘊——讀賀鑄《鷓鴣天·半死桐》,兼與蘇詞比較
    同來何事 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 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 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同是抒寫對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蘇詞以潑墨如水、大開大合的方式直寫濃情,外顯熱烈;賀詞以惜墨如金、沉鬱頓挫的方式曲寫失妻之痛,內隱沉鬱。
  • 蘇軾夢到了亡妻,寫了一首詞,是悼亡詞的開端,盡顯夫妻情深
    蘇軾還專門寫詩取笑過他,這也是「河東獅吼」這一成語的由來。而蘇軾本人的擇偶觀,首先肯定就不能與陳季常相似,否則豈不是和這位好友一般悽慘。蘇軾的父親,同他一樣躋身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雖然官職不甚高,卻學富五車,也算朋友遍天下,就可惜此生不曾中舉。
  • 命運之詞、歷史之詞、時代之詞的李清照,一直活在我們的生活裡
    李清照(李易安),一個從宋朝走出來的奇女子。她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傑出女詞人。她的詞,篇篇佳構,字字珠璣,照亮了宋詞的天空。宋代·王灼曰:「易安居士,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採第一。」明代·楊慎曰:「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子閨閣也。」胡適說:「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個女文豪,但我們知道她是最會做白話詞的。她對於北宋的大詞家,二晏、歐陽、蘇、秦、黃一一都表示不滿意。」
  • 新婚燕爾,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高級肉麻,令人心思蕩漾
    兩位宋詞當中聞名已久的大咖卻有著外人不了解的緣分,同一座城市,同一個年代,一個婉約一個豪放竟會寫出相類似的詞來,高級又肉麻,令人心思蕩漾,敏感的人讀他們的詩,時常能感受到她寫詩時的感情,或豪放壯闊,或睹物思人。
  • 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賞析起來倍感肉麻,卻又春風撩人
    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賞析起來倍感肉麻,卻又春風撩人"你今天有點怪,哪裡怪?怪可愛!"這是當下最流行的土味情話,這樣的情話雖然聽上去有點土的,但是也不乏有情趣。但要說情話的鼻祖,我覺著還應當是宋代的兩大詞人,蘇軾和李清照。我們都知道他們來自有不同的宋詞派別,一個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可是又有誰知道他們也曾有過交集。
  • 蘇軾的「千古第一悼亡詞」悽婉哀傷,一字一淚!
    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八年正月恰是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喜歡遊玩,寫了一首詞,成為經典名作
    「年少顯才,文墨生香」,這便是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的少女時代。無憂無慮的童年和自由自在的生活讓她從小就盡顯才華,也生出了一份獨屬於她的敏銳、孤傲、細膩的情感。李清照曾經寫過一首憶往昔的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寥寥數語似隨意而出,卻生動飄逸的刻畫出一副詞人早期遊玩生活的愜意與純潔天真的情趣生活。這首詞不單單是讀起來朗朗上口。
  • 李清照批評蘇軾的作詞技巧,那麼,蘇、李二人誰的詞學成就更高?
    簡單來說,李清照這段話就是認為蘇軾等人雖然學究天人,然而所作的詞只是沒有經過標點符號修剪過的詩罷了,而且還不諧音律,換句話說就是「不得要領」。02蘇軾:以詩為詞其實,從蘇軾的作詞風格來看,李清照的這一批評還真不冤。
  • 蘇東坡和彌爾頓,不同時空、不同文化的悼亡,卻有著一樣的真摯
    中西方的文化同樣歷史悠久,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可以說精彩紛呈,各具千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不僅僅表現在哲學思想上,在感情的寄託方面,由於文化的差異,同樣存在很多不同。這種不同,在悼亡詩這種「懷念亡故,感慨今夕」的文體中表現的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