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思念逝去的侍妾,寫了一首悼念詞,深情不輸《江城子》

2020-12-25 一盞茶吧

一提起「蘇軾」,不少人心中就會浮現出這樣的字眼,「樂天派」、「屢被貶」、「全能人才」、「美食家」。而說起他的愛情,自然也會讓我們吟誦出「十年生死兩茫茫」這樣的經典作品。

似乎在他的愛情上,我們只記得這首驚豔世人的《江城子》,記得他與愛妻王弗之間的愛戀。但卻忘了,在他的一生當中,還有另外的一位女子,蘇軾同樣為她寫了一首詞作。

蘇軾在與王弗成為夫妻的11年之後,王弗離世。再過十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被創作出,為了思念亡妻。

之後,他遇到了人生之中的另外一人,也就是侍妾朝雲。而在他們相伴數年之後,朝雲也離蘇軾而去。

人生之中先後的兩個伴侶都不能夠陪伴蘇軾一起走到生命盡頭,這也是一種人世的痛苦。而在60歲的時候,蘇軾又提起筆,寫下了對侍妾的真情真意。

一首《西江月·梅花》,是60歲的蘇軾對朝雲的悼念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整首詞作,短短的幾十個字,看似每一句都是在寫梅花,實際上,卻句句都是寫的他的佳人。

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惠州,但卻從來沒有對瘴氣害怕過,只是因為它自身的玉潔冰清。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梅花。

而派遣的這位使者,正是倒掛在梅花樹上的生著綠毛的小鳥。上片這幾句,蘇軾在誇梅花的超凡脫俗,連海仙都不禁豔羨起來,派使者過來探探究竟。

不過實際上也是在寫侍妾朝雲。蘇軾對於她的愛意與思念,讓已經逝世的朝雲在蘇軾的心目中,就如同這超凡脫俗的梅花一般。

而在詞的下片,蘇軾的寫法就更加巧妙了,寫梅花,亦在寫侍妾的美麗動人。素麵朝天,不屑於拿鉛粉來妝飾自己的容貌。即便是洗妝了之後,依舊還有唇紅不會褪去。

接著蘇軾又寫道,梅花的高尚情操,已經隨著曉雲而幻化成虛空之物。從此以後,自己不會再夢見梅花。王昌齡夢見梅花雲的那種夢境,不會再出現。

詞的上片,蘇軾從對梅花的描寫出發,在字裡行間中,都是對梅花高潔的讚嘆,可以跟其他詞人詩人的「詠梅」佳作媲美。而在下片,蘇軾就比較直觀地在詞句中融入了一些對人的描摹。

素麵」、「洗妝」、「唇紅」,蘇軾稱讚侍妾朝雲,不僅內在的品格如梅花一般,高潔又超凡,同時在外貌上,素麵朝天,也是有著花一般的美豔容顏。

這首詞,既是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確實是突顯了蘇軾不凡的才華。而且在末尾的兩句詞中,蘇軾也是顯示著這首詞作的主旨,指向的就是侍妾「朝雲」。

因為「梨花」即是「梨花雲」,這裡面的「雲」,承接的是前一句中的「曉雲」,同樣是代指了侍妾朝雲。再者,「曉」字也是「朝」的意思。這裡可以說是這篇詞作的一個精妙之處了,一個詞彙,就可以指向多種含義。

在詞語的用法上,它是這般的巧妙。而在情感上,蘇軾說曉雲已離去,自己也不會再做與王昌齡一樣的梅花夢,也正是指的,愛人朝雲逝去自己的心也如死灰

看得出蘇軾對於這人生中的第二位人生知己,也是情意滿滿,覺得對方失去了,自己的心也跟著死亡。

蘇軾的這首《西江月·梅花》雖然在名氣上,遠不及思念王弗時所作的《江城子》,不過在情感的表達上,在詞語的使用上,也算得上是驚豔世人的佳作。叫人讀了也心生感慨。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盞茶吧總結:

即使在實現人生理想的道路上,蘇軾一生走得都不太如意,但在感情上,他能夠遇到陪伴自己走過一段時光的知己,已是非常難得的事。

而且,對於王弗也好,對於朝雲也罷,都是濃烈又深厚的。這不禁讓人感嘆一句,才子蘇軾果然多情,更深情。

相關焦點

  • 賀鑄這首悼亡詞情意綿綿,完全可以比肩蘇軾《江城子》,同樣傷感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出可謂是震撼了北宋文壇,被稱為是千古第一悼亡詞,無人能夠超越,此詞一出餘詞皆廢,也就是說寫這一類的作品,後世沒有人能夠超越它,即使前面原本認為寫得不錯的作品,那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 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王弗的去世,讓蘇軾肝腸寸斷,他痛不欲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悼念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看到這裡,我們一定會以為蘇軾就此看破紅顏,終身不娶,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亡妻。
  • 秦觀這首《江城子》寫給愛情,比起寫給蘇軾的詞要哀婉纏綿
    宋哲宗元符3年,蘇軾得以自儋州北歸,途中與身在雷州的秦觀見了最後一面。此時的秦觀似乎早已遇見到自己的結局,在前一年就給自己寫下了輓詞,而亦師亦友的蘇軾前來探望,自然不希望他馬不停蹄背上,招待他喝了酒之後再走。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的悼亡詞《江城子》:懷念亡妻深情,抒發身世感傷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是北宋詩書畫全才蘇軾的著名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通過記夢直抒胸臆。其意真,其情切,句句發自內心,深沉哀悼,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 古詩詞:蘇軾的一首《江城子》,引發了多少共鳴!
    每一位詩人寫出來的作品,無論是知名與否,都與自己的親身經歷有或多或少的關係,甚至有的詩人雖一生不得志,但自己的詩詞卻流傳於世,也要感謝自己曾經的經歷,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接下來我們欣賞一下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古往今來,又引發了多少共鳴!
  • 蘇軾新婚之夜寫了一首詩,全篇把妻子誇上了天,如今再讀仍然肉麻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是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所作,這一年,他四十歲,擔任密州知州。正月二十日的晚上,他夢見了自己的原配妻子,當年那個站在初春綠草叢中的少女。如同生前一般明豔動人,他很想她,其實回望他曾經的愛情故事,便能知道他為何淚千行了。
  • 同樣的情感,不同的筆法,李清照寫婉約詞,悼亡之痛不輸蘇軾
    說起失去愛人的這種感情,宋代有蘇軾的驚世之作,看似無人可及。「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句將陰陽相隔的痛徹入骨的思念,寫得如此深沉深厚。而與其情相仿的另一首詞作,則讀起來哀婉動人,多了些許的婉約氣質,那就是李清照那一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這一首詞同樣是思念愛人之作,名氣沒有蘇軾的《江城子》大,但是真情實感卻不遜於他。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出了最深的思念,不愧為千古悼亡詞之首
    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開篇悲痛陳述,流注深情,生死殊途,兩地隔絕,茫茫邈遠,作者內心無限慨嘆:「不思量,自難忘。"生死異地,明知渺茫,不能思量,但又難於忘懷,不由自己。這兩句,看似矛盾,卻拓開一層,把詞人對亡妻深切思念之情充分地抒發出來。「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千裡相距,天各一方,有話也無法敘說,這是深切思念的進一層揭示,也為後文作有力的鋪墊。
  • 蘇東坡的深情:午夜夢回念亡妻
    但是他的名作中也有這麼一首詞,讀起來滿目悽涼,令人肝腸寸斷。這首詞就是《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首詞是蘇軾寫來悼念亡妻王氏的。據說蘇軾19歲時,與王弗結婚,倆人感情甚篤。遺憾的是27歲時王氏因病去世,蘇東坡非常難過。這首詞是後來蘇軾在做夢時又夢到自己的愛妻,心中思念感慨寫下的。詞開頭便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的詞千百年來無人能夠超越,一首經典的愛情詞,成為壓卷之作
    蘇軾橫空出世,以一已之力,把宋詞推向了另一個高度,達到了唐詩的水平,在這一點上,他對於宋詞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而他的詞也是最受大家歡迎,尤其是他的悼亡詞,寫得情深意重,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也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是宋詞裡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可以說是壓卷之作。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難度最大的一首詞,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
    而這種體裁的詩詞,在蘇軾以及學生秦觀的筆下,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賞花》蘇軾的學生秦觀曾經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迴文詩,名叫《賞花》「靜思伊久阻歸期而被稱為宋代第一大文豪,作為老師的蘇軾,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展現高超技藝的機會,其中有那麼一首悼亡詩,不僅難度極高,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蘇軾有一位十分喜愛的侍妾,名叫王朝雲。
  • 蘇軾這首詞,千古文絕,千百年來又有幾人能讀出詞中「愁」,精闢
    說到蘇東坡,大家就不得不想起他的古詩詞,而在他的古詩詞之中,有一首《江城子》,寫盡宋詞之婉約,寫盡古人之哀愁,寫盡亡妻之恩愛,可以說文絕千古,義重情長,有人說,蘇東坡愛的並不是她的小妾嗎,但是從這裡,你能見到他的真心實意給了誰?那麼還有一個問題,他的妻子並不是王弗,是包辦婚姻嗎?
  • 蘇軾見到友人的侍妾,寫下一首詞,安慰了世人900年
    作為文學家,蘇軾一生留下了2700多首詩作,362首詞作,其中包含許多名句,有些名句我們耳熟能詳,在時間的釀造下,更是流傳千古。其中「此心安處是吾鄉」是小編非常喜歡的一句詞,一直以來,這句詞以其豁達、淡然的心態,撫慰著許多人心靈。「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詞是蘇軾寫給友人王定國侍妾寓娘的一首詞。
  • 蘇軾問友人侍妾尷尬問題,她只答了8個字,蘇軾感動寫下千古名篇
    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中也說過:蘇東坡是他最喜歡的文學家,尤其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所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蘇東坡是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詞人,還是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他自己豁達的人生觀,對待艱難險阻淡然的態度治癒了後世每一個孤單的靈魂。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從思春女子一方面來說,那是由思念而引起的一場惱人春夢,她神魂飄揚,思念著、追尋著那個身在遠方的人。但這裡還沒有到思念之人的身邊,那邊卻早已被啼鶯驚醒了春夢。蘇軾卻將兩種情狀寫得既纏綿哀怨又輕靈飛動。正如劉熙載的評語:二者正在「不即不離」之間。
  • 李清照與夫君分別,思念對方寫下一首感人的詞,每一句都很深情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作為宋朝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作品中展現了不少她自己對於情感的表達,很多詞都寫得頗為深情。這是一首很感人的愛情名篇,通讀全篇,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意境悽美,然後才能感受到作者對於情感的抒發,雖然只有寥寥數字,但是其中充滿了作者的無限深情,讓人感動不已。這首詞寫在李清照剛剛嫁給趙明誠的時候,這個時候兩個人的感情還很好。
  • 髮妻王弗:蘇軾,不要你「千古第一悼亡詞」,只願此生與你長相守
    自古悼亡詩,從詩經《綠衣》、《葛生》到潘嶽的《悼亡詩》,元稹的《遣悲懷》,對亡人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思念一直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即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悼亡詞。
  • 蘇軾一首「迴環詩」詞,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黯然淚下
    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唐有李白,宋有蘇軾」,今天我們暫且不說李白,先聊一聊蘇軾、蘇東坡。蘇軾有一首詞可以說是頗有深意,這是一首獨特的「迴環詩」,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傷心欲絕,展現了蘇軾極其高潮的文字技巧,尤其這一首詞是悼亡詞是蘇軾較少的婉約詞,讀起來迴環往復、盪氣迴腸。這首詞就是《西江月·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