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悼亡詩,從詩經《綠衣》、《葛生》到潘嶽的《悼亡詩》,元稹的《遣悲懷》,對亡人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思念一直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
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即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悼亡詞。
這首詞,句句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感人至深,為千古悼亡詞之絕唱。
蘇軾一生共有三個伴侶:結髮之妻王弗、繼室王閏之、侍妾王朝雲。
十九歲時,蘇軾與十六歲的王弗相識,那時的他無意婚姻,曾欲隱身山林,尋仙學道讀詩書。
王弗的父親王方是四川眉州青神縣鄉貢進士,在山間的中巖書院教書。
山上有一方由山泉匯集而成的清池,如果有人臨池拍手,池中的遊魚就會循聲遊來。王方要學生為這方清池取個名字,來此散心的蘇軾脫口而出「喚魚池」,題名一出,馬上得到了王方的讚賞。
這時,王弗剛巧讓丫環給父親送來了自己的題名——「喚魚池」。
這樣的巧合,這樣的心有靈犀,成就了他們美滿的姻緣,如願結髮為夫妻。
婚後,二人恩愛情深,琴瑟調和,寒窗苦讀、有紅袖添香。
王弗為蘇軾生下了可愛的兒子,取名蘇邁。可惜天命無常,在兒子六歲時,年僅二十七歲的王弗就因病去世了。
這對蘇軾非常大的打擊,心中的沉痛可想而知。
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夜,蘇軾在密州,日日忙於救災、身心疲憊,夜裡忽然夢到了他日夜思念的妻子王弗。
十年的積聚,十年的隱忍,十年的相思,終於使蘇軾不能自已,淚流滿面。
當蘇軾從夢中醒來,悲不能睡,於是在沉痛中寫下這首句句是情、字字是淚的《江城子·記夢》。
上片提筆滴淚,寫盡相思之苦: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十年了啊,十年的時間,你我一生一死兩處茫茫。當年「喚魚聯姻」的美好一幕猶如還在昨天,可是時光已經走過了兩個十年。
十年生聚,十年離別,不想讓自己去思念啊,卻終難以忘懷!
難忘啊,難忘,春日對坐,「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夏日對弈,「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秋日賞菊,「菊殘猶有傲霜枝」;冬日賞雪,「雪花飛融暖香頰,頰香暖融飛花雪」……
十年,人生能有幾個十年!你的孤墳遠在千裡,我沒有地方跟你訴說心中的哀愁情思,你也一樣,找不到身在他鄉的我,和我共話夜夜的悲傷悽涼!
死生異路,我們怎能重逢?設想即使重逢,你卻不會識得我,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因為這十年來,沒有你的日子裡,我輾轉塵世,不幸,歷盡坎坷,艱辛備嘗。四十歲的我早已是雙鬢、滿面滄桑了!
下片記述夢境,訴說執著不舍的深情: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十年了,你終於入我夢來,還是那間房,那扇窗,你晨起正梳妝,我去牽你的手,卻牽不到了,彼此相望,卻連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淚水啊何止千行!
縱有千言萬語,卻唯有淚眼相對,一片迷茫,肝腸寸斷!不想醒來,卻又醒來,唯有淚痕依然在臉龐。
眉州,與密州遙隔千裡。送你回到家鄉後,我再沒能去看你一眼,千裡之外,沒有我的相伴,你的寂寞、悲傷又能和誰去訴說呢?
這些年,你一人獨臥泉下,該是何等的孤寂悽清啊!當年我在墳塋旁為你種下的萬棵青松是否還在,是否伴你日日夜夜、如我在旁?
不敢想,明月夜下、短松崗上,你我知音唱和,那是此生此世我悲痛斷腸的地方!何時我才能品盡這份悲傷,何時我會回到你的身旁?
整首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道盡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我想,王弗若地下有知,寧肯不要這首被稱為「千古第一悼亡詞」的《江城子》,只願與他做一對這世間最最普通的夫妻、相伴到老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