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詩詞,是一種特殊題材,最初的悼亡詩,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是丈夫為懷念故去的妻子而作,但是,隨著後世的發展,悼亡詩詞,已經不僅限於對亡妻的懷念了,對於親人、好友也可以抒寫悼亡之作。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可以說是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被譽為是「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的千古第一悼亡詞,詞曰: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其實,這首詞,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簡單的語言,便抒發了最為深痛的感情,讀之令人落淚。
除了蘇軾的這首「千古第一悼亡」詞之外,歷史上,其實還有許多非常著名的「千古名作」,此處我舉三例,供大家閱讀。
一、元稹的《離思》五首之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這首詩,有著強烈的抒情和感慨,譬喻極高,尤其是前兩句,在歷史上非常知名,可以說不亞於蘇軾的這首「十年生死兩茫茫」。
前兩句寫悼亡情懷,豪壯中帶著悲鳴,後兩句抒情,瑰麗但不浮誇,同樣能夠激起人們的共鳴,這首詩,被公認為是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的高峰。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除了能夠表達悼亡情懷之外,還能表現對愛情的專一和忠誠,千百年來引起了無數人的感慨,正因為有著這樣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這首詩,也成為了唐人悼亡詩中的絕唱。但是很遺憾,元稹寫得雖然感人,自己的私生活卻非常混亂,完全不像詩中所展現的那樣專一。
二、劉弇[yǎn]的《清平樂》
劉弇或許大家比較陌生,的確,他比起蘇軾、辛棄疾等人,知名度遠遠不如,其流傳下來的詞作,也並不多,但是這一首悼亡主題的《清平樂》,卻十分感人,是他的名作。詞曰:
東風依舊,著意隋堤柳。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雲魂。斷送一生憔悴,能消幾個黃昏!
詞中悼念的對象,是詩人的愛妾。這首詞用語簡單,以過去和現在進行對比,融情於景,寄託了無限哀思。
全詞籠罩著一種悲傷的感覺,雖然比不上東坡的「十年生死」,但是其真摯的感情,同樣令人不忍卒讀,尤其是末二句,真是非傷心人不能道。一個「能」字,將感情的深度和感染力,渲染到了最高峰。
三、納蘭性德的《浣溪沙》
納蘭性德的結髮妻子盧氏,多才多藝,與納蘭婚後琴瑟和諧,但是,好景不長,成婚僅僅三年,妻子便亡故,這對於納蘭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首詞,也是為悼念亡妻所作。詞曰: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此詞上片寫如今,下片寫回憶,將上片的孤獨,與下片回憶中的歡樂,交織成了最悽美的樂章。懷念、悲傷、惆悵、孤獨……各種感情紛至沓來,讓我們看到了納蘭內心的脆弱,亡妻之痛,久久不能平復。
雖然妻子與納蘭陰陽兩隔,但是那份感情,卻永遠是美好的,是活在回憶中的,而且,曾經那麼常見的日常瑣事,現在都成了最甜美的回憶,讀詞至「當時只道是尋常」,令人無限哀思,忍不住潸然淚下。
西風、黃葉,獨立、沉思,亡妻之痛,一旦激發,便引起了最沉重的哀傷,即便是如我們讀者,也被詞人的感情所感染,心情久久不能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