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夫妻之間的綿綿情誼、愛之深刻有時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即便如此,在古代詩人中,詩人還是會琢磨思索,窮盡一切辭藻,將對妻子的愛寫進自己的詩詞中。尤其是遇到自己的愛妻早逝,詩人悲痛哀思之情無法排解時,便將心中的痛苦化作幾句詩詞,用以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
關於悼亡詞,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九歲時與妻子王弗結婚,兩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而且王弗知書達理、謙虛謹慎,是蘇軾的得力助手。可惜好景不長,王弗在二十七歲時突然離世,這對蘇軾是極大的打擊,並在十年之後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詞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由於這首詞傳唱度很高,流傳廣泛,又被納入了中學語文教材,可以說凡是喜愛詩詞的人沒有不知道這首詞的,所以今天不在重點分享這首詞。
納蘭性德,清朝最著名的詞人之一,大學士明珠的長子,博學多才,對歷史、天文、音樂、地理、佛學等都有研究,深受康熙帝的寵愛。同樣是十九歲的年紀,納蘭性德娶了兩廣總督之女盧氏為妻。盧氏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後兩人也是情投意合、夫妻恩愛。
現實總是殘酷的,納蘭性德的婚姻比蘇軾還要不幸,結婚後第三年,盧氏就因難產去世,這給納蘭性德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此後他寫了很多悼念亡妻的詞作,每首詞都透露出對妻子無比的思念。下面這首就寫於妻子去世後不久。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詞的第一句就體現出詞人痛徹心扉的狀態,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哽咽得沒有一點聲音,無聲的哭泣比有聲的哭泣更加讓人覺得酸楚。「只向從前悔薄情」,詞人開始嚴厲自責,後悔當初太薄情,不好好珍惜兩人在一起的時光,其實詞人未必「薄情」,自責的話語更顯示出詞人對亡妻深刻地愛。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丹青」指亡妻的畫像,詞人睹物思人,看到妻子的畫像,想起往日的甜蜜,如今卻天各一方,不禁更加悲痛,悽苦的內心溢於言表,模糊的淚眼,心都碎了,腸也斷了,再也無法握筆填詞。
到了詞的下片,詞人開始回憶與妻子訣別時的哀痛,「別語忒分明」,雖未言明訣別時具體說了什麼,但不難猜測肯定包含著妻子的肺腑之言、衷腸之語。「午夜鶼鶼夢早醒」,「鶼鶼」就是比翼鳥,比翼齊飛的美夢在半夜裡突然被驚醒,這一句比喻他們夫妻二人情深蜜意的幸福生活突然就中斷了。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這句化用了唐明皇聽見風鈴聲思念楊貴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發出詞人苦恨好景不長、好夢易醒、想念亡妻的悲痛感情。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雖然沒有蘇軾的出名,但是所表達的思念之情,悲痛欲絕的狀態絲毫不亞於蘇軾之作。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為悼念亡妻前後一共寫了十五首之多,足見納蘭性德的用情至深、思妻之痛。
李煜的這首《相見歡》,歡快的詞牌表面,更加反襯出亡國後的悲痛
上學時被詩中景色所震撼,現在讀來,委婉含蓄的願望才最觸動人心
李白的這首詩,採用獨特的格式,把悲秋和相思寫到了極致
李白的這首詩,看似熱鬧的場面,背後卻是無限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