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悼亡詞,兩位偉大詞人的思妻之作,每每讀來都不禁淚如雨下

2020-12-10 墨杉詩詞

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夫妻之間的綿綿情誼、愛之深刻有時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即便如此,在古代詩人中,詩人還是會琢磨思索,窮盡一切辭藻,將對妻子的愛寫進自己的詩詞中。尤其是遇到自己的愛妻早逝,詩人悲痛哀思之情無法排解時,便將心中的痛苦化作幾句詩詞,用以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

關於悼亡詞,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九歲時與妻子王弗結婚,兩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而且王弗知書達理、謙虛謹慎,是蘇軾的得力助手。可惜好景不長,王弗在二十七歲時突然離世,這對蘇軾是極大的打擊,並在十年之後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詞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由於這首詞傳唱度很高,流傳廣泛,又被納入了中學語文教材,可以說凡是喜愛詩詞的人沒有不知道這首詞的,所以今天不在重點分享這首詞。

納蘭性德,清朝最著名的詞人之一,大學士明珠的長子,博學多才,對歷史、天文、音樂、地理、佛學等都有研究,深受康熙帝的寵愛。同樣是十九歲的年紀,納蘭性德娶了兩廣總督之女盧氏為妻。盧氏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後兩人也是情投意合、夫妻恩愛。

現實總是殘酷的,納蘭性德的婚姻比蘇軾還要不幸,結婚後第三年,盧氏就因難產去世,這給納蘭性德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此後他寫了很多悼念亡妻的詞作,每首詞都透露出對妻子無比的思念。下面這首就寫於妻子去世後不久。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詞的第一句就體現出詞人痛徹心扉的狀態,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哽咽得沒有一點聲音,無聲的哭泣比有聲的哭泣更加讓人覺得酸楚。「只向從前悔薄情」,詞人開始嚴厲自責,後悔當初太薄情,不好好珍惜兩人在一起的時光,其實詞人未必「薄情」,自責的話語更顯示出詞人對亡妻深刻地愛。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丹青」指亡妻的畫像,詞人睹物思人,看到妻子的畫像,想起往日的甜蜜,如今卻天各一方,不禁更加悲痛,悽苦的內心溢於言表,模糊的淚眼,心都碎了,腸也斷了,再也無法握筆填詞。

到了詞的下片,詞人開始回憶與妻子訣別時的哀痛,「別語忒分明」,雖未言明訣別時具體說了什麼,但不難猜測肯定包含著妻子的肺腑之言、衷腸之語。「午夜鶼鶼夢早醒」,「鶼鶼」就是比翼鳥,比翼齊飛的美夢在半夜裡突然被驚醒,這一句比喻他們夫妻二人情深蜜意的幸福生活突然就中斷了。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這句化用了唐明皇聽見風鈴聲思念楊貴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發出詞人苦恨好景不長、好夢易醒、想念亡妻的悲痛感情。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雖然沒有蘇軾的出名,但是所表達的思念之情,悲痛欲絕的狀態絲毫不亞於蘇軾之作。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為悼念亡妻前後一共寫了十五首之多,足見納蘭性德的用情至深、思妻之痛。

李煜的這首《相見歡》,歡快的詞牌表面,更加反襯出亡國後的悲痛

上學時被詩中景色所震撼,現在讀來,委婉含蓄的願望才最觸動人心

李白的這首詩,採用獨特的格式,把悲秋和相思寫到了極致

李白的這首詩,看似熱鬧的場面,背後卻是無限的孤獨

相關焦點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出了最深的思念,不愧為千古悼亡詞之首
    蘇詞內容廣泛,題材新穎,除較多的政治抒懷詞、詠物抒情詞,還有一部分思親、念友的詞,《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初讀是在初中,當時僅是模糊覺得情真,詞好,找了個小本本抄下來。現在一轉眼大學都快畢業了,雖然愛情沒遇到幾次,但每每獨坐靜思時再細細體會其中真味,總是可以落下淚來。
  • 悼亡詞的文化意蘊——讀賀鑄《鷓鴣天·半死桐》,兼與蘇詞比較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兩首詞,被譽為"詞壇悼亡雙絕",它們分別是蘇軾的《江城子-記夢》和賀鑄的《鷓鴣天-半死桐》。這兩首詞在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方面結合得天衣無縫,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作者飽含深情地追憶了與愛妻的溫馨生活場景,深情地表達了他們對亡妻濃濃的相思。可以說這兩首詞體現了人性的深度,是最具有悲劇情懷的悼亡詞。
  • 同樣的情感,不同的筆法,李清照寫婉約詞,悼亡之痛不輸蘇軾
    她的創作之中有很多是悼亡其丈夫的哀傷之作。說起失去愛人的這種感情,宋代有蘇軾的驚世之作,看似無人可及。「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句將陰陽相隔的痛徹入骨的思念,寫得如此深沉深厚。而與其情相仿的另一首詞作,則讀起來哀婉動人,多了些許的婉約氣質,那就是李清照那一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這一首詞同樣是思念愛人之作,名氣沒有蘇軾的《江城子》大,但是真情實感卻不遜於他。
  •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失去愛,讀古人的悼亡之作,你會感同身受!
    一切美好都成過往,怎不令人肝腸寸斷!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唐琬已離去四十年了,沈園的柳樹也老得不吹飛絮了,自己也行將化做稽山上的一捧泥土,但是還要忍不住來憑弔故人的遺蹤,灑下一把傷心的眼淚。這首詩就是作者在沈園一邊蹣跚著,一邊喃喃自語,發出的內心獨白,幾乎全用白描,但字字都是血淚,讓人撕心裂肺!
  • 納蘭容若最悽涼的一首悼亡詞,句句哀傷,讀一次哭一次
    他給盧氏寫過很多悼亡詩,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那首《浣溪沙》,讀一次哭一次。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在妻子亡故後寫下感人肺腑的悼亡之作,潘安的《悼亡詩三首》、元稹的《離思》、賀鑄的《鷓鴣天》,無一不是精品。而納蘭的這首即使比起有著「千古第一悼亡詞」之稱的《江城子》也是不遑多讓,尤其是最後7字,說出了很多男女的心聲,令人肝腸寸斷。「誰念西風獨自涼」,開頭一句便點明了季節——深秋。
  • 蘭學茶座:自古詩人極少有懷妻之作,納蘭性德獨享悼亡詞盟主
    納蘭性德的幾十首悼亡詞,就是這樣的作品。悼亡之作是中國古典詩歌中一個古老而特殊的文學題材。悼,懼也,傷也,哀也,從心卓聲。悼亡是對亡者哀痛之意。以悼亡為主題的作品最早可追溯到詩經,《邶風·綠衣》詩以綠衣起興,對亡妻親手縫製的綠衣詳細地進行入微的描寫,表現出作者睹物思人、珍物神傷的悲痛。此詩對後代同類題材詩歌創作有著深遠影響。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深夜夢見亡妻,他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讓人淚崩
    如果要你說出古代詩詞都有哪些題材,你肯定都能隨便例出幾個,比如愛情、親情、哲理、送別、勸學、諷刺等等。但如果要你舉出這些題材中最讓人不忍卒讀的一種,你還能舉得出來嗎?我相信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都學過北宋大文豪蘇軾一首著名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的題材就是能讓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
  • 千古絕唱——納蘭性德的悼亡詞
    蘇軾曾為髮妻王弗寫下了一篇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更多體現的是一種豁達。而納蘭性德對悼亡詞的創作和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的作用。他的悼亡詞數量之多,這是前人所沒有的。他與妻盧氏門當戶對,情投意合,感情深厚。
  • 納蘭性德深情至極的一首詞,年少時讀不懂,讀懂已非少年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宋代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這首悼亡詞,相信大家都從中感受到了綿綿不盡的深情和哀傷。作為我國詞苑的一朵悽豔奇葩,悼亡詞無疑要比其它類詞的感情更為深厚。可謂是情真意切,字字血淚。
  • 歷史上這3首著名的悼亡詩詞,和蘇軾的《江城子》一樣感人
    悼亡詩詞,是一種特殊題材,最初的悼亡詩,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是丈夫為懷念故去的妻子而作,但是,隨著後世的發展,悼亡詩詞,已經不僅限於對亡妻的懷念了,對於親人、好友也可以抒寫悼亡之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其實,這首詞,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簡單的語言,便抒發了最為深痛的感情,讀之令人落淚。
  • 清明時節讀悽美悼亡詩:他們在文字中追憶愛人,闡述思念
    此時,生死兩相隔,思念無盡,追憶愛人的悼亡詩也應運而生。《辭源》對悼亡詩解釋為:「潘嶽妻死,賦《悼亡》三首,後因稱喪妻為悼亡」。繼潘嶽、元稹等人創作的悼亡詩之後,從宋朝開始悼亡題材進入了詞的創作領域,蘇軾為悼亡詞之首。蘇軾(1037-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軾一生有兩任妻子,一位侍妾。蘇軾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弗,王弗十六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對蘇軾來說,王弗不僅是妻子,也是諍友,可惜,王弗二十六歲就去世了。
  • 蘇軾一首「迴環詩」詞,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黯然淚下
    蘇軾有一首詞可以說是頗有深意,這是一首獨特的「迴環詩」,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傷心欲絕,展現了蘇軾極其高潮的文字技巧,尤其這一首詞是悼亡詞是蘇軾較少的婉約詞,讀起來迴環往復、盪氣迴腸。這首詞就是《西江月·詠梅》。
  • 蘇東坡和彌爾頓,不同時空、不同文化的悼亡,卻有著一樣的真摯
    祭祀文學作品在古今中外的社會發展歷史和文學發展進程中,都有明顯的發展脈絡和具體記載,悼亡詩即是此類題材中的精華代表作之一。《江城子》&《悼亡妻》:中西方悼亡詩中的代表作品01.《江城子》:中國的第一首悼亡詞。
  • 蘇軾的悼亡詞《江城子》:懷念亡妻深情,抒發身世感傷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是北宋詩書畫全才蘇軾的著名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通過記夢直抒胸臆。其意真,其情切,句句發自內心,深沉哀悼,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蘇東坡與結髮妻子王弗結婚時才十九歲時,王弗小3歲,漂亮賢惠,夫妻鶼鰈情深。然而十一年後,王弗卻撒手西去,帶給蘇軾沉重的打擊。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對於兩個相愛的人,最悲痛的莫過於兩個人天各一方、陰陽相別,在詩詞中也有很多詩人對已故的愛人的悼亡詞,字字句句纏綿悱惻、那種深入骨髓的痛,讓人讀之無淚痛斷腸。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這首詠梅詞,沒有一個「梅」字,卻生動形象,被稱為第一梅詞
    所以不管是哪位文人墨客所描寫得梅花,再或者是在蘇軾的詞句裡,字裡行間都表達出詩人詞人對梅花性格品質的歌頌和追求。特別值得後人揣摩的就是蘇軾寫的一首詞,全詞中雖然沒有一個「梅」卻仍然被人津津樂道的稱讚為描寫梅花的第一人,這樣的稱讚實在少有。
  • 一首清代的悼亡詞,非常感人,結尾一句更是千古名句
    今天和大家介紹的這位詞人,名字叫納蘭性德。納蘭性德天資聰慧,二十二歲中進士,之後一直留在康熙皇帝身邊,擔任侍衛之職。今天來欣賞的這首詞,就是納蘭性德的代表作—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