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古代詩詞歌賦中具有很多意義,讓古代的很多的文壇大家都很喜歡它,也在很多文壇大家的筆下發揮著重要的意向作用。
梅花都盛開在寒冷的冬天,在凜冽的寒風中依舊屹立不倒,具有著冰清玉潔的雅致,從不爭名奪利,在白雪皚皚的世界中,有一些星星點點的顏色,增添一抹色彩。
任憑冰冷的白雪壓在他的枝幹上,也絕不會低頭彎腰,仍舊傲霜鬥雪,不像春天裡的花骨朵一樣處處顯示自己的美麗,保留著自立自強的性格,高貴而典雅。
正是如此的性格品質才成為了文人騷客的追崇,願意讓梅花盛開在自己的筆下,願意盛讚它,喜愛它,願意用梅花藉以表達自己的情懷。
所以不管是哪位文人墨客所描寫得梅花,再或者是在蘇軾的詞句裡,字裡行間都表達出詩人詞人對梅花性格品質的歌頌和追求。
特別值得後人揣摩的就是蘇軾寫的一首詞,全詞中雖然沒有一個「梅」卻仍然被人津津樂道的稱讚為描寫梅花的第一人,這樣的稱讚實在少有。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詩詞,看看他的過人之處究竟在哪裡。
這一首鼎鼎有名被人稱讚的著作---《西江月·梅花》,整首詞的表層意思是在描寫梅花的形態體貌以及在歌頌梅花傲骨不屈的品質。
然而事實上是在借梅花高潔的品質悼念自己的十分喜歡的愛妾所寫。表面上是在寫自己的品質,卻又另含深意。
01用梅花代表自己,不被周圍環境所毒害
上片寫的是嶺外梅花玉骨冰資。文章的最一開始「玉骨」這個詞語直接點出了梅花不懼寒冷的旺盛生命力。直截了當地歌頌更加表現了蘇軾對梅花的喜愛與讚美。
而這首宋詞是蘇軾當時謫貶於惠州所作,此時的惠州已經被瘴氣侵襲,可是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
絲毫不害怕瘴氣的毒害,表面在讚美梅花的品質特徵,而這些其實都在暗示朝雲堅貞不屈的性格。
緊接著又用「冰姿」描寫出梅花淡雅的姿態,像神仙一樣的模樣。如此的美麗傲骨自然引起了海上神仙的愛羨。
海仙因為特別喜歡梅這種植物,所以常常派來綠色毛髮的使者探望照顧,以上數句形象生動地勾勒出梅花超塵脫俗的高潔品質。
02痴情人的模範,用梅花表達對愛妾的懷念
整個作品的下半部分追寫梅花的外貌。素麵等形容人的詞語,形容梅花「天然去雕飾」的美。
這樣熱而奔放的美就算梅花全部凋謝,也會有紅色絢麗奪目。用景色來比喻故去的人,表達出作者對梅花的讚美和對愛妾的懷念。
整句話借用了梅花,來表現出自己的情感,還能夠讓讀者主動代入進去,這份感情的確是浸透了骨髓的。
而整篇詞的最後一句話寫出了蘇軾對熱愛梅花的高尚情操已經變成了什麼都沒有。從此夢裡無梅花,已與昌齡兄不同,再也不會像王昌齡一樣夢見梨雲花那樣夢見梅花了。
蘇軾的這一詞被後來的楊慎高度稱讚為「古今梅花第一詞」殊不知是為愛妾朝雲所作的悼念詞。
蘇軾所寫中被我們大家所熟知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悼亡詞,這樣的深情描繪也還是會讓我們感動到忍不住感嘆或者流淚。
在這首詞裡缺少了那份感天動地的氣魄,多了一份平和與讚美。聞者流淚,聽者傷心,相信這樣超凡脫俗的愛情,世間少見。
蘇軾被貶之前,在朝堂之中又何嘗不是如梅花一般,傲骨獨立呢?奈何如此豁達之人,不適合在官場生存。這樣的性格,也導致蘇軾接連被貶,從此將才情寄托在山水之中。
如何全面地認識蘇軾?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他的作品開始。但很多朋友會覺得單一的詞句,難以客觀了解,推薦這本《蘇軾詞傳》,通過他的詞,對蘇軾的一生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
也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為你展現出幾個詞人真實而詩意的生活。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宋詞,和詞人「靈魂交流」,感受流傳千年的古風韻味。
總結:在寫這首詞的時候,東坡已經是一個年逾六十的老人了,對很多事情已經看得更加通透,已經不再有那麼似火熱烈的感情表現了,更多的是平靜的愛意和追念。
在生命的末年,這個年逾花甲的老人等於總結了自己的生命。一位痴情的浪漫詩人,能夠借梅花來表達對死去的愛妾的悼念,這時間恐怕沒有幾個情種可以做到。
而蘇東坡僅用了寥寥數語,便能夠讓讀者看出了自己的處境,以及自己的心中所想,證明蘇軾的確是一名難得的偉大的文學家,而這個作品也是一個偉大的作品。能夠讓人同作者感同身受,證明了蘇東坡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