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具有排毒、解毒的功效,不僅能減少毒素對肝臟毒害,還能分泌膽汁促進腸胃消化,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個器官。
此外,日常飲食不注意,還易對肝臟造成一定損害,日積月累,還會增加肝臟病變機率。
肝臟內還缺乏痛感神經,發生病變後,人體難以察覺,這也是為何很多肝病患者在中晚期才檢查出自己患了肝病。
「1種水」已被世衛組織曝光或會傷肝,勸你少喝
這「1水」,指的就是——酒。
世衛組織曾從100個肝病患者中做過調查,其中4層的人,都有長期喝酒的習慣。
肝臟作為人體的代謝器官,酒精攝入人體後,90%的酒需要肝臟進行代謝、解毒,最終經過肝臟代謝後,會轉化成乙醛毒害肝細胞,你若有經常飲酒的習慣,勸你趁早改掉。
酒在醫學上被稱為乙醇,進入人體後,經過肝臟代謝會轉化成乙醛損害肝細胞,若長期飲用,肝臟會處於勞累的狀態,代謝負擔也會加重,嚴重時還會導致肝臟組織纖維化以及肝硬化。
肝病在發展過程中,身體會發出「信號」提醒我們
信號1:異常出血
肝病患者在發展過程中,還會出現異常出血,出血部分主要表現在牙齦、消化道、鼻腔。
肝臟具有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肝病來襲後,參與凝血因子的合成會出現障礙,隨之導致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含量減少,最終與血小板參與凝血的時候,會出現異常,從而表現出異常出血。
信號2:頻繁乏力
生活中若出現經常乏力的症狀,多數人會認為是過於勞累的緣故,很少會聯想到肝臟的問題。
殊不知,肝臟病變後,對體內一種酶的合成會出現異常,隨之會導致血液中的膽鹼酯酶含量減少,此酶在人體的作用是輔助神經、肌肉結合的,含量減少後,人體自然就會感覺到乏力。
信號3:經常腹瀉
生理上,腹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症狀,多數由於吃了不健康的食物以及不消化的原因,通過服用治療腹瀉的藥物可得到一定的緩解。
肝病導致的腹瀉是經常性的,而且吃治療腹瀉的藥也沒有太好的緩解,因為肝病導致的腹瀉主要是因為消化道內缺少膽汁的緣故。
膽汁是消化道內一種輔助消化的液體,由肝臟進行分泌並儲存到膽囊中,肝臟發生病變後,對膽汁的分泌能力下降,最終消化道內就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的症狀。
保護肝臟健康,養成良好習慣很重要
首先,多喝水
微量元素是維護健康的基礎成分,其中水蘇鹼、硒元素、類黃酮對肝臟的益處非常多。
水蘇鹼具有溶解脂肪的作用,可加快人體血液循環,減少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還可減輕肝臟代謝負擔;
類黃酮能幫助肝臟加快垃圾、毒素代謝,提升肝臟代謝效率,降低肝臟病變機率;
硒元素具有輔助損傷肝臟的能力,減少毒素對肝臟的損害,呵護肝臟健康。
上面三種元素可以在雲臺冰菊中提取出來,溫水泡服,人體更易吸收。
其次,常吃蔬菜
蔬菜中的營養成分非常多,經常吃能補充人體所需營養,還能減少體內垃圾、毒素,保護肝臟健康。
對肝臟有益的蔬菜品種非常多,比如:綠豆、西藍花、大蒜等,以上幾種蔬菜經常吃,能減輕肝臟代謝負擔,促進新陳代謝。
成年人每天補充500g的蔬菜就可滿足人體所需,養成愛吃蔬菜的習慣,有益肝臟健康。
還要,按時休息
每天養成按時休息的習慣,有益肝臟健康。
休息的儘量保持在晚上的11點之前,以為這個時間是肝臟的黃金代謝期,若不睡覺會影響肝臟正常代謝,損害我們肝臟健康。
人在熬夜的時候,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肝血,缺少肝血後就會影響我們健康,此外,經常熬夜還會導致垃圾、毒素不能及時被代謝掉,時間久了,肝臟就易誘發病變。
小知識:
保持愉悅的心情,有益肝臟健康
擁有一個好的心情,有利於肝氣生發,更好地調節氣血。
生活中若遇到一些不開心事情,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中醫上有講過:「怒傷肝」,若經常生氣會影響肝臟健康,因為人在生氣的時候,人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從而加快肝臟代謝負擔,日積月累,肝臟就易遭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