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用品店能「活」下去嗎?孩子的錢還好賺嗎?

2021-01-15 晉品財經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李若男

母嬰用品商店內消費者正在結帳。

都說孩子的錢最好賺,這句話一點都沒錯。帶著小孩去趟母嬰用品店,看見玩具抓著不放、拿著衣服就想試一試,最後只好全部買單。近些年,和母嬰用品有關的行業熱度一直很高,隨著消費升級及二胎政策的推行,母嬰用品的需求也隨之逐年擴大。這個行業內,新加入者源源不斷,轉行離開者也不在少數。如今面對各類衝擊,母嬰用品實體店未來還活的下去嗎?

前赴後繼進出行業

「銷售母嬰用品的地方不少呢,家周圍臨街的門面就有兩家,雙塔商城裡面經營這些用品的也不少。」王敏在太原雙塔寺街東崗路附近的小區居住,雖然小孩才2歲,但幾年前就開始關註銷售母嬰用品的地方。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就有散步的習慣,以家為中心,輻射周圍步行二十分鐘能到達的地方,銷售母嬰用品的臨街門面就差不多有十家,常常會進去逛一逛。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省城各個小區的沿街商鋪都能看到母嬰產品店的身影,記者打開手機地圖以「省人民醫院」為中心搜索附近母嬰產品店,優愛母嬰、媽媽好寶寶、米氏孕嬰童、貝樂母嬰……有十餘家銷售母嬰用品的店鋪。這些店鋪中,有社區母嬰產品店,也有商城母嬰產品店;有能堅持經營多年的老店,也有開業時間不到一年的新店;有全國知名的連鎖店,也有默默無聞的單店。

「傳統的母嬰產品店肯定是在走下坡路,現在消費升級、渠道多樣、競爭還這麼激烈,幾年前的經營模式怎麼能跟得上現在的銷售思路?」閆姐有兩家母嬰產品店,其中一家是前年開的。她自己有兩個孩子,很明白家長給孩子花錢的心情,而且自己的需求也非常大,開店還能間接節省一些開銷。她的第一家店有二十多平米,開在塢城路的許西社區附近。因為距離家近,就是按照「薄利多銷」的觀念經營,光顧的也都是周圍的鄰居,多年來生意比較穩定。第二家店開在距離不遠的另一家社區門口,平時弟妹看店,她只在周末時候去看看。今年前三個月生意冷清,現在銷售量也慢慢有所回升。談及今後銷路,她相對樂觀。

「全面二胎政策對母嬰產品市場有著積極促進效用,未來新生兒規模肯定還有增長潛力,所以這行還是會穩步發展的。尤其是像咱們這三四線城市,生二胎的家庭還是挺多的吧。我加盟的是個母嬰產品品牌,樓下銷售母嬰用品,樓上是嬰幼兒遊泳的地方。」焱君新店已經裝修完畢,在為正式營業做準備。

有人新開店,也有人離開了這個行業。「生意不好做啊,你看看這周圍的店鋪,多少家門口貼著『出租』『轉讓』的信息,裡面也有幾家母嬰產品店呢。」在長風街平陽景苑的小區內,很多店鋪都在轉租,小區居民指著其中沒有門頭的一家告訴記者,以前就是賣母嬰用品的,平時路過就感覺冷冷清清,沒啥顧客,開業還不到一年,現在就已經關門了。

隨著實體門店客流量的下滑,能堅持經營多年的母嬰用品店數量顯然不多,這個行業「躺著掙錢」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了。

不能單純打價格戰

5月15日,在長風街沃爾瑪超市,「多買多省」紅底白字的促銷牌子幾乎擺在每種商品前面,「好奇鉑金裝箱裝紙尿褲原價298元,現價188元。幫寶適一級幫&清新幫滿200元立減50元、滿450元立減150元、嘉寶輔食滿99元減20元、滿199元減45元……」各品牌的促銷活動也是比比皆是。「近幾個月銷售都不太理想,上個月銷售任務都沒有完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活動力度大消費者買的就多、力度小消費者買的就少,銷售量多少全靠廠家和超市的活動,最近活動力度挺大,當月的銷售任務應該能完成。

「今年上半年的房租都掙不回來,和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額下滑了至少30%,得想想辦法提高銷量。」5月14日,在迎新街的一家母嬰店,因為跟記者比較熟悉,店主一見面就開始抱怨,她計劃通過跟消費者多溝通、跟同業者取經等方式找到拓寬銷售的渠道。這家店開了近三年時間,銷量一直不溫不火,全靠周圍兩三個小區的消費者「老帶新」的銷售方式維持生存。前一時期,不到五百米處又開了一家母嬰店,同質化競爭很嚴重,只能在價格上一降再降,這種競爭誰家日子都不好過。

「談不上創新,就是迎合市場變化,現在標品價格很透明,幾乎沒有利差,你賣多少,網上賣多少,一查就知道。所以只能從產品差入手。希望今年收入能和去年持平就行。」任姐的母嬰產品店開了快十年,她告訴記者,前幾年母嬰產品店幾乎就是零售業態中的「香餑餑」,靠著進貨賣貨掙差價的簡單邏輯就能有不菲的收入,比如去服裝城十塊一件進的品牌小背心,放店裡按標價打八折賣都不愁銷路。但如今母嬰產品店遍地開花,生意不好做了。她從去年開始學習做直播銷售,效果不太理想。連鎖店、電商平臺等各方面的衝擊,讓她進退兩難,只好再找一些能有產品差的東西。

「純粹靠價格提高銷量和消費者復購率,雖然是不可或缺和最為普遍刺激消費的銷售模式,但從長遠看效果也許會越來越差。」小田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五年,他告訴記者,縱觀整個市場,無論哪種銷售渠道,打價格戰都是其中最常見的銷售模式。今年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一方面收入不穩定,消費比較謹慎,另一方面可能前期有大量囤貨的行為,提前透支了消費。他表示,他們有個200多家母嬰用品從業者的群,裡面也常常討論營業額下滑、怎麼促銷的話題,他始終認為,從差異化和服務上想辦法才能找到出路。

擴張連鎖店也不少

在一些母嬰產品店面對尷尬局面進退兩難的時候,也有一些母嬰產品店開的風聲水起。

「我這家店太小了,最近看中個地方,準備跟房東再談談價格就租下來。」柴小姐就準備在原來店面附近另租一家面積大一些的店鋪。她說,很多客戶沒事就帶著孩子在店裡玩耍、交流,因為自己擁有育嬰師的資格證,也參加過催乳師培訓,除了產品外,還可以提供更專業的知識和服務,老客戶新客戶都比較穩定,常常對店裡環境提意見,正好今年房租低就擴大下門面。

此外,部分連鎖母嬰產品店也有「擴張」的計劃。「我們經營的超過10000個,2018年全年銷售額首次突破1億元,成為山西母嬰產品市場門店數量拓展最快、市場份額佔有率最高、服務客戶群體最多的母嬰連鎖品牌。2019年全年銷售額2.1億元。今年雖有疫情,但銷售額依然保持穩步增長。」張雙龍是「小飛象」母嬰品牌晉蒙分公司總經理,他表示過去8-10年,母嬰零售市場的供需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現在需求旺盛,但供給不足。這一階段,由於信息不對稱,小門店很難獲得供應鏈支持。為拓寬銷售渠道,今年會繼續加快門店數量的拓展步伐,計劃拓展直營門店25家,加盟合伙人門店50家。他告訴記者,未來會考慮將銷售渠道由實體零售轉移到網際網路線上銷售,計劃打造提供商品、解決問題、建立互動等多功能母嬰社交平臺閉環服務系統,擴展生活便利功能。也會開通跨境購服務,未來將實現電商、APP、門店、目錄及異業聯合等多技術平臺共同發展,在「網際網路+」時代借勢而上,為孕媽媽和孩子提供更加便利貼心的專業服務。

他認為,擴店計劃不僅僅是他們這個品牌有,放眼全國母嬰產品零售市場,會發現全國性與區域性母嬰產品連鎖店都在不斷發展中。一方面,「孩子王」、「蘇寧紅孩子」等全國性母嬰連鎖都在快速擴張;另一方面,不少優質的區域性母嬰產品零售在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加強自身優勢。規模大、供應鏈完善、有資本加持是全國性母嬰產品連鎖的優勢。未來不同門店都會有其自身發展空間:全國連鎖依託資本優勢繼續擴張;區域性母嬰產品連鎖店保持小而美的特點,小範圍也會重組和兼併。最終母嬰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就是幾個大的連鎖品牌利用優勢,不斷擴張,直至佔據全部市場份額。

相關焦點

  • 多名幼兒喝假奶粉成「大頭娃娃」,是母嬰店無良,還是家長無知?
    這些孩子在體檢時被查出牛奶過敏,醫生建議家長選購胺基酸奶粉。家長來到母嬰店,母嬰店導購員強烈推薦「倍氨敏奶粉」。店員說是專門針對這種寶寶喝的,而且還會治療過敏。這些回答更讓家長堅定了信心,有的孩子一喝就是2年,喝了89罐。事情曝光後,母嬰店才說「沒有營養」。誰曾想到,家長信賴的母嬰店會把飲料當作奶粉賣給消費者。飲料到一般商店買得了,也不需要花這麼多錢。這個「奶粉」到底有沒有問題呢,最新進展來了。
  • 小縣城母嬰店的經營之道:免費給寶寶洗澡,這便宜你佔不佔?
    如果你是他們家的新客,買完母嬰用品結帳的時候,他們會問你有沒有會員卡,沒有的話直接辦理,以後可以用積分換東西。辦理完會員卡以後,他們還會給你一張寶寶免費洗澡卡,以後帶孩子來他們母嬰店洗澡不花一分錢,而且有需要的話,洗澡之前還可以免費給寶寶理髮。
  • 母嬰店真的是暴利?
    2、母嬰市場為什麼從增量轉向存量市場?3、孩子王為什麼是線下估值最高的母嬰店?4、愛嬰室為何只有孩子王估值的1/5?5、新型純進口品牌為何在這幾年異軍突起?6、小白做一家母嬰店到底能不能賺錢?二、母嬰市場為何會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一位從業者向我們坦言,十幾年前開母嬰店基本上就是搶錢的節奏,其原因也並不難理解,之前母嬰店大多以渠道為核心,掙錢的方法也很簡單——即在合適的位置,賣合適的東西,便可輕而易舉的掙到錢。
  • 一般的母嬰店開下來要多少錢?加盟費是多少?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母嬰店最新資訊 > 正文 一般的母嬰店開下來要多少錢?加盟費是多少?
  • 母嬰店裡常見的幾個「套路」,既坑錢還坑娃,新手寶媽要看清!
    我問她都買了些什麼,她說人家母嬰店的店員說她家孩子有點缺微量元素,推薦她買了一堆補鈣補鐵補維生素的東西。 聽了閨蜜的抱怨,我知道這個「耳根子軟」的女人又被母嬰店「套路」了,於是恨鐵不成鋼地對她說:「你這種有錢又好忽悠的顧客,母嬰店最歡迎了。」
  • 母嬰店加盟排行,2020年中國母嬰店十大品牌排行榜出爐
    2017 年貝殼象集團進行重組,旗下擁有包括貝殼象、彩虹超人、皇家米奇三個高端進口母嬰店品牌,主打進口母嬰店、童裝店、以及進口產品集合店,並獲得新一輪次近億元人民幣融資,發展勢頭迅猛。6、Kuryume玖留米母嬰連鎖店Kuryume玖留米是全球知名的用品集合店,總部位於香港,目前也開始啟動中國市場的母嬰門店加盟業務,加盟標準比較高,加盟店區域保護做的比較好,是值得信賴的母嬰連鎖公司。
  • 母嬰店出「奇招」:衣服只賣1元錢,看似虧本,但他一年賺了80萬
    今天,我就為大家分享一家母嬰店的實操案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有所啟發。陳老闆是一名80後,經營了一家母嬰店,生意一直很蕭條。營銷方案1.0:充值200元,即可成為本店會員,並且享受9折優惠營銷方案2.0:充200元送20元,再贈送價值98元的禮品一個,並且享受9折優惠我對陳老闆說:「我不是說充值不好,只是你這兩種方案都已經過時了,對消費者是沒有任何吸引力的,況且你送的禮品一看就很廉價,不要把顧客當傻子,換做你,你會充值嗎?
  • 母嬰加盟店10大品牌,哪個牌子比較好?
    母嬰品牌中加盟一個嬰幼店需要投資多少錢?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母嬰的消費市場迅速打開,因此國內也湧現出很多知名的母嬰品牌。很多投資商也看中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陸續加盟母嬰店。那麼,母嬰店加盟一般需要投資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
  • 令人怦然心動的母嬰店貨架,母嬰用品店貨架的挑選方式
    由於現在便利店市場的競爭力太大,於是很多朋友就把創業的目光轉向了母嬰店。其實小編認為母嬰店與便利店沒什麼大的區別,因為兩者都屬於小成本的創業項目。他們的不同之處就是母嬰店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大的,小編認為選對貨架無疑能讓母嬰店的銷量和店面經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小馬哥旗下800億商超巨頭落地7家母嬰店,會引發行業地震嗎?
    11月20日,永輝超市旗下的母嬰連鎖品牌——優悅寶唄,同時在全國4個城市開設了6家門店。今年9月份,重慶的首家母嬰店開業距離現在已經經營了2個多月。到目前為止,7家優越寶唄在全國覆蓋了5個省份。在消費升級下,國內母嬰市場的需求在不斷擴大,對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升級。
  • 母嬰用品加盟店排名_優家寶貝母嬰加盟店
    中國的母嬰店的普及率高達85%,有10多億人享受不同類型母嬰店的服務,還有很多地區的民眾已然無法享受這樣的服務。作為行業巨頭的BAT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也將進軍母嬰行業,他們不會去開母嬰店,而是通過投資幫助企業完成母嬰產業升級。
  • 2020年中國十大進口母嬰店品牌排行榜出爐,貝殼象母嬰店進入前五
    bebele貝殼象進口母嬰用品連鎖也成為一個進口母嬰連鎖的黑馬,在中國市場開了300多家高端進口母嬰店,貝殼象集團的優勢在於返加盟費,且可以換貨,這對加盟商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政策,而且童裝的毛利高,所以貝殼象目前所有的門店全部盈利,這在母嬰市場也是一個奇蹟。
  • 母嬰店加盟女人幫母嬰平臺 實現互利互贏
    當了父母之後和同學朋友之間的話題聊得最多的慢慢由衣服鞋子轉到孩子,最近買的東西是給孩子的還是給自己的?相信有90%以上的父母都會回答是孩子。目前,每個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錢越來越多了,從孩子降生開始,父母們花費了無法估算的金錢和精力。
  • 母嬰店為什麼都愛推保健品?店員的這六大套路,你上過當嗎?
    夏季出汗多是病,冬天臉色白是病,孩子胃口不好拉粑粑太少都是病,吃了他們的保健品就能好起來了。 走進母嬰店,店員的這6大套路,寶媽寶爸們你們上過當嗎?
  • 中國十大母嬰店加盟品牌排行榜中哪個最靠譜?
    相比奶茶店加盟、餐飲店加盟、早教中心加盟、遊泳館加盟、生鮮水果店加盟等等具有明顯的優勢。那麼,母嬰店加盟到底有哪些優勢呢?1.目前創業者大都是年輕群體,以80後90後居多,而這些群體大部分都已婚或者已育。創業者在選擇加盟項目的同時,也會考量自身情況。畢竟還要帶孩子的,不能總忙於事業,疏忽了對孩子的照顧和教育。
  • 母嬰用品消費者獨鍾「進口」
    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傾向於選購進口母嬰用品,無論是吃的喝的還是用的玩的都是進口的才是最好的。與此同時,商家普遍表示,進口母嬰用品高於國產母嬰用品的銷量。  進口用品更安全  「孩子吃的用的,奶粉紙尿褲什麼的肯定是買進口的。只要有能力,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
  • 怎麼選擇母嬰店貨架款式
    母嬰店貨架什麼樣的風格好?如果在網上搜索的話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高頻詞,意味著許多人會遇到此類疑問。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母嬰店主對母嬰店貨架不太了解,只有當我們對產品有足夠的了解時,我們才知道哪種類型是我們最想要的。以下就是佳晨信小編給您分享的母嬰店貨架三個購買標準。
  • 嬰兒霜引發的「大頭娃娃」事件,不同母嬰用品批號如何選?
    最近一款嬰兒面霜引發「大頭娃娃」事件,一個5個月大的嬰兒,因為父母超量用了一款嬰兒面霜,導致孩子體重瘋漲、過度肥胖,臉部變大進而導致發育遲緩,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我們沒有想過自己每天給寶寶用的東西竟然有問題,讓孩子變成了這個樣子!
  • 街上藥店眼鏡店越來越多,也鮮有關門倒閉的,是好賺嗎?
    在資訊時代,智慧型手機普及的今天,人們對網購趨之若鶩,實體店慘澹經營,街上藥店眼鏡店越開越多,在街上,你要找廁所不容易,但要找藥店那是一抬眼就可看到,這什麼情況?是好賺嗎?這些年來,房價節節高漲,店租也是水漲船高,小縣城的一級繁華地段,三四十平方,一個月店租動輒一二萬元,你說這些做小買賣的大多都是在為房東打工,做的好的話,或許自己還能賺點自己的工資,做的不好的話,一年下來,虧掉一二十萬的屢見不鮮(虧掉轉讓費裝修費還有部分店租以及人工費用等)。而只有像眼鏡店、藥店等這些高利潤又網上衝擊不大的才會活得滋潤。
  • 孩子王上市後再開75家店,就能成為中國第一家百億母嬰連鎖!
    時隔4年,孩子王再次衝擊A股,或將再次加冕「母嬰零售第一股」。 洗護用品為6.45億元,佔比8.7%。這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說明孩子王比較早就開始在洗護上發力了。 剩下的16.79億,包括了零食輔食、營養保健、內衣家紡、外服童鞋、玩具、文教智能、車床椅等品類,全部加起來佔比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