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先做土匪後挖清陵,其後代又如何?兒子竟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2020-12-24 騰訊網

《世載堂雜憶》的書中披露了:「進入地宮後,為撬開慈禧的內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槨,竟被匪兵們用刀砍 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們把砍碎的木頭搬開後,就現出了一具紅漆內棺。

由於怕刀斧損傷棺內的寶物,當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謹慎地用刀撬開內官。

當時將棺蓋揭開,官兵們每個人手裡都拿著手電筒,看著棺中的慈禧太后面貌如生,無數的珠寶堆積在棺中。大的珠寶由軍官收入囊中,小的珠寶有各兵士裝進衣袋裡。

隨後士兵又群起向棺裡撲去,將棺內珍寶劫掠一空,搶掠中,慈禧太后的屍骸被扯出了棺外,在爭搶屍身寶物中,慈禧太后的屍首被分拆了,場面慘不忍睹。」

這是對於1928年著名的清東陵被盜過程的記載,東陵大盜孫殿英此次盜取珍寶數目之巨大,為史上少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接下來讓我們一探這位震驚民國的東陵大盜的真實面目吧。

出身草莽,佔山為匪

1889年,孫殿英生於河南省永城市馬牧鄉孫莊村,父親早年因被清朝官吏陷害而死,自小家中貧寒。因此孫殿英從小被迫在江湖中闖蕩,他沒受過教育,時常與市井無賴廝混。

但他為人機智,又善於玩弄手段,還憑藉自己的力量幹掉了當時的土匪首領,一躍成為土匪頭目。

1922年,他帶著一幫手下投入了豫西鎮守丁香玲部下。1928年時被蔣介石收編,成為了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的軍長,整個部隊駐紮在了河北的遵化市。

孫殿英之所以會盜墓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金錢。

當時他所帶的部隊雖是一個軍,但實際上人馬卻只有數千,甚至一半多的士兵都沒有槍械,軍餉的來源更是不穩定,即便是去盤剝地方百姓也根本養不起一支軍隊,於是他便打起了晚清太后慈禧之墓的主意。

盜晚清最尊貴的慈禧太后之墓,得珍寶萬千

身為晚清的實際最高掌權者,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是絕對不能輕視的。慈禧死亡後,她的貼身太監李蓮英,幾乎是把慈禧生前最為喜愛的東西,都裝進了棺中,隨著她一同葬身與地下。

這其中自然不乏又無數的奇珍異寶,單單是她死時所佩戴鳳冠上的一顆珍珠,足以價值一千萬兩白銀。

1928年6月,孫殿英以軍事演習要施放地雷為名,驅走了當時清東陵的全部守陵人員,並且封鎖關隘,實行戒嚴,整個部隊大肆洗劫了普陀峪定東陵。

一開始時孫殿英還找不到東陵的墓道入口,還是找到了一個曾參與修理東陵的石匠,在石匠帶領下,才找到了慈禧太后的墓道口。不過當時的道口已經被多層的花崗巖堵得嚴嚴實實,孫殿英嫌速度慢,就從軍中運來了炸藥,轟轟幾聲巨響之中,慈禧陵墓的墓道就已然被炸開了一個大窟窿。

接下來這夥人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盜取寶物,幾天幾夜才將墓中的寶物全部運了出去。

據《愛月軒筆記》描述,慈禧入殮時隨葬的寶物有:

珠冠1頂,夜明珠2瓣,翠荷葉1枚,碧璽蓮花1枚,金絲綿褥1條;

繡佛串珠薄褥1條,陀羅經被1條,金絲串珠彩繡禮服1件;

繡花串珠袍褂1件,蚌佛18尊,金佛27尊,翡翠佛27尊;

玉佛27尊,紅寶石佛27尊,翡翠西瓜2枚,翡翠甜瓜4枚;

玉制桃、李、杏、棗等200件,玉藕1件,珊瑚樹1件;

玉制八駿馬1組,十八玉羅漢1組等,此外,各類大小珠子、寶石約7000餘顆。

其中最為珍貴的寶物莫過於是含在慈禧口裡的夜明珠,這顆夜明珠會發出一道綠色寒光,在數十米之內的東西都能夠被照明,據說是能夠保證慈禧屍身不腐化,所以才會被放在慈禧嘴裡。

並且根據《慈禧陵墓被盜案》記載,這顆夜明珠重有四兩二錢七分,價值1080萬兩的白銀,而在光緒年間,一兩銀子就能買100斤糧食左右,因此這顆夜明珠就相當於現在的10億元左右,不得不讓人感嘆:慈禧是何等的奢侈。

作為東陵盜墓案的主角,孫殿英註定沒有好下場

孫殿英在這次盜墓中一共搶走了多少寶物現在已無法估計了,不過根據清人筆記中對慈禧陪葬物的記錄,粗略折算下來,慈禧的陪葬品總價值超過了8000萬兩白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當時全中國的報紙都譴責了盜墓的行為,末代皇帝溥儀更是要求政府予以嚴懲罪魁禍首孫殿英,他卻也並沒有受到懲罰。

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孫殿英通過販賣這些寶物,獲得的大量錢款使得其部隊迅速擴大,成為民國時的一股軍事力量;二則是孫殿英剛得到這些錢財就將三分之一都給了高官要員,包括蔣介石、孔祥熙等人,因此東陵盜墓案並沒有得到妥善的處決。

直到1947年5月,孫殿英被解放軍俘虜關押在監獄,幾個月後因為鬱鬱寡歡,最終病死在了獄中。

後代出人意料,兒子竟成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孫殿英一生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其中大女兒早早夭折,二女兒早在新疆去世,而三女兒還在大連居住,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他的兒子孫天義。

孫天義是孫殿英在盜掘了清東陵後的第三年所生,他的母親是孫殿英的第二位夫人劉清貞,孫天義對於孫殿英盜墓的事情並不清楚,只是從母親口中了解了一二。

在母親的教育下,他自幼就聰慧好學,成績出眾,後來還考上了北平四所著名大學之中的輔仁大學,攻讀於西方語言文學系。

母親劉清貞自幼就給孫天義定下了家規:不準留一件東陵寶物。

在解放之後,劉清貞更是把北平的五處房產都捐給了政府,其中還包括幾間房屋的名人字畫。劉清貞的種種做為也是在為孫殿英贖罪,而她對兒子的教育也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在1982-1983年期間,孫天義一直在美國教書。直到從美國回來後,即是在1986—1998年期間,他擔任了西安外國語學院的院長。而他確實是一個翻譯奇才,翻譯的作品有《羅斯福傳》、《張伯倫傳》、《戴高樂傳》等八部作品。

而孫天義與黃帝陵還有著前史,回憶道:「1959年,我第一次陪伴客人來到這裡,在漫無邊際的黃土高原中突然看到了黃帝陵,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可是走近一看,卻覺得地方太狹小、簡陋了,和我們泱泱大國的地位和氣度太不相稱了。」

後來孫天義當上了陝西省的政協副主席,他經常來黃帝陵拜祭。1992年,為了相應中央修繕黃帝陵的號召,陝西省成立黃帝陵基金會,孫天義擔任基金會副會長。

在修繕過程中,孫天義嚴格管理財政的支出,他自己從來不拿一分錢工資。後來資金不夠,他準備到國外去募集資金,按照道理這是公務活動,理應由基金會報銷所有開銷。

但是他總是利用外國機構邀請他出國講課的機會出去募捐,從來不花基金會的一分錢。

1994年,孫天義兼任黃帝陵基金會會長,成為黃帝陵「守陵人」,四處募捐,只為讓黃帝陵更加壯觀,當問及孫天義為何如此做時,孫天義的回答,也很簡單:「父親是罪人,我想贖罪,保護文物,責無旁貸!」。

小結

雖然孫殿英是臭名昭著的盜墓賊,但是他的兒子孫天義並未秉承"大盜"的衣缽,而是自強不息,成為一代學人,在文物保護方面也是專家。

相關焦點

  • 孫殿英因軍費挖了清陵,他的後代何在?兒子守護黃帝陵被萬人敬仰
    孫殿英是民國時期有名的軍閥,如果不是因為盜了清陵?恐怕他也會銷聲匿跡在歷史長河裡,而如今,因為他盜清陵一事,倒是成為了一位爭議頗多的人,贊成的人認為他做的隊,滿清誤我中華300年,而不贊成的人則是認為孫殿英就是土匪行為,對清朝的不尊敬,那麼這件事到底誰是誰非呢?
  • 孫殿英從土匪到挖清陵,其後代怎樣?兒子成為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各地的軍閥都想儘自己的一切辦法去賺錢,去發展自己的軍隊,這其中就有一個人叫做孫殿英,孫殿英自小性格豪放,為人仗義,頗有一身俠義之氣。長大後,加入了一個黑道「廟道會」,以自己的努力混上了「廟道會」老大,又因為自己的聰明賺到了蠻多的錢。後來他投靠了一個安徽的小軍閥手下,他不甘人下,做上營長之後,他自立山頭,成為了一個土匪頭子。
  • 「東陵大盜」孫殿英死後,他的後代結局咋樣?兒子竟是位大人物
    既然提到盜墓賊,很多人就都會想起孫殿英。孫殿英曾經用暴力手段炸毀了清東陵,將那裡的文物洗劫一空,此後孫殿英就給大家留下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形象,他更是被稱為「東陵大盜」。即便孫殿英的一生做了很多壞事兒,盜取了眾多珍貴文物,但是在孫殿英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卻是一位聞名的大人物,如今孫殿英後代的結局又是咋樣的呢?
  • 孫殿英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兒子是位大人物
    到了近代時期,再次出現一個光明正大盜墓的驚天盜墓賊,他就是公然用火藥炸開清東陵的孫殿英。孫殿英所作所為相比於一千多年前的曹操,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孫殿英何許人也?他是如何盜取清東陵的?他的後代如今怎麼樣? 其實,有關孫殿英的一切還要從他早年的因緣際會說起。
  • 東陵大盜孫殿英,47年湯陰城被俘老死監獄,唯一兒子結局如何?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933字,閱讀約2分鐘東陵大盜孫殿英,1947年被唐蔭城舊監獄抓獲,唯一的兒子結局如何?孫殿英也是出身貧寒,他很早就失去了父親,孫殿英想活下去,就去當了土匪,拉起了一支隊伍,後來被編入國民黨軍隊,成了名義上的正規軍。但是,很多人了解民國的混亂,孫殿英空有名號,卻拿不到軍餉,他已經擁有的資源無法維持他的軍隊的擴張,所以他才有了盜墓的想法。
  • 清東陵盜寶後,背上盜墓將軍之名的孫殿英為何會「放過」明十三陵
    清帝退位後,雖然紫禁城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清東陵卻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不僅仍然設有大量的護陵人員,就連機構也仍然承襲清制,甚至還有旗兵、綠營兵駐紮於此地,但隨著世事的變遷,東陵開始漸漸脫離清室的掌握,護陵大臣也名存實亡,不僅未能有效的保護陵墓,反而還串通外人,倒賣財物,就這樣,東陵的破壞與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圖全面挖掘偷盜,大發橫財。
  • 1928年,孫殿英派他去清東陵盜寶,後因事情敗露被迫當替罪羊
    1928年,這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平常的一年,因為就在這一年的時間裡發生了許多大事,例如國民革命軍取得二次北伐的勝利、濟南慘案以及皇姑屯事件等等,而著名的清東陵盜寶案也正是發生在這一年。當年國民革命軍第12軍在軍長孫殿英的帶領下,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暗地裡卻開始了一場有計劃的盜墓行動,目標直指清朝皇家陵園的東陵地宮。
  • 孫殿英一生盜墓無數飽受唾棄,他唯一的兒子卻走上正途被萬人敬仰
    孫殿英於1889年出生在河南的一個小村莊,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被清朝的官吏害死。長大後他隻身闖蕩江湖,加入了一個匪幫,之後憑藉著自己的手段解決了匪幫中的老大,自己一躍成為一把手,在亂世中有了立身之本。經過一番考慮之後,他帶著自己的一眾手下投入了丁香玲部中,經歷一番輾轉後被蔣介石收編。
  • 清東陵幾乎全被盜,為什麼清西陵沒被盜?
    到如今,清代入關後的皇陵的實際情況確實正如題主所說,清東陵大多被盜掘,而清西陵大多沒有被盜掘。
  • 孫殿英盜寶時,為啥將乾隆牙齒敲掉,又扒慈禧褲子?真相令人憤怒
    人們從歷史上也知道,孫殿英是個軍閥,他什麼壞事都敢做,他是從土匪地皮流氓混混出身,然後當上了軍閥的,多數軍閥都是這樣混成功的,他就是土匪頭子本質做事風格,還像以前當土匪那樣,沒有不敢做的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本就沒有什麼道德而言。
  • 「摸金校尉」孫殿英,東陵盜寶後如何全身而退?
    民國初年,河南永城青年孫殿英不學無術,加入民間組織廟道會,憑藉豪放性格與遊俠之氣,一路混到了廟道會的首領。後來此人逐漸做大做強,竟然也成了爭霸一方的軍閥。1928年5月,他帶著手下兄弟投奔蔣介石,被委任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駐守在薊縣和遵化一帶。
  • 為什麼孫殿英只盜清朝的皇陵不去盜明朝13陵,只是因為距離問題嗎
    他們幾乎將所有的唐朝帝王墓全都翻了個底朝天,而國民時期的孫殿英,大家也是清清楚楚,他將整個清朝陵墓光顧了一次。為什麼孫殿英盜的只是清朝的皇帝陵?原來他是為了報仇。盜墓的真正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為了錢,我們先來說一說孫殿英和曹操吧,他們盜墓的基本目的就是想要彌補軍餉不足的問題。不過在查閱資料後,我們能夠發現,當初孫殿英在盜墓的時候,他盜的都是清朝帝陵。
  • 清東陵與和珅墓近在咫尺,為何孫殿英只盜清東陵,卻放棄了和珅墓
    再加上乾隆對其信任有加,還將最寵愛的女兒十公主嫁給了他的兒子,和珅一躍成為皇親國戚,私慾越發膨脹,斂財的手段也更加高明,光是當鋪就開了75家,大小銀號三百多間。 之後因為孫殿英的勢力太大被其收編,沒想到因此得到了張宗昌的賞識,混得風生水起。 1928年,孫殿英奉命去剿匪,一路追著土匪馬福田來到了清東陵旁,孫殿英被清東陵給吸引了,尤其是慈禧和乾隆的陵墓,於是萌發出來盜墓的想法。他趕跑了馬福田之後,便說要在此地搞軍事演習,藉此留下來,還把看守清東陵的人給趕走了。
  • 《東陵盜寶》冊一(26-50)那辛庭中計調離 孫殿英著手盜墓
    前言提到,孫殿英在東陵一遊後動了掘陵盜寶的念頭,但遭到了副軍長那辛庭的堅決反對。為了保證自己的盜陵計劃順利進行,孫殿英設調虎離山計將那辛庭調離至南京,接下來他將如何實施他的盜寶計劃,咱們接著講。
  • 彈棉花老人王紹興,潛伏清東陵十多年,鋼板做鑰匙幾乎搬空皇陵?
    好漢也被逼上梁山,做起了土匪,但土匪的生意也做不長久,正一籌莫展之際,靈機一動,王紹興把如意算牌打在了清東陵的死人身上,於是開啟了他的盜墓生涯。王紹興獨具慧眼,剛有了盜墓的打算,就把目光瞄準了清東陵,一方面,王紹興常年活動在清東陵周邊,對這周圍的風土人情和住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當時一窮二白,被逼無奈,相比較其他孝墓穴,清東陵更值得盜。
  • 慈禧口中那顆夜明珠被孫殿英盜走之後,現在在哪裡?
    此後,這個夜明珠就一直保管在清廷的大內寶庫中,等到慈禧太后掌權後,這個稀世珍寶自然而然的就被慈禧發現,把玩之下,愛不釋手,因此,就成了慈禧死後的陪葬品之一。孫殿英是如何發現這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的?他將這顆夜明珠如何處治?孫殿英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兵痞,在沒當兵之前,就是一個土匪,而在33歲加入軍隊後,這種習性依舊沒改。
  • 史上最厲害的盜墓賊,搬空清朝14座皇陵,連孫殿英都望塵莫及
    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盜墓賊就是孫殿英,他是民國時期的軍閥,因為盜取了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陵墓為世人所知,當時溥儀非常憤怒,要求嚴懲孫殿英,但孫殿英將所盜得的財寶送給了權貴,因此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