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科研萌新都認為在寫SCI論文的時候不應該使用第一人稱,最常見的原因是讀者可能認為這樣的寫作是主觀的,而科學是關於客觀性的。 然而,在SCI論文撰寫中使用第一人稱並沒有明文規定。
大衛 · 舒爾茨博士,《口才科學》一書的作者,著手研究了在SCI論文撰寫中使用第一人稱是否合適。 他查閱了許多關於撰寫研究論文的書籍。 他發現一些寫作學術論文的指南實際上提倡使用第一人稱。
例如,在《如何撰寫和發表科學論文》中,羅伯特 · 戴和芭芭拉 · 加斯特爾說:
正因為如此(在SCI論文撰寫中避免使用第一人稱代詞) ,科研人員通常使用冗長(且不精確)的陳述,比如「 It was found that」 ,而不是簡短明確的「 i found」 所以年輕的科學家不要害怕在一句話中指出行動的代理人,即使是「I」或「we」。
世界上許多最著名的科學家都使用過第一人稱,正如《科學寫作技巧》中解釋的那樣:
愛因斯坦偶爾會用第一人稱..。 費曼有時也使用第一人稱,居裡夫人、達爾文、萊爾和弗洛伊德也是如此。 只要把重點放在你的工作上而不是你自己,明智地使用第一人稱並沒有什麼錯。
《科學編輯》的Soapbox給出了在寫作時使用第一人稱的最佳原因之一 :
「人們認為... ... 」是一句毫無意義的話,是不必要的謙虛。 讀者想知道是誰在思考或假設,是作者,還是其他專家。
另一方面,《科學家論文寫作手冊》認為,在使用第三人稱時,作者傳達的觀點是,任何其他考慮相同因素的人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 應該保留第一人稱來陳述個人觀點。
《良好風格:為科學和技術寫作》也反對在SCI論文寫作中使用第一人稱,這說明「SCI論文的讀者主要是對科學事實感興趣,而不是對建立科學事實的人感興趣」。但是,這本書還指出,科學論文中有些地方需要指出誰進行了特定的操作。
舒爾茨博士在《口才科學》中得出的結論是:「SCI論文寫作中的第一人稱代詞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增強清晰度,是可以接受的。」 換句話說,請勿在論文裡寫上「I’s」和「We’s」。但是您也刻意開第一人稱。例如,在陳述非標準假設時使用它(「Unlike Day and Gastel, I assumed that…」)。或者在解釋個人行為或觀察時使用它(「We decided not to include…」)。最後,請遵循您所在領域的慣例,並特別檢查要提交論文的期刊是否沒有明確禁止使用第一人稱(有少數期刊會這樣要求)。
參考書目:
1 Schultz D M.,2009年。《口才科學》(Eloquent Science),第2頁。412.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氣象學會。<http://eloquentscience.com >
2 Kirkman J. 2005年。《良好風格:為科學和技術寫作》,第二版,p。49.倫敦:Routledge。160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