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為「獵食者」,為什麼還會對血腥的場景感到恐懼和噁心?

2020-12-14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屬於雜食性動物,其中肉食在人類的飲食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從這個角度看,人類在自然界中算是一種獵食者。但是,人的主要肉食來源是養殖的家畜和家禽,而不像自然界中的獵食者一樣需要通過自己的方式去主動的捕獵,因此,嚴格意義上說,人並不是捕獵者。

那麼,問題來了,人類是吃肉的,為什麼還會對血型的場景感到噁心和恐懼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恐懼的來源

人類之所以會對血腥的場面感到恐懼主要有兩點原因:聯想和經歷。

所謂的聯想是指人作為一種高智商的動物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聯想能力,在看到其他動物捕獵時,同樣是血肉之軀的人類容易將自己代入其中。如果你對其他動物捕獵的場景反應不是那麼強烈的話,看到下面的場景就算你心理素質再好,也無法控制住身體的反應,比如車禍現場、槍決現場等等,筆者剛畢業那會曾經在我們地方的派出所做過一年的輔警,記得有一次出一個車禍現場,兩輛大車相撞,車頭全部被擠壓的嚴重變形。出警到達現場後,第一件事就是看駕駛員的情況,想辦法把駕駛員從駕駛艙裡救出來。沒有什麼經驗的我當時從縫隙中想要摸一下看看駕駛員是否還有氣息,結果滿手的白色紅色混合物,具體我就不描述了。那次經歷讓我終身難忘,而且從現場回去後,整整半個多月,幾乎吃啥吐啥。

這就是人被看到某些血腥的場景,再通過聯想和想像與自己貼合後的結果。

其次是經歷

這裡說的經歷並不是自身的經歷,而是祖先的經歷,也是一種基因的傳承,也是人類趨利避害本能的形成過程。早在距今300萬年,南方古猿從眾多的靈長類動物中脫穎而出,開始了高速的人類進化之路。

儘管人類用了幾百萬年就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的,但是整個過程還是充滿了曲折的,尤其是在智人之前的階段,原始人類的腦容量還不及現在,而且當時即便是簡單的能製作石器,在兇猛的食肉動物面前也幾乎沒有招架的能力,這一點從原始人類化石上許多食肉動物的齒印就能看出來了。

由於人類從南方古猿開始就已經高度的群居了,所以食肉動物捕殺早期的人類必然會被其他的人類看到,這樣原始的恐懼就形成了。這種恐懼的形成對人類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是人類對於動物威脅性判斷形成的依據,也是「趨利避害」形成的基礎。這一點從不同的人天生害怕不同的動物就能看出,而這些動物幾乎清一色的都是食肉動物。

因此,正是這些經歷,讓人有了代入感,也有了恐懼,這樣讓人能夠更好地躲避一些危險的動物。

▲恐貓就曾是原始人類的天敵之一

而且人看到血腥的場面除了恐懼外,還有一個身體反應,那就是會感到噁心,這是一種身體的應激反應。從進化的角度看,我認為這種應激反應對人是有好處的,而且也與原始人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試想一下,在沒有先進武器與猛獸抗衡的時期,原始人類看到猛獸在進食其他動物甚至是同類,第一反應是什麼?沒錯,是逃跑。那麼,怎麼能跑得更快呢?減少負重,這一點蛇就做得很好,當它進食完看到人類時,它們多半會把剛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這樣蛇的行動能力就會大幅提升。因此,我認為人也是一樣的,在原始人的階段,人遇到這些猛獸,想要跑得更快,就要把食物吐出來,這是一種有利的應激反應。

恐懼的加深

如果人類長於野獸接觸,並且經常能夠看到一些捕獵的血腥場面,那麼恐懼會慢慢的淡化,但是,事實上,人對血腥場景的恐懼和噁心是逐漸的加劇的。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有兩點:

第一,血腥的場面並不多見

隨著人類的大腦進化,人類在進化的道路上生態位越來越高,生態位變高了,其他動物對人的威脅就會越來越少,這樣人類看到同類被傷害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少了。其次,人類從幾千年前就開始了對野生動物的馴化,這樣才有了多種多樣的家禽和家畜,這為人類提供了穩定的肉食來源,人類不再需要團隊的協作去捕獵動物,這樣能夠見到血腥場面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了。再加上我們吃的肉有專門的屠宰場進行切割,到我們手裡之後,已經不再血腥了。

但是,人對血腥場面本能的恐懼還在,沒有了長時間的適應,對這些場面的恐懼反而越來越強。相反的,如果人整天生活在像野生動物那樣血腥的世界中,對於血腥也會越來越無感。這就好比我們正常人殺個雞都有些恐懼,但是對於屠夫來說,殺頭豬不過是家常便飯。

第二,同理心

同理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雖然這不是是人獨有的一種思維模式,但是,在整個的動物界中,人類是最有同理心的物種。同理心屬於神經科學,目前科學家已經對同理心有了一定的研究,通過科學的研究發現,人類的同理心與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有關,而在整個人類的進化史中,腦容量是越來愈大的,大腦的體積也是如此,這也就意味著人類的同理心是在不斷增加的。因此,正是因為人類的同理心在加強,看到血腥場面時,代入感也就更強。

▲圖片來源:Wikipedia

總結

雖然人類也屬於獵食者,但是由於人類的進化食物鏈位置的變化,現在的人類早已經不是主動的捕獵者了,因此,人類能夠見到血腥場面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但是,對血腥的恐懼由於早期人類的遭遇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所以,人才會對血腥場面感到不適,而且這種不適感會隨著越來越鮮見的血腥場面逐漸的加強。

相關焦點

  • 人類手無縛雞之力,為什麼也長著獵食者的眼睛?
    眼睛聚攏在面部的,被稱為獵食者的眼睛,而長在兩側的,一般被稱為食草者的眼睛。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分類並不是非常準確,只對大部分動物有效,有很多動物也會搞特殊,例如猛禽類老鷹和蛇,它們的眼睛就是長在兩側的。人類有幸被歸類為前一種,長著獵食者的眼睛。
  • 當13號遇到星期五,為什麼很多人都會感到恐懼?
    你可能聽說過阿波羅13號的危險和混亂的任務將不可避免地充滿衝突,純粹因為這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第13次阿波羅任務。為什麼當數字1和3組成13時會感到害怕?而當組成31時就不認為會帶來壞運氣呢?人們認為13這個數字不吉利的起源源於《聖經》,而對這個數字的恐懼在中世紀就已經開始流行開來。
  • 從月球觀察地球,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恐懼?
    為什麼有人說,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會感覺到恐懼呢?加加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太空人,他也是第一個在宇宙中眺望地球的人類,古人常說「不識廬山真面,只緣身在此山中」,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如果沒有離開地球進入宇宙中,無法想像地球的體積有多麼巨大。地球半徑6371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大部分區域被海洋覆蓋。
  • 南美有一種兇猛昆蟲,全身布滿嚇人尖刺,還敢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
    這次來認識南美洲的一種兇猛昆蟲,外形非常魔幻,全身布滿嚇人的尖刺,個性也兇猛,敢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的——鬼王螽斯。鬼王螽斯的外形顯得異常兇猛,額部頂端有黃色棘狀突起,頭部邊緣有3對大刺,看起來像是3個小眼睛,還有非常可怖的口器,最讓人驚訝的是這種昆蟲全身上下,包括頭部兩側以及六足的腿節,脛節上都布滿了嚇人的尖刺,進化出如此盔甲,一看就知是兇猛的昆蟲。
  • 《真人快打》電影尺度很大 演員因死亡場景噁心不適
    華納兄弟公司即將推出遊改電影《真人快打》,似乎將會毫無保留地再現遊戲中標誌性的死亡場景。在電影中飾演一名角色(具體角色未知)的 Lewis Tan 近日接受了 ComicBook 的採訪,他在採訪中透露,在片場看到的一些死亡場景讓他感到噁心不適。
  • 為什麼我這樣的「好人」還會感到痛苦,而「壞人」卻活得好好的呢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我們做不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也自覺是個遵紀守法的「好人」,因此常感到困惑:「為什麼像我這樣的『好人』還會經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惡人』卻活得好好的呢?」因為我們不是純粹的「好人」,我們的心中還有與「苦」相應的「惡」。心中的惡佛教認為,我們所遭遇的一切苦痛或快樂,都來源於我們的心念,當我們生起了某一個心念後,便會隨之作出相應的言行。
  • 諷刺美國的漫畫,為什麼讓這些中國人感到「恐懼」?
    然而,不久後,這名畫手卻被一群美術圈的人非議和謾罵,火力之猛,仿佛和烏合麒麟有殺父之仇,令人困惑。甚至出現了PTSD症狀,認為這種創作連鼓勵都不應該鼓勵,鼓勵這種創作讓他感到恐懼。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群人在中國怎麼就經常感到恐懼,無時不刻不生活在恐懼之中,對恐懼有種莫名的鐘愛?
  • 動漫中的數字梗,每一個都有獨特的意義,有的現在還會感到恐懼
    有些東西,只有喜歡看動漫的人才會明白,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梗」了。但是很多資深的「宅男」,更笨不需要什麼劇情就知道代表的那部動漫,僅僅並一組數字,就能明白其中代表的含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那些動漫中讓人記憶猶新的數字吧。首先要說的就是代表著恐懼的一串數字,1000-7。
  • 瞄準獵物、拋撒誘餌、獵而食之,圍獵者說:這些領導就是獵物
    如何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專題片中,「圍獵」者和被「圍獵」者以慘痛教訓「現身說法」,令人警醒。重金輔助下,程緒庫順利打通了周凱權力和資本之間的變現暗道。「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送。『圍獵』者必有所謀。」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戴焰軍分析,一些人之所以挖空心思「圍獵」領導幹部,都有獲取自身更大利益的圖謀。為什麼非要使出各種手段去「圍獵」呢?
  • 《鬼滅之刃》日本晚間檔播出 有觀眾表示內容太血腥?
    《鬼滅之刃》作為深夜番動畫,之前播出的時間段在深夜。不過「周六PREMIUM」是一檔在周六晚9點開始播出的節目,隨著播出時間的提前,自然也有不少平時不關注深夜番動畫的觀眾觀看了本作。在觀看後,不少觀眾對其中的「血腥描寫」感到不滿。提出了意見的觀眾表示:「第一次看鬼滅之刃,真夠血腥的。」「鬼滅之刃有不少血腥場景,在這個時間播出沒問題嗎?」
  • 動畫《鬼滅之刃》日本晚間檔播出 一般觀眾稱內容太血腥
    《鬼滅之刃》作為深夜番動畫在觀看後,不少觀眾對其中的「血腥描寫」感到不滿。提出了意見的觀眾表示:第一次看鬼滅之刃,真夠血腥的。鬼滅之刃有不少血腥場景,在這個時間播出沒問題嗎?正好在吃飯的時候看到了鬼滅之刃,因為太血腥而沒了食慾。鬼滅之刃這麼血腥殘酷,不應該這個時候播,希望放到深夜播出。鬼滅之刃又血腥,敵人又噁心,為什麼孩子們會喜歡?
  • 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為什麼人類會感到恐懼?
    有人曾經把太陽系的行星按比例放在月球軌道上,並拍攝了天王星和木星站在地球上的照片。許多人說他們被這幅畫嚇壞了。(患有巨大恐怖症的人仔細觀察)在心理學中,這種恐懼被稱為巨大行星恐懼症。和廣場恐懼症一樣,也是內心恐懼的症狀。這是因為心理學家解釋說,巨大的物體會對人自身形成壓迫感,害怕被它們擊中而被吞噬。
  • 《巫師3》遊戲有哪些噁心討厭的怪物 最讓人噁心討厭的怪物一覽
    今天牛遊網小編就跟大家帶來《巫師3》最讓人噁心討厭的怪物一覽,快來看看裡面都有哪些怪物吧! 巨食屍鬼 通常成群... 巫師3裡有很多的怪物,玩家們在遊戲的過程中應該也會有自己打不過的,比較討厭的怪物。今天牛遊網小編就跟大家帶來《巫師3》最讓人噁心討厭的怪物一覽,快來看看裡面都有哪些怪物吧!
  • 美國出現食腦變形蟲,喜歡在潮溼環境中生活,或和全球變暖有關!
    2020年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南極和北極出現了極端高溫,本以為年初澳洲山火停止過後,再也不會出現任何災難了,沒想到美國又迎來了山火,山火影響了百萬人。沒想到根據12月21號報導,美國竟然出現了食腦變形蟲,專家推測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蟲子,有可能和全球變暖有關係,如果遇到了食腦變形蟲該怎麼辦呢?
  • 曾經大火東京食屍鬼為什麼會被禁播?
    當日本漫畫開始在中國流行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漫畫,不僅圖片漂亮,而且感情真摯,打動了人們的心。東京食屍鬼是許多年輕人喜歡的動畫。這些照片非常暴力和血腥。也許這也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地方。人們更加害怕和好奇,所以他們情不自禁地看著他們。所以今天讓我們和你分享為什麼東京食屍鬼被禁止了。
  • 純水精靈、孤雲閣F4和遺蹟獵者更可怕!
    遺蹟獵者這是靖世九柱的遺蹟獵者,它們飛在空中,擊殺起來比較困難,要是沒有遠程攻擊類型的角色,估計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根據玩家們的反饋信息可知,遺蹟獵者在正常情況下只有一個,但也有玩家遇到過兩個甚至三個遺蹟獵者,基本上都打不過。
  • 大熊貓在古代卻為什麼被稱為兇猛的食鐵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在古代卻為什麼被稱為兇猛的食鐵獸? 我國古代有兩本非常出名的文化典籍,一本叫做《尚書》,一本叫做《詩經》,前者為一部多個體裁性質的文獻彙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司馬貞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清稗類鈔·動物·貔貅》中記述,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遼 東人謂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     從這些歷史典籍中可以清晰看出這個動物本身的各種特徵,從性格入手的話,其雖然非常兇猛,但卻是可以馴服的。
  • 最血腥也最美味的殺手餐廳《DINER:噬食者》,藤原龍也史上「最狂...
    恐怖小說家平山夢明筆下的《DINER:噬食者》,即將在日本7月5日登上大螢幕。這部風格強烈的作品,充滿了瘋狂血腥的暴力美學,一度被認為無法拍出來。男主角藤原龍也化身成一位過去是殺手的天才廚師,在餐廳裡他是唯一的王,所有人事物只能選擇服從他或是死路一條。【殺手 角色 欣賞】 掌控食物和生死的店主.龐貝羅/藤原龍也藤原龍也飾演殺手食堂「DINER」的廚師龐貝羅,自詡國王的他下廚時連一粒砂糖都不放過,不服從就得交出生命。
  • 無限夢魘的背後,讓人感到恐懼
    然而唯一奇怪的,每個場景的速度都非常快,雖然你感覺時間很長,之後場景不斷切換,你可能突然請假回家,或者突然在晚上真的看到了一直恐懼害怕的事情,當然還有你自己因為出差坐飛機,遇到了熟悉的客戶,你想到什麼,場景就會切換什麼,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夢中夢,又稱夢魘!
  • 毀童年,重口味的血腥芭比玩轉暴力和性虐
    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的視覺女攝影藝術家Mariel Clayton 帶來的這組攝影作品口味極重,Mariel Clayton 由於接觸了日本東京的公仔文化,而啟發出創作的靈感,他利用家喻戶曉的人偶玩具芭比和肯尼作為作品的攝影題材主角,運用諷刺卻又風趣的方式,或展現謀殺與性愛的暴力血腥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