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自治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細落小落實。今年,旗婦聯開展尋找「最美家庭」評選活動,立足各蘇木鎮街道、嘎查村社區及企事業單位,深入挖掘、選樹和宣傳脫貧致富、孝善和睦、立德樹人、美麗庭院等「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發揮家庭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優良家風、加快幸福巴林右旗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特推出「最美家庭」系列宣傳,今天展示的是最美孝善和睦家庭——浩畢斯哈勒琪琪格家庭。
最美孝善和睦家庭
在美麗富饒、吉祥和諧的巴林右旗查幹沐淪蘇木胡特勒嘎查,有一戶「最美家庭」,家庭的主婦是一位堅強的蒙古族婦女,名叫浩畢斯哈勒琪琪格 ,今年 51歲 ,家有四口人。
忠厚傳家遠 家和萬事興
浩畢斯哈勒琪琪格從小跟隨父母,從事艱苦的牧區生產生活,逐漸成為了一名在外放牧、擠奶、剪羊毛,在內烹煮、製作奶食品的行家裡手,是一位家教良好、品德高尚、勤勞上進的新時代模範婦女。九十年代,她與那仁通拉嘎喜結連理,組建了幸福的牧區小家庭。夫妻倆為人和善,積極進取,結婚30多年來在生產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遵守尊老愛幼、夫妻和睦的中華傳統美德,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她唯一的一個兒子,在她細心教育下,高三畢業當年順利考入大學,現在已經參加了工作崗位。多年來,在夫妻兩人的共同努力下,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是她們共同的港灣,丈夫那仁通拉嘎是這個家裡的頂梁柱,妻子浩畢斯哈勒琪琪格是他堅強的後盾,可愛的孩子是她們共同的希望,她們一家人正在幸福、美滿地生活在查幹沐淪這片草原上。
孝老愛親 向上向善
婚後幾十年來,共同孝敬老人,勤儉努力的幹家務活教育孩子還有一件事情就是細心照顧年老的婆婆,今年婆婆已經 68歲,浩畢斯哈勒琪琪格經常和老人嘮家常,講笑話逗老人開心,從早到晚家裡家外收拾的井井有條,放牧、養牧、打草、拉草、貯草,是牧區最累人的重活,她默默的幹了 20多年,但她再累再苦也沒耽誤孝敬老人教育孩子,有什麼好吃的首先想著老人和孩子,吃飯時間儘可能按規律,天氣涼了熱了及時幫老人準備好應時的衣服,老人身體虛弱生病感冒的時候她更加精心照顧,現在將近七旬的婆婆,依然非常有精神。親朋好友,鄰裡鄉親都誇兒媳好,兒媳孝順,是個難得好媳婦。
特色幫扶項目 促進增收致富
浩畢斯哈勒琪琪格藉助國家、自治區、市、旗四級民委的幫扶項目在查幹沐淪草原上開起了「一家親奶食品體驗店」,主要以蒙古族特色的奶食品和馬奶酒為主食 ,每年固倫淑慧文化節,大量的客人從四方八方湧來,品嘗副食品和馬奶酒成為客人們必不可少的觀光體驗項目,浩畢斯哈勒琪琪格的「一家親奶食品體驗店」每年收入很可觀,她高興地告訴我們「我們蒙古族奶食品一直是一種傳承著純天然無汙染的食品,富有營養,對人的身體有補鈣等作用,因此銷路很好,收益也非常好,感謝各級民委給我們的幫扶項目,我將更加努力,把我們的奶食品做好,不辜負四級民委對我們的期望」。
兩個年輕的夫婦靠著她們的聰明才智和勤勞,唱著一曲曲增收致富的凱歌,正逐步走上致富的幸福之路。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之所以幸福,浩畢斯哈勒琪琪格、那仁通拉嘎夫妻倆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相識是一種緣份,而能在同一屋簷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而她們的努力也讓她們收穫了幸福和溫暖。夫妻倆用孝心,愛心、真心演繹了小家庭最溫馨的幸福,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樸實的珍貴,幸福的最真實內涵。
圖文:查幹沐淪蘇木婦聯
審核:王麗英
編輯:新圖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