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麗志
h茶店、茶屋、茶吧、茶咖啡廳,無論以怎樣的名稱和形式出現,這些主打茶飲的空間正快速席捲日本,並通過各式各樣的果香風味和高顏值飲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女性顧客。
7月1日,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Starbucks)旗下茶飲品牌 Teavana(茶瓦納)的專賣店在日本知名購物中心六本木(Roppongi Hill)開張,提供柚子、柑橘薰衣草、鼠尾草等風味茶飲,售價590日元(約合人民幣39元)。
星巴克在日本出售 Teavana 並不新鮮,畢竟2016年就已經在普通星巴克門店推出 Teavana 系列,但這是星巴克首次在日本推出茶飲專賣店。據日本媒體的消息,星巴克日本未來將增設更多的 Teavana 門店,將茶飲打造成繼咖啡、星冰樂之後的又一大收入支柱。
儘管星巴克在本土美國市場關閉了所有的 Teavana 門店,但茶瓦納系列依舊是其門店的暢銷飲品之一。
7月4日,中國茶飲品牌奈雪的茶(Nayuki Tea & Bakery)在大阪著名的心齋橋南街(Minami)推出日本首店(下圖),鮮果加上自有茶園茶葉,以及高飽和度的顏色組合,吸引了眾多日本消費者。裝飾有新鮮水果的烘焙產品也頗受歡迎。
奈雪的茶日本運營商表示:「我們正在推廣一種結合了茶與水果的新生活方式」,品牌計劃今年在東京增設一家門店,還希望在2021年底之前,日本門店總數達到10~15家。創立於2015年,過去五年時間,奈雪的茶在中國已開出了360家門店,其消費者主要集中在20~30歲的人群中。
據傳,另一中國茶飲品牌喜茶(Heytea)也有進軍日本市場的計劃。
市場研究公司富士經濟(Fuji Keizai)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日本有1300家茶飲店,三年間的增幅超過了三倍。同時,日本有6.29萬家咖啡店,較三年前下滑4%。
日本這一波茶飲熱的背後,可以追溯到之前的珍珠奶茶熱。2015年,源自中國臺灣的貢茶(Gong Cha)進軍日本市場,截止到目前在日本有71家門店,計劃年底之前增長至90家。
2019年,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再次登頂日本的年度熱詞,日本消費者對於「珍珠」的熱愛,甚至延伸到了甜品、時尚配飾之上。
今年9月,日本本土的大型咖啡連鎖商 Tully’s Coffee 將開設第10家茶飲店。
而另一家成立於2003年,主打抹茶綠茶、皇家煎茶茶底的 Nana’s Green Tea,如今在日本運營有87家門店。
毫無疑問的是,女性是這些水果風味、顏色漂亮、適合自拍的時尚茶飲的主力消費者。
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Lawson)的數據顯示,10位男性顧客中,有7位選擇現磨咖啡,更多的女性顧客則會選擇茶飲。2018年,羅森聯手英國著名茶品牌立頓(Lipton)推出限時新鮮水果茶飲,兩天就消耗了兩周的庫存。今年7月,羅森和立頓再次合作,部分門店已經售罄。
All Japan Coffee Association(全日本咖啡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的咖啡消耗量為45.3萬噸,較2016年的高峰下滑4%。消耗量的下滑部分是因為便利店現磨咖啡的銷售增勢放緩。
日本飲料巨頭伊藤園(Ito En)的數據顯示,就日本而言,在罐裝和瓶裝飲料市場,綠茶及其它茶飲的市場已於2018年超過了咖啡。
茶在亞洲和中東市場熱度上升,推動了整體消耗量的增長。中國、印度、土耳其三大茶葉生產國的產量超過了全球的 60%。儘管茶飲在歐美市場相對不那麼受歡迎,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高端茶品牌 TWG Tea 正快速擴張到亞洲之外的歐美市場。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茶飲市場整體呈現上升趨勢。International Tea Committee(國際茶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茶產量創新高,逼近615萬噸,十年來的增幅超43%。其中,紅茶產量佔比近60%,綠茶產量佔比約30%,同時花草茶產量近年來持續增長。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國際咖啡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咖啡產量將超過1000萬噸。一般來說,單杯咖啡需要10克的咖啡豆,而一杯茶僅需要2~3克的茶葉,以此為計算標準,茶的總消耗量已遠高於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