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92歲抗戰老兵繳納1000元特殊黨費 還寫了一封信

2020-12-16 瀟湘晨報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方圓)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斯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近日,現年92歲的孫希周老人騎三輪車去金鄉縣委組織部繳納特殊黨費1000元,並給黨組織寫了一封信。樸實的文字娓娓道來,飽含了對黨組織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感激與熱愛之情,充滿了對曾經在戰場上犧牲和傷殘戰友的牽掛之情。老人愛黨愛國的軍人精神深深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孫希周老人,1929年出生於山東省安丘市石埠子鎮北郎莊村,是一位老共產黨員,也是一位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他曾經兩次入朝作戰,兩次負傷,每一次都是與死神擦肩而過。1955年9月,孫希周復員分配到山東省金鄉縣糧食局,一直服務在基層,直至1983年5月離休。

戰火早熄,硝煙已盡。70多年來,那些戎馬歲月,那些驚心動魄的場面,那些慷慨激昂的日子,那些肝膽相照的革命友情,始終縈繞在孫希周老人的心頭。孫希周的記憶不單是一位老兵的烽火記憶,更是我們國家的記憶,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最可愛的人,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繁榮與發展,向老兵致敬!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繳納10萬元「特殊黨費」抗疫 幫扶百餘學子
    今年 3 月,包河區義城街道大陳村黨總支收到了一份 " 特殊黨費 "。上交這份 " 特殊黨費 " 的是聶忠俊,這位黨齡十五年的老黨員是一位愛心企業家,他曾為百餘位特困生提供愛心午餐。為疫期防控繳納 " 特殊黨費 "3 月 1 日下午,聶忠俊來到所在義城街道大陳村黨總支,從包裡掏出整整十萬元現金,作為特殊黨費交給黨組織," 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期盼疫情儘快消散。"
  • 燕子磯街道曉莊村黨員用「特殊黨費」表達戰「疫」心
    中國江蘇網2月11日南京訊(通訊員 汪俐 劉妍)「我想繳納一份特殊黨費支援抗擊疫情」。2月10日,一筆200元的特殊黨費通過微信轉到燕子磯街道曉莊村社區黨務工作者汪俐的手機上。原來,這是曉莊村社區一名老黨員劉基建轉來的,用於支援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這也是曉莊村社區收到的第一筆新冠肺炎防控「特殊黨費」。
  • 92歲溫州抗戰老兵:岡村寧次從我身邊走過時低下了頭
    多年來,潘庭槐從未向任何人包括家人提及過他所經歷的這一歷史時刻,直到最近,當地的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找到了他。  今天正值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記者來到溫州龍灣區,找到了這位已經92歲高齡的老人,聽他打開這段塵封了69年的記憶。
  • 32700元特殊黨費 疫情面前黨員顯本色
    帶頭捐款、組織防疫、加班加點……他總是覺得做的還不夠。據了解,黃崗廟在防疫具體工作中,也趟出了「一條路子」。 支部書記帶頭獻愛心——「不能忘記當選為書記時的承諾,不偷懶,不圖名,不謀私,踏踏實實為群眾辦實事,積極帶領黨員幹部踐初心、擔使命。」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走5000元,從沒怕過日本侵略者,卻哭得像個孩子
    對於那些犧牲在保國戰場的將士們,後人應永遠銘記;對於倖存下來的抗戰老兵,我們更應該十分尊重。2018年4月份,家住平頂山李莊鄉的抗戰老兵劉當振多年下來積攢的5000元現金,被一個自稱是公益組織志願者的人大白天給搶走了。此社會事件一經報導,立刻引起了全國各地網民的關注。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用摺紙剪紙作品祈願和平
    9月1日下午,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在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會議室內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會談之後,高卓堂、朱有芹和榮獲了臨沂市首屆「沂蒙最美退役軍人」的李鳳德一起,用紙摺疊和平鴿,並展示寫有「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的剪紙作品,緬懷先烈,祈願世界和平。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沂南共摺疊和平鴿祈願和平
    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正在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 抗戰老兵講述被迫在日本做勞工經歷:每天挨打
    ,真是從心底裡感到溫暖,體現出國家對抗戰老兵的一種關懷。」石家莊市正定縣的抗戰老兵陳玉川14歲參加了國民黨中央軍十五軍,做了一名護士,參加了著名的中條山戰役和洛陽保衛戰,後被日軍擄到日本做了一年的勞工,直到抗戰勝利後才回到了中國。「參軍的那段日子刻骨銘心,可以說是在槍林彈雨中倖存了下來。」  14歲因生活所迫參軍  「原國民黨抗戰老兵還活著的已經很少了,確實需要國家給予一些關注。」
  • 2004年,77歲美國老兵來到中國,為何對92歲老婦單膝跪地
    那個時候,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還不算惡劣,抗日戰爭期間,美國也派出一部分空軍援助中國,其中就有著名的美國飛虎隊。在這期間,美國大兵和中國人民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展現了人性的光輝。 2004年初,一位77歲的美國老兵不遠千裡從美國飛到中國,要去見一個92歲的中國老婦。見到這位老人之後,美國老兵激動的對她單膝跪地,心中的情緒難以言表。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老兵檔案姓名:李聖言年齡:103歲原籍貫:四川簡陽經歷:原國民革命軍第25軍140「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慷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就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從臺兒莊的血戰,到蘇北敵後遊擊戰,雖然全身多處負傷,但他始終堅持著抗擊侵華日軍。尤其在敵後遊擊戰中,更是打出了川人威風。
  • 繳納居民養老保險,每年交100元和1000元養老保險,哪個更划算?
    一、農村養老金的計算農村繳納的養老保險,屬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男女一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個人帳戶養老金,二是基礎養老金。1.個人帳戶養老金。由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繳費,同時政府還根據選檔的金額,給予相應的補貼。因此,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多少主要與個人選檔繳費和政府補貼金額有關。個人帳戶養老金=(選檔繳費標準+政府補貼)/139 (60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以青島的繳費為例。
  • 他和10個抗戰老兵「爹媽」再相聚
    這一次,張大生與健在的6位高齡老兵以及四位老人的遺像拍了一張特殊的「全家福」。特殊的「全家福」。在竹溝革命紀念館內的那組中原局五常委:劉少奇、彭雪楓、鄭位三、朱理治、朱瑞革命先輩的塑像前,102歲的何國增,98歲的梁忠賢,97歲的周生鳴,96歲的陳德金、張堂及95歲的張中耀,連同四名志願者懷抱吳官憲、黃具法、徐德西、郭景科四名抗戰老兵的遺像,共同面向國旗默哀三分鐘。
  • 渭南市政協委員王元宏交萬元「特殊黨費」用於社區一線抗疫物資的...
    2月1日,渭南市政協委員王元宏以實際行動,為戰疫情,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向所在社區黨支部通過微信捐款10000元,用於社區疫情防控物資採購。為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獻上一份愛心。據了解,王元宏在自己所在的西嶽社區黨支部微信群裡了解到,為共同抗擊此次疫情的發展,西嶽社區黨支部成立杜橋街道西嶽社區黨員志願服務隊,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抗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 【敬禮老兵】長沙抗戰老兵的春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2017年將迎來建軍90周年、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我們用鏡頭尋訪抗戰老兵,給他們送上新春祝福,聽他們講述激情燃燒的烽火歲月,感受他們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到了延安以後,當時是黃華接的我,他說你這個小孩,14歲,個子又小,年歲又小,又沒有文化,你到邊區中學去。我說我不幹,我到延安,我就是要到抗大!我就據理力爭,我個子小,我就這樣子,你看我個子並不小。他說你這個小孩子好有雄心,那就這樣子吧。你不要到邊區中學,我和抗大商量一下。」曹傑回憶說。  作為一名抗戰老兵,曹爺爺經歷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目睹了日軍的野蠻侵略,燒殺搶掠。
  • 江西稅務系統:稅月初心 見證志願老兵的紅色情懷
    王玉階:「我還要去所裡上班,不能遲到了」天剛蒙蒙亮,92歲的王玉階便要家人扶他起床洗漱,「快點快點,我還要去所裡上班,不能遲到了!」王老雖患腦萎縮,遺忘了大多數事,但仍常常念叨著去稅務所上班。王玉階一家三代都在稅務部門工作,1955年他復員到于都縣稅務局工作後,一心撲在工作上,一年只有春節回家待四五天,其它時間都在單位。
  • 抗戰老兵張大生和他的10個「爹媽」-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
    這一次,張大生與健在的6位高齡老兵以及4位去世老人的遺像在竹溝革命紀念館拍了一張特殊的「全家福」。抗戰老兵再相聚,緬懷戰友寄深情4月4日,清明節。在竹溝革命紀念館的革命先輩雕塑前,10名抗戰老兵再聚首——102歲的何國增,98歲的梁忠賢,97歲的周生鳴、陳德金,96歲的張堂及95歲的張中耀,連同4名志願者懷抱的吳官憲、黃具法、徐德丙、郭景科的遺 像,共同面向國旗默哀3分鐘。「這一刻,我們都默默流淚。健在的這6位新四軍老戰士,他們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不顧生死,向死而生,為保家衛國立下難以磨滅的功勞。
  • 【有範回顧】鏡頭裡的山河記憶,攝影師逄小威拍攝百位百歲抗戰老兵
    那些保衛祖國 為祖國獻出生命和青春的 百歲老兵肖像引入眼帘 這100位百歲抗戰老兵的影像 是一段民族歷史的記錄 也是一個民族的肖像
  • 「鐵血記憶」抗戰老兵周鳳岐講述:17歲那年親歷常德保衛戰
    □常德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張念/文 陳歡/圖今年94歲的抗戰老兵周鳳岐,現居市城區柏子園小區。8月25日,記者見到他時,老人雖然頭髮花白,走路顫顫巍巍,但腰杆挺得筆直。「當時出一萬兩千斤稻穀,可以僱人代自己當兵,可我家哪兒來那麼多谷……」在國民政府的壯丁徵兵制度下,他在17歲時走上參軍道路。因為讀過幾年私塾,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57師的一名通信兵。參軍不到一個月,周鳳岐就上了戰場。1943年11月初,侵華日軍為牽制中國軍隊對雲南的反攻,向中國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的常德地區發動攻勢。
  • 70歲老兵到老部隊尋根,他說這件事我再不做可能沒機會了
    八一前夕,老兵俸新養到武警南寧支隊尋根老兵是一支部隊光榮的歷史,是一段歷史鮮活的記憶,想要理解一支部隊的使命傳承,最好的方式就是詢問從這裡走出來的老兵。八一臨近,武警南寧支隊就接待了這樣一位年近70歲的老兵,他的名字叫俸新養,50年前他曾在南寧支隊前身——廣西軍區獨立第一師(54201部隊)服役,歷任戰士、連通信員、副班長等職務,如今,他從千裡之外的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廖樓村趕來,只為完成自己未了的一份心願。這份縈繞老兵近50年的心願究竟是什麼?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 十月沂蒙黨旗紅,重陽情暖抗戰老兵
    為加強醫保窗口黨員黨性教育,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10月11日上午,市醫保局窗口黨支部組織黨員志願者,赴沂南天河醫養院開展 「十月沂蒙黨旗紅,重陽情暖抗戰老兵」主題黨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