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喵喵君
審校:Mystic
各位大朋友們,小朋友們大家好。感謝大家繼續支持喵喵君。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經典繪本,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繪本是安東尼·布朗《動物園》。
我想每個人都去過動物園,大家都喜歡到動物園參觀,但是當你讀安東尼·布朗這本《動物園》, 大概都免不了會有心疼的難過。越看那些圖,便越來越有這種感覺。嚴格說來,它是一部精巧的、平淡的、白飯白水一般的抗議文學一一抗議人類的不智及殘忍。但是,不管是圖還是文,一點也不粗暴。整個故事是平淡的、沉靜的,是凍結過的標本。可是,由那凍結、如化石般的圖像、形、色,和刻意經營的「好像幽默」的言辭,所透出來的批評,仿佛是鋒利的刀,即使切割過,切斷了,你也無法感覺出切割及斷裂的痕與痛,而那痕與那痛卻又深入到你心靈的深處。
內容簡介:
上個星期天,我們全家去動物園。爸爸、媽媽、我和我的弟弟。本來我和弟弟都很興奮,但是,堵車、排隊、不能給弟弟買半價票、無趣的動物、餓肚子、和弟弟不時發生的「戰爭」、爸爸的無聊玩笑,還有媽媽的淡淡憂傷。 這到底是怎麼了?
作者簡介:
安東尼·布朗——超現實的繪畫大師1946年出生於英格蘭的雪菲爾,自小喜愛畫畫與說故事。十六歲進入裡茲藝術學院學習平面設計,並在美術館裡接觸英國超現實主義畫家法蘭斯·培根的作品。《動物園》這個故事,很多人在第一次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有點冷,它不同於安東尼·布朗的其他作品。他在創作這部有著「檄文」意味的作品時,堅守了沉重、嚴肅的態度。文字的表述似乎一直圍繞著一家人的行為、對話和感受,平時到幾乎淡出了背景或畫外音。
安東尼將動物園裡的動物秒回得極真實、細緻,用它們沉悶、被動的身體語言表達出令人不忍錯目的悲傷。第一個就是陸地上體型最為龐大的哺乳動物——大象,畫面中的大象身處的空間高達冰冷,顯得大象弱小無助;接下來是兩頭長頸鹿,它們顯得毫無生氣好像貼近牆壁的剪紙;下一頁是一隻老虎定格在鐵網的後面,安東尼讓老虎的頭尾剛好都卡在黑色的畫框標遠,本該是奔跑的獸中之王,卻無奈失去了自由,最重點是那條尾巴——無力的垂在身後。
通過故事的文字敘述,我們聽到的都是一家人無聊的抱怨,父親無趣的冷笑話,孩子們對食物和玩具的熱衷。直到動物園之行結束的時候,一家人中的媽媽說:「我不認為動物園的存在是為了動物,應該是為了人。」這個時候右頁的畫面中大猩猩的臉部特寫出現了。大猩猩是公認的智力最接近於人的動物,從大猩猩的眼睛裡我們看到了悲傷,擔憂,憐憫甚至寬容,相信每個人看到它的眼睛時,都能感受到它的悲憫,這就是《動物園》讓我們感到震撼的原因。
讓孩子們能理解和感受到善待動物的重要並非易事。安東尼·布朗巧妙的透過一個普通家庭不太愉快的家庭日,來引發人們的反思,作為一名傑出的圖畫書大師,其立意的深遠,構思的巧妙顯示出他深厚的功力以及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即使是成年人讀過這部作品之後也會沉思良久。這更是一本為動物寫的書,安東尼?布朗在譴責人類對待動物的殘忍和冷漠,諷刺人類盲目的自以為是,提醒人們鋼筋水泥中的動物園,對於動物來說並不是一個溫暖人道的美好家園。相比動物的沉默隱忍,人類的自私和貪婪是多麼的醜惡。從這個角度來看《動物園的》是一本值得擁有一生的圖畫書。
好了,我們本期的經典繪本解讀就分享到這,感謝大家的觀看,如果各位有任何疑問請關注公眾號茂喵喵,也可留言給我們哦!下期我們繼續分享經典繪本解讀給大家,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