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民生短板涵養城市氣質 建湖打造宜居新家園

2020-12-16 新華網江蘇頻道

  132條后街背巷整治出新,群眾出行條件顯著改善;73個老舊小區提檔升級,居民住得更加舒心;11個農貿市場改造達標,百姓「菜籃子」拎得放心;4個智能化停車場建成使用,車主停車不再困難;2.7萬名志願者活躍城鄉,傳遞社會正能量……初冬時節,走進鹽城市建湖縣,清新和諧的文明之風撲面而來。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為民生提質,為幸福加碼。建湖縣委書記陳平說,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理念,建湖突出問題導向,圍繞群眾關切,大力實施「城市文明十大提升行動」,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補齊民生短板 提升城市品質

  在建湖縣近湖街道裕豐花苑,經過系統改造後的老小區舊貌換新顏。小區還和社區「結親」,居民迎來「紅色管家」。裕豐花苑是建湖較早建設的回遷安置小區,無物業無管理,環境髒亂差。「由於建造時間久遠,小區設施老化。道路坑窪不平,排水管道時常堵塞,下雨天路上積水有時漫到路面,住戶苦不堪言。」秀夫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紅建說,小區管理一直是社區的一塊「心病」。

  老舊小區是城市管理的難點,也是群眾關注的熱點。近年來,藉助文明城市創建,建湖老城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人和新村、光明小區等幾十個老舊小區改造被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政府先後投入近千萬元,對小區道路綠化、亮化、停車位等一體化改造,補齊功能短板,讓「老」居民過上「新」生活。

  「以前小區大門常敞開,外人隨意進出,車輛亂停,安全問題很讓人擔憂。現在門口安了道閘,安排專人值守,公共樓道全程監控,小區居住質量明顯改善。」居民孫玉蘭說。

  小區是城市的基本細胞,后街背巷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同樣連著千家萬戶。去年,建湖排出急需整治的后街巷道110條,實施路面改造、雨汙分流等項目,打通斷頭路、疏通梗阻路,改善居民出行條件。今年,新一輪后街背巷整治全面推進中,22條后街背巷整治年底前有望完成。

  改善人居環境 刷新城市顏值

  「經過改造升級,菜場內外變乾淨,經營攤位上規矩,價格公示上牆,以前這裡汙水橫流,異味撲鼻。」66歲的張日梅每天都來西豐苑農貿市場買菜,說起這裡的變化,她豎起了大拇指。今年,建湖市場監管、城管、衛健等部門聯合開展農貿市場整治行動,還市民乾淨整潔有序的市場環境。

  在西苑社區偉業小區路口,圍牆旁堆積多年的垃圾被清理一空,栽上花草、搭建起長廊、鋪上石板,荒地變成花園。建湖縣園林服務中心主任李歆彤介紹,這裡曾因長期無人管理,長了雜草、堆了垃圾,成了衛生死角。周邊居民反映後,住建部門進行景觀化改造,建起「口袋公園」,還起名「竹曦公園」。

  建湖充分利用邊角地、廢棄地、閒置地,通過修砌花池、配套景觀小品等方式「見縫插綠」,建設口袋公園和微型綠地,讓市民開門見綠,移步有景,在家門口休閒、放鬆享受「綠色福利」。目前,建湖縣城綠化覆蓋率達41.9%。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湖以更高標準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推進「廁所革命」,突出城鄉接合部、鎮村主要街道、農戶家前屋後等點位的環境整治,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涵養文明素養 彰顯城市氣質

  「要理髮的老人到這邊來。」10月24日,岡西鎮敬老院內歡聲笑語,「中國好人」、縣文化志願者協會會長肖公章帶著40多名「紅馬甲」,前來開展重陽節志願服務。75歲的王皆華理髮後高興地說,今天精神了不少。

  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建湖實名註冊的志願者已超10萬人,各鎮、區(街道)都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有行政村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全覆蓋。他們常年開展關愛社會、關愛他人、關愛自然等志願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引領文明新風尚。

  道德模範引領示範,凡人善舉不斷湧現。

  日前,在南京工作的吳春堂帶著妻子前往建湖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上岡中隊,感謝一直幫助他的民警們。老家在上岡鎮榆西村的吳春堂,讀小學時父親病故,母親離家出走,他與奶奶相依為命。從小學到大學,「江蘇最美警察」曹流一直資助吳春堂,10多年從未間斷。

  時代在變,感動不變。這些年來,在曹流的影響下,上岡中隊先後結對幫扶困難家庭50餘戶,救助群眾近千人,累計捐贈財物30餘萬元……

  用身邊人教育身邊人、用身邊事感動身邊人。建湖定期開展「身邊好人」、「感動建湖」十大人物、「新時代建湖好少年」等系列評選,並通過淮戲、小品等藝術形式,將好人事跡搬上百姓舞臺,讓道德芬芳浸潤人心。

  截至目前,建湖先後有14人入選「中國好人」,28人登上「江蘇好人榜」,6人當選省「最美人物」,61人被評為「鹽城好人」,5人被推選為省「美德少年」,入選數居鹽城市前列。凡人善舉層出不窮、好人好事競相湧現,文明正成為建湖最亮的城市底色。(喬宗華 陳鴻斌 楊先鋒 卞小燕)

相關焦點

  • 從安居到宜居,一起看看理想城市養成記
    城市更宜居,生活才更美好。建設宜居之城,不僅是要讓群眾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安居、住有宜居,實現居者心安的「宜居夢」。近年來,邳州市住建局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改善城鄉住房條件,打造高品質幸福宜居之城,築牢民生「幸福巢」。
  •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宿遷打造一個會「呼吸」的綠色家園
    活動中,宿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劉江介紹了宿遷城市園林綠化、美麗鄉村等方面取得的碩果。中國人居環境獎、江蘇省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十三五」期間,宿遷圍繞服務民生的工作中心,緊扣建設「強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遷的目標,在「完善功能、豐富內涵、打造特色、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全面打造了一個會「呼吸」的綠色家園。
  • 補齊思想、作風、工作「三塊短板」
    □ 湖北日報評論員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著力補齊重大民生項目短板,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交通、水利、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今年的防汛抗洪中,水利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
  • 宿遷:以民為本建設美麗宜居家園
    「十三五」期間,市住建局圍繞服務民生的工作中心,緊扣建設「強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遷的目標,積極作為、開拓進取,在「完善功能、豐富內涵、打造特色、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是事關百姓福祉的大事,「十三五」期間,市住建局在城市供水、汙水處理廠建設、黑臭水體整治、雨水管網改造等工作上持續發力。
  • 應城加快城鎮小區提檔升級 打造老百姓宜居「溫馨家園」
    老舊小區改造是加快城鎮小區提檔升級、打造老百姓「家門口」宜居環境、保障民生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為了完善小區功能,消除安全隱患,創造美好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構建共享共治社區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 福清龍田鎮:生態宜居成發展關鍵詞 民生答卷寫滿幸福感
    今年以來,龍田鎮堅持把路網、供水、綠地、養老、安居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放在首位,力求補齊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質量。一個個惠民工程的完工,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 訪河東區委書記範少軍:聚焦「金創河東津韻家園」 打造美麗直沽新...
    範少軍:市委九次全會堅持從系統觀念出發,是未來五年我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綱領,集中了全市各方面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新引擎」。河東區全區將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五中全會精神和市委九次全會精神當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強化政治引領,在學深悟透中凝共識聚合力。堅定發展信心,在對標篤行中明方向謀發展。
  • 綠色發展看建湖,學習強國聚焦「建湖方案」
    著力培育主導產業集群,全力打造新能源、高端裝備、電子信息三大產業,規模總量突破200億元。高端裝備產業向高端製造、智能裝備方向發展,實施海特海工裝備、中聚信精密鑄鍛、鴻達機器人等一批產業終端項目。今年重點實施84個「兩重一實」工業項目、30個千萬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和80個新增長點項目。綠色引領,一如既往發展「生態農業」堅持把生態農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內容,大力調優農業結構,加快提升農產品質量,推進生態農業發展。
  • 廈門打造標準化數字攝影棚 補齊產業短板
    這意味著,廈門將補齊影視產業缺乏攝影棚的短板。新華網發(謝思婷 攝)  「廈門是國內一流的外景取景地,但因為缺乏標準攝影棚,導致大量來廈劇組拍完外景後,需要到外地尋找影棚拍攝內景。這一短板,我們將在今年10月底前補齊。」8月23日,廈門市影視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鍾元,在廈門影視拍攝基地4號數字攝影棚封頂儀式上表示。
  •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創文在基層 | 陽東區「十抓十促」打造美麗宜居之城
    創文在基層 | 陽東區「十抓十促」打造美麗宜居之城 2020-09-21 20:2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加快補齊短板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官方網站
    值得一提的是,抗「疫」也將倒逼生鮮產業鏈大變革,加快補齊冷鏈物流短板。  據了解,阿里巴巴為全國核心產區滯銷農產品打造緊急供應鏈。助農綠色通道為農產品推出專線直達,可以從原產地直接用貨車送到目的地城市,首批可送到全國50個大中城市。  疫情發生以來,特別是復工復產以來,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需求增加,但與此同時,受交通等因素限制,不少地方農產品出現滯銷。解決「菜籃子」供需失衡問題更趨緊迫。對此,中央部委已經召開多次會議頻頻部署。
  • 江陰濱江花園城市新藍圖
    無錫市政府副市長、江陰市委書記王進健動員全市上下,要進一步咬定目標、攻堅克難,加快補短板、抓攻堅、求突破,迅速掀起新一輪城鄉建設的熱潮,使江陰城鄉面貌實現質的提升,美麗江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王進健說,對一個地方而言,城鄉面貌是綜合實力的展示窗口,城鄉建設是拉動發展的重要引擎,城鄉大地是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 突出地域特色 打造「五美」鄉村 新幹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
    今年以來,新幹縣突出地域特色,全面彰顯產業興旺之美、自然生態之美、文明淳樸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諧有序之美,分類推進鄉村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努力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分類推進鄉村發展。
  • 市委全會定調「十四五」: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設...
    周江勇從8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市委常委會的主要工作: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今年,杭州還獲得含金量十足的榮譽: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4年入選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楊柳湖版塊坐實雙流開發主力 一個國際範住區在補齊短板
    8月25日,雙流區審議通過了《關於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實施意見》。 明確要在2025年基本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航空經濟之都,到2035年整體呈現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空港公園城市。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成就美好生活 翠屏區民生改善有力度
    系列報導《「回眸『十三五』 聚力再出發」》,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五年翠屏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為老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年輪,鐫刻著奮鬥的榮光;希冀,昭示著美好的未來。充滿活力的翠屏正一步步走向輝煌。
  • 中共市委全會定調「十四五」: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設...
    周江勇從8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市委常委會的主要工作: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今年,杭州還獲得含金量十足的榮譽: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4年入選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時政微課堂】市委全會定調「十四五」:打造「數智杭州•宜居...
    周江勇從8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市委常委會的主要工作: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今年,杭州還獲得含金量十足的榮譽: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4年入選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市委全會定調「十四五」: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設社會主義...
    周江勇從8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市委常委會的主要工作: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今年,杭州還獲得含金量十足的榮譽: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4年入選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