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受省民政廳黨組選派,我到晴隆縣紫馬鄉龍頭村任第一書記。
龍頭村是晴隆縣43個深度貧困村之一,2018年初,仍有193戶984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高達37.95%,我清楚,越到最後越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要在最後兩年攻堅期內實現所有建檔立卡群眾減貧摘帽,必須下一番苦功夫,於是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數來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竭盡全力帶領群眾謀求發展的路子,幫助群眾擺脫貧窮的困境。
龍頭村地理條件艱苦,山高坡陡,每次群眾從組裡到村黨員活動室辦事都要翻山越嶺,走很遠的路才到達。
田慶國了解群眾情況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我提出為群眾印製「龍頭村便民服務卡」,通過設計、印刷,一張張覆蓋「村常務幹部、第一書記、駐村幹部聯繫電話」的卡片紛紛發放到群眾手中,群眾只需要打電話給我們,我們就可以幫他把事情處理好。
我在卡片上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民困我解、民需我幫、民求我應、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脫貧攻堅戰,切實為群眾辦實事」這些字,同時,這也是我始終踐行的工作宗旨。
入戶走訪
不過要帶著群眾脫貧,產業發展是關鍵,經過廳領導反覆調研論證和積極協調對接,2020年400畝烤菸種植項目落地龍頭村。
召開大型院壩會,共商土地流轉和產業發展事宜,又經歷了連續的乾旱,我發動了村「兩委」班子各司其職、各顯神通投入到抗旱行動中來,村幹部們有的用自己的三輪車拉水,有的借水管接到高位水池,有的協調水池應急供水,你一磚我一瓦順利完成了煙苗移栽。
記得那段時間,每天凌晨五六點,我總會從焦慮中醒來,獨自開著車到每片煙地查看煙苗長勢,在我心裡,這是龍頭村高質量減貧出列的最強保障。目前,烤菸產業帶動群眾增收已經初見成效。
經過一年的時間,現在我們全村貧困群眾已經全部穩定達到脫貧條件,但是我們同樣不能掉以輕心,要實時做好跟蹤服務和動態管理,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戶,不掉一人。
入戶走訪
我知道行百裡者半九十,雖然駐村期限已滿,但我更不能衰減鬥志,我一定會同龍頭村全體幹部群眾共同奮鬥至所有群眾脫貧出列,讓龍頭村脫貧攻堅走向康莊大道。
【人物小傳】
田慶國,男,2018年3月,受省民政廳黨組選派,到晴隆縣紫馬鄉龍頭村任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允鳳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