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沭陽:落後村變先進村 群眾為第一書記請功

2020-12-24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沭陽:落後村變先進村 群眾要為駐村第一書記請功

  村子在年度綜合考核中名列前茅,村幹部、群眾紛紛到鎮裡去找領導,要為村第一書記馬衛國請功。這件事就發生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廟頭鎮長探村。在全縣2019年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大會上,廟頭鎮長探村黨支部被沭陽縣委評為「四星黨支部」,長探村在廟頭鎮年終綜合考核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修整一新的長探村黨群服務中心

  2018年12月,時任江蘇糧食集團下屬企業——江海糧油(張家港)產業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的馬衛國被選派到三百多公裡外的沭陽縣任廟頭鎮長探村駐村第一書記。長探村的基礎較差,是廟頭鎮的「落後村」。馬衛國初到長探村,村集體帳上只有幾百塊錢,未化解債務還有十幾萬元,也是個標準的集體經濟薄弱村。

  馬衛國在充分調研後,與村支兩委形成共識和目標,就是要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加強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在新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馬衛國精心規劃設計各個功能區和配套設施。

  結合時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馬衛國針對長探村道路兩邊長期被佔用問題進行徹底整治。共清理村內道路4000米,拆除違章建築兩處。在清理路邊公共區域的基礎上,加設竹籬笆約400米,磚砌花壇100米,完成各類綠化2000平方米。利用主幹道一側水泥樓房牆面,馬衛國親自設計和選擇素材,聘請牆繪高手繪製了高規格文化牆800多平方米。在2019年廟頭鎮改善人居環境現場考核評比中,長探村當仁不讓獲得了第一名。

  面對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並背著十幾萬元歷史債務的窘況,一年來,馬衛國和村幹部想方設法尋找「造血」良方,打通脈絡,盤活資源,振興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過對非法侵佔公共空間逐步清退,清理出來的土地水面資源通過鎮產權交易平臺出租;通過土地增減掛鈎增加了村集體土地80畝也通過交易平臺出租,以上兩項共完成產權交易9筆,流轉土地和水面207畝,每年可實現20萬元集體收入。

  馬衛國還利用自身資源積極聯繫,成功引進了張家港一家物流企業入駐長探村,該企業主動將廟頭鎮政府給予的70%扶持資金全部捐助給長探村作為集體經濟收入。馬衛國還通過派出單位支持,利用花鄉資源優勢,組織村民承接了新沂江海公司綠化工程,所得收益全部歸集體所有。去年,向上級申請項目扶持資金,現已落實36萬元。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成功化解了村歷史債務。

馬衛國(右)走訪群眾 資料圖片

  經過深入調研,馬衛國發現長探村在公共設施方面歷史欠帳較多。他們採取鄉賢捐助和自籌資金相結合,為老百姓安裝太陽能路燈95套;一年來共計修繕道路5000米,集中居住區西側正在建設文化廣場,目前休息長廊已經完工。

  「人心變齊了,幹部有了精氣神,群眾有了向心力……」談起村裡的變化,廟頭鎮長探村的群眾眉飛色舞。

  馬衛國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很多該做的事還沒做,很多事還可以做得更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責編:張妍、張鑫)

相關焦點

  • 幫村助農奔小康:第一書記「靚變」獲群眾點讚!
    幫村助農奔小康:第一書記「靚變」獲群眾點讚!駐村50天了村裡來的那群「年輕人兒」怎麼樣了?那些第一書記?他(她)們變了…變成啥樣了?我們一起瞅瞅去!集合啦!!!「第一」是組織給予的重任,是群眾寄予的厚望。選派到村的第一書記,是村裡急難險重工作面前責無旁貸的「第一人」。
  • 魯山縣辛集鄉範店村駐村第一書記孔維韜:做群眾的貼心人
    12月15日上午,在魯山縣辛集鄉範店村魯關韻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內,海關總署駐該村第一書記孔維韜介紹。12月14日上午,孔維韜驅車到鄭州辦理產品代碼,隨後到一家印刷廠取包裝盒樣品,15日凌晨1點才回到村裡。「包裝盒圖案、樣式都是我找朋友幫忙設計的,你看這包裝盒能吸引人嗎?」他笑著問。
  • 渦陽陳大鎮史韓村:駐村工作隊帶領群眾奔小康
    村幹部馬慶付介紹,原史韓村為張寨村,是一個有著21個自然村4000餘人的大村,因村裡當時外欠200多萬元的經濟債務,村室和辦公用品都被依法拍賣了,從此張寨村解散,最後劃分為史韓村、王莊村、十裡廟村,把3個村分為3個工作點。「幹部把公章帶回家,家庭式辦公,村裡沒有書記,沒有主任。工作從來沒有先進過,一直落後。」
  • 「駐村那些事兒」心繫群眾獻真情——記依西肯鄉新東屯村第一書記...
    【駐村序】於忠,男,漢族,1977年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林業工程師,二十二站林場材料股股長,2018年任依西肯鄉新東屯村駐村第一書記,曾榮獲「全縣森林防火先進個人」「縣優秀共產黨員」「林業局勞動模範」等稱號。了解民情,打牢群眾基礎。
  • 新蔡縣南湖街道沈莊駐村第一書記張玖鋒「我的青春在扶貧」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彬 通訊員 梅澤華)2020年12月21日,新蔡縣南湖街道舉辦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會上縣紀委派駐南湖街道沈莊任駐村第一書記張玖鋒做了主題「我的青春在扶貧」的報告。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知心人」丨荔波縣力書村第一書記韋紅姬
    2018年3月,我很榮幸到黔南州荔波縣瑤山瑤族鄉力書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奔赴村寨開展群眾工作。自己能夠成為全縣下派脫貧攻堅隊眾多隊員中的其中一員,深感榮幸與驕傲。從此,我踏上扶貧之路,承擔更多的責任與擔當。
  • 【扶貧手記】張家川縣木河鄉李溝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客戶端等各媒體平臺將開設「扶貧手記」專欄,聚焦全縣「第一書記」投身脫貧攻堅的火熱實踐,生動講述他們在脫貧一線的奮鬥故事,號召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第一書記以他們為榜樣,持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為譜寫張家川縣發展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開創全面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建功立業。  現在,一起去了解成績背後,駐村幹部們的扶貧故事吧!
  • ...村第一書記夏雲佔先進事跡——疫情面前顯擔當 防控一線寫忠誠
    社旗縣橋頭鎮王陶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夏雲佔就是其中一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以大無畏的精神,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無私奉獻,彰顯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戰「疫」面前顯擔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年初三,當他接到上級返崗通知後,連夜開車將母親從幾十裡外老家接回縣城。
  • ...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
    【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村裡大小事 記本裡、裝心裡、辦滿意——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金凱正在認真記錄「民情日記」>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楊 通訊員 張冬榮「上灣社困難老黨員李富貴的孫女大學畢業在家待業,蘭州有一家企業正在招聘,需要對接聯繫;下灣社建檔立卡貧困戶朱昌平獲捐的雞苗成活率達到75%,要繼續掌握動物養殖和防疫知識……」這些內容,都是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在「民情日記」中記錄的待辦事項
  • ...辛苦指數換群眾幸福指數丨晴隆縣紫馬鄉龍頭村第一書記田慶國
    2018年3月,受省民政廳黨組選派,我到晴隆縣紫馬鄉龍頭村任第一書記。龍頭村地理條件艱苦,山高坡陡,每次群眾從組裡到村黨員活動室辦事都要翻山越嶺,走很遠的路才到達。田慶國了解群眾情況為更好地服務群眾,我提出為群眾印製「龍頭村便民服務卡」,通過設計、印刷,一張張覆蓋「村常務幹部、第一書記、駐村幹部聯繫電話」的卡片紛紛發放到群眾手中,群眾只需要打電話給我們,我們就可以幫他把事情處理好。
  • 沭陽縣張圩鄉石橋村第一書記唐金潮任是這樣做的……
    「唐書記,這條路終於修好了,還給我們裝了路燈。現在下雨天不怕、晚上走夜路也不怕了。我們老百姓可開心了,謝謝您!」走了半輩子的泥路修好了,江蘇省沭陽縣張圩鄉石橋村的老何高興壞了,第一時間給駐村書記唐金潮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 ...服務好群眾「最後一公裡」|息烽縣石硐鎮木杉村駐村第一書記...
    我叫劉熾康,2018年以來我一直在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石硐鎮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石硐鎮木杉村2018年被列入「軟弱渙散」後進黨組織,我被派駐到該村並擔任第一書記。群眾過往時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每提起這條進村路,就會引出全村群眾對村「兩委」幹部的諸多不滿。當時我就想到了要想方設法幫助解決村兩委和群眾心中這塊共同的心病。於是我親自做好《項目報告書》並將相關工作向鎮黨委進行匯報,我想法得到鎮黨委、政府贊同。
  • 宿遷沭陽:「三個超強」推動項目快建設
    蘇國平說,彬榮金屬的落戶是福建彬昌金屬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再次「牽手」沭陽的成果。去年10月,福建彬昌投資15億元,成立了江蘇彬昌金屬包裝科技有限公司,於今年4月在宿遷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順利投產,預計年產值可達20億元。
  • 鹿邑縣人防辦張益偉榮獲全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稱號
    映象網訊(記者 申學南 實習生 凌輝 通訊員 董緒武 馮淑娟)近日,中共鹿邑縣委、縣政府辦公室聯合發文,表彰了2019年全縣脫貧攻堅「整改提升百日會戰」工作中,積極投身扶貧一線,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的先進典型,縣人防辦張益偉同志獲得「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 縣委書記,鄉鎮書記,村第一書記,看看今天「書記們」聚在一起談了啥
    >如何深化完善「第一書記」在村工作制度?如何明確「第一書記」工作職責?如何進一步優化「第一書記」人員選派、力量統籌?如何合理安排「第一書記」條線業務和在村工作精力?>「雖然陪伴家人的時間減少了,但是當『第一書記』做村裡工作,看到群眾的微笑和點讚,成就感是不一樣的。」「以前當聯村幹部,每周去村裡面一兩次。
  • 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第一書記熊平的駐村故事
    常懷為民之心 常恤群眾之苦——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第一書記熊平的駐村故事轉眼間,白雲區沙文鎮派駐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的第一書記熊平五年駐村生涯即將進入尾聲。  2018年,組織選派熊平到新店鎮歸宗村駐村。此前,他在白雲區牛場鄉已有過年的駐村經歷。  初到歸宗村,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導致欠帳多,發展底子也比較薄,這是歸宗村給熊平的第一感覺。「但這裡人卻很勤勞,李子也特別好吃,風景也美得醉人,可是貧困人口數量也多。」熊平說。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村支書薛龍生乘車到鎮裡開會,村民李體恩搭車為妻子買藥。周五,張書濤下山回城探親,山裡的父母託他為城裡的子女捎瓜菜。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
  • ...農村為鄉親辦實事——記集寧區白海子鎮小東號村駐村第一書記高志
    幾年來,小東號行政村不僅發生了很大變化,駐村第一書記高志也經歷了一場「變形記」:多年前走出農村,如今帶著扶貧責任回到農村,用心用情努力為村民辦實事,成為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貼心人。  記者見到高志時,他正靠在牆根與村民們嘮家常。
  • 【扶貧故事】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任建龍:「娃娃書記...
    在李家窪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家的院前炕邊,總能看見任建龍忙碌的身影。擔任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以來,當兵出身的他帶著村民發展產業、修建水渠、改造旱廁、擴建文化廣場、建立村網格化,讓這個貧困的小山村發生了顯著變化,讓村民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 【脫貧攻堅】新河縣白穴口村第一書記高利勇文章《下足「繡花...
    既要全面掌握全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基本狀況、工作重點、存在問題,也要準確了解每個困難村民的實際情況、特殊狀況 駐村第一書記,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2018年3月,我來到河北省新河縣白穴口村擔任第一書記。到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戶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