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村裡大小事 記本裡、裝心裡、辦滿意
——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
金凱正在認真記錄「民情日記」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楊 通訊員 張冬榮
「上灣社困難老黨員李富貴的孫女大學畢業在家待業,蘭州有一家企業正在招聘,需要對接聯繫;下灣社建檔立卡貧困戶朱昌平獲捐的雞苗成活率達到75%,要繼續掌握動物養殖和防疫知識……」這些內容,都是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在「民情日記」中記錄的待辦事項。
金凱(中)走訪村民了解相關情況
「金書記把村裡的大事小事都記在本裡、裝在心裡,每一件事無論大小,都能辦得讓群眾打心眼裡滿意。」在業仁村村民們眼中,金凱來到村裡後,就一直是這樣做的。業仁村是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122戶476人,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196人,貧困發生率為41.04%。多年來,由於村裡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產業單一,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一直相對落後,早日退出貧困、步入小康是群眾最大的夢想。2018年8月,金凱被中國農工民主黨甘肅省委員會選派來到業仁村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查閱文檔資料、深入村社農戶、踏進田間地頭……半個月的時間,金凱就詳細掌握了全村自然資源、氣候條件、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村情社情。
金凱(左)與隊員查看土雞養殖幫扶項目
「如何發展產業、種什麼效益好、養什麼效益快?」面對群眾的期盼,金凱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迫不及待地想讓這個大山深處的貧困村儘快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致富路,早日摘掉貧困「帽子」。在與幫扶工作隊員多次深入調研、與村社幹部反覆討論商議的基礎上,他把目光鎖定在了村裡的臨潭縣西正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這個獨一無二的優勢資源上,大膽提出了「公司+合作社+扶貧基地+扶貧庭院+農戶」的發展模式,集中力量培育以「外出務工為主的勞務產業,高原夏菜、中藥材為主的種植產業,牛、羊、雞、蜂為主的養殖產業」為三大支柱的發展思路。
金凱(左)與隊員一起查看當歸長勢
截至2019年底,業仁村脫貧43戶183人,剩餘貧困戶3戶1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76%,順利實現整村退出貧困。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業仁村正經歷著一次由貧困落後向小康繁榮邁進的歷史性變化。金凱和駐村工作隊員、村社幹部多次前往西正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商議吸納和帶動村裡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入股、訂單農業、就近務工等多種方式有效帶動全村80多戶貧困戶在家門口創收致富。目前,業仁村種植高原夏菜412畝,中藥材182畝;共有26戶牛羊養殖大戶,其中養殖牛1700多頭、羊1000多隻,形成了全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撐。
脫貧攻堅正在向著全面勝利的目標破浪前行,身處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金凱不僅是業仁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更是為民幫困解難的貼心人。因其踏實的工作作風和顯著的工作成效,他先後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個人」、店子鎮「優秀共產黨員」。
與村裡黨員一同前往八步沙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如今的業仁村,山清、水秀、民富。滿懷激情的金凱與全村父老鄉親一起,積蓄苦幹實幹的能量,一同攜手奔向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