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書記」鄢宏回村「探親」 曾在四川宣漢駐村幫扶三年半丨第一...

2020-12-14 騰訊網

鄢宏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劉牧雨 攝影報導

「鄢書記,一路小心……」「鄢書記,到家了打個電話回來……」11月28日,鄢宏結束了為期四天的回訪。離開時,不少村民自發聚集在村口,揮手送別這位曾駐村幫扶他們三年半的「遠親」。鄢宏將腦袋探出車窗,使勁地點頭,眼眶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簌簌落下。

鄢宏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員工,2015年8月被選派至四川省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2019年1月「卸任」後,鄢宏一直牽掛著村子裡的人和事,這次回村「探親」,讓他「心裡踏實了不少」。

仁義村村兩委辦公室

「背包書記」回村 村民樂開了花

鄢宏在村民家中拉家常

「呀,鄢書記!真的是你回來了!」「還是大城市養人,你又變白了!」11月25日上午,鄢宏剛抵達仁義村村委會,還沒來得及喝口水,村民們就紛紛湊上前去打招呼,個個都樂開了花。

「剛到村上的時候,鄢書記的皮膚很白,不到一個星期就曬黑了。」仁義村黨支部書記熊邦明,初見鄢宏時一直擔心他吃不得農村的苦,但沒想到這個來自大城市的小夥子,不僅能吃苦耐勞,還有一股不服輸的闖勁兒。

回訪途中,村民給鄢宏豎起大拇指

「駐村工作了三年半,身為80後的鄢書記,頭髮也白了不少。」熊邦明介紹,仁義村基礎薄弱,條件艱苦,2015年貧困發生率高達23.78%,約為2014年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駐村工作開展以來,為了幫村裡確立發展思路、找準未來出路,鄢書記操了不少心」。

「背包書記」鄢宏

一個背包,一雙膠鞋,一把雨傘,是鄢宏當年走村入戶的所有裝備。背包內,除了裝著《農村黨支部與村民委員會工作實務手冊》《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等書籍和必備的工作資料,還有不少「乾糧」,更多的,是用來作為「見面禮」送給村民的肥皂、牙膏、毛巾等小禮物。

「我們和他一起走訪,餓了吃乾糧,渴了喝山泉,只用了半個月時間,就訪遍了全村426戶人家1748人。」熊邦明說,第一圈走下來,鄢宏的工作日誌上記得密密麻麻,每家每戶的情況,他都「知根知底」。高山深澗裡,山間林地旁,村民總能時不時見到這位背著背包的第一書記。剛開始,不少村民記不住他的名字,於是給他起了一個外號:「背包書記」。

這次回村,鄢宏依然背著背包,不過,他原來喜歡穿的膠鞋,換成了皮鞋。「以前,村裡的道路幾乎全是泥巴路,現在路修好了,再也不用穿膠鞋了。」鄢宏說。

產業興後勁足 村裡找到了出路

鄢宏查看車釐子種植基地

仁義村五社的貧困戶程金芝,因早年喪父,13歲便被家人以2000元的「彩禮」將她「嫁」到仁義村。2015年,27歲的程金芝已是兩個十幾歲孩子的母親,丈夫外出杳無音訊,一家老小全靠她養活。2015年夏天,鄢宏得知情況後,找到上海一位好心人向她捐款2000元。不曾想,程金芝卻說:「錢,其實我不想要,我只盼你能給我找條出路……」

「一個幾乎不識字的女人,都有找出路謀發展的認識和勇氣,這深深觸動了我。」鄢宏告訴記者,他通過走訪發現,村裡有年輕媽媽困苦難熬,有老人生活艱難,村民沒啥收入來源,但在村裡和書裡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幹部群眾都說,這個地方偏遠、土地貧瘠、年輕人都走了,發展不起來,這讓鄢宏整夜整夜難以入眠。

鄢宏在車釐子基地調研

幾天後,鄢宏找了兩輛麵包車,帶著村社幹部群眾代表十幾個人,到縣裡條件最困難的龍泉鄉羅盤村考察學習。在海拔2300米、土地貧瘠的羅盤村,村民憑著毅力和汗水,在坡地上發展出3萬餘畝中藥材,實現了戶均收入10萬元。「他們的條件比我們差得多,我們村也一定能脫貧!」這一次考察學習,對村社幹部的觸動很大。

「村裡要發展,必須興產業。」在做了大量工作後,鄢宏帶領村兩委立足實際,謀定而動,不斷「摸排滾打」,逐漸將桃花米種植加工產業、蜀宣花牛養殖業、中藥材種植業發展起來。通過中國華融的精準幫扶,這些產業逐步走上正軌並產生經濟效益。2018年,仁義村又確定了發展車釐子種植的戰略,村裡的產業發展藍圖,全部落地生根——仁義村,找到了出路。

仁義村車子裡種植基地

這次回村,村委會給鄢宏曬出了靚麗的「成績單」:截至目前,全村已硬化道路18.5公裡,7個社已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問題,整治山坪塘9口;中國華融共計投入1200萬元幫扶資金,實施了30多個精準扶貧項目。「產業興,後勁足,仁義村退出貧困村序列後,如今已邁上鄉村振興的新徵程。」看到這些變化,鄢宏特別欣慰。

總有些人和事 曾讓他「放不下」

仁義村桃花米種植基地

「駐村扶貧的三年半,並不是一帆風順,例如,在產業發展方面,就走過一些彎路。」鄢宏說,起初,他一心想著為村裡找出路,加之自身缺乏經驗,蜀宣花牛養殖業的發展,便經歷過挫折。

「養牛場建起後,我們採取了集體經營的辦法,但始終沒出效益。發現問題後,我們轉變思路,把養牛場承包給了私人,這才讓這個產業得以盤活。」鄢宏介紹,正是因為缺乏經驗積累,離任後,他對村裡剛起步的車釐子種植產業特別放心不下。此次回村,鄢宏的擔憂被打消——全村已發展車釐子600畝,今年已掛果,明年預計可產出5萬斤,仍將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目前來看,車釐子項目最為成功,產業前景最好,是真正能帶動仁義村致富奔康的項目。」鄢宏說,車釐子不僅是仁義村長遠發展的希望,也是條件相對較差的宣漢縣中部山區鄉村振興的希望。到基地調研時,鄢宏還得到一個好消息:宣漢縣政府正在研究將發展車釐子產業寫進全縣「十四五」規劃。

離任前,鄢宏曾兩次主動申請延長幫扶時間。精準扶貧的實事,鄢宏一件接著一件幹,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都把他當成了親人。此次回村,鄢宏結對幫扶過的70歲村民楊美信,聽說鄢書記回村了,立馬盛情邀請他到家裡作客,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他回家後才是他父母的兒子,在我們家,他就是我們的兒子!」楊美信動情地對記者說。

「鄢書記」回村,村民都笑開了花

「鄢書記離任,都沒讓我們曉得,悄悄地就走了。」接受採訪時,不少村民都表示,捨不得鄢宏走。在鄢宏心裡,村裡也有很多人很多事,曾讓他「放不下」——程金芝家的桃花米賣得好不好,她看管村裡中藥材基地的工資是否發放到位?曾對生活喪失信心的程章開起了農村淘寶店,現在生意如何?陳家石壩的20多戶群眾一起修建的聚居點,房子都裝修好了吧……

「回望三年多的駐村歷程,我感恩、慶幸!感恩組織給我機會參與了波瀾壯闊、偉大光榮的脫貧攻堅戰役,慶幸自己在三年多的時間裡沒有虛度光陰,感恩自己為人生存下了寶貴財富和美好回憶!」在工作日誌中,鄢宏寫下了這樣的話。

相關焦點

  • 「背包書記」鄢宏回村「探親」 被幫扶戶為啥三次落淚?
    「鄢書記,到家了打個電話回來……」11月25日上午,老楊頭追著送別曾幫扶過他的鄢宏,又一次忍不住落淚。老楊頭對記者說:「我硬是捨不得他走!」   鄢宏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員工,2015年8月被選派至四川省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2019年1月「卸任」後,鄢宏一直牽掛著村子裡的人和事。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五,張書濤下山回城探親,山裡的父母託他為城裡的子女捎瓜菜。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
  • 【我的幫扶故事】駐村幫扶,讓我的內心充盈——記湘鄉市巴江村駐村...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彭婷 1月9日一早,天空還只露出一絲微亮的光,湘潭市民政局老區辦主任、駐湘鄉市巴江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莫志敏就已起床,張羅一家人周末的美食。自2015年加入駐村幫扶隊伍,莫志敏的工作單位,從離家不到1公裡的市區,變成了離家100公裡的鄉村,周末才能回家。
  • 防疫前線的稅務駐村第一書記
    新華網重慶2月26日電 連日來,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們,在結對幫扶貧困村開展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組織春耕備耕、線上「帶貨」銷售農產品……這天,雲隘村飄起了雪花,駐村扶貧第一書記陳夕才從早上8點一直忙到深夜,發放1000多份宣傳單,對382名返鄉人員全部排查到位。    為了有效「整村隔離」,陳夕才和村幹部一起,根據全村的道路情況,在進村必經之路設立防控點,24小時不間斷登記過往人員車輛信息。
  • 【脫貧攻堅面對面】永昌縣南壩鄉永安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
    【脫貧攻堅面對面】永昌縣南壩鄉永安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趙磊: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04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員胡增輝:對口幫扶村防控疫情的駐村第一書記
    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口幫扶村豐順縣北鬥鎮拾荷村駐村第一書記胡增輝在春節休假期間及時與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自治委員會(以下簡稱「村兩委」)溝通,了解村裡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並利用村「黨員學習群」和村「兩委工作群」等及時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 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在溫泉鎮馮河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現場,在五保戶、殘疾人家庭等特殊困難群眾的農家小院,始終活躍著一個看似嬌小玲瓏、弱不禁風,實則精明幹練、敢作敢為的女人的身影,她時而指揮有度,協調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程,時而滔滔不絕,向老百姓宣講黨的各項惠農政策,時而又像一個乖巧的農家女一樣
  • ...下我當「女婿」丨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大河村駐村第一書記石昌力
    我叫石昌力,2018年3月,我到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大河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裡大家都很驚訝,村裡來了個這麼年輕的第一書記,大家剛開始很不看好,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這個第一書記很接地氣,沒有「官」架子,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不怕苦不怕累,以村為家,村民大事小事都熱心幫忙解決,深受群眾喜歡。還經常被群眾調侃「結婚了沒有啊?」「有沒有女朋友啊」,甚至有群眾還想給我介紹女朋,讓我當村裡的女婿。
  • ...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
    【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村裡大小事 記本裡、裝心裡、辦滿意——記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金凱正在認真記錄「民情日記」>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楊 通訊員 張冬榮「上灣社困難老黨員李富貴的孫女大學畢業在家待業,蘭州有一家企業正在招聘,需要對接聯繫;下灣社建檔立卡貧困戶朱昌平獲捐的雞苗成活率達到75%,要繼續掌握動物養殖和防疫知識……」這些內容,都是甘南州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金凱在「民情日記」中記錄的待辦事項
  • 全省脫貧攻堅「五個一」駐村幫扶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
    四川路橋集團  四川興蜀公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二)市縣幫扶單位(117個)  成都市(1個)  成都市直機關工委  自貢市(3個)  自貢市直機關工委  自貢市農牧業局  自貢市沿灘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 袁莊鄉袁莊村第一書記錢靖元的駐村故事向您解釋
    ,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由此,「第一書記」們朝氣蓬勃的身影成為村裡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馬不停蹄,加強村裡黨建工作,為村裡制定長遠經濟發展規劃,幫助貧困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第一書記」從舒適的辦公室來到廣闊的農村,從茫然無措到與農民打成一片,他們的青春在基層錘鍊中得到升華,他們的人生在扶貧攻堅戰中得到歷練。為此,我們特將駐紮袁莊鄉的16個行政村的「第一書記」,來聽他們講述駐村故事。
  • 梁平開展「扶貧駐村幹部回村看看」活動
    本報訊 (記者 張 耀)12月1日,記者從區扶貧辦獲悉,我區正組織開展「扶貧駐村幹部回村看看」活動,即看整村脫貧情況、貧困群眾脫貧情況和村容村貌改善情況,了解掌握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存在的問題,幫助現駐村工作隊完成脫貧攻堅收官工作。
  • 辛莊村的「寶」書記——建行鹽城濱海支行張晨寶駐村幫扶側記
    當行裡領導打電話讓他和家屬商量是否願意駐村幫扶時,張晨寶保持著遇事不含糊、辦事不拖拉的軍人作風,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從沙場、轉業到職場再到脫貧攻堅的現場,只要是黨和國家需要,我都可以上!」
  • ...丨羅甸縣沫陽鎮大井村駐村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王嬋娟
    我叫王嬋娟,是沫陽鎮大井村的駐村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踏上徵程,義無反顧  2018年6月25日早晨,正在縣城做房屋徵收工作的我接到電話。我被選派到沫陽鎮大井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聽到這句話時我愣了很久。但是一周後,我毅然背上行囊奔赴大井。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這一主線,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全村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7年11月,雞公山管理區辦公室主任許金柱來到莽張鎮蔡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經過充分了解村情和入戶走訪後提出,建強基層組織,為脫貧提供堅強保障。
  • 駐村第一書記將要換崗,臨潁這個村村民聯名寫信要求留任
    發布會上,多位駐村第一書記介紹了他們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工作。邱建鋒是省僑聯派駐漯河市臨潁縣石橋鄉橋南村第一書記,2017年10月開始駐村任第一書記,為了能全身心投入到駐村工作中,避免鄭州、蘭考、臨潁三地跑,他就在橋南村租了個房子,把母親、弟弟(智力障礙)、小女兒(三歲)接到村裡,由他的愛人帶著大女兒(9歲)在鄭州,省去了很多奔波之苦。
  • 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第一書記熊平的駐村故事
    常懷為民之心 常恤群眾之苦——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第一書記熊平的駐村故事轉眼間,白雲區沙文鎮派駐清鎮市新店鎮歸宗村的第一書記熊平五年駐村生涯即將進入尾聲。  2018年,組織選派熊平到新店鎮歸宗村駐村。此前,他在白雲區牛場鄉已有過年的駐村經歷。  初到歸宗村,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導致欠帳多,發展底子也比較薄,這是歸宗村給熊平的第一感覺。「但這裡人卻很勤勞,李子也特別好吃,風景也美得醉人,可是貧困人口數量也多。」熊平說。
  • 「我的扶貧故事」駐心才能駐村丨赫章縣雙坪鄉聯豐村第一書記龍豔
    我叫龍豔,赫章縣雙坪鄉聯豐村第一書記。   2018年3月,我放下機關穩定的工作和城裡良好的生活環境,主動請纓到脫貧攻堅一線工作,擔任赫章縣雙坪鄉聯豐村第一書記,兼任單位駐村工作隊隊長。作為女性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我秉持「駐心才能駐村」的原則,理想與信念讓我克服了性別上的諸多不便,儘快適應角色轉換,用心用情,帶著情懷去幫扶,按照「第一書記」的職能職責和脫貧攻堅的要求,履職盡責,敢挑重擔。  為儘快打開工作局面,把扶貧工作做實做細,我遍訪全村252戶群眾,重點關注114戶貧困群眾,細緻了解各戶家庭情況並建立管理臺帳。
  • ...丨長順縣駐村工作隊副隊長、熱水村脫貧攻堅隊隊長(第一書記...
    2017年8月,我主動請纓奔赴脫貧攻堅一線,來到長順縣掛職縣委副書記,擔任省人民檢察院派駐長順縣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副隊長、熱水村脫貧攻堅隊隊長(第一書記)。對於中塘村、磨謝村、打召村等省檢察院定點幫扶的貧困村,我們也通過積極協調產業資金、項目支持,為當地群眾發展產業提供保障。這其中,最讓我開心的是油菜制種產業。
  • 【扶貧手記】張家川縣木河鄉李溝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客戶端等各媒體平臺將開設「扶貧手記」專欄,聚焦全縣「第一書記」投身脫貧攻堅的火熱實踐,生動講述他們在脫貧一線的奮鬥故事,號召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第一書記以他們為榜樣,持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為譜寫張家川縣發展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開創全面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建功立業。  現在,一起去了解成績背後,駐村幹部們的扶貧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