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聘技術調查官護航智慧財產權 廈門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

2020-12-24 廈門網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今後,我市將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科技、文化、貿易、人才等政策措施,促進和支持智慧財產權的創造和運用,並通過建立智慧財產權綜合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無償為社會公眾提供智慧財產權政策指導、檢索查詢、維權援助等基礎性服務。昨日上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廈門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盧琳兵做客廈門市人民政府網,解讀將於12月1日正式實施的《廈門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將設立廈門臨夏智慧財產權基金 帶動當地產業升級

  盧琳兵介紹,作為我省出臺的首部智慧財產權綜合性地方性法規,《條例》從創造、運用、管理、服務、保護五方面確立了我市智慧財產權大促進、大保護的格局和機制。

  在完善智慧財產權促進和保護工作機制方面,《條例》要求政府完善智慧財產權工作協調機制,設立智慧財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智慧財產權專家諮詢委員會和專家庫;推動智慧財產權社會共治,構建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新型智庫、服務機構等多方參與的智慧財產權治理體系;加強與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對口支援地區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開展兩岸智慧財產權金融合作,推動「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經濟協作發展,加強智慧財產權國際交流合作。

  盧琳兵透露,近期,廈門「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運營引導資金與對口幫扶地區甘肅臨夏州擬共同出資,吸納社會資本設立「廈門臨夏智慧財產權基金」,通過智慧財產權基金帶動當地產業升級,並吸引外來優秀企業和人才落地臨夏。此外,廈門還將依託兩岸與「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經濟試點政策,發揮本地政策、人才、技術、資本優勢,以及臨夏市場、土地、歷史、人文優勢,以「飛地經濟」模式,建立產值分別統計、稅收協議分成的「廈門臨夏兩地智慧財產權經濟協作區」,探索東西部合作的常態化長效模式。

  建立失信違法重點監管名單制度 加強信用監管

  在嚴格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條例》要求加強信用監管,健全智慧財產權信用評價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智慧財產權失信違法重點監管名單制度,並提出引入技術調查官制度,選聘技術調查官進入名冊管理並向社會公開,為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行政裁決、行政調解、仲裁、訴訟和維權援助等活動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廈門將如何開展智慧財產權信用監管?盧琳兵介紹,我市將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信息公示制度,將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的註冊登記、抽查檢查、行政處罰、司法等信用信息統一歸集到機構名下,形成全景畫像並對外進行公示。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廈門特色的信用風險分類定量指標體系和定性標準,對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實施分級分類監管。

  同時,智慧財產權行政管理部門將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為主要手段,加強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事中事後監管。對在抽查中發現的存在通過住所無法聯繫、未按期年報等經營異常事由的企業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商標侵權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並及時向社會公示處罰結果。

  此外,我市還將加大對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掛靠、非正常申請專利等六類智慧財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在開展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政府採購和招標投標、政府資金扶持、表彰獎勵等行政管理活動時,依法實施限制或禁入。

  據了解,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近期也將面向社會公開選聘技術調查官。下一步還將制定智慧財產權合規性承諾制度,規範市場主體參與公共資源配置、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等活動。

相關焦點

  • 選聘技術調查官 護航智慧財產權
    本報訊(記者 陳泥)今後,我市將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科技、文化、貿易、人才等政策措施,促進和支持智慧財產權的創造和運用,並通過建立智慧財產權綜合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無償為社會公眾提供智慧財產權政策指導、檢索查詢、維權援助等基礎性服務。
  • 鄭州智慧財產權法庭招聘第二批技術調查官公告
    鄭州智慧財產權法庭招聘第二批技術調查官公告 2020-01-16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春智慧財產權法庭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案件
    長春智慧財產權法庭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案件 2020-10-17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技術調查官「高人」入駐法院,創出智慧財產權審判「南京範兒」
    技術調查官「高人」入駐法院,創出智慧財產權審判「南京範兒」助力斷案使巧勁,技術「四兩撥千斤」近日,南京智慧財產權法庭2020年公開招聘技術調查官工作落幕。儘管招聘方就學歷、工作年限、職稱做出諸多要求,但這個僅招一人的崗位還是吸引了數十人諮詢應聘。
  • 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發明專利案件近半引入技術調查官助力審判
    新華社廣州12月28日電(記者毛一竹、呂誠成)記者近日從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技術調查官制度研討會上獲悉,為解決智慧財產權案件審判中的技術事實查明和認定難題,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探索技術調查官制度。自製度建立以來,技術調查官參與了該院44.9%的發明專利案件辦理,涉及華為、格力、蘋果、三星等多家知名企業。
  • 中國智慧財產權研究會智慧財產權鑑定專業委員會成立
    法院提供了3家智慧財產權鑑定機構,在不接觸權利人和被控侵權方的前提下,被選擇的智慧財產權鑑定機構通過技術分析,為法院審判提供技術證據。智慧財產權鑑定是在司法鑑定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鑑定技術在智慧財產權糾紛爭議處理中的應用。長期以來,智慧財產權司法鑑定、技術調查官、專家輔助人一直為智慧財產權司法審判提供技術支撐。
  • 智慧財產權保護 | 精準服務,讓「三高」企業享受「私人訂製」
    6家上市企業、重點上市後備企業和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智慧財產權處工作人員參加此次座談。座談會上,法官、法官助理們對企業提出的臨時禁令措施的適用、因專利無效程序而中止訴訟、侵權人濫用管轄權異議等程序性問題進行解答,對證據規則適用、賠償數額酌定因素、技術事實查明等共性問題進行講解,同時對企業如何及時有效預防和制止侵權、
  • 中國信通院畢春麗: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重視智慧財產權成果轉移
    原標題:中國信通院畢春麗: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重視智慧財產權成果轉移   近日,「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
  • 「技術調查官」是個什麼官?上海這家法院出庭的「技術參謀」不一般
    吳登樓告訴記者,「考慮到是初次嘗試招錄聘任制技術調查官,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選擇了案件數量最多的兩個專業領域:計算機軟體和機械專業。聘任制與交流和兼職的技術調查官互為補充,有利於最大限度發揮技術調查官的作用。」不過,新招錄的技術調查官由「技術人」轉變為「法院人」,適應法院案件審理工作還需要一個過程。
  • 中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9)
    (一)提升民事司法保護水平 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審判保護創新和維護公平競爭的職能作用,注重通過裁判激勵科技創新,促進文化傳播,維護競爭秩序,為創新主體提供明確、穩定、可預期的規則指引,讓創新創業者堅定信心,提升社會創新活力。
  • 欽北區保護智慧財產權在行動
    (記者 周順彬 通訊員 譚小波)隨著欽北區智慧財產權保護「直通車」的啟動,欽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維權服務行動,指導幫助有需求的市場主體及時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提升智慧財產權創造的意識和能力,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欽北區需求企業的智慧財產權工作保駕護航。
  • 河北高院發布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9年)白皮書,公布15起知識...
    4月22日,省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發布《河北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9年)》白皮書。去年一年,我省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部門受理一、二審智慧財產權案件數量繼續大幅度增長,收、結案量再創歷史新高。
  • 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系列宣講走進企業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市監)12月8日,「智慧財產權保護 護航創新發展」——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系列宣講活動走進華帝股份有限公司,邀請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專家走進企業,開展全面、專業的科普宣講。這是系列活動繼第一站在廣東省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宣講活動後,開展的第二場,本次宣講活動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主辦,活動由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李華明博士主講,超百名員工、企業相關負責人及群眾參加。講座還以網絡直播形式面向社會各界,普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
  • 創意企業出海亟待智慧財產權護航
    小米集團法務部政策研究對外負責人藍琳介紹,小米是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比較注重技術創新,目前在海外市場上對小米設計風格從外觀、著作權、商標三方面搭建了立體化保護體系,其中在版權保護方面注重對自主創新軟體作品的保護,及時進行著作權登記,但在維權方面仍面臨部分問題。
  • 長春中院首次聘任31名技術調查官
    > 為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水平,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引入技術調查官制度。
  • 廣東首次聘請技術調查官全程參與知產案件辦理
    本報訊 (記者王 越)近日,在技術調查官出具專業的侵權判定諮詢意見書後,佛山市市場監管局僅用38天就辦結了一起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該案是廣東首次聘請技術調查官全程參與案件辦理,協助查明事實並出具侵權判定諮詢意見書的智慧財產權案件。
  • 廣東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系列宣講進企業活動
    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12月8日,「智慧財產權保護 護航創新發展」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系列宣講活動走進華帝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是繼第一站在廣東省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宣講活動後的第二場系列活動。
  •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多措破解專利技術案線上審理難題
    本網訊(記者 王涵)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召開「專利授權確權案件線上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綜合運用電子送達、增設技術調查官線上審理埠等多項創新舉措,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實現了技術類專利行政案件全流程線上審理,今年1至8月,共審結專利行政案件1325件,是去年同期結案數的近兩倍。
  • 我國持續加強農業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
    新華社上海11月6日電(記者 張泉) 記者從日前在上海舉辦的2020農業領域智慧財產權暨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研討交流會上獲悉,我國持續加強農業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累計批准地理標誌產品2385個,累計註冊地理標誌商標5682件,受保護植物新品種數量持續提升。
  • 民法典時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其制度展望
    ,該編對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合同的全面優化和精細化的制度再造。最後,為適應我國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的需要,提高侵權違法成本,營造一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民法典侵權編突破填平原則的一般法理,在智慧財產權故意侵權問題上將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引入。這些法律規範的存在,既體現了智慧財產權制度的時代特色,也是對近年來我國智慧財產權公共政策和司法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定化,這些規範為民法典時代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提供了基本依據和重要的制度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