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今後,我市將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科技、文化、貿易、人才等政策措施,促進和支持智慧財產權的創造和運用,並通過建立智慧財產權綜合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無償為社會公眾提供智慧財產權政策指導、檢索查詢、維權援助等基礎性服務。昨日上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廈門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盧琳兵做客廈門市人民政府網,解讀將於12月1日正式實施的《廈門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將設立廈門臨夏智慧財產權基金 帶動當地產業升級
盧琳兵介紹,作為我省出臺的首部智慧財產權綜合性地方性法規,《條例》從創造、運用、管理、服務、保護五方面確立了我市智慧財產權大促進、大保護的格局和機制。
在完善智慧財產權促進和保護工作機制方面,《條例》要求政府完善智慧財產權工作協調機制,設立智慧財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智慧財產權專家諮詢委員會和專家庫;推動智慧財產權社會共治,構建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新型智庫、服務機構等多方參與的智慧財產權治理體系;加強與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對口支援地區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開展兩岸智慧財產權金融合作,推動「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經濟協作發展,加強智慧財產權國際交流合作。
盧琳兵透露,近期,廈門「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運營引導資金與對口幫扶地區甘肅臨夏州擬共同出資,吸納社會資本設立「廈門臨夏智慧財產權基金」,通過智慧財產權基金帶動當地產業升級,並吸引外來優秀企業和人才落地臨夏。此外,廈門還將依託兩岸與「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經濟試點政策,發揮本地政策、人才、技術、資本優勢,以及臨夏市場、土地、歷史、人文優勢,以「飛地經濟」模式,建立產值分別統計、稅收協議分成的「廈門臨夏兩地智慧財產權經濟協作區」,探索東西部合作的常態化長效模式。
建立失信違法重點監管名單制度 加強信用監管
在嚴格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條例》要求加強信用監管,健全智慧財產權信用評價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智慧財產權失信違法重點監管名單制度,並提出引入技術調查官制度,選聘技術調查官進入名冊管理並向社會公開,為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行政裁決、行政調解、仲裁、訴訟和維權援助等活動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廈門將如何開展智慧財產權信用監管?盧琳兵介紹,我市將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信息公示制度,將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的註冊登記、抽查檢查、行政處罰、司法等信用信息統一歸集到機構名下,形成全景畫像並對外進行公示。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廈門特色的信用風險分類定量指標體系和定性標準,對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實施分級分類監管。
同時,智慧財產權行政管理部門將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為主要手段,加強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事中事後監管。對在抽查中發現的存在通過住所無法聯繫、未按期年報等經營異常事由的企業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商標侵權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並及時向社會公示處罰結果。
此外,我市還將加大對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掛靠、非正常申請專利等六類智慧財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在開展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政府採購和招標投標、政府資金扶持、表彰獎勵等行政管理活動時,依法實施限制或禁入。
據了解,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近期也將面向社會公開選聘技術調查官。下一步還將制定智慧財產權合規性承諾制度,規範市場主體參與公共資源配置、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