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六屆觀音文化節香港儒釋道三教共同呼籲成立「世界慈悲日」

2021-01-08 騰訊網

活動主題:眾生命運共同體

祈求疫症消除、民心安定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可以說是民間流傳最廣、最普遍的信仰,其慈悲濟世的精神,深植民心,成為人們心靈的慰借,故民間有諺語云:「家,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與「觀音文化」備受世人讚嘆與推崇。

五年前,儒、釋、道三教共同支持發起主辦之「觀音文化節」,倡導每年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為「慈悲日」;以弘揚三教均認同之「平等、清淨、和諧、仁愛、知止、喜悅」等信念。承蒙各界支持,過去五屆均取得預期效果;今年三教再接再厲,再度攜手舉辦「第六屆觀音文化節」,共同呼籲成立「世界慈悲日」。

在新冠疫情這樣一個特殊環境之下,此次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鳳凰衛視等多家媒體到場進行了採訪。在訪問中,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大和尚強調,對面如今的人類災難,我們要面對、接受、處理,之後才能放下,戴口罩就是很好的面對。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表示,祝福人民都能身體健康,全世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則表達了道教的三個願望:一是願疫情早日消除,二是願人類藉此認識到愛護自然的重要性,三是願人類理解到我們必須互相關懷與愛護。

活動於農曆九月十九日(西曆2020年11月4日)在觀音講堂盛大舉行。首先是三教祈福儀式,由寬運大和尚、寶蓮禪寺方丈淨因大和尚、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總務主任衍空大和尚帶領眾法師上臺,誦讀《大悲咒》、《心經》、《觀音大士贊》等,之後由三位大和尚共同宣讀佛教《祈願文》:祈願龍天護佑,大眾智慧充滿,遵從專家指引,配合政府措施;願大眾均得健康,福壽康寧!……祈願宗教興隆,度化一切有情,無分國度,無有高下,處處和合;願眾生平等吉祥,四海昇平。

隨後由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分別帶領各二教同仁進行祈福儀式,宣讀《祈願文》。

湯恩佳博士代表孔教祝福,為香港宗教界祈福,為香港祈福,為世界祈福,願全世界人類,彼此放棄宗教成見,以和而不同的精神,相親相愛,以大仁大義之心,攜手邁向大同世界。

梁德華主席代表道教祈福,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富民強,安定繁榮,摒絕詐偽,人心純樸,種族共融,宗教和睦,大同博愛,世界和平。

三教祈福圓滿,開幕式正式開始,全體肅立,奏唱國歌。由儒釋道三位宗教領袖共同讀誦《2020第六屆觀音文化節宣言》: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是屆觀音文化節以「眾生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論壇改為「儒釋道三教文化講座」,期以三教傳統文化傳遞正面信息,喚起世人對人類及一切眾生命運的深刻反思,用慈悲智慧引導世人在「疫」境中自強息,熱愛生命,並積極傳播正能量,關懷眾生。

接著由寬運大和尚代表大會致歡迎辭。大和尚表示:

儒家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佛教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可見「慈悲」就是宇宙最大的能量。三教「悲天憫人」的精神,歷來都非常重視環境保護:三教不僅主張 對人要慈悲,對生命要尊重,對自然要愛護,對物資要珍惜,而且更將這些思想用 作引導、感化社會人心。

依據佛教「緣起」的觀點,整個世界乃處於「圓融互攝、共生互動」的網絡 中,組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一切現象的存在,都是由種種條件和合而形 成;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的生命體——可稱之為「眾生命運共同體」,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上是一致的。

隨後是湯恩佳博士致謝詞。接著是頒發感謝狀。開幕式在與會人員的大合照中圓滿,接著「主題對談」環節正式開始。

是次對談主題為:眾生命運共同體——如何在「疫境」中展現慈悲與智慧。對談嘉賓有: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大和尚,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香港中文大學何文匯教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香港珠海學院文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李志文教授,主持人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客座教授駱慧瑛博士。

寬運大和尚在對談中強調,在現今人心不安的社會環境下,我們一定要深刻理解「眾生命運共同體」。《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皆有佛性,因此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我們要對眾生都充滿「慈悲」,所謂「慈悲沒有敵人,智慧沒有煩惱」。大和尚指出「慈悲」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生緣慈」。;在這個層次裡,慈悲是有對象、親疏、厚薄、輕重的,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從自己的親人、愛人而擴大到陌生人,從慈悲人類而至微小的動物。慈悲的第二層次是「法緣慈」,這裡所謂的「法」就是對象。在這個層次裡,只有被救濟的對象、救濟的事物,以及救濟眾生的自己,而沒有親疏、厚薄、輕重等的差別,也就是一視同仁。慈悲的第三個層次是「無所緣慈」,「緣」就是理由、原因的意思。在這個層次裡,慈悲不需要問理由,也不需要有對象,甚而,連慈悲的心願都不需要有。也就是說,在我們心中根本不存有救濟者、被救濟者及救濟眾生的念頭;救濟一切眾生,卻不認為自己救了眾生,這在佛教裡稱為「三輪體空」。這都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幾位嘉賓的對談話內容深入淺出,發人深省,聽眾均受益良多。最後總結及祝福,為「疫」境帶來自強不息的力量。

對談結束後,由香港道教聯合會副主席侯永昌道長致閉幕辭。隨後進行移交玉璽儀式,由寬運大和尚代表佛教,移交孔教湯恩佳博士代表接受。

大會至此圓滿,希望大眾能借次盛會良機,深入理解「慈悲」的精神,以觀音「慈悲濟世」之行願,化戾氣為祥和,轉煩惱為清淨。因受疫情影響,主辦單位曾猶豫能否如期舉辦是次活動,惟後來考慮到香港社會先後受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打擊,此事此刻,更需要以儒、釋、道三教傳統文化,因應觀音誕的契機,效法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之慈悲本懷,傳遞正面信息,喚起世人對人類命運的深刻反思。三大宗教呼籲香港市民,應懷著慈悲心,運用智慧,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熱愛生命,愛己愛人,關懷眾生,積極向社會傳播正能量,最後,香港人必能跨越一切困難。

相關焦點

  • 寬運大和尚:「慈悲心」的三個層次
    編者按:2020年11月7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在香港葵湧觀音堂做《眾生命運共同體——如何在疫情(境)當中實踐菩薩道精神》主題演講,這是香港觀音文化節儒釋道三教系列文化講座的首場演講。寬運法師在演講中提到,「慈悲心」分三個層次。首先是「生緣慈悲」,其次是「法緣慈悲」,最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 寬運大和尚:想慈悲,又慈悲不起來,為什麼呢?
    編者按:2020年11月7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在香港葵湧觀音堂做《眾生命運共同體——如何在疫情(境)當中實踐菩薩道精神》主題演講,這是香港觀音文化節儒釋道三教系列文化講座的首場演講。寬運法師在演講中提到,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 開原寺庚子年觀音文化節.古剎朝禮法會殊勝圓滿
    庚子年九月十九日(2020年11月4日),無錫市開原寺為了紀念觀音菩薩出家日,舉行庚子年觀音文化節.古剎朝禮法會。善信雲集,各界大眾隨喜觀禮,共襄盛舉。早上9:18分,開原寺三十位常住法師、善信由監院仁傑法師帶領,從梅園風景區門口以行三步,一叩首的身體力行,一直叩拜至開原寺觀音殿內。
  • 梅林街道第六屆綠色文化節開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9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方壯芳)近日,福田區梅林街道第六屆綠色文化節開幕式暨唱響新時代主題歌唱大賽決賽在梅林卓悅匯廣場舉辦。據梅林街道黨工委書記邵建平介紹,綠色文化節已經成為梅林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 2020第六屆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盛大開幕
    2020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於10月2日,在翔安區內厝蓮塘宋江陣文化廣場隆重開幕。此次活動由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主辦,廈門市翔安區宋江陣文化研究會、廈門市翔安區武術協會、蓮塘村兩委承辦,廈門市翔安區文化館、臺灣中華民俗藝陣研究室、臺灣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廈門普普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莫為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協辦的第六屆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在廈門舉辦。
  • 海洋宣傳日中國地質大學舉行第六屆海洋文化節(圖)
    中國網6月9日訊 6月7日上午,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世界海洋宣傳日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六屆海洋文化節開幕式在夏日廣場隆重舉行。中國海洋學會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共同舉辦了本次活動。校學工處副處長吳小勇、海洋學院建院院長方念喬教授、中國海洋學會科普與諮詢部主任孟凡濤、參加過多次大洋科考活動的丁旋副教授、吳懷春副教授以及各學院學生代表及慢跑志願者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
  • 第六屆梅林街道綠色文化節精彩內容大放送!
    @各位市民朋友們 第六屆梅林街道綠色文化節 今天正式與大家見面啦! 親近綠色自然,感受梅林文化 還等什麼呢!走起!
  • 「世界的馬家窯·馬家窯的世界」第四屆馬家窯文化節將於9月23日在...
    「世界的馬家窯·馬家窯的世界」第四屆馬家窯文化節將於9月23日在定西市臨洮縣隆重開幕 2020-08-25 0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儒釋道三教共存的地方見過嗎?還擁有三個世界之最,就在廣西桂林
    無論有沒有相關的信仰,相信大部分人對「儒釋道」都不會陌生,雖然對於它們的理解與說法不一,不過一般認為「儒「指的是春秋時期孔子開創的「儒教」,「釋」指的是古印度(現今的尼泊爾境內)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道」指的是東周時期黃老道神仙家依據《道德經》、《南華經》創立的本土宗教「道教」,它們是在古代中國影響最深的學派,因此也被合稱為
  • 寬運法師:秉承佛陀慈悲精神,共同合作服務大灣區市民
    編者按:2020年12月19日,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在廣州開幕,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法師發來視頻祝詞。寬運法師在祝詞中表示,廣州市佛教協會發起舉辦首屆嶺南佛教文化節,將嶺南的佛教特色、佛教的善業,廣泛地向大灣區居民推廣,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燕京理工學院舉辦第三屆會計文化節
    與會專家教授共同啟動第三屆會計文化節。通訊員那彤攝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家曾)「一年一度的會計文化節是學校產學合作的盛會,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聚一堂,一起探討會計學科的發展和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日前,在燕京理工學院第三屆「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會計文化節上,燕京理工學院校長楊庚宇教授介紹,燕京理工學院堅持走產教融合之路,大力推進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一流實訓中心建設,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 酒都宜賓 香醉世界 第三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將於12月15—20日在...
    導讀:10月31日,第三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以「酒都宜賓 香醉世界」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將於12月15—20日在「中國白酒之都」四川宜賓舉行。 10月31日,第三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 第二屆中國旗袍文化節作品展在瀋陽開展
    【第二屆中國旗袍文化節作品展在瀋陽開展 】2020瀋陽旗袍節 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彰顯瀋陽作為中國旗袍文化起源地的文化新地標,9月19日,由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和瀋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市文聯創評部、市美術家協會、市書法家協會、市民間藝術家協會聯合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旗袍文化節「錦繡旗袍·魅力盛京」作品展在瀋陽日報美術館開展
  • 燕京理工學院第三屆會計文化節:聚焦智能時代會計人才培養
    與會專家教授共同啟動第三屆會計文化節「一年一度的會計文化節是學校產學合作的盛會,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聚一堂,一起探討會計學科的發展和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日前,燕京理工學院第三屆「產學合作 協同育人」會計文化節系列活動正在舉辦,校長楊庚宇教授介紹,燕京理工學院堅持走產教融合之路,大力推進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一流實訓中心建設,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 約300家企業參展廣州性文化節 呼籲大眾正確對待「性」
    約300家企業參展廣州性文化節 呼籲大眾正確對待「性」 2020-10-30 22:18:02性文化節組委會供圖   中新網廣州10月30日電 (蔡敏婕)第二十二屆全國(廣州)性文化博覽會(性文化節)30日在廣州開幕。
  • 【逛漫展】2020第十二屆中國西部動漫文化節在璧開幕
    【逛漫展】2020第十二屆中國西部動漫文化節在璧開幕 2020-09-30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寶安民俗文化節19-21日舉辦
    、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孫武 實習記者 陳美瑩)12月17日,記者從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獲悉,2020年第二屆寶安民俗文化節將於12月19日-21日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盛裝」亮相,活動以「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為主題,旨在挖掘和繁榮寶安區的優質民俗文化資源,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落實「民俗文化+旅遊休閒+藝術匯演」大融合發展的民俗文化資源開發理念,使之與現代文化相融相通,
  • 雲品西瓜共享甜蜜,梧桐樹鄉沙壩頭村第六屆西瓜文化節開幕
    7月7日,在我市梧桐樹鄉沙壩頭村,第六屆西瓜文化節暨首屆網絡西瓜文化節拉開帷幕,瓜王爭霸、網紅主播直播帶貨、西瓜主題書畫展示等活動,讓沙壩頭西瓜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帶動消費的同時,助力該鄉露地西瓜銷售。西瓜文化節是梧桐樹鄉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載體,減輕疫情期間瓜農損失、推動復產復工的有力舉措。
  • 第四屆大連海洋文化節閉幕式在聖亞海洋極地館舉行
    中國公益在線(www·gyzxcn·com)11月29日電 第四屆大連海洋文化節,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推動下,於2020年11月29日上午在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極地館順利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