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輪迴不止。如果說我們人類所擬定的規則和法律是為了更好地生存,那麼人的生與死就是為了世界更好地維持自我的秩序。我們幾乎能夠控制這個世界的一切,除了逝去的生命,活著的人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但是死去的人是無法挽回的,而我們今天說到的這部動漫,就是「死後的世界」。
動漫《Angel Beats》有著多方的合作,因此有人說在它身上看到了涼宮春日、看到了《Clannad》,又或者是看到了《Air》,這些都有情可原,但是從故事性上面出發,《AB》卻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雖然評分比較兩極化,(我個人更傾向於高評分)但是作為早期的動漫來說,《AB》足夠成功。
在初期的故事當中幾乎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的,不管是主角還是在屏幕外觀看的我們,都沒有太能讀懂前期所發生的事情,起源的時候主題就只有兩個字——反抗。人物是知道自己死亡的,但他們想要做的是轉生,因此也就和秩序者「天使」發生了衝突,成立了「死後世界戰線」來和所謂的天使對抗,而這個天使也是ACG界當中十分著名的一個角色——立華奏。
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了解也僅限於和天使發生戰鬥,當所有人都開始渾濁的時候,清流就仿佛成為了一種罪;當所有人擁有的能力相同的時候,特殊也就成為了一種罪。而立華奏所擁有的權限要比一般人高出幾分,自然而然就被當作是「NPC」一般去對待。
發生衝突是因為這些人物喪失了自己之前的記憶,他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已經死亡了,但是對於生充滿了渴望,希望自己能夠獲得輪迴轉世的機會,因此也就把自己的矛頭轉移到了秩序者的身上。
其實這個故事所最突出的主題又或者是唯一得到主題就是「遺憾」,其實死亡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在自己死的時候沒有完成心願,從而對世界留下了遺憾不願離開。往壞的地方想的話,這種死後的人可能會稱之為厲鬼,而《AB》當中沒有如此殘忍,只是把這些人物的死放在了一個校園內。
沒有遺憾的人會順利轉生,迎接自己的第二世的生活,而留下遺憾的人會想方設法完成自己的心願,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把心願和人性放在一起,這也是動漫所想要表達的事情,當一個人最原始和最深刻的欲望和自身的利益掛鈎的時候,人性就會展現出來。
立華奏說:活著是件很美好的事情。立華奏本身是誤打誤撞進入這個世界的,大多數人是出於對生的怨恨而來到這個「死後世界」,實際上沒有怨恨的人是可以直接轉世的。立華奏是出於感激的遺憾而來,她很感激給予她生命的那些人,沒能回報別人就是自己最大的遺憾,因此才會來到「死後世界」。
人都是自私的,對於生前的戀戀不捨又或者是捲簾自己活著的時光,不願意離開人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這就違反了世界的規則。而在這個「死後世界」當中所負責的就是讓這些人順利轉世,不要停留在今生的遺憾當中。
每個人的遺憾能夠最直觀代表人性,他是什麼樣的人,他所留下的遺憾是什麼樣的,都能夠在這個方面體現出來。雖然說有人說這部動漫牛頭不對馬嘴,說了這麼多也不知道它想要講述一個如何的故事,這個時候如果大家姑且看一遍解析的話就會清楚很多。
這個說法和觀點其實在《未聞花名》當中也看到過,面碼因為自身的遺憾而停留駐足在人間,她沒有化為厲鬼,而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幽靈在主角的身邊,等到她心中所期待的事情完成的時候,也就在人間徹徹底底地消失了。
而《AB》的主題也就是「完成未完成」的事情,也就是說他們完成了自己生前留下遺憾的時候也就可以順利轉世了,這個所謂的「死後世界」也不過是一個中轉站罷了。
活著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看完這部動漫之後我也始終相信這個原則。這部作品是存在缺點的,但同時它所散發出來的光芒遮蓋住了自己的缺點,它帶給我們的是勇氣,是那種堅韌不拔的態度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