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當年明月
類別:歷史書
主角:明朝十七帝、各類官員、小人物等
主要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命官朝廷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引自360百科)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可算是近幾年的網紅書,朋友圈中總有人在閱讀,也獲得了不少好評。很久之前就把它加入我的閱讀計劃當中,但是因為是電子書便遲遲未看,本人有一種習慣,看現當代名著與歷史、心理類的書籍,喜歡看實體書,而網絡小說則喜歡電子閱讀,說來也怪,看書也有一種儀式感。《明朝那些事兒》在我的書單中屬於可看可不看的書,於是便沒有去買實體書,最近因為朋友那剛好有一套閒置,便借來翻閱,一看便停不下來了,確實是一本好書。
推薦理由之一:文筆幽默風趣
我們通常看的歷史書不是用文言文為書寫的晦澀難懂的古籍,就是翻譯成白話文的歷史書籍,或者是課堂中的歷史教材和文人歷史著作,行文比較嚴謹,語言比較枯燥。學生時期,很多同學都會埋怨學歷史太枯燥太無趣了,本人對歷史比較感興趣,所以學生時代對看歷史書感覺還好。
但是《明朝那些事兒》給我的感覺是那些不愛歷史的人也會喜歡看,因為它的語言非常接地氣,作者根據自己看過的史書,結合自己的理解,用通俗直白且幽默風趣的語言將明朝歷史呈現在讀者眼前,在作者筆下,歷史不再枯燥,變得生動有趣,歷史史實化為一個個吸引眼球的故事,歷史人物也變得有血有肉,仿佛在看劇本,又仿佛就是在看電視劇,可以讓人身臨其境,就像網友評論:「文章以通俗的小說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國製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喜劇演員的幽默(化身為魔語)講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起義,並將繼續講述至明末的276年歷史。」
推薦理由之二:明史普及
對於明史,我的了解局限於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只是粗略了解,還有就是通過一些電視劇進一步了解一些,但是電視劇大多是虛構或者是改編的,因此知道的非常有限,對於有些歷史人物的理解也被電視劇帶偏了。《
明朝那些事兒》打開了我了解明朝歷史的大門,甚至使我進入了明朝歷史的國度。它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間的歷史。作品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講述了明朝歷史的變遷,朝代的更替,歷代的興盛與衰敗,帝王權貴中的政治爭鬥、權謀之術、戰爭之術等,起到了很好的普及歷史作用,並且普及的還是正史,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明朝歷史,進一步認識了明朝的歷史人物,非常值得一看。
推薦理由之三:情節內容生動有趣
《明朝那些事兒》完全可以當小說看,既可以打發時間,還可以了解明朝歷史,這得益於作者將情節內容刻畫的生動有趣。
裡面描寫的歷史人物都是有始有終,有自己連貫的故事線,就比如戚繼光,從出生到離世在作品中都是有章可循,其中最為精彩的便是他的光輝事跡:訓練戚家軍,開創戚家軍新穎的戰術,帶領戚家軍抗倭的光輝戰績等,這些故事情節都穿插在他的人生經歷中,成為他的故事線;又如嘉靖年間的內閣首輔徐階,他一生的隱忍與智慧,與嚴嵩之間的鬥智鬥勇,都可以獨立成書了,很是精彩。
當然這本書還是相對客觀的,以全視角來描寫明朝的歷史,所以也少不了那些臭名遠揚的奸臣,如宦官王振,如奸臣嚴嵩等,刻畫的情節內容都非常的生動,人物性格特徵鮮明,將那些塵封的歷史人物又重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作者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一些明朝歷史與歷史人物進行點評,觀點獨到。
書中的政治爭鬥印證了成王敗寇,權謀之術彰顯了爾虞我詐,戰爭之術成就了千古名將,看《明朝那些事兒》就好比看了一部連續劇,會讓人意猶未盡,深陷其中。
就像明史專家毛佩琦教授所說的:「《明朝那些事兒》的確是別開生面的,是一種創造。」
強烈推薦這本書,確實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