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男之死點燃怒火!大師一張圖分析美國種族困境:白人應負全責

2020-12-16 騰訊網

▲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斯以佛洛伊德之死諷刺白人。(圖/翻攝自Instagram@banksy)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原本只是一枚星星燭火,不過幾日光景,就在美國南北各州火速延燒,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在畫作裡描述這種現象,搖搖欲墜的美國國旗,根本還沒做好被大火吞噬的準備。

班克斯在Instgram上傳該幅作品,只見陰鬱、黑漆的牆角邊擺著相框,照片中的人物沉默地、卻又帶著憤世嫉俗的眼光看著框外的世界;而在第二張畫中,視角拉得稍微遠了些,遺照旁的燭光照亮死者的冥路,然而燭火卻不慎點燃美國國旗的一角,火焰還在燃燒中。

班克斯隨後在貼文內說明對佛洛伊德之死的看法,「起初我以為我該閉上嘴,靜靜聆聽黑人社會對該議題的看法......但我何必要這樣做?很顯然這並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我的!有色人種因白人主導的體制而遭遇失敗,這就像樓上水管破裂,讓樓下的公寓住戶淹水。有問題的體制讓他們的人生陷入悲慘洪流,不過修補(體制)並不是他們分內該做的事,因為他們根本辦不到,沒人讓他們進入公寓樓上啊!」

班克斯補充道,「所有一切都是白人們的問題,若白人不願意修補破洞,未來就會有人爬上樓,破門而入。」

對於班克斯在畫作裡對佛洛伊德之死的評論,粉絲和網友們紛紛表達意見,「貧窮的白人和黑人一樣被剝奪選舉權」、「這是社會不平等的問題,和種族歧視無關」、「我是個驕傲的美國人,不會為我的膚色道歉。」

班克斯是全球知名神秘人物,其富有黑色幽默的有趣塗鴉深受年輕人喜愛,常以反戰爭、反資本主義等題材構圖。儘管各國政府皆視塗鴉為「恣意毀壞他人財務」,他卻仍習慣在牆壁等最能接觸社會各群眾的表面展示自己的畫作,21世紀後聞名全球。

相關焦點

  • 非裔家庭財富約為白人家庭1/10,房屋持有率明顯偏低!弗洛伊德之死...
    舉世震驚的喬治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在全球範圍點燃了反種族歧視人群的怒火。但當世界各國人們譴責美國警察在弗洛伊德案件中毫無理由的暴力執法和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時,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種族主義在美國社會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以至於喬治弗洛伊德之死這起如此極端的案件,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
  • 騷亂四起,是什麼點燃了美國民眾的熊熊怒火?
    其實,非裔美國人受到美國警方不公正的粗暴對待已不是第一次。2014年紐約市一名非裔男子加納被警察勒死,引發「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反對警方暴力運動。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就在今年3月13日,肯塔基州一名女性非裔醫務工作者還因美國警方搜查了錯誤的地址而被開槍擊中身亡。
  • 分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衝突會走向哪裡?會如何影響美國?
    當地時間5月25日,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遇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在全美引發巨大爭議,抗議和暴力衝突持續蔓延,緊張局勢不斷加劇。外媒稱,黑人之死點燃全美怒火。那麼,抗議活動為何迅速發酵?又將對美國政治產生怎樣的影響?
  • 黑人已經絕望,大量非裔美國人開始了大逃離,白人卻在鼓掌歡呼
    雖然一直有人宣揚美國是一個「包容、平等」的國家,但是長期存在並且不斷曝出的種族歧視新聞仍然難以忽視。根據環球網報導,不知為何,今年的美國黑人遇害事件不斷增加,在多次抗議無效後,黑人已經絕望,大量非裔美國人開始準備大逃離,去往別的國家生活,而美國白人卻在鼓掌歡呼。
  • 美國衛生局非裔局長亞當斯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聲:那個人可能將是我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美國衛生局非裔局長傑羅姆·亞當斯將自己與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相提並論。弗洛伊德被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白人警察粗暴執法致死,引發了美國全國的抗議。美國衛生局非裔局長亞當斯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聲:我看到自己的影子。
  • 美34歲非裔博士稱:疫期醫生會先照顧白人,演變成「種族滅絕」
    據4月18日《每日郵報》報導,美國非裔科學家基茲梅基亞·科比特(Dr Kizzmekia Corbett)博士在社交媒體上指出這次疫情可能演變成「種族滅絕」,稱當呼吸機供應不足時,醫生們會忽視非裔美國人,這番言論也招致政府多部門介入調查。
  • 「研究報告」「我無法呼吸」: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與非洲裔美國人的...
    從事態發展來看,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已經逐步形成了巨大的全球性影響。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發表聲明,譴責美國警方在執法過程中導致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亡的行為,並敦促美國當局採取嚴肅措施來制止這種殺戮行為的發生。非洲聯盟和非洲國家一致譴責美國警察暴力殺害喬治·弗洛伊德的殘暴行為,要求美國政府徹底消除一切基於種族或族裔血統的歧視。
  • 種族主義之禍難消 美國「人權」何在?
    5月25日,美國非裔平民弗洛伊德在明尼蘇達州遭到暴力執法,白人警察用膝蓋頂住其脖頸長達9分鐘,最終窒息身亡。該事件引發了全美大規模抗議活動,各大城市都加入聲援非裔爭取權利平等的鬥爭中。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嚴重的暴力執法事件8月23日再度發生。
  • 怒火再烤美國,川普和拜登還要「火上澆油」?
    從泰勒案到引發全球矚目的弗洛伊德案,怒火持續炙烤並撕裂著美國,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在全美延宕不止,其間也頻現騷亂和暴力行為。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拜登在這一問題上立場兩極化,互相攻擊白熱化。他們即將在全美聚光燈下辯論這一話題,會給當下的美國之「怒」火上澆油嗎?
  • 喬丹再就黑人之死發聲:作為非裔美國人,我們已被打壓很多年
    原標題:喬丹再就「黑人之死」發聲:作為非裔美國人,我們已被打壓很多年【環球網報導記者李東堯】「(作為非裔美國人)我們已經被打壓了很多年。」據英國天空新聞7日消息,NBA傳奇球星、夏洛特黃蜂隊老闆麥可·喬丹這兩天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談及弗洛伊德之死事件,他還稱,弗洛伊德之死是非裔美國人的一個「轉折點」。天空新聞報導截圖上月底在明尼蘇達州,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脖鎖喉」持續至少8分鐘,之後弗洛伊德死亡。
  • 皮尤研究中心:多數在美非裔拉丁人認為自己是白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 (Telesur) 3月2日報導,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1日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非裔拉丁美洲人認定自己是白種人,而僅有極少數人認為自己是黑人。這一現象實質反映了「拉丁裔人種身份與種族所存在的複雜性。」皮尤研究中心通過民意調查發現,在美國生活的非裔拉丁美洲人中,認定自己為白種人的數量遠遠超過自認是黑人的數量。
  • 美國民眾怒火再燃,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反種族主義遊行
    當地時間8月28日,大批示威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以紀念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57周年,同時呼籲種族平等和司法改革。本次遊行活動主題為「讓你的膝蓋離開我們的脖子」,直接指向因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窒息而亡的事件。馬丁·路德·金三世也參與了此次活動。他表示,他的父親馬丁·路德·金將為來到這裡為正義而戰的人們感到自豪,對於他們仍處在這樣一個支離破碎的社會也將感到十分難過。
  • 5部關於美國種族問題的影片
    單讀2020 年 5 月 25 日晚上,46 歲的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打算在街邊的雜貨店買一包煙,店員認為他付的鈔票是假幣,雙方發生爭執,店員隨後報警。
  • 52家美國非裔前加盟商起訴麥當勞存在種族歧視
    52家美國非裔前加盟商起訴麥當勞存在種族歧視 2020-09-02 09:16:16 來源:中新經緯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52家加盟商起訴麥當勞種族歧視】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52位美國非裔前加盟商起訴麥當勞,指責麥當勞存在種族歧視,拒絕給他們與白人加盟商同等的機會,將尋求10億美元的賠償。
  • 美國白人開始Cos弗洛伊德了
    5月25日,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就像是在這個聞「黑」色變的節骨眼上開了一記冷槍。 美國烽煙四起,魔幻般的現實讓我有種大楚興陳勝王的錯覺。
  • 美國跨種族婚姻,為何白人女主要嫁黑人,白人男更願意娶黃種人?
    美國總人口約3.3億,白種人約2.4億,佔總人口73%,包括歐洲裔和拉丁裔白人,其次為黑種人,佔13.2%,黃種人佔5.4%,其他為混血兒,以及土著印第安人。不過拜美國人的種族滅絕政策所賜,現在美國的土著印第安人已經非常少,大約只有美國總人口的1.5%,其餘人口基本都是混血兒。
  • 美國非裔弗洛伊德葬禮在休斯敦舉行
    當地時間6月9日,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葬禮將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舉行。葬禮上,他的家人回顧了弗洛伊德的生平:休斯敦是他兒時故裡。他生長在該市的非裔聚集地「第三病區」(The Third Ward)。他在20世紀90年代與嘻哈樂隊一起發行說唱音樂磁帶,他是當地非裔社區中學——傑克·耶茨高中的一名優秀運動員。
  • 52位美國非裔前加盟商起訴麥當勞種族歧視 將尋求10億美元的賠償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52位美國非裔前加盟商起訴麥當勞,指責麥當勞存在種族歧視,拒絕給他們與白人加盟商同等的機會,將尋求10億美元的賠償。
  • 《泥土之界》:非裔女導演迪·裡斯的蛻變之作
    《泥土之界》海報從第一部長片《賤民》開始,非裔女導演迪·裡斯便展現出非凡的發展潛力,片中同時探討種族、性向、性別、階級等議題,透過簡單的成長故事骨幹處理得細膩深刻,讓其未來動向備受矚目。經過中間評價不俗的傳記電影《藍調女王》,迪·裡斯最新作品《泥土之界》則再次超越觀眾期待,無論就框架或手法皆是更上一層樓,透過一個非裔家庭隔代的生命故事,探討二戰前後,美國南方的種族歧視與生存困境。電影本身雖然偶有瑕疵,但整體仍不時綻放出耀眼光芒,不僅確認過往的口碑絕非意外,也讓迪·裡斯朝本時代的電影大師頭銜更進一步,未來不可限量。
  • 《辛普森家庭》也反種族歧視!宣布:不再讓白人為有色人種配音
    最近「佛洛伊德之死」在美國引發抗爭運動,對此,《辛普森家庭》也正式宣布不再使用白人配音員為有色人種配音。 ▲《辛普森家庭》製作人宣布,不再使用白人配音演員為有色人種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