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西津渡:古色古香的街巷,舊舊的石板路,一眼看千年的古城牆

2021-01-08 路上有話說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北宋時期,王安石應召赴京,從鎮江揚舟北去,路過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一詩,當年北宋王安石描述的「瓜州」就是今天的西津渡。從三國時期開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長江渡口。鎮江自唐代以來便是漕運重鎮,交通咽喉,西津渡則是當時鎮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自三國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用歷史的眼光敲響西津渡的大門。

古街雖小,卻蘊含濃厚歷史文化氣息

西津古渡坐落在鎮江的雲臺山麓,面朝長江,風景峻秀,是一條有著千年歷史並令人稱奇叫絕的古街。古街全長雖僅五百公尺,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

但是古街道兩邊的建築大多數是元明清時期的風格,街道沿山勢起伏,中為石板路,倘洋其間,讓人感慨萬千。李白、孟浩然、張祜、王安石、蘇軾、米芾、陸遊、馬可·波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並留下了許多為後人傳誦的詩篇。

01、隱藏在西津渡的英式皇家花園——英國領事館舊址

剛走進西津渡古街,小路的目光就被鎮江博物館裡的英國領事館舊址牢牢地吸引住了,這棟建築第一眼看上去仿佛是來到了一個歐洲小鎮的錯覺,整個建築顯得端莊而典雅,可以說是保留相當完好的英式文藝復興主義建築群,同時,英國領事館舊址也是英國在中國沿海沿江最早的領事館之一,並且,它本身的選址也是鎮江的最高處,可以俯瞰長江,雖經百年風雨,但風姿依舊。

而英國領事館從建築形制看,是歐洲古典建築的一種結構變形,也有人把它稱為"東印度式"建築,整個領館由五幢房子組成的建築群。而且,領事館大部分的建築為磚木結構,主體二層,局部三層,牆壁用青磚夾紅磚疊砌而成,勾白色燈草縫,鋼質黑色瓦楞屋面,其復古的歐式氣息十分濃鬱,非常適合拍照打卡。

02、現存的唯一一個過街石塔——昭關石塔

從英國領事館舊址出來便是西津渡古色古香的街巷以及遍布青苔的古牆,再往前走一段可以看到立於古街上的一座過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於通道上方,讓人頓生敬畏之感,這邊是現存的唯一的一個過街石塔——昭關石塔,它與旁邊的觀音堂、喇嘛塔至今已經歷600多年的風雨蒼桑,且與北京老城中的白塔寺還有嫡親的淵源。

昭關石塔是一座元代建造的過街石塔,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劉高主持建造。昭關石塔高約5米,分為塔座、塔身、塔頸、十三天、塔頂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按照佛教的解釋,塔就是佛,所以人們從塔下的券門經過就是禮佛,是對佛的頂禮膜拜。當路過昭關石塔下的時候,有的不僅僅是對佛的敬畏,更是對昭關石塔的震撼,震撼的是它能歷經數百年的洗禮依然能夠堅挺如初,盡顯元代建築風格之特色。

03、登雲臺高閣,將鎮江盡收眼底

走過了昭關塔便能看到一個高聳如雲的建築,那便是雲臺閣,雲臺閣高高聳立在雲臺山山頂,屬於仿造宋、元代古建築,主閣、前廳的左右兩側分別以曲廊連接有二翁亭與聚明堂,組成雲臺閣建築群。登臨雲臺閣上,可以眺望四周山水風景: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諸山環列;金山湖、長江一江橫陳;鎮江老城區與新城區盡收眼底,一覽無遺。

因為西津渡在古代便是軍事重地,所以在西津渡通往雲臺閣的路線是一個非常陡峭狹窄的棧道,所以在雨雪天氣這個棧道是不開放的,雖然攀爬的棧道十分陡峭,但是沿途的景色確實十分迷人,正所謂累卻並快樂著,在棧道行進到一半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整個西津渡古街,如果身體不是太好的朋友,可以在這裡欣賞完西津渡的全景便折返到西津渡古街,好在山不太高,山路就不太長,小心翼翼地行進,很快也就到了待渡亭,也就到了西津渡街。

04、一眼千年,古街裡儘是歷史剪影

西津渡裡的所有建築都是那麼的古老,一排排灰色的房屋,清一色的木格門窗,一塊塊條石鋪成的小道上,還留著古時候人們推獨輪車時的車輪痕跡,這裡到處都透露出古樸的氣息,沿坡而建的幾道石門古色古香,門楣上歷代名人的題字清晰可見。

小路去過很多的古鎮,西津渡卻能讓小路眼前一亮,整個古街錯落有序,整潔美觀,古典風格和現代時尚搭配完美融合,歷史古蹟和新建景觀融合得體,絲毫不顯得突兀,讓人覺得很安心很舒服。

夜幕降臨之際,西津渡仿佛進入了一個繁華無比的商業街

當抵達西津渡頭時,天已經黑了,陳舊的大街被節日的燈籠和燈籠圍住著,似乎人們正在進入一條人山人海的商業街。

夜晚的西津渡商業氣氛遍布各處,喧鬧的叫賣聲也此起彼伏,各式各樣飯店、小吃店、甜品店也是應有盡有。景區內的小吃都很有特色,價格也不是很貴,吃了鎮江鍋蓋面,那可真算是一絕,麵條非常有嚼勁,那個燜肉入口即化,口感細膩柔軟,讓人吃完了還想吃,久久不能忘記的味道。

西津渡的歷史文化街,商業與歷史文化相融合,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慢慢走著,看著兩旁斑駁的磚牆感受著西津渡曾經的繁華,在這裡走走看看,這裡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原英國領事館、觀音洞、雲臺閣、戲臺,能完全符合你探古求史的願望,西津渡絕對值得一遊。

以上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鎮江西津渡,古色古香的街巷,舊舊的石板路,一眼看千年的古城牆
    我很早就聽說過西津渡了,這次有機會去鎮江,一定要去西津渡看看。西津渡渡口應該最早是建於三國時期,但是古街道兩邊的建築大多數是元明清時期的風格,街道沿山勢起伏,中為石板路,倘洋其間,讓人感慨萬千。西津渡是鎮江最有名的景點了,如果想了解鎮江的過去,是一定要去的。
  • 鎮江市資訊|春風又綠江兩岸,遊鎮江西津渡古街
    春風又綠江南岸,遊鎮江西津渡古街這裡是鎮江西津古渡,位於城西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俊秀。鎮江西津渡,自古就是漕運重鎮,軍機要地。很多文人墨客,李白,孟浩然,王安石,蘇軾,陸遊,馬可波羅等都曾在此地侯船或登陸,並留下了許多後人傳誦的詩篇。宋代詩人王安石,從西津渡揚舟北上,舟次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了《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兩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糧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濱。穩渡中流入瓜口,飛章馳驛奏楓宸。
  • 江蘇省資訊|江蘇鎮江西津渡古街 「一眼望千年」的古街風光
    江蘇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江蘇鎮江西津渡古街 「一眼望千年」的古街風光西津渡也稱為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鎮江市區西北一片歷史氣息濃鬱的老房子。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之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 神奇的「鎮江」之旅,不僅有美麗的神話傳說,還有讓人垂涎的醋!
    鎮江,一座嫉妒的城市。在這裡,聽聽神話的故事,「白娘子水漫金山」,逛逛西津古渡口,品嘗酸甜香醋和鍋蓋面.登金山金山,山不高卻名氣很大,曾被古人譽為「江南最有名的景點」。遊西津古渡一眼看千年西津渡是一條充滿歷史痕跡的古代商業街,可以追溯到六朝時期。顧名思義,它原本靠近長江,是一個繁華的渡口。隨著歲月的變遷,潮灘沿著河岸堆積,逐漸北移。現在西津渡離長江300多米遠。
  • 鎮江西津渡,被你忽視的江南風光,她的美不容忽視
    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地區,有著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共有12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西津渡國家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很久很久以前,這裡的東面象山成了一道屏障,擋住了大潮,北面與古菱溝相接,臨江的海岸峭壁,是海岸安定的天然港口,六早時,這裡的渡江路線已定,史無前例的「永嘉南渡」時期,北方的流民超過半數從這裡登陸,東晉隆安五年(401),「永嘉南渡」期間,由農民起義軍首領孫恩率領的「十萬人,樓船千艘」,從海上直接進入鎮江,控制西津渡口,切斷南北交通,圍攻晉都(南京),後劉裕率領的北府兵,於公元684年(
  • 「四月春風十裡·我在鎮江等你」系列報導之「西津渡」篇
    一邊是千年江南 一邊是現代繁華國家級西津渡城市中央休閒區款款走來宋熙寧元年 (1068) 春,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舟次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我蘇新春夜經濟觀察|鎮江:南門大街夜市消失後,如何點亮夜經濟
    可現在能選擇的夜生活方式太多了,聽音樂會、看小劇場、去演唱會……」儘管「吃」在夜晚消費中佔比超過七成,但「夜間經濟」早已不是單純指吃夜宵、逛夜市,觀展、看電影、逛書店等精神文化消費,成為不少鎮江人的新選擇。(圖片:西津渡夜色)西津渡,作為鎮江歷史文化名片之一,近年來也成為了當地人夜間活動的重要場所。
  • 「天下第一江山」的鎮江,3000多年歷史,值得一遊
    01鎮江鎮江,在春秋時稱為「朱方」,戰國時改稱「谷陽」,秦朝時稱「丹徒」,三國時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設「南徐州」,隋統一後改置「潤州」,鎮江之名自北宋起沿用至今。02鎮江景觀鎮江是個一眼千年的地方,在古今切換中,方知這座古城歷史的厚重。鎮江古城給人更多是恬靜平和。這裡更適合人們用平淡的心態去遊走,去感受它的山水之美與文化內涵,體會它的千年歷史沉澱。
  • 江蘇私藏了一個「天下第一江山」,千年古鎮,夢回三國!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江蘇一座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鎮江。鎮江不但是長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著名的魚米之鄉,而且這裡山川秀麗,人文遺蹟和山水交織,讓人仿佛進入到一片壯麗的江南畫卷中。鎮江的這幾大景點,實在是不應該錯過。
  • 西津渡古街|一眼千年的歷史古街
    西津渡古街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這條古街全長約1000米,建於六朝時期,經歷了唐宋元明清5個朝代,古街的樣貌保存得非常好,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林林種種的各式店鋪,青石板路上深淺不一的車轍,證明著這條街昔日的繁華。
  • 普定神秘的土府遺址——安札古城牆
    原來,這灰色的「線條」是一帶連綿的古城牆!而且還是安札古遺址所在地呢。這座城牆沉睡了七百年以上,乍看去,雖已壁斷垣殘,但其狀貌依然連貫可辨。凡是親臨此地參觀過的人,決不敢貿然否定它的存在和歷史功能,它肯定是一處古代遺址,因為眼前的石壘長龍畢竟不是天然形成的,它實實在在是人工所構造!它的發現,如同在蒙上歷史塵灰的典籍中翻出了一則千古之謎,讓後人去探討、去猜測。
  • 晉中深山隱藏的一座千年古堡神秘無比,令人著迷!
    東三巷民居多為農家小院,西四巷建築錯落有致,街巷格局嚴整,過去多為富戶居住,門楣考究,磚、木、石雕精美。「龍街」兩側,錯落有致地修建著五大神廟建築群。古堡建有南北兩座堡門,北堡門為磚砌,南堡門為石砌。高低不平的石階路、錯落有致的古民居、神秘幽靜的古廟宇,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從前。「地上明堡,地下暗道」,從石碾、衣櫃、土炕進去就能探秘張壁的地下世界。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瀏覽數:235 ,諷刺那些不切實際的狂想。沒 新建房基已經佔壓城牆土坡大量新建違法建築緊挨開封古城牆,大有兵臨城下之勢。
  • 從蘇州園林到相門古城牆,走進溫婉的蘇州小城
    這次旅行我們主要圍繞蘇州相門古城牆、蘇州大學附近溜達。古城牆是一座城市歷史悠久的載體,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文化底蘊的標籤之一。比如,中國大多數古城北京、南京、洛陽、西安等城市保留或者重建了一些古城牆。而在蘇州的古城牆中,相門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 千年古鎮亳州有古城遺址、千年古剎,但保護得並不好
    除了城區裡修葺一新的古街巷,這片土地上還有不少小巧安靜的古鎮。它們歷經千年,雖洗盡鉛華,但風韻猶存。只有在城市腹地才能找到的地方,依然是古韻。渦陽縣城下的小城曹生,基本類似於皖北的普通小城鎮。但很多人並不了解,這個小鎮曾被評為安徽千年古鎮。曹鎮位於渦陽、蒙城、濉溪三縣交界處。在曹家鎮北四裡處,有一座古城,《水經注》中記載稱為北平城。
  • 漫步京都古街巷,你會選擇和服還是漢服?
    不過京都的天氣比前兩天大阪的好多了,一整天陽光明媚。我們的第一站是平安神功,大片的紅色建築在陽光照耀下分外好看。平安神宮是收費的,成人600日元,兒童300日元。我們沒有進去,從門外的規模圖看出來裡面挺大的。八坂神社裡面有一個用於舉行日式婚禮的殿臺,很有特色。
  • 七個一·街巷新生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17年9月,我市出臺《泉州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實施方案》,在古城範圍內全面啟動「七個一」工程,即一園(小山叢竹公園復建工程)、一區(龍頭山片區改造提升工程)、一河(八卦溝及兩岸地區綜合提升工程)、一街(西街綜合提升工程)、一路(中山路綜合提升工程)、一厝(老範志大厝展示提升工程)、一站(舊車站改造提升工程),以實實在在的項目建設,推進古城保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