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人說,那些等待時間的人,大多都是在浪費時間。我們可以去體會一下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沒有誰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消耗。
想要在人生當中獲得價值,就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為自己創造機會,這樣才能夠獲得許多機會。
自古以來,老祖宗留下來的至理名言有很多,仔細品味之後,我們總能夠領悟到其中蘊含的真理。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就是其中一條真理,這就說明了多讀書會提升自己,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體會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經驗應該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古人認為,一個人到了40歲之後,如果身上有著兩個方面的改變,就有可能要發達了,看看你有沒有?
一、至長反短,至短反長
一個人最需要了解的就是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了解之後,做事就要張弛有度;即使是擅長的東西,也不能過分自信,毫無尺度,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釀成大禍。換言之,如果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就需要努力把自己的不足轉變成一把有用的「利器」。
老話說「三思而後行,」在做任何事之前,我們都要分辨好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不可以說,把握好一個尺度,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去做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往往能夠成功登頂的人都是聰明的人,是因為他們能夠準確地去掌握住別人的喜好,獲得別人的好感。
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很努力,但仍然碌碌無為?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長處,也沒有好好去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古人言:「不能則學,不知則問,恥於問人,決無長進。」
如果你能力不足,就要懂得學習,如果你不了解事實,就要懂得去問。覺得向別人請教是一件可恥的事情,這樣的人是永遠沒有辦法進步的。
當你真正懂得去利用自己身上的一些特質,或許你很快就能夠看到成功的旗幟。
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步一步總會達到千裡,流水慢慢匯聚就成為江河大海。從來沒有成功是不勞而獲得來的,只有那些真正腳踏實地的人,才能夠體驗到人生的真諦,達到人生的高處。
我們要明白,人生的道路上會有許多小事,每一件事都會有價值,想要獲得成功,就要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不斷地去積累,就像建造樓層一樣,一磚一瓦,慢慢的壘起來。
「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魯莽躐等,雖多無益。」讀書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生都要堅持的事情,我們要認真品讀一本書籍蘊涵的智慧和哲理。
千百年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能夠口口相傳,這其中字字句句都是對生活的經驗和如何做人做事的大智慧。當你對人生感到迷茫,對生活感到無望的時候,不妨翻開老祖宗語錄,細細閱覽,或能找到新的方向。
馮夢龍將民間流傳的各種俗語都記載於這一本《智囊全集》中,還做了詳細的說明,為的就是將中國的俗語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其實讀歷史遠比讀小說有趣,可以說一部《智囊全集》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點擊商品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