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福禍」,老祖宗的這3句忠告,不可不知

2020-12-22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易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福氣與禍患也是如此,它們一起構築起了完整的人生。那麼,人生的福禍到底與什麼有關?其實,我們不妨來聆聽一下老祖宗的忠告。比如說,老祖宗的以下3句忠告,可以幫我們識破「福與禍」的真相,不可不知!

1、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這句話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意思是說:福與禍並不是絕對的,福禍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有時候,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所以說,我們要坦然面對人生的福與禍、順境與逆境、成功與挫折。

《淮南子》有云:「禍與福同門,利與害為鄰」,更是說明了福與禍都是同出一門,這就好比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樣。當我們在生活中享受了福氣,就要懂得禍患也會來臨,因此常保一顆平常心,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解釋福兮禍兮的最後例子:話說,塞翁丟失了馬兒,左右鄰居都前來安慰他。但是塞翁卻說:「這這麼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

過了幾個月,那匹丟失的馬兒帶著一群良馬回來了。鄰居們又前來祝賀塞翁一家人。塞翁又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壞事呢?」

沒過多久,果然塞翁的兒子從馬上掉下來,把腿給摔斷了。鄰居又來安慰塞翁及其兒子。塞翁又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

過了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邊塞,青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參戰,結果邊塞附近的居民死去十分之九,唯獨這戶人家因兒子跛腳,父子性命都保住了。

所以說,人生的變化難以捉摸,深不可測,時而福可變為禍,時而禍又可變為福。很多人只需要福氣,卻不想要禍患;殊不知,有時候,禍患後面就藏著福氣呢!

2、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這句話出自於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意思是說:人的禍福沒有門路,完全是由自己招來。正所謂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報應就像是人的影子緊跟著形體一樣,是絕對不會出差錯的。如果有差錯,也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正如古語所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大家可以冷靜地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這個世界上,誰也幫不了我們,誰也害不了我們,一起都是自作自受。打個比方,我們被人欺騙了,如果我們多點提防心,如果不那麼貪心,也不會那麼輕易上當受騙。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裡所說的「可恨」,其實應該恨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相信了錯誤的人。

人生的福與禍都是我們自己招來的,今天有什麼因,明天就有什麼果。西晉大富豪石崇,歷任徐州刺史、衛尉等職,而且在任上劫掠往來富商,因而富甲天下。石崇發達富貴後,生活極度奢侈浪費,連家中的廁所都是黃金打造的。為了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他還專門修築了一座「金谷園」。當時,「金谷園」還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出來混,早晚要還的」,這些話都在石崇身上應驗了。永康元年(300年),賈南風皇后、賈謐等人為趙王司馬倫所殺,石崇因是賈謐的同黨而被免官,最後還被誣陷為亂黨,遭夷三族。

縱觀歷史,還有很多福禍自招的例子,所以我們讀史明智,也要多注重平日裡的言行舉止,把眼光放長遠點,多想想後果。人生,儘量行善積德,積累善緣,才會有善報,正如《太少感應篇》所寫: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3、萬般皆由心,禍福由心造。

這是一句佛家用語,大概意思就是:我們什麼樣的心境,就會生出或招致來什麼樣的福報或禍患。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當我們內心充滿真善美和正能量的時候,看世界萬物都美的,處處都是春暖花開;但是當我們內心充滿「貪嗔痴」以及負能量的時候,看任何人或物都會絕對不順眼,感覺到處都是陰雲密布。

人的心地就像一畝田,土地沒有播下好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一個人,若是沒有一顆好心,也很難做成事情,所以儒釋道三家都是很強調修身修心。比如,儒家說「要想治理好國家,先要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其實,《易經》中也告誡過大家:人的內心與福禍是相關聯的——「吉兇以情遷」,人生的吉祥或禍患都是和人的內心情緒密切相關的。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還有這麼一個經典的案例:丈夫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溼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丈夫大發雷霆,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還把妻子罵了一頓。妻子不服氣,夫妻倆大早上就猛烈地吵了一架。

丈夫一氣之下,連早餐也沒有吃,就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自己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丈夫的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待拿到公文包後,丈夫已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丈夫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在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丈夫的壞脾氣,便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

試想一下:丈夫遇到惱火的事情時,克制住脾氣,撫慰兒子:「不要緊,兒子,手錶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一來,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會馬上好轉,那麼隨後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不會發生了。

當我們的內心被魔鬼般的情緒充滿的時候,人生的災禍也會接連不斷。反之,遇事積極樂觀,能夠很快調整好心情,則往往可以因禍得福、否極泰來。所以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若想人生多福少禍,就要常保積極樂觀的心態。

結語: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氣來了,我們不要太高興;禍患來了,也不要太悲傷;因為福與禍是互相轉換的,好事到頭了便是壞事,壞事觸底了便是好事。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福禍不是註定的,和我們後天的行為有關,正所謂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說,我們少埋怨他人,多想想自己哪裡做得不好。

萬般皆由心,禍福由心造:善的言行舉止,招致福報;惡的言行舉止,招致禍患。所以,我們要做個心地善良的人,經常讓愛和正能量充滿內心,這樣便會好福氣不請自來。

老祖宗的以上3句忠告,可以讓我們識破福禍的真相,我們不可不知!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生在世「福禍」相隨,老祖宗告誡的3句忠告,我們要重視起來
    福氣和災禍也是如此,福氣和禍患相伴人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那麼人的福禍與哪些因素有關?我們聽聽老祖宗是怎麼告誡我們的,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福與禍」的真相,我們要重視起來,爭取多享福報,少惹禍端。
  • 老祖宗的忠告
    俗語句式簡單,但往往卻能夠概括一些非常深刻的道理與老祖宗的智慧,而這些道理與智慧中,就有有關於風水的。就比如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這句俗語——「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俗語「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到底何意?
  •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這是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有何道理?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不是憑空想像來的,而是具有千百年的生活經驗,所以來看,這農村俗語的存在自然有它的價值。就拿吃飯睡覺來說,其實老祖宗其實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至理名言,而這些俗語有利於我們養生,也穩定家庭之間的和諧,所以說我們在對待俗語的時候一定辯證的看待,好好利用才是最正確的。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吃飯睡覺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有何道理呢,李子來回答。
  • 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而像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幾千年來,老祖宗用智慧把他們的生活經歷,編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 牢記老祖宗的3句「觀人術」口訣:教你識破奸人、小人、不義之人
    我們智慧的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和教訓總結了許多寶貴的識人術口訣,以供我們學習借鑑。人心亙古不變,識人術依舊經典,我們套用識人術觀人,就可以一看一個準。牢記老祖宗的3句「觀人術」口訣:教你識破奸人、小人、不義之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俗語「訥於言而敏於行」,老祖宗的忠告,還是要聽!
    俗語「訥於言而敏於行」,老祖宗的忠告,還是要聽!一、俗語解析人們應該說話謹慎,因為禍從口出,說話不謹慎,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招來麻煩甚至招致災禍,而做事情則應該幹練勤奮。這句老人言就是告誡人們要少說話多做事,是當今社會大多數人應遵循的準則。二、人生應用:言多必失,少說空話,做行動的巨人《法句經·二三三》中說:「言多語失,說話應謹慎。捨棄那些不可說的話,而只說應說的話。」日蓮和尚在給其信徒的一封信中野寫道:「禍從口出使人身敗名裂,福從心出使人生色增光。」
  •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五十,這二樣儘量少碰,容易招惹黴運,別好奇
    年少的你不知世事,也不知道為誰而活,但五十歲的你,心境也已經放下,這是真正的為自己而活。當然並不是說人生就已經這樣了,人生嘛,哪個時段都要經歷一些大大小小的「坎坷」,否則那也不叫人生。很久以前,古人就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為人處世的智慧。經過千年歲月的洗禮和時代的考驗,它們仍經久不衰。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牢記老祖宗的忠告,你也能做到自律
    不過,無論從哪方面闡釋,它都離不開 天地之道這一核心思想。天地之道,乃宇宙之道。宇宙,生生不息,這就是周易關於生和生命的內核。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咱們的老祖宗總結了諸多飽含人生哲理的俗語。這一些俗語聽起來也許有些粗俗,卻影響著一代代人,正可謂「話糙理不糙」!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的人,最好不要深交。而古人的這句話流傳至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這句話的後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下半句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滿臉橫肉為兇相」臉上長著橫肉的人,這種面相往往是那種不好招惹的人,也可以說是面帶兇相,這樣的人做事情往往比較心狠。
  • 「股神」巴菲特:關於人生,我的3點忠告
    有句話說得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有可能聽了巴菲特的一句話,就能少奮鬥10年,幾百萬美元的成本,也一定是划算的。但說實在話,和巴菲特共進午餐,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所以今天,阿胖帶來了巴菲特的3點人生忠告,這些忠告巴菲特曾傳達給他的後代,也使得他的後代都活的非常不錯,相信對你也一定會有幫助01
  • 老祖宗智慧:人生有這3道「坎」,過去了,事就順了
    老祖宗的智慧,儒釋道思想無所不包,是幾千年來中國讀書人必讀的處世方法,它總結了人生所能遇到的3道坎坷,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老祖宗智慧:人生有這3道「坎」,過去了,事就順了言多必失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 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老祖宗給為人父母者的忠告!
    每個家族所制定的家訓,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大多離不開孝順父母,敬重長輩、遵守國法家規、行為舉止要合乎禮儀這幾類。流傳至今的《顏氏家訓》、《曾國藩家訓》,這兩本書涵蓋了以上所提及的全部內容,對後世仍起到啟發作用,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歡。看到這裡很多人會感到好奇,名門望族依靠家訓來約束子女,那普通老百姓教育孩子時,所依仗的是什麼東西呢?
  • 【每日忠告】不可不拘小節
    【每日忠告】不可不拘小節 這是自制力差、缺乏修養的表現, 這會使人產生輕蔑和反感。 做人要有分寸、有節制, 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 福禍轉變風雲莫測
    塵世本來就是一場大考,世事紛繁複雜,福禍轉變風雲莫測,很多事情給人展現的只是表象,其背後的真實情況人們永遠也看不到。一件怎麼看都是好的事情,背後卻潛藏著巨大的禍患;一件讓你忍無可忍的壞事,過一段時間再看,卻演變成了很好的機緣。正所謂禍因享樂起,福從憂患來;萬事主前定,福禍皆考驗。
  • 三十六句老祖宗話,句句道破人性
    三十六句老祖宗話3、問路不行禮,多行數十裡4、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5、有借有還,再借不難。6、扁擔是條龍,一生吃不窮7、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牛馬。14、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15、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16、用心計較事事難,退步讓人路路寬。17、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
  • 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
  • 老祖宗智慧: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什麼?中年人不妨留意
    老祖宗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自滿則敗,至矜則愚」。人無完人,誰都有糊塗的時候,好在古人留下言語教導後人,道理就在那裡,學不學、能不能學會則是自己的事。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細剖古人智慧,方能知其真義,為人處事,中年人不妨一看。
  • 老祖宗忠告:人到五十,這三種「親人」不要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
    老祖宗忠告:人到五十,這三種「親人」不要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一:借錢不還的親戚親戚血脈相連,本應互相幫助。但是,有些親戚經常借錢,不還錢。在你要催促他們還錢的時候,他甚至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責你「忽視親情」。
  • 老祖宗給予後人的忠告,很實用
    老祖宗給予後人的忠告,很實用1、家風不嚴這個想必不用多說,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如今很多家裡的小孩比較叛逆,缺乏管教,無論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都是非常不好的。如今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很多小孩成了」留守兒童「,而一般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是很疼愛的,捨不得打罵,使得小孩子越來越叛逆。
  • 老祖宗告誡:一個人到了40歲,還喜歡做這4件事,需要注意了
    且不說這樣肯定是不長久的,而且老祖宗也提醒我們,如果到了40歲,仍處於這樣狀態,基本上後半輩子也沒什麼成就,餘生會很艱難了。3、強橫莽撞,愛強出頭老人告誡,40歲了應該成熟穩重,這時候還想著熱血是不太可能的,做事莽撞,還喜歡強出頭,早晚會出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