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了什麼意思?

2020-12-27 騰訊網

前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主席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其中第四聯的出句,借用了中唐詩人李賀名篇《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成句,對句是詩人的原創。

一、悲慘的金銅仙人

中唐詩人李賀有一首代表作《金銅仙人辭漢歌》,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被很多詩人廣泛引用,其原詩為: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宮牽車指千裡,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龔自珍有詩云: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李賀詩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異曲同工,賦予「天」這個虛無的自然現象以人格特點,是擬人的手法。

漢武帝當年建造銅人時,何曾想到「衰蘭送客鹹陽道」這種悲慘的結局,銅人搬離原址,卻被遺棄在中途。假如老天有情感,見到繁華落盡、滄桑變化的此刻,也一定會動容。

二、天若有晴天亦老 是律句

宋朝司馬光《溫公續詩話》中,提到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時,評價道:

李長吉歌「天若有晴(情)天亦老」,人以為奇絕無對。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人以為勍敵。

這段話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天若有晴天亦老「符合格律,因此石延年給對了一個下聯:月如無恨月常圓。

《金銅仙人辭漢歌》本是古體詩,但是李賀在其中用了不少律句,例如後面這幾句: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中仄仄平平仄仄,恰好一句仄起平收的律句,因此被很多後人借用在自己的詩詞中。

三、宋人的引用

宋人在自己的詩詞中,很喜歡化用唐詩,李賀這首詩被直接引用的也很多。我們在很多宋詞中可以見到這句,例如:

宋·孫洙《河滿子 秋怨》

悵望浮生急景,悽涼寶瑟餘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

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宋·歐陽修《減字木蘭花》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楓葉荻花秋索索。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宋·万俟詠《憶秦娥 別情》

千裡草,萋萋盡處遙山小。遙山小,行人遠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一聲喚起,又驚春曉。

金末元初·元好問《蝶戀花 》

春到桃源人不到。白髮劉郎,誤入紅雲島。著意酬春還草草。東風一夜花如掃。

過眼風花人自惱。已□尋芳,更約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

詞以婉約為本色,這幾首引用李賀詩句的宋詞,也都是婉約詞。這類詞往往格局太小,用來抒發男歡女愛的感情。這其實和李賀原詩的意境大相逕庭。

但是主席的那首七言律詩不同,有李賀原詩中的滄桑之變和興亡之嘆。

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兩句詩,從內容上看是倒逆之法: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因為:人間正道是滄桑,所以: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兩句可以和李賀的原詩對比一下: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歷史發展有其特定規律,總有興亡變化,沒有永遠的興盛,也沒有永遠的衰落。

主席創作此詩之時,正逢百萬大軍渡長江佔領南京總統府。

這次勝利有著重要的意義。這裡有兩重意義,首先,南京代表的蔣王朝的敗落,從此後,解放事業摧枯拉朽一般,新舊政權的更迭勢不可擋,半年後,天安門城樓上發出了宣言: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其次,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長江天險常常造成歷史上的南北分據。例如三國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東晉淝水之戰,打破了苻堅統一天下的夢想。南宋的之時,長江采石磯一戰擊敗完顏亮,維護了南北均衡的力量。

渡過長江,意味著歷史上不會在出現另一個南北朝。

結束語

引用或者化用前人詩句,在古詩詞的創作中很常見。而且,作詩不是寫論文,不需要註明出處。甚至有人故意掉書袋,讓讀者看不出引用或者化用。

這種借用或者化用的方式,其實也是對前人的一種致敬。

而詩句本身也常常有多重含義,同一句詩在不同語境下會有不同效果。例如同是引用李賀的詩,宋詞就用了多情之意,主席七律用了興亡變化之意,格局明顯不同。

@老街味道

怎樣從零基礎開始學填詞?

相關焦點

  • 天若有情天亦老,道盡了歲月滄桑、人生無常
    什麼時間會消失?目前科學上也還沒有解釋。「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唐朝大詩人、詩鬼李賀的神來之筆。李賀27歲就英年早逝了,在他的詩詞中,不乏有「石破天驚」之語。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在古代人眼中,老天是天地的統治者,主宰著人類的生死大權,擁有無邊至上的力量,誰會想到蒼天也會衰老?
  • 「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此柔美,全詩竟如此豪壯?
    正如我們不少人被曾經剛聽到這樣一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所誤解的一樣,以為是形容愛情或者感嘆時光流逝的意蘊,但總覽全詩之後,方才知曉是另一番完全不一樣的風景。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是什麼意思?主席詩詞的高明就在這裡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是什麼意思?「滄桑」本意是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就是巨變,翻天覆地的變化。主席作此詩,為何會在末句感嘆人間正道是滄桑呢?理解一首詩,先了解時代背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題解詩題《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一事件發生在1948年9月到次年1月,解放軍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共殲滅國軍百萬餘人。
  • 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古名句詩考》之一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注】鐘山:南京紫金山。蒼黃,滄桑:比喻大變化。虎踞龍盤:《三國志》諸葛亮與孫權論金陵說,「鍾阜龍蟠,石城虎踞。」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一聲喚起,又驚春曉。·宋朝孫洙的《河滿子·秋怨》……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 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年來不斷被模仿,卻只有偉人寫出了新意
    李賀有七個字,堪稱神來之筆,很多人都能夠隨口說出,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七個字,可以用的場合很多,不過能夠用好的人不多。千年來,歐陽修說這七個字是「傷懷離抱」;賀鑄說是「衰蘭送客鹹陽道」,是依依不捨;元好問說是「世間原只無情好」,是鐵石心腸;晏殊說:「無情不似多情苦」,納蘭性德則說:「情到多處情轉薄」。說來說去,說的都是李賀當年的那七個字。
  • 天若有情天亦老,敢問有誰對得好?
    而作為詩鬼的李賀,雖然名氣遠遠不及這二位,但也是一個能夠引起整個詩詞圈大地震的人物,尤其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千百年來難倒了無數詩人的佳句。當然,這句話為什麼會如此的難以銜接呢?那是因為李賀的原句是: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唐詩閒讀:「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上一篇我們已經說過了,李賀只活了27歲,但卻是中唐極重要的一位詩人,他留下了好多經典的著名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其中之一。當然,這一句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偉人曾經借用過,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人間正道是滄桑」對來氣量宏大,更擅勝場。
  • 李賀千古名句「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如何賞析?
    這兩句詩中最有名的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因為是仄收,而且比喻新奇、意境高邈,屬於天之絕筆,曾經被眾多文人一字不改地化用在自己的詩詞當中——這樣的句子才能真正稱得上「千古名句」。我們最熟悉的當然是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 李賀的代表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續,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李家雖然沒落了,但到底了王孫之家,非常注重教育,李賀5歲時,家裡人就問他:「你未來想做什麼呢?李賀說:」我想當一個詩人。這話一出,老父親李晉肅頭都大了,天下的好詩歌都讓李杜這些人寫完了,你還能寫出什麼好詩歌呢?自開元之後,再沒出過像樣的詩人,李賀也難免不會成為下一位平平無奇的詩人。
  •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衰蘭是送的什麼客?
    前言「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詩出唐朝詩鬼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在此句詩中,衰蘭指的是衰敗的秋蘭,而客,則指的是「金銅仙人」,其實,也指的是詩人自己。在全詩中,共出現兩次「客」,那麼接下來,我們把這句詩放到詩中,來具體聊一聊「客」!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人都知,最完美的下半句,你知道嗎?
    在他的一首詩《金銅仙人辭漢歌》裡,有這樣一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詩在現在被用來表達男女之間情意綿綿的情感。但是這句詩卻被一個宋朝的詩人,完美引用,並作出了最美的下聯,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李賀的一生曲折,他出生於唐朝衰落時期,當時的朝廷裡,奸臣勢力橫行,各地藩鎮割據嚴重,李賀年少成名卻遭人排擠,仕途之路非常坎坷。
  • 中年學禪 方悟人間正道是滄桑
    諸葛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慾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語淺而意蘊深刻,充滿了禪學哲理。這是諸葛對自己縱橫一生所悟哲理的高度概括,正是因為自己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所以才有了」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遠大智慧。我輩雖然比不上孔明,但是也可以做到淡泊明志,靜心思考。
  • 李賀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很多人化用過,只有他用得巧妙
    李賀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讓無數人為之牽腸掛肚,一些詩人還把這一句直接套用到作品中,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落入了俗套,沒有用好,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詩句的套用也是一種寫作手法,有的時候套用好了,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想當年|《人間正道是滄桑》:楊家二十四代,中國二十四史
    這是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最想表達的命題之一。一 兄弟·家國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二十一集,楊立仁對一個英國人說:「中國的家庭,和你們英國人不太一樣,尤其是本世紀初以來,中國人屢屢內亂、革命,各種各樣的思潮,薰陶著一個個傳統的中國家庭。於是,傳統瓦解了、破裂了,生出了勢如洪水的家庭成員。」
  •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的宗國之憂與身世之悲
    衰郎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己遠波聲小。李賀是唐代文學史上才華橫溢而又不幸早逝的詩人,李賀去世時年僅27歲。少年成名,21歲時參加河南府試,由於成績優異,被推選「應進士舉」。李賀以沒落王孫,痛感世事異變,於是借金銅仙人辭漢故事,表達內心的宗國之憂與身世之悲。前四句感嘆年華易去,漢武盛世倏然遠去。中四句用擬人手法寫金銅仙人初離長安的悽涼場景,表達了金銅仙人對故都的深切依戀。末四句寫出城後赴洛途中情景。整首詩形象鮮明又變幻多姿,參差錯落而又整飭綿密。
  •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句還被毛澤東引用到他的詩作《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後世人作品引用也甚多。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歷史上極負盛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的說法。附上李賀作品《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 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接,200年後才有下聯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李賀的這句詩在唐代一經面世,就聞名遐邇。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為上聯,以求下聯。但唐代沒人能夠對出,後代很多詩人也競相引用,比如,歐陽修在《減字木蘭花》中的「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賀鑄《梅花引》中的「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因為此句十分經典,後世之人就把這句詩單獨拎出來,作為上聯想要對出下一句,很多人嘗試對出下聯但都沒有結果,直到兩百年後,北宋時期有一個喜歡嗜酒的人,他叫作「石延年」,此人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 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科舉考試是我一生的痛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秉承原則,特別注重提攜人才。號稱「詩奴」的賈島和「詩囚」孟郊的科舉之路上,都有韓愈的身影。在李賀正要參加考試的時候,有流言傳出:李賀的父親名字叫李晉肅,而李賀即將要參加的是進士考試。晉與進同音,李賀考試便是對死去的父親大不敬。儘管名聲在外的大佬韓愈一再為李賀辯解,可人們還是把李賀想成了壞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莫須有的罪名被安上之後,李賀與「進士」的緣分就此結束了。
  • 詩鬼李賀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對,宋朝才現下半句
    他寫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竟然沒有詩人可以接出對仗工整的下半句,宋朝才下半句才出來。李賀生於中唐時期,祖籍河南。原本家裡是名門望族,後來隨著歷史變遷,他家族衰落了。至於衰落到什麼程度,就像是沒有一樣。
  •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接,宋朝時才現下半句
    特別是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已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然而在李賀寫下這句詩之後,唐朝無人能接,等到宋朝時才現下半句。究竟是什麼樣的名句,才能接上詩鬼李賀當時的情懷呢? 李賀曾寫過這麼一句非常有名的詩句,叫:天若有情天亦老。 這原本是唐詩《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一句,但由於寫得實在是太好了,不少文人特意將它看成一個上聯,意圖想出另外一句絕句來搭配。 可惜由於李賀的水平太高,唐朝的文人想破腦袋,最終也沒能想出合適的句子來。所以,雖是唐朝人想出來的「對對子」,最終卻沒能在唐朝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