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很多人化用過,只有他用得巧妙

2021-01-19 塵世曉書僮

李賀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讓無數人為之牽腸掛肚,一些詩人還把這一句直接套用到作品中,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落入了俗套,沒有用好,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詩句的套用也是一種寫作手法,有的時候套用好了,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古人也比較喜歡使用前人的名句,以此來套用到新的作品中,推陳出新,保留了原句的意境,同時又寫出了新的意思,可謂是一舉兩得。

李賀是中唐詩人,一位絕對的天才,公元790年(唐德宗貞元六年),出生於洛陽,祖上是唐皇室的宗親,不過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沒有多少親情,只是有一個好名頭而已。這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現實生活中李賀鬱郁不得志,客居長安始終是沒機會,後來由於詩寫得好,覺得韓愈的賞識,但是在二十六歲時詩人又因病逝世。

後人對於李賀的評價是文風奇特,典型的天才,所以也就有了「詩鬼」的稱號,另外與李白和李商隱並稱為「三李」。他的詩意境高遠,常常不走尋常路,正是這種獨特的創作手法,讓他的詩歌在大唐文壇獨樹一幟。而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於他的名作《金銅仙人辭漢歌》一詩。這首詩其實是借用金銅仙人來表達鬱郁不得志的苦衷,通篇感人肺腑。漢武帝為了求取長生不老藥,專門讓人仙了銅人,以此來煉藥。當金銅仙人被送走後,李賀才會有如果上天有情的話,也會因此後悲傷流淚的感受,於是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

那麼後世化用這一句最巧妙的,我個認為是北宋詞人張先,這也是一位大才子,當年還與蘇軾相交,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相信大家讀過蘇軾的詩《戲贈張先》一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據說當年他八十歲了,可是娶了一位美嬌娘,蘇軾寫了這麼一首詩來取笑張先,一時之間也是成為了千古佳話。

張先,字子野,北宋著名的詞人、詩人、思想家,今天浙江湖州人,他的詞也是清新脫俗,自成一派,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千秋歲·數聲鶗鴂》一詞裡,便是化用了李賀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用得也是極為巧妙,從而讓這首詞顯得很有詩意,推陳出新,形成了一首新的作品。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化用別人的詩句,我們不能說「抄襲」,畢竟這種化用,也是需要功底,要是用得不好,反而讓失去韻味,會淪為平庸之作。但是張先在這首詩中用得不露痕跡,上片是通過一聲聲的杜鵑鳥叫聲,以此為切入點,從而表達了惜春之感,這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寫作手法,其實並不是很新鮮,不過由於寫得生動有趣,也使得整個上片,還是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尤其是最後一句「無人盡日飛花雪」,美得令人驚豔,在那無人的院子裡,隨風飄飛的柳絮如雪片一樣。

下片又是通過一種心情的發洩,以此進一步的表達惜春之感,千萬不要去彈奏琵琶,這讓人會更加的憂愁。天不老,情難絕,這兩句正是從李賀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演變而來,但是用得很巧妙。最後幾句同樣經典,心似又絲網,心中更是有千千結。中夜已過,但是天還沒有大亮,還有一輪殘月。

張先的詞環環相扣,每一句都有深意,把那種惜春傷春之感,在這麼一首詞中展現的淋漓盡致,而且他的化用最為高明,讓人讀來一點也不會覺得彆扭,使用得很是巧妙,所以說張先這首詞化用李賀的句最為高明,也是使得的最到位。

相關焦點

  • 李賀千古名句「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如何賞析?
    這兩句詩中最有名的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因為是仄收,而且比喻新奇、意境高邈,屬於天之絕筆,曾經被眾多文人一字不改地化用在自己的詩詞當中——這樣的句子才能真正稱得上「千古名句」。我們最熟悉的當然是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 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年來不斷被模仿,卻只有偉人寫出了新意
    有一種文字,因為太妙,所以總是被人引用,被人模仿。不過,後來,往往就越用越濫,當然也有可能越用越爛。奇文共賞,本是後世文人以文字的方式向古人致敬,實現古今對話,也是一樁極為浪漫的事情。不過,不斷模仿,卻無法超越,總是讓人遺憾。
  • 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古名句詩考》之一
    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古名句詩詞考證之一·艾曉東◎初讀「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名句,是從毛主席的《孫子兵法·軍爭篇》有「圍師必闕(網開一面之意),窮寇勿迫」。霸王:指西楚霸王項羽。◎「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原始出處是唐朝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
  •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接,宋朝時才現下半句
    特別是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已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然而在李賀寫下這句詩之後,唐朝無人能接,等到宋朝時才現下半句。究竟是什麼樣的名句,才能接上詩鬼李賀當時的情懷呢? 一名句無人能接,宋朝時才現下半句 唐朝的文人騷客居多,但他們的詩句當中,總會帶著一點對於現實的無奈,很多人壯志未酬的時候,只能用詩句去抒發內心的苦悶,詩鬼李賀也是其中的一個。李賀曾寫過這麼一句非常有名的詩句,叫:天若有情天亦老。
  • 唐詩閒讀:「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上一篇我們已經說過了,李賀只活了27歲,但卻是中唐極重要的一位詩人,他留下了好多經典的著名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其中之一。當然,這一句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偉人曾經借用過,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人間正道是滄桑」對來氣量宏大,更擅勝場。
  •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的宗國之憂與身世之悲
    金銅仙人辭漢歌李賀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衰郎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己遠波聲小。李賀是唐代文學史上才華橫溢而又不幸早逝的詩人,李賀去世時年僅27歲。少年成名,21歲時參加河南府試,由於成績優異,被推選「應進士舉」。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了什麼意思?
    前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主席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李賀的代表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續,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這話一出,老父親李晉肅頭都大了,天下的好詩歌都讓李杜這些人寫完了,你還能寫出什麼好詩歌呢?自開元之後,再沒出過像樣的詩人,李賀也難免不會成為下一位平平無奇的詩人。畢竟這時盛世不再,而且前面有太多的詩壇大家,這些人都將詩歌寫到了200年之後,自唐之後直到宋朝文壇才有了回暖之象。在這些偉大前人的基礎上,李賀想再走詩歌之路,如同一個笑話。
  • 詩鬼李賀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對,宋朝才現下半句
    縱觀唐朝歷史,不僅僅只出現過李白、杜甫等人盡皆知的詩人,也出現過一些名氣不大,實力很強的詩人,詩鬼李賀就是一位。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如果單單從才華這方面論,他完全可以和「李杜」齊名。他寫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竟然沒有詩人可以接出對仗工整的下半句,宋朝才下半句才出來。
  • 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接,200年後才有下聯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李賀的這句詩在唐代一經面世,就聞名遐邇。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為上聯,以求下聯。但唐代沒人能夠對出,後代很多詩人也競相引用,比如,歐陽修在《減字木蘭花》中的「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賀鑄《梅花引》中的「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因為此句十分經典,後世之人就把這句詩單獨拎出來,作為上聯想要對出下一句,很多人嘗試對出下聯但都沒有結果,直到兩百年後,北宋時期有一個喜歡嗜酒的人,他叫作「石延年」,此人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 詩鬼李賀引起的詩詞圈大地震!天若有情天亦老,敢問有誰對得好?
    而作為詩鬼的李賀,雖然名氣遠遠不及這二位,但也是一個能夠引起整個詩詞圈大地震的人物,尤其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千百年來難倒了無數詩人的佳句。當然,這句話為什麼會如此的難以銜接呢?那是因為李賀的原句是: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天若有情天亦老,道盡了歲月滄桑、人生無常
    相信詩友們會給出很多答案,我更青睞於「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驚天之語。人生易老,蒼天能夠衰老嗎?偉大領袖毛主席1929年在《採桑子.重陽》中已經有了答案:「人生易老天難老」。自古至今,人類有生老病死,壽命也就是在百歲左右,而蒼天卻是永恆的。
  • 「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此柔美,全詩竟如此豪壯?
    正如我們不少人被曾經剛聽到這樣一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所誤解的一樣,以為是形容愛情或者感嘆時光流逝的意蘊,但總覽全詩之後,方才知曉是另一番完全不一樣的風景。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 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科舉考試是我一生的痛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秉承原則,特別注重提攜人才。號稱「詩奴」的賈島和「詩囚」孟郊的科舉之路上,都有韓愈的身影。李賀精忠報國的一片赤誠,韓愈很是欣賞。但礙於李賀的父親去世,李賀必須守孝三年,才可參加科舉考試。服孝期滿後,韓愈立即給李賀寫信,讓他趕緊參加考試,以此光耀門楣。當年的初冬,李賀參加了由韓愈等人組織的河南府試,並一舉獲得成功,年底便進軍長安,參加進士考試。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人都知,最完美的下半句,你知道嗎?
    提到唐代詩人李賀,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他以詩風瑰麗奇特,意境特殊被世人稱為「詩鬼」。在他的一首詩《金銅仙人辭漢歌》裡,有這樣一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詩在現在被用來表達男女之間情意綿綿的情感。
  • 天若有情天亦老:蒼天啊,你是不是欠「詩鬼」李賀一個解釋!
    李賀的父親李晉肅是杜甫的表弟,你沒看錯,李賀是杜甫的表侄。不僅如此,李賀還是唐宗師鄭王李亮之後,這麼說來,也算得上擁有大唐皇室血統的人了。這裡插一嘴,在格律詩成為主流的大唐文壇,依舊熱衷於歌行體的除了李賀,就是李白。據《新唐書》記載,李白是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大唐皇室同宗,也算擁有皇室血統。你看,某些「天賦」真是與生俱來的!
  •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
    李賀,字長吉,是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與詩仙李白、李商隱合稱為唐代三李。李賀出生唐朝宗室大鄭王,因為門蔭入仕,期間仕途不暢,於是醉心詩歌創作。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句還被毛澤東引用到他的詩作《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後世人作品引用也甚多。
  •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的妙語天成之作
    黎簡《李長吉集評》說:"昌谷於章法每不大理會,然亦有井然者,須細心尋繹始見。"此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01在唐代燦爛的詩歌長河裡,閃耀著的不僅有詩仙、詩聖,而詩鬼李賀,縱沒有「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的巨大影響力,但也被南宋詩論家嚴羽看做可與李白相媲美的「太白仙才,長吉鬼才」。
  •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兩百年後有人對出下聯,成千古奇對
    唐詩作為唐文化的集中展現,千百年來備受世人推崇,那個朝代也是詩人輩出的時代,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傑』王勃、『詩佛』王維等等,而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詞文化的集大成者,乃是與李白、杜甫齊名的大人物,他就是有「詩鬼」之稱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
  • 「詩鬼」李賀七首經典詩詞,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出自唐代李賀詩《致酒行》。我有迷失的魂魄,無法招回,雄雞一叫,天下大亮。黑暗就過去了,光明就到來了。現在用來比喻對未來充滿信心。三、吾不知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出自唐代李賀詩《苦晝短》。煎: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