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都聽說過一種遊戲形式,回合制遊戲。
回合制最早來源於桌面遊戲,也是電腦遊戲的雛形,早期由於硬體運算能力有限,在考量遊戲樂趣與操作簡易得情況下,多半採取這種型式。
如「最終幻想」
當然,今天小編要說的遊戲是另一款有些另類的回合制jrpg遊戲。
說道女神異聞錄,就不得不說它的前身女神轉生系列。
女神轉生系列與FC平臺多數健康明亮的遊戲主題相比,誕生之初就讓人體驗到完全不同於其他遊戲的陰暗感覺,而這一感覺也奠定了它與其他遊戲註定與眾不同。
Atlus在做女神轉生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時將名字改成了「真·女神轉生」。
改名之後Atlus推出了一款和正統女神轉生不太一樣的作品真女神轉生if。
真女神轉生if是『真女神轉生』系列的外傳遊戲。與『真女神轉生』系列一和二,兩作宏大的世界觀不同,if以高中學院為舞臺,聚焦在微觀的環境裡。
由於本作的成功,隨後才引出了Persona這個支線系列。
所以真女神轉生if也被很多人視為女神異聞錄的前身。
前戲到此結束,我們正式開說女神異聞錄。
《女神異聞錄》是ATLUS的看家作品之一。雖然系列冠名為女神異聞錄,但是其實真正叫做「女神異聞錄」的遊戲只有1996年在PS平臺上發售的第一作。
其後第一作也被改成了「Persona 1」的名字。
因此《Persona》才是這個系列最正確的叫法。
雖然系列五作都叫做這個名字,也都是在講述高中生成長的故事,但是各部作品之間卻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女神異聞錄》系列分為舊約和新約兩部分。
舊約指的是由惡魔繪師金子一馬繪製人設,裡見直擔當腳本的前兩作《女神異聞錄》遊戲,而新約就指的是大家相對比較了解的,由副島成紀繪製人設,畫面比較出色的後三作了。
以下是重點科普的幾個點:
「persona」這個設定的含義,來源於榮格心理學中關於意識問題的探討,在遊戲中被翻譯成「人格面具」,可以被理解成人格與意識的一種具象化。
「Persona」設定的靈感來源於荒木飛呂彥的漫畫《JOJO奇妙冒險》中對於「替身」的設定。
女神異聞錄1中把主人公第一個Persona「青面金剛」畫的與JOJO中空條承太郎的替身「白金之星」略有幾分相像,以表達對JOJO的敬意。
《女神異聞錄1》引用了一個「莊周夢蝶」的典故,而這隻蝴蝶也貫穿了整個舊約系列。
剛剛從女神轉生分離出去的P1和P2依然還留有一些陰暗的感覺,設定以及金子一馬的畫風可以用五個字來形容「缺少萌元素」,
為了能讓自身活起來,商業化也是在所難免的。
於是後面便有了在商業化、畫面、人氣上更加成功的新約系列。
《女神異聞錄3》革命性的大改之後,這個著眼於校園生活,走AVG+JRPG路線的遊戲,甚至熱度超過了《女神轉生》。
新約系列最大特點,就是從傳統打怪升級模式——變成了有:
日期概念
戀愛育成AVG要素
的全新RPG。
遊戲中的行動變的有限,不能夠像普通RPG一樣自由穿梭日常和戰鬥區域,故事劇情的時間固定,這也是新約的最大魅力所在。
遊戲音樂也啟用了目黑將司,較於傳統RPG來說,目黑為新約系列所配的音樂非常具有潮流感,完全可以作為一般流行音樂來欣賞,想必有不少玩家就是因為大神的曲子而入坑的。
接下來終於要說天下第一的p5了,p5天下第一。
相比《P3》和《P4》,p5更加華麗,時髦,酷炫,新潮,一切跟「時尚」或「帥」等等有關的詞仿佛都能套在p5身上。
比如看一眼就再也忘不掉的酷炫UI,強有力的視覺刺激;潮到爆表的動畫過渡效果;甚至是怪盜團的預告信都透著一股「酷」的味道。
設定方面,主角團可以潛入意識世界,通過「偷心」的方式改變現實中人物的想法,對付那些無惡不作卻不會收到法律制裁的大人們,比如性騷擾和虐待學生的老師等等。
很多人覺的日式rpg有很多缺點,比如回合制和動不動就上百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大量的日常對話,對比歐美3A大作不那麼寫實與精良的畫面。
但是如果你不去糾結於這些所謂的「缺點」你會發現P5絕對是近幾年各個方面素質都極高的遊戲,在JRPG領域說是天下第一,也算是一種粉絲對於p5的素質有著很強信心的體現。
這裡有日常懸疑的劇情,有類似寵物的培養設定,也有和各種各樣的美少女談戀愛的galgame設定。只要喜歡這些設定,內心不是特別浮躁,那麼你就會愛上p5的校園生活,《P5》一定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哪怕它是個很多人偏見看待的JRPG遊戲。
如果被我說的動心了,但是手裡又沒有主機可玩,不妨去看一下p5【女神異聞錄5】的動畫,這隻帥呆的joker可是會說話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