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取得成功的人,都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想問題,過去的思維不會成為他們的桎梏,他們能夠突破常規的思維,取得創新碩果。當思維遇到「瓶頸」時,不妨換個角度看一看,或許就會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了。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種是大而酸的,另一種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會抱怨酸,拿到甜的會抱怨小;而有些人鴿以小的就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會感謝它是大的。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面,所有的事情,都沒有一把統一的標尺來衡量它的是與否,一件事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會有不同的感受,只要我們做事情的時候,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多一些寬容,多做一些換位思考,就算再無法逾越的鴻溝,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再棘手的難題,也許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就會看到烏雲背後的藍天。
一個船夫搖著小船在大海中行駛,浪花不斷地向小船湧來,小船隨著波浪微微地蕩漾。一隻海鷗落在船夫的肩頭,對他說:」你多幸福啊,大海搖蕩著你,就像打鞦韆似的。船夫聽了,搖搖頭笑著說:「不對,是我在搖蕩著大海!你看,大海的波濤都被我搖起來了。
所謂大與小、強與弱、喜與悲等,很多時候都是依照人們的感官和習慣認定的。若換個角度看問題,人生的風景可能大不相同。
要做到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或災難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它需要睿智和勇氣。在大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67歲時,他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損失超過200百萬美元。愛迪生的兒子在大火中找到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平靜地看著火勢,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被燒了個乾淨,我們又可以重頭再來了。「67歲,眼看著自己幾乎是耗費一生的心血付諸東流,面對這樣的災難,換了其他人都會感到命運的無情甚至絕望,而愛迪生有那種勇氣可以昂然面對災難,他更有那種睿智,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待,他從災難中看到了其存在的價值,看到了」從頭到來「,看到了新的希望。
生活中,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一條道走到黑,鑽牛角尖,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會有不同的發現。
一個不規則的多面體,從每一個面看,都有不同的形態。同樣,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哲學上講的看事物要一分為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有時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便下了總結論,這往往會一錯再錯。因此,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會有別樣的收穫。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是個蘊含著深刻哲理的古代故事。那個老者並非有什麼特別的能力,只是正確地分析事物的現象和發展過程,既看到了失馬這個壞的一面,又看到了馬這好的一面,最終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如果他與周圍的人一樣,只從失馬的角度一味地悲傷懊悔,只會平添痛苦;的馬後又一味地歡喜,就更顯得愚昧了。
一般事物有多個角度,對於一個複雜的人更需多角度考慮。從歷史角度講,評價一個人需要多方面綜合他特點。換個角度評價這個人,你會從中挖掘出他的內心深處最本質的東西,幫助你更全面地認識這個人。
換個角度看問題,讓你看清了事物的本質,讓你全面地認識了事物,使你在角度變換中不斷收穫,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