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浙江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0網際網路法律大會暨2020數位化治理高峰論壇在杭州開幕,來自執法部門以及業界、學界的專家雲集,共同探討疫情之下數位化治理啟示錄。在大會分論壇之一的第五屆網絡新「楓橋經驗」論壇上,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委辦公室副主任、餘杭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陶奇就疫情之下的社會管理發表演講。
「我想從我們餘杭綠碼開始說起。」陶奇介紹,今年年初,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餘杭區有關部門決定開發餘杭綠碼,即餘杭健康碼。「從2月4日提出任務後,我們克服重重困難,2月7日即上線試運行,2月10日面向全區運行,隨後用了不到7天時間,餘杭綠碼升級為杭州健康碼,這也是全國第一個健康碼。
餘杭綠碼在疫情之下的社會管理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陶奇指出,採用數字手段進行疫情管控,可實現全人群覆蓋,全信息整合,分層精密智控。陶奇表示,綠碼在疫情中的使用對大數據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有了更多的啟示。
「疫情防控倒逼社會治理模式改變。」陶奇舉例,以前基層往往為「腳板數據」,工作人員現場採集,工作效率低。而綠碼實現了從政府採集到自主申報的轉變,使城市數位化轉型在基層治理中發揮更顯著的作用。
除此之外,陶奇還,數據共享是治理數據來源的重要組成。疫情防控工作中,通過對醫院流行病學調查、公安信息數據等綜合對比分析,在尋找、鎖定重點人員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同時,陶奇認為,智能應用是推進治理現代化的有效手段。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他們綜合運用了「城市大腦」、「統一地址庫」、「雪亮工程」等建設成果,實現數據資源深度開發利用。
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化社會管理該如何創新?陶奇表示,將從數位化能力、數位化應用、數位化生態等三個方面推動。以數位化應用為例,餘杭區將挖掘數據價值,構建基於應用的各類數盤,如基於人的數據和就業、就醫、養老、健康相結合。
「下一步,我們將發揮先行經驗,努力實現數字餘杭的高質量發展,來推送全區域全方位數位化轉型工作繼續破浪前行。」陶奇表示。
採寫:南都記者 詹晨楓 發自浙江杭州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